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80)
2023(12876)
2022(10643)
2021(10251)
2020(8468)
2019(19415)
2018(19180)
2017(34138)
2016(18610)
2015(21082)
2014(20886)
2013(20554)
2012(19224)
2011(17557)
2010(17876)
2009(16587)
2008(16687)
2007(15733)
2006(14113)
2005(12651)
作者
(53688)
(44916)
(44405)
(42098)
(28415)
(21331)
(20084)
(17243)
(17082)
(16059)
(15375)
(15120)
(14602)
(14468)
(14111)
(13602)
(13152)
(12970)
(12965)
(12767)
(11543)
(10966)
(10761)
(10314)
(10055)
(10047)
(10043)
(9921)
(9199)
(8992)
学科
(68234)
经济(68148)
管理(64621)
(56712)
(49812)
企业(49812)
中国(25774)
方法(25617)
(20391)
数学(20321)
数学方法(20152)
(19790)
技术(18864)
(18360)
业经(17298)
(15847)
(15104)
银行(15074)
理论(14560)
(14452)
(14023)
贸易(14009)
(13725)
(13378)
金融(13370)
(13347)
技术管理(13205)
(12810)
地方(12772)
(12642)
机构
大学(264682)
学院(260268)
(107928)
经济(105477)
管理(99448)
研究(94840)
理学(81724)
理学院(80780)
管理学(79767)
管理学院(79216)
中国(75814)
(58510)
科学(54856)
(53394)
(47966)
中心(43441)
研究所(43071)
(42163)
(41391)
财经(40186)
北京(37809)
(36682)
(36089)
师范(35725)
业大(34785)
(33961)
(33441)
经济学(32912)
农业(32094)
财经大学(29750)
基金
项目(164910)
科学(129994)
研究(126185)
基金(118186)
(104472)
国家(103214)
科学基金(87040)
社会(79804)
社会科(75535)
社会科学(75516)
(63290)
基金项目(61353)
教育(58574)
(54165)
自然(53149)
自然科(51962)
自然科学(51940)
自然科学基金(51099)
编号(50659)
资助(47077)
成果(44353)
(39283)
重点(37773)
(37361)
课题(37081)
创新(35871)
(35593)
国家社会(33805)
教育部(32156)
(31836)
期刊
(131920)
经济(131920)
研究(86442)
中国(68913)
(44242)
管理(44156)
学报(41014)
教育(40857)
(38657)
科学(38583)
大学(31533)
学学(28544)
(27356)
金融(27356)
农业(25924)
技术(25483)
财经(21881)
经济研究(19866)
(19246)
业经(18436)
图书(17696)
(17295)
问题(16285)
(14869)
科技(14572)
国际(14340)
世界(14308)
(14075)
论坛(14075)
技术经济(13821)
共检索到4334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霍明远  
从国家创新体系的起源及发展研究入手 ,结合中国国情 ,提出了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有机构成为 :知识创新系统 +技术创新系统 +体制与制度创新系统 +观念与文华系统 +知识基础设施与管理工程系统 ,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 ,互补联动 ,从而成为中国发展知识经济的引擎。从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有机构成中可以发现 ,其中关键的一环 :“知识基础设施与管理工程”尚未建设 ,它将直接影响着“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目标的实现。在 2 1世纪初 ,组织和实施“知识基础设施与管理工程”已刻不容缓。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霍明远  
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有机构成为环状 :核心是知识创新系统。从内到外依次为技术创新系统→知识基础与管理系统→体制与制度创新系统→观念与文化创新系统→国际接轨。知识创新是指通过科学研究获得新的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知识的过程。技术创新是指学习、革新和创造新技术的过程 ,这个过程中与技术创新相关的机构组成系统和网络。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既存在源与流的关系 ,也存在着技术创新同样可以产生新知识 ,引发又一轮新的知识创新的相辅相承、共同发展的辩证关系。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霍明远  
中国国家创新体系不仅包括知识创新系统和技术创新系统 ,而且由于中国的国情 ,它还应该包括体制与制度创新系统、观念与文化创新系统和知识基础设施与管理工程系统。该文就是专论观念与文化创新系统存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认为观念与文化落后 ,必定导致经济落后 ,要想超前发展 ,第一就是观念与文化创新。舍此就很难在中国发展知识经济。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霍明远  
中国国家创新体系不仅包括知识创新系统和技术创新系统 ,而且由于中国的国情 ,它还应该包括体制与制度创新系统、观念与文化创新系统和知识基础设施与管理工程系统。该文就是专论体制与制度创新在建设中国国家创新系统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是其更重要的组成部分 ,不可或缺。并以企业、科技、土地、财政和户籍等 5个体制与制度创新为例进行了专门研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常旭华  仲东亭  
科学前沿突破与战略科技任务必须依赖具有强大科研组织能力的国家实验室及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首先聚焦国家实验室的形成机制、总体架构、组织运行、考核体系维度,以及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的建设与运营维度,提炼出客观发展规律与管理经验;然后从战略定位与目标管理、组织体系与设施建设、运行与维护保障、国际科技合作4个方面分析中国情境下国家实验室及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路径;最后提出具体对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皮亚彬  李超  
本文将市政基础设施与区际基础设施同时纳入新经济地理学分析框架,分析了两类基础设施对城市体系规模格局的差异化作用机制。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当区际基础设施水平较高时,各城市加大市政基础设施投入的政策效果更明显;而在区际基础设施处于中低水平时,小城市投资市政基础设施以吸引产业和人口的政策可能无效,大城市通过市场基础设施建设降低城市拥堵的努力可能适得其反。研究对如何通过选择合理的基础设施投入组合优化城市体系有启示意义。
[期刊] 中央文献出版社  [作者] 肖雪葵  龙群  黄健  张汉文  
笔者通过湖南省科研机构改革的调研,并结合相关理论分析、阐述了创新型国家和国家创新体系的关系。笔者认为科研机构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应加大对科研机构改革的支持力度,完善相关政策,使科研机构能为国家创新体系作出更大的贡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黄元元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一种新的基础设施——国家知识基础设施 (NKI)的建设将上升到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心地位 ,它是知识经济的主要支撑。本文简要介绍了 NKI提出的背景、内涵、组成要素以及在我国发展的现状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金帅  盛昭瀚  丁翔  
界定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前期决策内涵,结合现有理论探索与我国工程实践经验,从系统科学的视角,依据决策问题的基本属性,剖析工程前期决策中的相关决策主体及其职能,提炼出以决策问题为导向的多层次协调决策体系基本框架;并以港珠澳大桥前期决策为例,对按决策事项的属性、重要性与相关性等建立柔性的多层次协调决策体系的必要性作出分析。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傅元海  周铭山  
本文内容是根据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等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在经济所建所90周年国际研讨会2019年5月17日第四单元主题论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上的发言编辑整理而成。广州大学经济与统计学院副院长傅元海教授和西南财经大学科研处处长周铭山教授分别主持了两个时段的讨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彩  
建设国家通信与信息基础设施的总体设想邮电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刘彩目前正在世界各地相继提出并大力推进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是现代通信与计算机技术进步的必然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体现了现代社会由工业化向信息化过渡的总趋势。这些计划的实施...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媛  畅红琴  
基于30个省的数据,检验基础设施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是否存在人力资本门槛。研究表明:交通、邮电和教育基础设施对技术创新存在单一门槛,能源和医疗基础设施对技术创新存在双重门槛,随着技术创新的提升需要增加基础设施投资。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媛  畅红琴  
基于30个省的数据,检验基础设施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是否存在人力资本门槛。研究表明:交通、邮电和教育基础设施对技术创新存在单一门槛,能源和医疗基础设施对技术创新存在双重门槛,随着技术创新的提升需要增加基础设施投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费振国  侯军岐  
农村基础设施是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项目管理是其发挥作用的关键,目前我国农村基础设施项目管理滞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基础设施的发展。本文在界定农村基础设施项目的内涵及特性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农村基础设施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构建了与现代农业相适应的农村基础设施项目管理体系,并提出了有效加强农村基础设施项目管理的保障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