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2019)
- 2022(1634)
- 2021(1715)
- 2020(1450)
- 2019(3186)
- 2018(2967)
- 2017(5489)
- 2016(3343)
- 2015(3871)
- 2014(3919)
- 2013(4073)
- 2012(3835)
- 2011(3188)
- 2010(3469)
- 2009(3391)
- 2008(3799)
- 2007(3419)
- 2006(3044)
- 2005(2753)
- 2004(2659)
- 学科
- 财(19664)
- 管理(15460)
- 业(12505)
- 济(11654)
- 经济(11641)
- 财政(11601)
- 企(11490)
- 企业(11490)
- 政(9279)
- 务(7717)
- 财务(7710)
- 财务管理(7671)
- 企业财务(7343)
- 制(5712)
- 中国(5229)
- 体(4251)
- 方法(4203)
- 制度(4073)
- 度(4073)
- 地方(3979)
- 体制(3820)
- 农(3761)
- 策(3759)
- 理论(3689)
- 学(3593)
- 教育(3397)
- 及其(3194)
- 政策(3114)
- 数学(2973)
- 方针(2945)
- 机构
- 大学(48858)
- 学院(47731)
- 财(20534)
- 济(18185)
- 经济(17795)
- 研究(15328)
- 管理(14889)
- 中国(12373)
- 理学(11924)
- 理学院(11785)
- 财经(11676)
- 管理学(11646)
- 管理学院(11546)
- 经(10361)
- 京(9887)
- 科学(8968)
- 所(8592)
- 江(8472)
- 财经大学(8178)
- 财政(7979)
- 范(7281)
- 师范(7264)
- 省(7092)
- 政(7038)
- 研究所(7010)
- 州(6522)
- 北京(6491)
- 中心(6210)
- 经济学(6077)
- 师范大学(5738)
共检索到882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天华
从原始财政与原始宗教发展的关系中研究和探索财政起源问题,可谓财政起源研究的新视角。国家财政的形成经过了父系氏族公社、父系氏族向农村公社过渡、农村公社三个时期的演变,最终发展到文明时期。在政教合一制国家形态下,公共祭祀品就转化为宗教税课,即国家财政完全形成。
关键词:
财政起源 原始宗教 公共祭祀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黄天华
财政是一个经济范畴,更是一个历史范畴。它有着自身的产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财政形态的逻辑性和辩证关系,就是基于自身的特殊性。本文就其特殊性的演变形态及其规律,对财政起源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试图用动态的粗线条的手法,勾画出财政运动的轨迹。一、财政起源与公共权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赵云旗
文化是人的灵魂、国家的灵魂、民族的灵魂,没有灵魂人就不会进步,国家就不会图强,民族就不会兴盛。财政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由于以前重视不够,使财政成为数字计算财政,忙于吃、住、行的财政,难免制约了财政制度的创新。近年来,财政文化建设受到高度重视,对财政的改革、发展和创新有着重要的意义。如何认识财政文化,怎么建设财政文化,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一、财政文化的定位谈财政文化,首先遇到的是"文化"这个概念,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尚希
一、引言关于财政职能问题,我国理论界曾有过三次大的讨论。全国解放初期,党和政府面临着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的艰巨任务,理论界掀起了如何发挥财政职能的第一场讨论。这场讨论从理论上解决了建立统收统支体制的理论依据,促进了财政集中性分配职能的发挥。现在回过头来看,当时的方向是对的,财政成为推进我国工业化和调节各经济成份利益关系的最主要杠杆。文革以后,发展经济再次成为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财政职能问题也随之成为理论界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孙永尧
一、财政伦理是公共伦理 财政伦理根源于社会经济环境的财政关系之中,以其作为母体,滋生出“我”这一的主体与“他人”主体的关系,并主宰着财政活动。财政伦理主体与一般伦理学意义的主体相比,具有模糊性的特征。财政伦理通过财政经济活动,体现国家伦理和公民伦理之间的关系。在这种伦理关系中,财政伦理的主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馨
近年来国有经济大规模盈利,导致了第三财政范畴的出现。这是不同于"第一财政"和"第二财政"、古今中外尚未有过的、横跨市场内外的财政范畴。第三财政有着若干积极作用,也有着诸如根本否定公共财政等弊端。这些弊端的产生,是由于作为代理者的各级政府而不是作为所有者的"全民"掌控与支配了国有经济利润。为了防止和抑制第三财政的弊端,必须将国有经济利润分别纳入政府一般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置于"全民"的决定与掌控之下。
关键词:
公共财政 第三财政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尚希
对于自由、民主、平等这些基本价值,已在全球达成共识。作为一种中国式表达,"民生"也是与之并列的基本价值。尽管在国际语境中没有"民生"这个词,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事实上已经表达了关于民生价值的全球共识。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民生财政不是空泛的口号,而是财政理念的转折性变化:从以财富的生产为逻辑起点,转向以财富的支配使用为逻辑起点。这改变了自古典经济学以来形成的注重财富生产,而忽视财富使用的传统观念。民生财政的职能超越了经济领域,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馨
"民生财政"的提出,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是非常及时的。然而,如何建设"民生财政",则是一个目前尚在探索的问题,它有着许多问题需要解答。本文拟就若干最基本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一、现行的"民生财政"定义并不准确"什么是民生财政"?这一问题迄今尚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馨
公共财政是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并弥补市场失效的国家财政,它受“公共”的规范、决定和制约。市场经济要求和呼唤着公共财政,只有公共财政才能适应于、服务于并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正确认识了“公共财政”问题,才能在正确的财政理论指导下,真正地按市场经济要求去改革我国的财政模式,正确开展财政运作,使我国财政工作有一个大的改观。
关键词:
财政,公共财政,国家财政,市场经济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汉屏 舒成
我国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财政在其中起着重要的宏观调控和微观规制作用。公共财政的核心含义是为国民提供高效率、高质量的公共服务。公共产品资金来源于纳税人提供的税收收入。从原理上说,税收是民众对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的一种价值补偿。从委托--代理关系上判断,政府的财政资金又是受纳税人委托管理的社会公共性资金。但由于委托--代理关系存在着一定的制度障碍,往往很容易造成财政性资金的部分使用不能充分地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由此,诚信财政日臻成为人民关切的现实问题。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赵志耘 郭庆旺
针对最近有许多国内外学者认为我国近年来出现财政集权化的趋势《,论中国财政分权程度》一文运用衡量财政分权程度的两大指标——地方政府财政收入自主权和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进行分析后,认为尽管最近有一定程度的财政集权趋势,但仍是一个高度财政分权的国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崔潮
人类财政形态的演化有共同的规律。从财政主体结构的角度,可将中西财政形态整体上概括为"封建财政—帝国财政—全能财政—宪政财政—公共财政"的多样演化过程。西方发达国家经历了长期的宪政财政演化过程,而中国帝国财政延续的时间十分漫长,财政转型的任务更为繁重。我国在趋近实现公共财政目标的进程中,即需要持续滤去专制帝国时代遗留的毒素,也需重视汲取中西现代化进程中财政建设的经验教训,从完善宪政财政入手持续努力。
关键词:
财政形态 财政主体结构 演化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秦勇 李凤霞
土地在为地方政府汲取大量财政收入的同时,也引发不少负面效应,治理"土地财政"问题,应着力完善财政收支制度,合理配置财政权限,改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现行土地制度减少地方政府利用土地创收的"热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