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83)
- 2023(9810)
- 2022(8786)
- 2021(8447)
- 2020(7036)
- 2019(16376)
- 2018(16406)
- 2017(31510)
- 2016(17438)
- 2015(19603)
- 2014(19678)
- 2013(19547)
- 2012(17866)
- 2011(16032)
- 2010(15783)
- 2009(14276)
- 2008(13708)
- 2007(11689)
- 2006(10110)
- 2005(8613)
- 学科
- 济(67248)
- 经济(67177)
- 管理(48097)
- 业(46384)
- 企(38047)
- 企业(38047)
- 方法(33509)
- 数学(29075)
- 数学方法(28698)
- 农(18416)
- 学(17097)
- 中国(16000)
- 财(15475)
- 业经(14839)
- 地方(14117)
- 农业(12447)
- 贸(11584)
- 贸易(11578)
- 理论(11537)
- 和(11360)
- 易(11222)
- 环境(10838)
- 技术(10758)
- 制(10287)
- 务(9975)
- 财务(9915)
- 财务管理(9898)
- 划(9486)
- 企业财务(9372)
- 教育(9320)
- 机构
- 大学(244872)
- 学院(242881)
- 管理(98899)
- 济(91173)
- 经济(89082)
- 理学(86661)
- 理学院(85716)
- 管理学(84105)
- 管理学院(83695)
- 研究(82458)
- 中国(58051)
- 科学(55367)
- 京(52249)
- 农(45133)
- 所(42612)
- 业大(41357)
- 研究所(39485)
- 财(39244)
- 中心(36403)
- 农业(35752)
- 江(34065)
- 北京(32849)
- 财经(32279)
- 范(31986)
- 师范(31664)
- 院(30068)
- 经(29398)
- 州(28335)
- 技术(26797)
- 经济学(26038)
- 基金
- 项目(176163)
- 科学(136494)
- 基金(126402)
- 研究(125380)
- 家(111818)
- 国家(110916)
- 科学基金(94103)
- 社会(76032)
- 社会科(71937)
- 社会科学(71919)
- 省(69806)
- 基金项目(67848)
- 自然(63732)
- 自然科(62209)
- 自然科学(62191)
- 自然科学基金(61028)
- 划(58666)
- 教育(56827)
- 资助(52672)
- 编号(50910)
- 成果(40696)
- 重点(39301)
- 部(37938)
- 发(37068)
- 创(36554)
- 课题(34890)
- 科研(34263)
- 创新(34095)
- 计划(33194)
- 大学(32112)
共检索到3414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林生 崔党群 张万松
以徐薯18为材料,研究了四级程序生产甘薯种薯的主要生理指标。结果表明:育种家种薯、原原种薯、原种薯、良种薯的茎叶生长动态表现为前期生长快,中期加速,这有利于光合面积的形成;后期光合产物下移,有利于库的扩增。其叶面积系数前期增长快,能迅速形成较大的光合面积,光合效率高,结薯早,块根膨大快,鲜薯产量高,且在栽后90~110d块根膨大速度达到高峰。在整个生育期,四级种薯均表现出较强的光合势。
关键词:
甘薯 四级程序 种薯生产 生理指标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有林 张润光 王鑫腾
【目的】中国种植甘薯约670万hm2,年产量1亿t,因贮藏不当,霉烂变质15%左右。论文研究甘薯采后呼吸类型、贮藏温度和贮藏期主要病害,探讨不同贮藏方法对主要病害和采后生理的影响,为甘薯贮藏保鲜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数。【方法】以陕西省主栽品种秦薯5号为试材,采用气流法测定呼吸强度,分别在(10±0.5)、(11±0.5)、(12±0.5)、(13±0.5)℃温度下贮藏,通过比较腐烂指数确定贮藏温度。对病原菌进行科赫氏验证、ITS序列分析和形态学鉴定,根据病原菌孢子繁殖情况确定噻苯咪唑(TBZ)熏蒸用量,以目前采用的甘薯杀菌剂甲基托布津粉剂作对照。贮期用DNS比色法测定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活...
关键词:
甘薯 采后生理 甘薯交链孢霉菌 贮藏技术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谢一芝 张黎玉 吴纪中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招娟 庄宝华 袁照年 陈选阳 陈凤翔
研究了三个甘薯品种(金山57,金山1255和岩薯5号)生育过程中的生理特性表明,不同品种甘薯脱毒后均有显著增产效益,脱毒苗栽后表现茎叶生长,干物质积累多,结薯早,T/R值低,同化物同地下部分配,上述特征在生长前期表现更为突出。分析认为前期块根形成早,膨大快是脱毒甘薯增产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甘薯 脱毒 生理特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徐振 杨冬静 张成玲 赵永强 孙厚俊 谢逸萍
甘薯茎线虫主要从地下茎侵入甘薯,了解茎线虫对甘薯的定位机制对茎线虫病的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利用沙盘法分析了甘薯茎线虫对甘薯抗、感茎线虫品种郑红22和栗子香不同组织提取物的趋向性。结果表明,郑红22和栗子香等地下茎提取物和根系分泌物均对茎线虫具有一定的吸引作用,而2个品种的须根提取物对茎线虫没有明显的吸引作用。郑红22和栗子香的胶乳提取物对茎线虫表现出明显的趋避作用,二者的驱避效果没有显著差异。
关键词:
甘薯茎线虫 根系分泌物 胶乳 趋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徐振 杨冬静 张成玲 赵永强 孙厚俊 谢逸萍
甘薯茎线虫主要从地下茎侵入甘薯,了解茎线虫对甘薯的定位机制对茎线虫病的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利用沙盘法分析了甘薯茎线虫对甘薯抗、感茎线虫品种郑红22和栗子香不同组织提取物的趋向性。结果表明,郑红22和栗子香等地下茎提取物和根系分泌物均对茎线虫具有一定的吸引作用,而2个品种的须根提取物对茎线虫没有明显的吸引作用。郑红22和栗子香的胶乳提取物对茎线虫表现出明显的趋避作用,二者的驱避效果没有显著差异。
关键词:
甘薯茎线虫 根系分泌物 胶乳 趋性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郭小丁 李玉侠 唐君 张允刚 张华
甘薯高产、稳产、适应性广,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我国是甘薯生产大国,据国际马铃薯中心1991年统计,世界甘薯产量的85%来自中国。近几年来甘薯病毒病危害不断加重,成为甘薯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即使耐病毒品种感染病毒后产量也会减少20%以上,因而甘薯病毒...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钢 谢江 林丽萍 王毅 谢开云
介绍了四川甘薯生产、加工与利用的概况,回顾了近十年四川省农科院与国际马铃薯中心(CIP)在四川合作开展甘薯加工技术研究、开发与推广的主要工作进展,重点介绍了四川甘薯全营养粉、淀粉、粉条加工技术研究与应用的情况。
关键词:
甘薯,加工,全营养粉,淀粉,粉条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志林 唐君 金平 刘恩良 曹清河 赵冬兰 张安
为挖掘抗旱甘薯基因资源,为甘薯抗旱育种及种植区域的拓宽提供科技支撑。本试验以全国各育种单位近年来选育的27个甘薯品种(系)为试验材料,在蒸发量远大于降雨量的新疆,设置正常灌水和干旱胁迫2个处理,采用抗旱指数法,对品种抗旱性进行鉴定评价。结果表明,根据抗旱指数及旱胁迫下鲜薯产量表现,筛选到抗旱指数高且产量高的种质材料6份(商薯9号、徐薯22、川薯20、湘薯15等),并且抗旱性好的品种随着旱胁迫时间的持续,具有较高的脯氨酸(Pro)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较低的丙二醛(MDA)含量;在本试验中,各品种抗旱指数与叶片Pro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83),与叶片PoD活性呈显著正相关(r=...
关键词:
甘薯 旱胁迫 鉴定 生理特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大一 阎文昭
概述了1988年至1998十年来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甘薯研究的现状,着重介绍了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在品种资源、品种选育、高产栽培以及脱毒快繁等领域的进展。
关键词:
甘薯,综述,四川农科院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罗密 尹旺 邓仁菊 杨航 付梅 王洪亮 宋吉轩 王启富 李飞
【目的】研究甘薯种质资源产量性状和光合特性,筛选光合效率和产量较高的品种,为高光效高产甘薯育种提供亲本材料。【方法】对57份甘薯品种(系)的主要光合参数和产量性状进行测定,利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其光合特性以及产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不同甘薯品种(系)产量性状变幅较大,各品种(系)中,单株结薯数在1.4~6.8个,单株产量在0.24~0.94 kg,单株商品薯产量为0.13~0.80 kg。光合参数差异显著,变异系数为5.12%~28.15%,表现为蒸腾效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羧化效率>净光合速率>胞间CO_(2)浓度;不同甘薯品种(系)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与产量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各光合参数之间也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的3个主成分特征值均大于1,方差累计贡献率达96.38%;57份甘薯种质资源聚为五个类群,其中类群Ⅲ在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蒸腾速率、产量性状方面表现突出。【结论】不同甘薯品种(系)的产量性状和光合特性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类群Ⅲ所包含的万薯9号、徐渝31、遵义烤薯、沿河紫薯、Z1226-11、南充薯、豫薯9号、济薯26、甜蜜17等9个品种(系)可以作为高光效高产甘薯育种材料。
关键词:
甘薯 产量性状 光合特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吴立根 王岸娜 连东军
针对我国农村甘薯淀粉加工中存在颜色不白的实际问题 ,进行了甘薯淀粉脱色技术研究 ,通过单因子试验选择出效果较好的YW试剂和BK试剂 ,并用其作为优化试验材料。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最佳配方为YW试剂 2 5g/kg ,BK试剂 2 0 g/kg ,催化剂 0 0 5g/kg ,温度 30℃ ,pH值为 8。其脱色的淀粉白度可达 84 4,比对照提高 14 2 ,且不破坏淀粉的加工性能
关键词:
甘薯 淀粉 脱色 白度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梅新 木泰华 郭庆
【目的】探讨甘薯果胶构成及乳化特性,为开发和利用薯渣中的果胶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酸法从薯渣中制备果胶,咔唑硫酸法测定果胶半乳糖醛酸含量,滴定法测定酯化度,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果胶分子量。在不同果胶浓度(0.5%-4.0%,w/v)和不同油相体积分数(5%-40%,v/v)条件下进行乳化液特性研究。【结果】甘薯果胶半乳糖醛酸含量为73.28%,酯化度31.71%,分子量约为292kD。随着果胶浓度升高,乳化液粒径(d4,3)减小,乳化颗粒吸附果胶比例显著升高,乳化液表观黏度增大,乳化活性(EA)和乳化稳定性(ES)升高(P<0.05)。此外,随着油相体积分数的增加,d4,3增大,EA及乳...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梦芸 刘奎彬 门福义
本文研究了萌芽期间的带毒种薯和无毒种薯在超弱发光强度、过氧化物酶同功酶活性、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碳氮代谢等方面的生理变化以及植株生育和块茎形成等指标。结果表明,带毒种薯和无毒种薯对上述生理指标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带毒种薯在生产能力上表现了显著的弱势。在高温贮藏条件下,带毒种薯和无毒种薯的上述差异更为明显。可见种薯萌芽期的生理变化对病毒的感应十分敏感,因此根据种薯生理变化进行病毒的早期鉴定和优质种薯的选择也许是可行的。
关键词:
马铃薯种薯 带毒种薯 生理签定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曹清河 李雪华 戴习彬 唐君 周志林 赵冬兰 张安
Ipomoea trIfIda(Kunth)G.don(2n=2x=30)是甘薯祖先种之一,具有较强的抗旱性,其抗旱生理机制尚无报道。本文采用营养液水培法,以30%浓度的peG6000模拟干旱,研究干旱胁迫对甘薯近缘野生种幼苗叶片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eG6000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叶片中丙二醛(mda)、游离脯氨酸(pro)含量逐渐增加。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及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在peG处理后活性均增强,揭示了甘薯近缘野生种mda和pro含量和氧化酶类的活性在短时间急性胁迫情况下的不同变化规律,可为抗旱品种的筛选和下一步抗旱相关基因的挖掘提供一定的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