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87)
2023(10739)
2022(9020)
2021(8212)
2020(6893)
2019(15231)
2018(14863)
2017(26718)
2016(15694)
2015(17654)
2014(17248)
2013(16523)
2012(15462)
2011(14057)
2010(14117)
2009(12535)
2008(12384)
2007(11041)
2006(9684)
2005(8677)
作者
(50892)
(42365)
(42365)
(39899)
(26978)
(20750)
(19110)
(16786)
(16397)
(15073)
(14589)
(14313)
(14080)
(13667)
(13569)
(13337)
(13007)
(12543)
(12430)
(12195)
(11178)
(10680)
(10516)
(9758)
(9724)
(9714)
(9551)
(9114)
(8890)
(8872)
学科
(51436)
经济(51366)
管理(38331)
(35697)
(27176)
企业(27176)
方法(22075)
数学(19275)
数学方法(19015)
(17260)
(16277)
中国(15982)
(13773)
(13190)
业经(11922)
教育(11856)
理论(11600)
农业(11383)
(10889)
贸易(10886)
(10573)
地方(10102)
(9192)
(9170)
银行(9093)
技术(8963)
(8821)
金融(8813)
(8674)
环境(8348)
机构
大学(218994)
学院(217824)
研究(85949)
(79199)
经济(77178)
管理(73296)
理学(63077)
理学院(62189)
管理学(60602)
管理学院(60248)
中国(59482)
科学(58742)
(57188)
(48293)
(47580)
农业(45841)
研究所(43995)
业大(43950)
中心(37118)
(35068)
(35029)
(31589)
(30827)
北京(30273)
农业大学(29721)
(29675)
技术(29537)
师范(29102)
财经(27677)
(26905)
基金
项目(154626)
科学(117217)
基金(107549)
研究(104165)
(100489)
国家(99620)
科学基金(80719)
(63890)
社会(61801)
社会科(58260)
社会科学(58244)
基金项目(56560)
自然(55828)
(54590)
自然科(54547)
自然科学(54519)
自然科学基金(53573)
教育(50383)
资助(44161)
编号(41026)
重点(36692)
(33247)
成果(33221)
计划(33194)
(32677)
(32667)
课题(31870)
科技(30733)
科研(30706)
创新(30551)
期刊
(86517)
经济(86517)
研究(61714)
中国(53837)
学报(53421)
(51475)
科学(42029)
大学(37943)
学学(35980)
教育(34975)
农业(34703)
管理(26283)
(26200)
(19293)
技术(18522)
(17235)
金融(17235)
业大(16178)
经济研究(14418)
业经(14247)
(13910)
农业大学(13619)
财经(13506)
科技(12130)
(11708)
林业(11417)
问题(10844)
职业(10230)
图书(9935)
中国农业(9253)
共检索到3301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红霞  宫相忠  高伟  沈世军  王吉  张静  
为抑制或消除萱藻丝状体扩增阶段出现的膨胀色球藻,本研究探讨了头孢噻肟钠、阿莫西林、四环素和红霉素4种抗生素对共培养的萱藻丝状体和膨胀色球藻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浓度为50和100 mg/L的头孢噻肟钠均显著抑制膨胀色球藻的生长,进而保证萱藻丝状体正常生长与发育;浓度为50~1 000 mg/L的阿莫西林对膨胀色球藻和萱藻丝状体均无抑制作用,阿莫西林不适于去除共培养体系中的膨胀色球藻;浓度为100和200 mg/L的四环素对膨胀色球藻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此浓度下萱藻丝状体细胞质萎缩,生长状况较差;浓度为0.10~1.00 mg/L的红霉素对膨胀色球藻的生长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当其浓度超过0.50 mg/L时,萱藻丝状体的生长亦受到抑制,甚至死亡。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马旺楠  宫相忠  张文健  高伟  张必达  
为抑制萱藻丝状体扩增过程中出现的膨胀色球藻的生长,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链霉素、氨苄青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和氯霉素等5种常用抗生素对共培养条件下的萱藻丝状体和膨胀色球藻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1)链霉素浓度为100μg/mL时可以显著抑制膨胀色球藻生长,而不影响萱藻丝状体的生长;(2)氨苄青霉素和庆大霉素对膨胀色球藻产生明显抑制作用的浓度均为100μg/mL,对萱藻丝状体产生抑制作用的浓度分别为100和500μg/mL;(3)10μg/mL卡那霉素可强烈抑制膨胀色球藻生长,而萱藻丝状体没有出现被抑制的现象;(4)氯霉素对膨胀色球藻和萱藻丝状体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10μg/mL可以对膨胀...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杨儒谦  宫相忠  沈世军  高伟  张红霞  庄英瑞  
为抑制萱藻丝状体保存和扩增过程中出现的小伪菱形藻与碎片菱形藻的生长,本实验应用实验生态学方法,分别建立了丝状体与小伪菱形藻、丝状体与碎片菱形藻、丝状体与小伪菱形藻和碎片菱形藻的共培养体系,研究了1.00~4.00μg/mL二氧化锗(GeO_2)对共培养条件下丝状体生长发育及附生硅藻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1)处理萱藻丝状体和硅藻共培养体系的适宜GeO_2浓度为1.00~2.50μg/mL,各实验组14 d的硅藻抑制率均高于67.33%±5.18%,且丝状体生长发育良好,2.00μg/mL为最适浓度,此浓度下丝状体日均增长率最高,在各培养体系中均大于11.00%,且诱导后孢子囊枝比例和孢子囊直径分别为57.47%±5.31%和(24.55±1.01)μm,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2) 3.50和4.00μg/mL GeO_2虽对硅藻抑制效果更佳,但同时也会抑制丝状体生长和后期孢子囊的形成与发育,其中4.00μg/mL GeO_2可导致丝状体死亡;(3)碎片菱形藻较小伪菱形藻对GeO_2更敏感。实验14 d,各浓度GeO_2对碎片菱形藻的抑制率为(82.10%±2.40%)~(96.35%±0.79%),均高于同浓度GeO_2对小伪菱形藻的抑制率;同时在丝状体与小伪菱形藻和碎片菱形藻的共培养体系中,碎片菱形藻占硅藻比例随GeO_2浓度升高而相应下降。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洪丽珍  宫相忠  张文健  高伟  张必达  
以实验室保存的萱藻丝状体为材料,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探讨了L1、PES、F1、f/2以及ESNW 5种培养液对萱藻丝状体生长发育的影响,并以去除氮或磷成分的L1培养液为基础,研究了不同外加浓度氮和磷对萱藻丝状体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1)5种培养液中,L1培养液最有利于萱藻丝状体的生长发育,经L1培养液培养的萱藻丝状体呈深褐色,细胞质充盈,培养28 d后,丝状体生物量增重倍比可达(560.48%±0.73%),孢子囊枝比例高达(46.88%±0.41%),孢子囊直径为(18.95±0.89)μm;(2)萱藻丝状体生长发育最适添加NO-3-N浓度为6.00 mg/L,在此NO-3-N浓度条件...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琳  马晓磊  朱葆华  于文功  杨官品  潘克厚  
为了筛选到微拟球藻Nannochloropsis oculata的筛选标记,研究了微拟球藻对新霉素(Neomycin)、链霉素(Streptomycin)、潮霉素(Hygromycin)、壮观霉素(Spectinomycin)和博来霉素(Zeocin)的敏感性。每种抗生素都设置液体培养和固体培养实验并且浓度梯度相同。新霉素和链霉素的浓度梯度为:0、100、200、400、600、800μg/ml。潮霉素的浓度梯度为0、25、50、100、125、150μg/ml。壮观霉素浓度梯度为0、40、80、100、150、200μg/ml。博来霉素浓度梯度则为0、0.1、0.2、0.4、0.5、1μg/...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庄琰  宫相忠  张文健  高伟  张必达  
采用液体保存法和胶囊化低温保存法对萱藻丝状体进行保存,探讨了液体培养法中温度、光照强度以及胶囊化低温保存法中胶球含水量对萱藻丝状体种质保存的影响。结果显示:(1)在液体保存法中,温度对萱藻丝状体的保存影响较小,当光强为5.4μmol/(m2·s)时,6~18℃均可实现萱藻丝状体的长期保存;(2)光照强度对萱藻丝状体的液体保存影响显著,16.2μmol/(m2·s)及以上的光强不利于种质的保存,5.4μmol/(m2·s)对萱藻丝状体的液体保存最有利;(3)在6~18℃,5.4μmol/(m2·s)条件下保存萱藻丝状体60 d后,萱藻丝状体细胞状态良好且存活率仍在97%以上;(4)胶球含水量过高...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吉  宫相忠  高伟  罗伟  夏云捷  张红霞  
应用pH漂移技术和pH电极法并结合相关抑制剂对萱藻丝状体无机碳的利用进行了研究,并探索了不同浓度CO_2对萱藻丝状体碳酸酐酶(CA)的影响。结果显示,(1)萱藻丝状体pH补偿点为9.21,CO_2补偿点为0.74μmol/L。抑制剂乙酰唑胺(AZ,acetazolamide)对萱藻丝状体pH补偿点无显著影响,作用的前3个小时对无机碳的利用量无抑制作用。抑制剂乙氧苯丙噻唑磺胺(EZ,ethoxyzolamide)和钒酸盐(Van)使萱藻丝状体的pH补偿点均下降到8.82,2种抑制剂作用的前3个小时对无机碳利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雷杰  丁洪昌  严兴洪  
设计了氨苄青霉素、硫酸庆大霉素和卡那霉素3种抗生素的不同组合处理坛紫菜叶状体,旨在筛选出坛紫菜叶状体藻际微生物的最优去除方法;同时,探究紫菜叶状体生长与微生物群落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低浓度(10μg/mL)的硫酸庆大霉素或高浓度(800μg/mL)的卡那霉素处理,对坛紫菜叶状体生长均具一定的抑制作用,而不同浓度的氨苄青霉素处理均促进了叶状体生长。500μg/mL的氨苄青霉素、500μg/mL的硫酸庆大霉素与300μg/mL的卡那霉素3种抗生素混合处理叶状体24 h,不会抑制叶状体的生长;同时,对藻际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凡  曹鸣庆  佐藤隆德  
抗生素羧苄青霉素(Carbenicillin),头孢霉素Ⅱ(Keflodin)和Claforan影响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游离小孢子培养胚胎发生,其浓度越高,影响越大.羧苄青霉素促进辣椒(Capsicum annuum L.)子叶外植体愈伤组织发生,同时,还影响油菜小孢子胚再生植株及辣椒子叶再生株的生根,产生粗短根甚或发育为瘤状物.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黄旭雄  胡盼  庄林川  倪良平  
在实验室条件下,以Zarrouk培养液培养微小色球藻(Chroococcus minutus),探讨温度对微小色球藻生长的影响,并对微小色球藻的营养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30μE/M2.S~45μE/M2.S光照强度范围内,微小色球藻的最适生长温度范围为30℃~38℃。对微小色球藻的营养组成分析表明,该藻具有高蛋白,低脂肪,脂肪酸组成简单的特点。其粗蛋白含量为61.82%,粗脂含量仅为0.99%,饱和脂肪酸主要为C16:0和C20:0分别占44.88%和11.47%,不饱和脂肪酸主要为18:2n6(占16.01%)。干物质中总氨基酸含量为564.09 mg/g,其中7种必需氨基酸占总量的...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夏云捷  宫相忠  高伟  罗伟  张静  王吉  
通过分离、培养我国北方海域(烟台、青岛)和南方海域(舟山、温州)的萱藻丝状体,比较研究了不同光强[7.2、21.6、36.0、50.4、64.8、86.4、108.0和129.6μmol/(m2·s)]和不同光周期(8l:16D、10l:14D、12l:12D、14l:10D和16l:8D)对我国南北方萱藻丝状体生长及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过高[≥108.0μmol/(m2·s)]或过低[≤21.6μmol/(m2·s)]光强条件均不利于我国南北方萱藻丝状体的快速生长;(2)我国南北方萱藻丝状体生长的最适光强条件相同,在64.8μmol/(m2·s)条件下培养20 D后,其丝状体的增重倍...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玉萌  刘德举  张玉敏  张敏  宫相忠  
为优化萱藻丝状体扩增条件,提高萱藻丝状体的扩增速率,本研究以实验室萱藻种质库保存的丝状体为实验材料,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应用Box-Behnken设计对萱藻丝状体扩增条件进行了响应曲面优化探索。结果显示,以增重倍比为指标,确定了扩增萱藻丝状体的最佳条件:温度20.45 ℃, 光照强度78.13 μmol/(m~(2)·s),外加氮磷比16.19。在该条件下扩增10 d,萱藻丝状体增重倍比为(299.21%±13.58%),显著高于单因素实验和Box-Behnken设计实验条件下获得的萱藻丝状体增重倍比。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测值的相对误差小于5%,模型可靠。为评价优化培养后萱藻丝状体的发育情况,对丝状体进行了20 d的诱导,结果显示:优化培养后的萱藻丝状体呈深褐色,细胞质充盈,孢子囊比例(26.37%±5.22%)比对照组的孢子囊比例(18.10%±3.51%)提高了45.69%(P<0.05);优化条件下的孢子囊直径平均为(19.75 μm±0.21 μm),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孢子囊直径(16.91 μm±0.36 μm) (P<0.05)。研究表明,在萱藻丝状体扩增过程中,对扩增环境条件进行有目的性的调控,设置合适的营养盐浓度配比,不仅可以实现较高的扩增速率,还可以促进丝状体的孢子囊发育。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悦薇   陈雯莉   王莉  
为评估抗生素和重金属对藻类生态系统的影响,本研究探讨了四环素(tetracycline,TC)/磺胺甲噁唑(sulfamethoxazole,SMX)与Cd2+的4个单一处理(100 ng/L TC;100 ng/L SMX;0.001 mg/L Cd2+;0.5 mg/L Cd2+)以及4个复合处理(100 ng/L TC+0.001 mg/L Cd2+;100 ng/L TC+0.5 mg/L Cd2+;100 ng/L SMX+0.001 mg/L Cd2+;100 ng/L SMX+0.5 mg/L Cd2+)对集胞藻的生长、光合活性以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显示,100 ng/L SMX刺激集胞藻的生长和光合活性,而用100 ng/L TC处理则无明显影响;0.001 mg/L Cd2+对集胞藻的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影响,但0.5 mg/L Cd2+明显抑制集胞藻的生长和光合作用,破坏抗氧化系统,损伤细胞膜,刺激集胞藻分泌胞外多糖。抗生素与镉复合污染处理方面,100 ng/L TC与0.001 mg/L Cd2+共存时,增强集胞藻酯酶活性、刺激分泌胞外多糖;100 ng/L SMX与0.001 mg/L Cd2+共存时,促进集胞藻生长、增强光合作用和酯酶活性;100 ng/L SMX与0.5 mg/L Cd2+共存时,SMX能缓解高浓度Cd2+造成的氧化损伤,较单一高浓度Cd2+处理组的ROS产量减少、SOD酶活降低、MDA含量降低、协同刺激集胞藻酯酶活性;而100 ng/L TC不能显著缓解高浓度Cd2+对细胞的损伤。研究结果表明,低浓度四环素对细胞生长影响较小,也基本不改变Cd2+对集胞藻细胞的毒性,而低浓度磺胺甲噁唑会促进细胞生长,且能够减轻Cd2+对集胞藻细胞的毒性,在污染评估时需综合考虑抗生素和重金属的复合污染。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张庆阳  马旭洲  王昂  王武  于永清  李星星  
在稻蟹共作稻田,采集放养不同密度幼蟹(60 ind/m2,低密度,T1;90 ind/m2,中密度,T2;120 ind/m2,高密度,T3)的稻蟹共作稻田和常规稻田(不放蟹,CK)的丝状藻类,测其干重量,研究稻蟹共作对稻田丝状藻类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整个试验阶段,养蟹田丝状藻类的生物量显著低于常规稻田(P<0.05),说明幼蟹对稻田丝状藻类的生物量有明显的控制作用。6月17日,CK与T1的丝状藻类干重明显高于另两个处理(P<0.05),而T3明显低于其他处理(P<0.01);7月17日各处理丝状藻类的生物量均达到试验阶段的最大值,并且各处理间差异显著(T3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