- 年份
- 2024(1579)
- 2023(2357)
- 2022(1960)
- 2021(1961)
- 2020(1763)
- 2019(3926)
- 2018(3903)
- 2017(7879)
- 2016(4335)
- 2015(4521)
- 2014(4311)
- 2013(4351)
- 2012(4100)
- 2011(3570)
- 2010(3611)
- 2009(3178)
- 2008(3052)
- 2007(2705)
- 2006(2439)
- 2005(2312)
- 学科
- 济(18908)
- 经济(18898)
- 业(11003)
- 管理(10455)
- 企(8857)
- 企业(8857)
- 方法(8758)
- 数学(8014)
- 数学方法(7943)
- 财(5921)
- 中国(5549)
- 结构(5109)
- 农(4724)
- 制(4605)
- 地方(4526)
- 产业(4134)
- 学(4118)
- 体(3564)
- 业经(3510)
- 务(3401)
- 财务(3401)
- 财务管理(3393)
- 企业财务(3292)
- 体制(3075)
- 农业(3068)
- 银(3043)
- 银行(3034)
- 贸(2999)
- 贸易(2994)
- 融(2963)
- 机构
- 大学(57090)
- 学院(55744)
- 济(25629)
- 经济(25229)
- 管理(20360)
- 研究(20206)
- 理学(17780)
- 理学院(17531)
- 管理学(17185)
- 管理学院(17058)
- 中国(15339)
- 科学(12342)
- 财(12093)
- 京(11889)
- 所(10270)
- 农(9665)
- 财经(9469)
- 研究所(9337)
- 经济学(8944)
- 中心(8861)
- 经(8720)
- 业大(8418)
- 江(8264)
- 经济学院(8114)
- 农业(7527)
- 北京(7434)
- 院(7281)
- 财经大学(7168)
- 范(7085)
- 师范(6970)
- 基金
- 项目(38709)
- 科学(30651)
- 基金(28985)
- 研究(27104)
- 家(25690)
- 国家(25526)
- 科学基金(21826)
- 社会(17955)
- 社会科(17178)
- 社会科学(17175)
- 基金项目(15259)
- 省(14794)
- 自然(14148)
- 自然科(13863)
- 自然科学(13857)
- 自然科学基金(13641)
- 教育(12591)
- 划(12414)
- 资助(12190)
- 编号(9964)
- 重点(9197)
- 部(8957)
- 发(8615)
- 成果(8205)
- 国家社会(7868)
- 创(7833)
- 教育部(7805)
- 科研(7563)
- 创新(7435)
- 人文(7312)
共检索到859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左国玉 刘洪星 顾凌云 胥子宸 谢晓添
设计了一种四面对称结构的解魔方机器人。该机器人由智能手机上位机系统和四面对称结构的下位机系统组成。利用智能手机采集并处理魔方图像,根据解魔方算法解算出魔方还原控制数据,通过蓝牙实现手机上位机与机器人下位机之间的数据传输。采用四面对称的形式设计了机器人的机械结构,四组可独立控制的机械爪可以执行平移、旋转与开闭动作,共同协作完成魔的动作驱动。该魔方机器人结构设计合理,动作执行稳定可靠,可以快速准确的完成魔方的快速准确还原。
关键词:
魔方机器人 四面对称结构 系统设计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机器人一词的出现和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的问世都是近几十年的事。然而人们对机器人的幻想与追求却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人类希望制造一种像人一样的机器,以便代替人类完成各种工作。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魏嘉辉 顾乃华 郑鹏
基于城市面板数据,以行业分类的方法检验了工业机器人应用对中国服务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工业机器人因与高技能劳动互补而存在促进服务业结构升级的正向“服务需求效应”;与低技能劳动替代而存在负向的“就业转移效应”;在正负两种效应的相互抵消下,工业机器人对整体的服务业结构升级作用不明显;地区高等教育强度的提高既有利于增强工业机器人的“服务需求效应”,也有利于减弱其“就业转移效应”,使教育强度与机器人交互促进服务业结构升级。建议具有较高机器人渗透率而较低教育强度的城市适度扩张高等教育规模,以实现智能化背景下的服务业结构高级化发展。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彭辉 赵宁 孙阳君
采用数字孪生技术对货到人拣货机器人系统RMFS(the robotic mobile fulfillment systems)进行研究,提出了针对RMFS系统的数字孪生模型构建方法并给出了数字孪生实例。实验数据表明,所构建的数字孪生系统可更好地描述RMFS系统AV(automatic vehicle)死锁和冲突的规律,可方便地随物理RMFS系统重构而重构,实现系统共生。数字孪生系统可为更好地理解RMFS系统内在规律,指导电商企业更好地使用RMFS系统提供帮助。
关键词:
数字孪生 RMFS 仿真 优化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思远 朱晓庆 陈江涛 刘鑫源 王涛
动物对自然界的适应能力是由环境选择与适者生存决定的,四足哺乳动物可以通过种群的进化逐步适应环境的变化,提高其对环境的适应度和种群的生存率。基于上述启发,该文在软演员-评论家(SAC)算法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优化并行强化学习的算法OP-SAC,该算法使用进化策略与强化学习交替训练,通过知识共享和知识继承优化四足机器人学习效果,提高训练效率。算法验证结果显示,OP-SAC算法能够完成四足机器人的仿生步态学习;对比实验验证出OP-SAC算法比其他结合了进化策略的SAC算法具有更加优越的鲁棒性;设计消融实验证明了知识共享和知识继承策略使算法的训练效果获得较大提升。
关键词:
生物进化 强化学习 四足机器人 进化策略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小瑛 张宇平
理解机器人使用对企业技能结构的影响,有助于合理应对生产自动化的劳动力市场冲击,保障劳动力供需匹配。本文基于2021年广东省“企业-员工”匹配调查数据,探讨机器人使用对企业技能结构的潜在影响。结果表明:机器人的使用同时扩大了高、中、低技能劳动者的就业数量,而中技能劳动者的增幅最大,使得企业技能结构出现中等技能极化的现象。究其成因,劳动生产贡献下降、生产规模扩张与生产任务变化是影响技能结构的潜在机制,中等技能极化的现象主要由生产任务变化所导致。更进一步,机器人使用的技能结构效应主要存在于高新技术企业,对不同营业收入规模企业、不同行业企业的技能结构影响各异。此外,中技能劳动者更可能负责专业技术岗位,同时具有较低流动意愿,这是机器人使用带来中等技能极化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机器人 生产任务 技能结构 有偏技术进步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董靖川 张成君 王一成 王静涛 刘丽 卞鹏锡
开发了面向机器人抓取任务的视觉定位实验平台。该实验平台基于5自由度关节式机器人实现物料抓取,采用运动控制器及伺服电机进行控制。基于机器视觉的抓取目标定位系统采用Matlab软件开发,包含图像预处理、图像分割、目标识别、坐标计算、运动路径规划等。视觉定位系统能够识别多个被抓取对象的位置、姿态,并生成抓取运动指令,通过网络与机器人运动控制器通信实现自动抓取。该实验融合了机器视觉、机器人控制、机电一体化等多方面课程知识,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和广泛应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
机器人 视觉定位 图像处理 智能抓取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赵晓飞 郭秀萍
针对阻塞混流生产机器人制造单元调度问题的可行解性质进行研究。首先,定义了机器人活动,将机器人运行排序和工件加工排序转化为机器人活动调度,将二维调度问题转化为一维调度问题;其次,提出了可行机器人活动调度概念,给出了几个等价定义;最后,给出了可行机器人活动调度经过一定变换,仍然是可行调度的条件。这些性质为优化算法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綦建红 周洺竹
外资是连接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重要纽带,“稳外资”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一环。本文采用2000-2015年中国海关进口数据库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数据,考察工业机器人对外资撤离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并进一步分析了工业机器人在解释企业间外资撤离差异和外资抱团撤离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工业机器人应用能显著降低外资撤离的概率,延长外资企业存续时间,这一作用主要通过优化劳动力市场、保障供应链稳定和提高市场多元化等机制实现。工业机器人应用是解释企业间外资撤离差异的重要因素,也有助于缓解同地区、同行业和上下游行业的外资抱团撤离。本文为人工智能时代如何实现“稳外资”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亚丽 苏剑 高子茗
扫地机器人、陪护机器人、送餐机器人等服务机器人的兴起与女性就业息息相关。利用服务机器人创新数据和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数据,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为工具变量,运用二元Probit模型、双变量Probit模型、Heckman二阶段模型研究服务机器人创新对女性就业的影响。研究表明,服务机器人创新有利于女性就业。进一步,从影响女性劳动供给的因素角度,服务机器人创新对家务劳动具有替代效应,对子女照料具有互补效应,对子女教育则无直接影响。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韩青江
本文基于2012~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以细分行业就业占比为研究对象,以工业机器人渗透度为核心解释变量,实证分析了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就业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工业机器人对制造业就业结构影响显著,导致传统制造业就业占比下降,但促进汽车与电气机械等行业的就业占比上升;工业机器人对服务业就业占比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生产性服务业和高端服务业就业占比上升;机制检验发现,生产率效应和人力资本效应扮演着中介角色,而产业结构效应的影响在不同行业存在差异。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韩青江
本文基于2012~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以细分行业就业占比为研究对象,以工业机器人渗透度为核心解释变量,实证分析了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就业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工业机器人对制造业就业结构影响显著,导致传统制造业就业占比下降,但促进汽车与电气机械等行业的就业占比上升;工业机器人对服务业就业占比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生产性服务业和高端服务业就业占比上升;机制检验发现,生产率效应和人力资本效应扮演着中介角色,而产业结构效应的影响在不同行业存在差异。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诗韵 徐承红
工业机器人的大规模部署与人工智能带来的技术革新,推动着地方高度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工业机器人正在经历从自动化工具到智能化工具,甚至向创新工具转变的过程。理论分析认为其通用性特征和技术进步效应有助于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以国际机器人联盟数据构建面板平滑转移回归(PSTR)模型进行检验,结果显示:(1)工业机器人冲击对中国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存在单门槛效应,空间上可大致划分为以胡焕庸线为界、东高西低的冲击区。(2)随着冲击的不断增大,物质资本集聚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正效应受到抑制,工业劳动力集聚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负效应得以增强。(3)物质资本集聚和工业劳动力集聚的弹性受冲击影响在胡焕庸线以西地区边际递增,在胡焕庸线以东地区边际递减,最终收敛。(4)工业机器人在吸引人力资本集聚、技术要素集聚和引导消费结构改变的过程中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罗晶 陈金海 彭志轩 李杰 伍万能 周广兵
针对工业机器人成本高、开源性差和维护困难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机器人抓取实验系统。该系统利用机器视觉、深度学习和路径规划等技术对目标工件进行识别、定位,并完成抓取任务。机器人系统在结构设计上采用串联结构,利用无刷直流电机作为机器人关节的驱动机构。为了解决工件识别与定位问题,利用Pytorch框架下的深度学习模型,对工件图像进行处理,并利用YOLOV3算法对工件进行识别;基于机器人操作系统(ROS)实现机器人6自由度的运动学求解与运动规划;完成了系统总体与软硬件设计,并验证了机器人抓取试验系统的有效性。该系统具有成本低、灵活性好和高可靠性等优点,软硬件完全开源,便于日常实验和教学,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梅榕
2016年3月12日,阿尔法狗连胜九段棋手李世石,撼动了许多人对人工智能的认知。4月15日,中国科技大学正式发布国内首台"特有体验交互机器人‘佳佳’",和阿尔法狗相比,这位"美女"不仅有才,还有近乎真人的颜值。曾经在众人眼里遥不可及的机器人,如今悄然走进大众视线,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智能机器人的出现,让观者无不惊叹机器人领域科技的快速发展。究竟机器人和"智能制造2025"、"工业4.0"的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