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1)
- 2023(844)
- 2022(709)
- 2021(743)
- 2020(623)
- 2019(1421)
- 2018(1306)
- 2017(2281)
- 2016(1517)
- 2015(1572)
- 2014(1554)
- 2013(1607)
- 2012(1673)
- 2011(1456)
- 2010(1470)
- 2009(1360)
- 2008(1339)
- 2007(1199)
- 2006(1091)
- 2005(1022)
- 学科
- 济(3718)
- 经济(3715)
- 学(2775)
- 业(2420)
- 管理(2067)
- 农(1824)
- 方法(1683)
- 企(1588)
- 企业(1588)
- 数学(1390)
- 数学方法(1328)
- 农业(1263)
- 地方(1149)
- 水产(980)
- 及其(959)
- 中国(850)
- 财(843)
- 动物(830)
- 制(829)
- 理论(777)
- 业经(773)
- 物(739)
- 和(683)
- 虫(672)
- 防(655)
- 森(632)
- 森林(632)
- 壤(628)
- 土壤(626)
- 林(619)
- 机构
- 大学(21746)
- 学院(21184)
- 研究(10996)
- 农(10028)
- 科学(9398)
- 农业(8183)
- 所(7408)
- 中国(7056)
- 研究所(6943)
- 业大(6900)
- 省(5757)
- 济(5456)
- 经济(5294)
- 农业大学(5149)
- 管理(5149)
- 京(4980)
- 室(4822)
- 业(4656)
- 实验(4574)
- 理学(4359)
- 实验室(4335)
- 理学院(4268)
- 中心(4259)
- 重点(4099)
- 院(4091)
- 管理学(4009)
- 管理学院(3973)
- 江(3799)
- 科学院(3789)
- 技术(3694)
共检索到337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蔡云龙 臧维玲 姚庆祯 张饮江
测定生化环、沸石、生化石和碎石4种滤料的去除氨氮效果。结果显示,单位体积滤料去氨氮效果以沸石最佳[4.19mg/(h·L)],生化环和生化石去氨氮能力基本相同,两者分别为3.60mg/(h·L)与3.58mg/(h·L),效果最差的碎石仅为2.09mg/(h·L);若以单位质量滤料表示其去氨氮能力,则不同滤料的去氨氮能力差异显著,其中生化环去氨氮能力最强[5.29mg/(h·kg)],其次为生化石,其去氨氮能力为4.07mg/(h·kg),沸石的去氨氮能力较差[1.95mg/(h·kg)],仅为生化环的37.0%,碎石的去氨氮能力最差[0.87mg/(h·kg)],为生化环的16.4%。
关键词:
生化环 沸石 生化石 碎石 去氨氮效果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飞 胡光安 韩舞鹰
本文研究了采用浸没式生物滤池处理集约化养殖污水时 ,水力停留时间 (HRT/min)、水温(T/℃ )、总氨氮浓度 ([TAN] ,mgNH+4-N/L)对总氨氮去除速率 (R/gNH+4-N/m3 h)的效应。对实验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 ,它们之间的经验方程为 :当 [TAN]≥ 2 85mgNH+ 4-N/L ,R =0 2 6+ 0 2 9·HRT + 0 0 0 8·HRT·T -0 0 1·HRT2 ;当 [TAN]≤ 2 85mgNH+ 4-N /L ,R =(-0 78+ 0 2·HRT + 0 0 0 3·HRT·T -0 0 0 7·HRT2 )·[TAN ...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成晓云 裴觉民 赖伟 谭小苹
研究了膜式氧合器 3种不同解吸方式 ,即 :O2 对流法、真空抽取法和酸吸收法去除水产养殖水体中氨氮的影响因素 ,并比较其对氨氮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 ,氨氮初始浓度和pH是氨氮去除率的主要影响因素 ;当 pH >9时 ,O2 对流法和真空抽取法对氨氮去除效果比 pH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罗志伟 刘健峰 王昌梅 赵兴玲 吴凯 尹芳 梁承月 张无敌
以多级好氧折流沟串联沉降装置为基础,最大限度地保留沼液中氮素养分的同时,去除沼液废水中悬浮物。根据材料静态条件下等温吸附及解吸率结果,筛选氨氮低吸附填料,接着在动态条件下考察好氧折流沟内填料深度及运行时间对沼液中悬浮物去除效果与氨氮浓度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人工沸石、河砂、石英砂和沙漠砂四种材料中,河砂的吸附强度、吸附指标及解吸值最低。选取河砂作为动态好氧折流沟填料,在水力负荷0.75 L/h、滞留时间24 h条件下,无填充、低填充、中填充及高填充对沼液废水中悬浮物最大去除量分别为4.8 g/L、5.1 g/L、8.1g/L和8.4g/L,最大去除率分别为38.0%、51.2%、86.1%和88.7%,而中、高两种填料深度对沼液废水中悬浮物去除量及去除率在第三、四取水口处无明显差异性(P>0.05)。介于应用中材料选取、用量及去除效果比较,河砂填料对沼液废水中氨氮浓度影响最小,建议采用河砂中填料深度的好氧折流沟处理沼液中悬浮物。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冀德伟 张敏 闫茂仓 柴雪良 胡利华
为了解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在选育保种中间养成阶段(约10 ~40g/尾)的营养需求,以同一全同胞家系的凡纳滨对虾为对象,体质量为(10.30±1.61)g,选择配合饲料、软颗粒饲料、虎斑乌贼(Sepia pharaonis)和双齿围沙蚕(Perineresis aibuhitensis)这4种饵料进行60d的投喂试验,在对4种饵料进行营养评价的基础上,研究其对对虾生长、成活,以及消化、生长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1)4种饵料投喂下对虾的特定生长率和成活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双齿围沙蚕、配合饲料、软颗粒饲料和虎斑乌贼;(2)人工饲料组对虾肝胰腺中消化相关的α-淀粉酶d4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生物饵料组(P<0.05),蛋白酶基因表达趋势同α-淀粉酶d4基因相似,双齿围沙蚕组和软颗粒饲料组的胰脂肪酶基因表达显著高于配合饲料组(P<0.05)。虎斑乌贼组小核核糖核蛋白多肽基因表达显著低于其他饵料组(P<0.05),生物饵料组y~(+)L氨基酸转运载体-2基因表达显著高于人工饲料组(P<0.05);(3)虎斑乌贼和双齿围沙蚕的氨基酸营养评价相对较高,而配合饲料和双齿围沙蚕的脂肪组成和含量相对更优。研究发现:双齿围沙蚕的营养价值最高,软颗粒饲料最低;4种试验饵料的投喂效果依次为双齿围沙蚕、配合饲料、软颗粒饲料和虎斑乌贼;除蛋白酶基因外,其他基因表达同试验饵料的营养组成和投喂效果一致。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艳珍 张晓雁 王彦鹏
为预防北京海洋馆养殖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因饵料引起的细菌性疾病暴发,对鲜活大泷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冷冻斑尾刺虾虎鱼(Acanthogobius ommaturus)、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和多春鱼(Malltus villosus)的细菌分布及不同方式灭菌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饵料优势菌类型为致病力较强的2类条件致病菌,即气单胞菌和不动杆菌,但菌种有差别,活饵优势菌主要为嗜水气单胞菌和两种非发酵革兰阴性菌(其中一种为鲍曼不动杆菌),冷冻饵料为鲁氏不动杆菌、嗜水气单胞菌和维罗纳气单胞菌。分别采用消毒、暂养、冷冻、冷...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家顺 苏真真 薛菲菲 李赟 潘鲁青
为了获得养殖池塘中高效去除氨氮的菌株,本研究采用富集培养分离的方法从虾贝混养池中筛选得到2株氨氮去除能力较高的菌株,编号分别为9A-7和9A-19。分子生物学及生理生化鉴定结果一致表明,菌株9A-7为非典型弧菌,菌株9A-19为魔鬼弧菌。分析2菌株不同生长时期的氨氮去除率,结果显示,氨氮去除与菌株的生长均显著相关,菌株9A-7生长量与氨氮去除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16,菌株9A-19生长量与氨氮去除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38。条件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培养液盐度、p H和培养温度对2菌株去除氨的效率均存在显著影响,其中盐度对2菌株氨氮去除率的影响相似,2菌株去除氨氮的理想盐度均为30,但低p ...
关键词:
氨氮去除菌 分离鉴定 去除特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余雅琳 杨德坤 高菲 李琦 孙露露 梁剑茹 周立祥
[目的]吸附法去除水中氨氮通常是采用固体吸附剂吸附后采用固液分离法去除。本文采用具有一定可溶性的天然高分子物质与水中氨氮结合,形成可溶的结合物,然后采用沉淀剂一步沉淀去除的新方法,探索其影响因素。[方法]以天然植物多酚类物质Y(以下简称"植物多酚Y")为吸持剂,以硫酸铁为沉淀剂,研究了模拟的氨氮废水的p H值、初始氨氮浓度、温度、植物多酚投加量和共存阳离子等因素对吸持沉淀法去除氨氮的影响。[结果]在含单一氨氮的模拟废水中植物多酚Y对氨氮吸持量在本试验条件下可高达到31.9 mg·g(-1),模拟计算最大吸
关键词:
植物多酚 硫酸铁 氨氮 吸持 沉淀 去除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威 曲克明 朱建新 王海增 崔正国 夏斌
采用微生态净水剂作为菌种,对3种生物滤料(陶环、弹性毛刷和爆炸棉)构建的生物滤器进行生物膜培养,并以3种生物滤器为基础构建简易循环水养殖系统,进行黑鲷(Sparus macrocephalus)幼鱼养殖实验。结果表明,陶环生物滤器、弹性毛刷生物滤器和爆炸棉生物滤器的生物膜成熟时间分别为25 d、32 d和28 d。黑鲷幼鱼经过40d的饲喂,3个实验组鱼的体质量与对照组相比,均差异显著(P<0.05),成活率均达到95%以上;实验组鱼血清溶菌酶(LSZ)活性和肝组织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鱼体消化道内菌群数量及其多样性要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吴旭干 唐伯平 滕炜鸣 成永旭 王金峰 周波 胡冰 杨筱珍
比较了螺旋藻粉(A组)、玉米粉(B组)、面粉(C组)和发酵猪粪(D组)四种饵料对成体瘤背石磺摄食、成活、产卵量和卵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饵料对亲本的成活率无显著影响,各组成活率均在90%以上,面粉对亲本瘤背石磺具有较好的诱食性,发酵猪粪组的瘤背石磺摄食量较小;(2)B、C两组亲本的产卵总量明显大于A、D两组,其平均产卵量分别为每只亲本7.27×104个和6.79×104个,A、D两组亲本的平均产卵量仅为B、C两组的70%左右。B、C两组亲本的产卵高峰出现在8月26日左右,而A、D两组则出现在8月28-30日之间;(3)A组胚胎发育速度较快,孵化率达73.97%,显著高于其它三组(P<...
关键词:
瘤背石磺 饵料 生殖性能 孵化率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梁则优 谭鹤群 郑祺 李彬涛
为了探究过滤材料用于池塘圈养尾水的处理效果,采用火山岩、活性炭及沸石作为过滤材料,以滤料种类、滤料粒度和滤料厚度为试验因素,以总固体悬浮物(total suspended solid,TSS)去除率、氨氮(NH_4~+-N)去除率和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去除率为试验指标,开展池塘圈养尾水处理试验。结果显示,3种滤料均能去除池塘圈养尾水中的TSS和COD,均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池塘圈养尾水中的NH_4~+-N浓度,活性炭的处理效果优于其他2种滤料,且活性炭粒径越小或厚度越大时对池塘圈养尾水处理效果越好。正交试验结果显示,以活性炭滤料、粒径为0.5~2 mm、滤料厚度为80 cm时,过滤装置对池塘圈养尾水具有最佳的综合处理效果,在该条件下对池塘圈养尾水的TSS、COD、NH_4~+-N去除率分别为83.86%、49.78%、29.89%。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陆伟强 高桦楠 刘春胜 王爱民 顾志峰 林国尧
为了建立优化的循环海水养殖系统,采用水质国标检测方法分析了珊瑚石生物滤池在不同氨氮和溶解氧(DO)负荷实验条件下对养殖废水中氨氮、化学耗氧量(COD)及颗粒悬浮物(SS)的处理效果。结果显示,进水氨氮浓度对出水氨氮(正相关)、COD(正相关)均有极显著的影响(P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自杰 肖顺利 黄金果 窦海鸽 马光刚
本试验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L9(34)正交设计法 ,就蛋白质、油脂、微量元素混合物和复合维生素四个营养因素 ,对泰山螭霖鱼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中各营养素均分三个水平 ,配成九组饵料 ,对泰山螭霖鱼进行了为期 6 0天的室外饲养。采用正交拉丁方的直观分析法和方差分析法 ,对总增重、饵料系数、增重率、日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等五项生物学指标进行测定 ,得出了泰山螭霖鱼的最佳饵料配方 :蛋白质 4 5 % (P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猛 马旭洲 王武
通过大薸在模拟富营养化水体中的培养试验,研究其在不同程度富营养化水体中对N、P的去除效果。结果显示:在总氮(TN)、总磷(TP)初始浓度分别为2.45~9.41mg/L和0.44~1.53mg/L的3种富营养化水体中,大薸均可正常生长。经过21d的生长,大薸鲜重达164.33~193.4g,干重达8.57~10.53g,大薸鲜重的特定生长率为0.44%~1.19%/d,大薸干重的特定生长率为0.46%~1.4%/d,大薸的分株速率为1.33%~3.62%/d。3种富营养化水体中的N、P去除量分别为69.20~318.60mg和15.60~66.00mg,大薸的N、P吸收量分别为35.20~20...
关键词:
大薸 富营养化水体 氮、磷吸收 去除贡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穆甜 郭新超 孙长顺
【目的】分析三维电极法去除氨氮的主要途径及其氧化机理。【方法】以石墨棒为阳极、不锈钢直筒为阴极、柱状活性炭为粒子电极,自制三维电极反应装置对废水中的氨氮进行处理,考察电解时间、电解电压、电解质(氯离子)浓度和pH值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并对氨氮的去除机理进行分析。【结果】在一定范围内,三维电极对氨氮的去除效果会随着电解电压、电解时间、电解质浓度的增大而上升;当电解电压为9V,电解时间50min,以0.02mol/l的naCl作电解质,在废水pH呈中性时,三维电极反应装置对废水中氨氮的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最高可达70%。通过试验数据及理论分析可知,氨氮的去除途径主要有2种:一是游离氨(nH3)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