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5)
2023(1594)
2022(1432)
2021(1401)
2020(1278)
2019(2786)
2018(2726)
2017(4892)
2016(3180)
2015(3406)
2014(3400)
2013(3407)
2012(3477)
2011(3066)
2010(3117)
2009(2761)
2008(2917)
2007(2491)
2006(2238)
2005(1957)
作者
(12256)
(10262)
(10207)
(9629)
(6505)
(5339)
(4660)
(4220)
(3898)
(3642)
(3606)
(3514)
(3448)
(3447)
(3443)
(3324)
(3218)
(3139)
(3075)
(3019)
(2867)
(2690)
(2545)
(2464)
(2432)
(2355)
(2314)
(2243)
(2235)
(2215)
学科
(8856)
经济(8842)
(5724)
(5561)
管理(4970)
(4100)
企业(4100)
方法(3967)
(3784)
土壤(3769)
数学(3269)
数学方法(3205)
(2880)
地方(2414)
(2242)
中国(2029)
农业(2014)
(1746)
(1720)
贸易(1717)
业经(1715)
(1653)
(1635)
森林(1635)
(1621)
(1603)
金融(1602)
及其(1549)
(1549)
理论(1502)
机构
大学(46271)
学院(45131)
研究(21355)
(17532)
科学(16915)
农业(14343)
中国(13569)
(13547)
(13542)
经济(13196)
研究所(12771)
业大(12388)
管理(12252)
理学(10495)
(10488)
理学院(10292)
管理学(9933)
管理学院(9859)
农业大学(9135)
(9023)
(8684)
中心(8485)
实验(8236)
(8128)
实验室(7888)
科学院(7778)
重点(7614)
(7484)
(7142)
北京(6802)
基金
项目(34340)
科学(24170)
(23839)
国家(23694)
基金(22859)
研究(19125)
科学基金(17186)
(13945)
自然(13541)
自然科(13199)
自然科学(13190)
(13092)
自然科学基金(12913)
基金项目(12058)
资助(10154)
科技(10111)
计划(9783)
社会(9644)
重点(9080)
社会科(9004)
社会科学(9000)
教育(8492)
(8020)
(7563)
专项(7499)
科研(7338)
(7092)
(7045)
(6835)
创新(6739)
期刊
学报(16981)
(16039)
(14266)
经济(14266)
科学(11912)
大学(10891)
研究(10734)
农业(10626)
学学(10539)
中国(9421)
(6692)
业大(5237)
(4512)
农业大学(4303)
林业(4294)
教育(4176)
管理(4019)
(3550)
科技(3450)
中国农业(3138)
自然(3107)
(2817)
金融(2817)
西南(2613)
自然科(2553)
自然科学(2553)
科技大(2497)
科技大学(2497)
资源(2417)
技术(2408)
共检索到663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刚狮  冯康安  高振叶  
【目的】研究四翅滨藜(Atyiplex canescens)对不同类型盐碱化土壤的吸盐效果,为合理利用盐碱地资源及改善盐碱地的生态环境提供参考。【方法】于2008-04-09,采用盆栽试验,将1年生美国四翅滨藜栽植于苏打盐化潮土、碱化潮土、盐土、混合盐化潮土、硫酸盐盐化潮土和氯化物盐化潮土中,测定四翅滨藜在一个生长期内对6种不同类型盐碱化土壤含盐量和pH值的影响,同时测定四翅滨藜叶片含水率的动态变化和净光合速率(Pn)的日变化规律。【结果】与土壤最初含盐量相比,四翅滨藜对5种(碱化潮土除外)类型盐碱化土壤含盐量的降低效果均达极显著(P<0.01)水平,其在同一发育时期对不同盐碱化土壤的吸盐能力...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夏晓阳  王响玲  夏浩  李宇轩  王吉元  姜存仓  
土壤盐碱化严重制约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但施用改性生物炭对盐碱地改良效果显著。为探究改性生物炭改良盐碱土壤的作用机制。本文归纳总结了不同改性方式对原生物炭理化性质的影响,以及改性生物炭对盐碱地的改良效果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改性生物炭具有比表面积大、含氧官能团类型和数量多、碱性物质比例下降等特点;可以促进盐碱化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增加对盐分离子的吸附和养分保持,改变土壤微生物的功能结构,加强作物应对外界胁迫的能力。然而改性生物炭长期效应及在不同类型盐碱地上应用差异的研究较少。未来应进行不同类型盐碱地应用的大田验证试验,探究改性生物炭对不同盐分离子的吸附能力及长效作用,以期优化其在不同盐碱类型下的改良途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马瀚青  杨小唤  
土壤盐碱化是土地资源利用的主要障碍因子之一,利用遥感数据快速准确地提取盐碱地信息及其空间分布,可以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新疆伊犁新垦区为研究区域,利用专家知识建立决策树,使用2008年8月的ETM数据,结合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提取不同程度的盐碱地信息。研究表明,利用基于知识的决策树方法,结合多源数据,能够有效提取盐碱地信息,并且分类结果准确,精度达到89.3%。新垦区盐碱地占全区面积的10%,主要分布在伊犁河南岸大灌区,各级盐碱地比例为:重盐碱地占1%、中盐碱地占17%、轻盐碱地占82%。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汪勇  孟庆峰  
为了探究施用有机肥对盐碱土壤脱盐效果的长期效应,以腐熟牛粪为改良材料,根据牛粪施用年限共设置4个处理,分别为:施用牛粪8,12,18 a,以未施用牛粪的作为对照。通过对土壤可溶性盐分组成、交换性盐基、有机质、容重、EC和pH值等指标的测定,定量化探讨牛粪对各个指标影响及其关系,阐明长期施用牛粪对盐碱土脱盐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施用牛粪显著降低了土壤HCO_3~-的含量,消除了CO_3~(2-);降低了土壤容重,增加了土壤孔隙度和土壤有机质;降低了Na~+含量,增加了土壤交换性Ca~(2+)、可溶性K~+和Mg~(2+)含量。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ESP和pH值与交换性Na~+、HCO_3~-和CO_3~(2-)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土壤pH值与土壤有机质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回归分析表明:影响钠吸附比的主要因素是可溶性Mg~(2+),其次是可溶性Na~+,即:施用牛粪后,SAR的降低主要是由于可溶性Mg~(2+)的增加和可溶性Na~+的降低而引起的。相关性分析表明:牛粪的累积施用量与土壤pH值、EC、ESP和SAR等呈显著负相关。综上所述,每年施用牛粪导致了土壤pH值、碱化度、电导率和钠吸附比显著降低,这是由于土壤胶体上的Na~+被游离的Ca~(2+)替换,并且促进了土壤可溶性盐从土壤表层淋溶,降低了可溶性盐的含量,也使得可溶性盐的离子组成发生了变化。这些可能是每年施用有机肥导致土壤钙镁离子含量以及土壤孔隙度增加,土壤容重降低的结果。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毛建华  陆文龙  潘洁  李秀文  郑鹤龄  陈中霞  
天津滨海盐土在长期治理过程中由于盐土的脱盐碱化,以及缺少有机肥料和低矿化(高钠)碱性水灌溉等原因,已出现了程度不等的碱化土壤。试验表明,应用有机无机改土剂和增施有机肥、深耕深翻、咸淡水混合灌溉等农艺措施,并与工程措施、生物措施相结合进行综合治理,能收到明显的改良效果。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志明  晏明  何艳芬  
吉林省西部地区是我国土地盐碱化的重要区域。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以1986年和2000年两个时期的LandsatTM数据作为主要信息源,对吉林省西部的土地盐碱化现状、程度和发展趋势进行遥感解译和实地调查。研究表明,受自然条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15年间吉林省西部的土地盐碱化数量和程度明显加剧。盐碱化土地面积从123 25×104hm2增加到146 83×104hm2,平均每年增加1 68×104hm2,年增长率为1 26%;盐碱化程度加重,轻度盐碱化土地减少35 49%,中、重度盐碱化土地均有较大增幅,分别为79 50%和36 79%,中、重度盐碱化土地已占盐碱化土地面积的75 08%。土地盐碱...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邹滨  董明辉  杨令宾  佟志军  
土地盐碱化作为一种地质环境灾害,严重威胁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关盐碱地形成机理、动态变化监测的研究已经较多,但盐碱地演化预测方面的研究却鲜见报道。论文以松嫩平原西部盐碱化典型地区通榆县为例,利用RS和GIS技术分析了区域内1992~2001年土地盐碱化演化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利用条件约束空间分析测算模型对全县未来49年内的土地盐碱化演化趋势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到2050年,通榆县盐碱地总量将达到380581.4 hm2,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44.80%。其中,轻、中、重度盐碱地在盐碱地总量中所占比例将调整为25.12%、30.46%和44.41%。高、中覆盖度草地、耕地和水库将是未来新...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徐涛  
祖厉河流域水、土盐碱化问题,已经严重制约着本地区的发展,影响人们的正常生产和生活。针对祖厉河沿河流域的苦盐碱地长期的寸草不生的现象,本文作者通过长期的观察、发现和思考,做出了科学的解释并找出了原因,尝试性地提出相关对策。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立艳  潘洁  肖辉  程文娟  杨勇  
为了揭示不同耐盐植物根际土壤与对照之间的盐分差异,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田菁、苜蓿、苏丹草、碱蓬4种耐盐植物不同生长时期各土层可溶性盐分和盐分离子的测定分析,研究了4种耐盐植物根际土壤与对照土壤中的可溶性盐分和主要盐分离子的运移特征。结果表明:种植耐盐植物对表层土壤具有明显的脱盐效果,其中田菁对表层及0~80 cm土层的脱盐效果最好。10月份时耐盐植物处理表层土脱盐效果顺序为田菁>苏丹草>苜蓿>碱蓬;0~80 cm整体各处理的脱盐顺序为田菁>苜蓿>苏丹草>碱蓬。HCO3-、Cl-和SO42-均在对照的0~10 cm土层中含量最高,耐盐植物根际土壤0~10,10~20 cm土层中Na+和Cl-含量要...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郭欢  崔彦农  吴凡  张乐  许香玉  包爱科  
在研究植物功能基因表达模式中肌动蛋白(Actin)编码基因是最常用的内参基因之一。本研究根据藜科植物Actin基因编码区保守序列设计一对简并引物,以盐生植物四翅滨藜(Atriplex canescens)4周龄幼苗叶片的总RNA为模板,采用逆转录PCR(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RT-PCR)方法扩增出Actin基因片段并连接到pMD19-T载体上,所得阳性克隆经PCR检测后进行测序。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片段长度为598bp,编码198个氨基酸;该序列与Genbank中登录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宋海燕  李传荣  许景伟  郑莉  李春艳  王卫东  
对垦利县黄河口镇枣园的土壤酶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酶活性下降。脲酶与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96、0.943;脲酶与多酚氧化酶相关性不大,相关系数为0.377;过氧化氢酶与过氧化物酶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11;多酚氧化酶与其他3种酶的相关性不大。土壤酶与土壤养分、pH值、土壤微生物有较强的相关性,其中脲酶与土壤养分、pH值和固氮菌、真菌、细菌的相关性显著,相关系数在0.444以上;多酚氧化酶与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的相关系数较小;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与土壤养分、pH值、纤维素分解菌和真菌的相关性显著,相关系数在0.451以上。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立艳  肖辉  程文娟  赵杰  王晓风  潘洁  
为给滨海盐碱地区土壤培肥及作物高产高效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滨海盐碱地冬小麦-夏玉米轮作模式为例,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氮肥、高效有机肥、改良剂不同配比对小麦、玉米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滨海盐碱地上种植冬小麦施用氮肥、有机肥及土壤改良剂均可提高籽粒产量,且三者增产幅度分别为9.52%~29.52%,2.30%~17.82%,2.19%~11.48%;玉米季施用氮肥、有机肥均可提高玉米产量,增产幅度分别为29.37%~45.74%,1.69%~11.15%,小麦改良剂的后效对玉米也有明显增产效果,增产幅度为3.50%~8.33%。盐碱地施用氮肥、有机肥、改良剂对于...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晓燕  张树文  
以GIS技术为支撑,基于地形图和MSS、TM影像,从数量、类型、空间分布及重心转移几个方面进行了大安市盐碱地景观的动态变化及成因分析。结果表明,近50年来,大安市盐碱地面积共增加了7 41×104hm2。在盐碱地的整个消长过程中,草地和盐碱地的类型转换最为频繁。由于盐碱地增长的区域差异,近50年来,大安市盐碱地重心向西南偏移了18 19km。大安市盐碱化的不断增加是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但不同影响因素对盐碱地增长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区域差异性。南部对气候的敏感程度远大于北部,而人类活动在西北部盐碱化发展的过程中则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薛远赛  刘志鹏  林琪  张玉梅  
为明确适合盐碱地小麦的播种方式,试验以青麦6号为材料,以平播为对照(CK),研究不同沟播处理[沟播2行(T1)、沟播3行(T2)]对盐碱地小麦生育时期间不同土壤层全盐动态、叶片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麦田020cm土层的全盐含量均大于2040cm土层,不同处理的土壤全盐含量均呈现先增长后降低的趋势,越冬期过后不同处理的土壤全盐含量随着小麦生育期的推进呈现上升的趋势,且不同土层的全盐含量均在小麦返青期达到最大值,沟播处理沟内土壤的全盐含量显著低于CK与垄上的土壤全盐含量,尤其是在返青期之后。沟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李明珠  张文超  孙振涛  赵永敢  王淑娟  
为了对盐碱土壤氟形态有更加清晰和全面的认识,结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以浸提液中的干扰离子为监测对象,对各种形态的氟的提取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并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选出了一套简单易行且干扰小的提取方法。研究表明,采用超纯水常温振荡法提取水溶态氟,采用1 mol/L MgCl2法提取交换态氟,采用0.5 mol/L盐酸羟胺法提取Fe-Mn结合态氟,采用双氧水氧化-乙酸铵(3.2mol/L)法提取有机束缚态氟,可有效地降低浸提液中的干扰离子对氟形态测定结果的影响。用此方法对某市的16个盐碱土壤样品中的氟含量进行检测,平行样之间氟含量无显著差异。因此,该方法适用于盐碱土壤中的氟测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