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10)
- 2023(11579)
- 2022(10296)
- 2021(9749)
- 2020(8327)
- 2019(18833)
- 2018(18877)
- 2017(36062)
- 2016(19867)
- 2015(22145)
- 2014(21622)
- 2013(21172)
- 2012(19312)
- 2011(17150)
- 2010(16972)
- 2009(15427)
- 2008(14843)
- 2007(12846)
- 2006(11004)
- 2005(9356)
- 学科
- 济(69545)
- 经济(69469)
- 管理(57737)
- 业(55414)
- 企(48059)
- 企业(48059)
- 方法(33014)
- 数学(28139)
- 数学方法(27775)
- 学(18788)
- 中国(18338)
- 农(18083)
- 财(17972)
- 业经(16767)
- 技术(16723)
- 地方(14596)
- 制(14200)
- 理论(13144)
- 银(12777)
- 贸(12769)
- 贸易(12760)
- 银行(12719)
- 易(12393)
- 行(12154)
- 农业(12125)
- 和(12007)
- 融(11738)
- 金融(11733)
- 务(11717)
- 财务(11657)
- 机构
- 大学(269309)
- 学院(267331)
- 管理(106945)
- 济(98320)
- 经济(96018)
- 理学(93229)
- 理学院(92181)
- 管理学(90458)
- 研究(90142)
- 管理学院(89994)
- 中国(65505)
- 科学(60724)
- 京(57383)
- 农(48855)
- 所(46388)
- 业大(45330)
- 财(44592)
- 研究所(42887)
- 中心(40370)
- 农业(38560)
- 江(38499)
- 财经(36127)
- 北京(35928)
- 范(34599)
- 师范(34164)
- 院(33117)
- 经(32990)
- 州(31331)
- 技术(30501)
- 经济学(28389)
- 基金
- 项目(192556)
- 科学(149776)
- 基金(138509)
- 研究(136518)
- 家(122984)
- 国家(121985)
- 科学基金(103813)
- 社会(83178)
- 社会科(78692)
- 社会科学(78672)
- 省(77246)
- 基金项目(74398)
- 自然(70364)
- 自然科(68767)
- 自然科学(68744)
- 自然科学基金(67505)
- 划(64559)
- 教育(61830)
- 资助(56394)
- 编号(54988)
- 成果(44223)
- 重点(42987)
- 创(42207)
- 部(40818)
- 发(40675)
- 创新(39460)
- 课题(38115)
- 科研(37427)
- 计划(36903)
- 大学(35211)
- 期刊
- 济(103433)
- 经济(103433)
- 研究(75100)
- 学报(50340)
- 中国(50091)
- 科学(44246)
- 农(44085)
- 管理(39600)
- 大学(36789)
- 学学(34831)
- 财(32945)
- 农业(30556)
- 教育(30020)
- 技术(22711)
- 融(21939)
- 金融(21939)
- 业经(17311)
- 财经(16766)
- 经济研究(16367)
- 业(16363)
- 科技(15884)
- 图书(15506)
- 经(14137)
- 业大(13797)
- 理论(13594)
- 版(13366)
- 问题(12907)
- 技术经济(12723)
- 实践(12717)
- 践(12717)
共检索到3808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权军 张志毅 康向阳
该文揭示了 4种抗微管物质 ,秋水仙碱、戊炔草胺、安磺灵和氟乐灵都有能力诱导毛新杨 2n花粉 .秋水仙碱虽然诱导 2n花粉比率最高 ,但花粉量最少 .另外 3种除草剂 ,诱导 2n花粉效率比用秋水仙碱处理的结果要低 ,但花粉量较大 ,其中 ,用戊炔草胺处理效果最好 .其最佳处理为注射花芽 4次 ,药品浓度 2 0 0 μmol L ,这不仅能使 2n花粉比率达到 84 4 % ,花粉量达到 0 .70mg 序 ,而且注射处理 10个花芽的费用仅为 0 .0 84元 ,远远低于用秋水仙碱处理同样数量花芽的花费 .该文证明了在所采用的这 4种抗微管物质中 ,戊炔草胺是诱导杨树花粉染色体加倍效果最...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一帆 孔博 程雪桐 李亮 凌傲宇 李智群 康向阳 张平冬
【目的】探究赤霉素喷洒处理诱导新疆杨产生2n花粉的可行性及其对花粉母细胞微管骨架的影响,旨在开发诱导效果好且价格低廉的新型化学诱变剂,构建高效的林木多倍体育种技术体系。【方法】以新疆杨雄花枝为试验材料,利用醋酸洋红染色法、免疫荧光法等方法,在观察新疆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进程的基础上,开展了赤霉素喷洒处理诱导新疆杨2n花粉产生及其对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微管骨架动态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新疆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历时约4 d,且存在明显的不同步性。减数分裂时期、喷洒次数、减数分裂时期和喷洒次数的交互作用、以及喷洒次数和赤霉素浓度的交互作用均对2n花粉诱导率具有显著影响。利用50μmol/L的赤霉素溶液于第二次减数分裂时期对新疆杨花粉母细胞进行7次喷洒处理是诱导新疆杨花粉染色体加倍的最佳处理组合,2n花粉诱导率达到(8.83±3.10)%。与对照组相比,在最佳处理条件下,新疆杨花粉母细胞末期Ⅱ相邻子核之间的辐射状微管部分缺失,导致2个相邻子核间胞质分裂失败,从而产生核复原现象,形成三分体,进而发育成一个单倍性配子和一个2n配子。【结论】赤霉素喷洒处理可诱导新疆杨花粉染色体加倍,获得一定比例的2n花粉。赤霉素喷洒处理后,花粉母细胞第二次减数分裂末期相邻子核之间的辐射状微管部分缺失可能是赤霉素处理诱导新疆杨产生2n花粉的原因。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毛彦科 张平冬 石乐 董春波 索玉静 康向阳
在掌握杜仲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规律的基础上,采用"树木非离体枝芽加热处理装置"处理发育到一定程度的杜仲雄花芽,研究了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时期、处理温度以及持续时间等因素对杜仲2n花粉诱导比率的影响,探讨高温诱导杜仲2n花粉的适宜条件。结果表明:杜仲雄花芽的长度、直径以及花药伸出鳞片的长度与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进程有显著相关性,可以作为初步判别减数分裂进程的参照;引入"加权减数分裂时期"的概念更有利于解决各同步性较差的处理材料发育时期的确定问题,且有利于不同处理的数量化对比分析;施加高温处理诱导杜仲2n花粉时,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时期、处理温度和持续处理时间对2n花粉诱导率有显著影响,高温诱导杜仲...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康向阳 朱之悌 张志毅
以毛新杨 (Populustomentosa×P .bolleena)为材料 ,研究了高温诱导花粉染色体加倍与减数分裂始处理时期的相关关系 .试验结果表明 :高温诱导 2n花粉的有效处理时期 (也是相对非敏感时期 )位于终变期到中期Ⅰ之间 ,最高可获得 87 6 %的 2n花粉 ,但花粉量较少 ,同时还发现有连体花粉和疑为四倍性的超大花粉粒存在 .推断 2n花粉的产生除了高温可直接作用于纺锤体等造成染色体不减数外 ,还作用于细胞板的相关功能性机构 ,从而抑制新生细胞壁的形成 ,同样产生花粉染色体加倍效果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晴 吴剑 桑亚茹 赵征洋 刘美芹 张平冬
【目的】为创制银灰杨杂种三倍体新种质,研究完善银灰杨三倍体育种技术体系,筛选生长迅速、抗逆性强的银灰杨新品种。【方法】本研究以银灰杨、河北杨以及银腺杨为试验材料,在优化秋水仙碱诱导银灰杨花粉染色体加倍技术条件的基础上,开展了秋水仙碱注射处理对2n花粉粒表面结构的影响以及杂交创制杂种三倍体的研究。【结果】减数分裂时期、注射次数、减数分裂时期与注射次数的交互效应均对2n花粉诱导率具有极显著影响。利用0.5%的秋水仙碱溶液对发育至粗线期的花粉母细胞进行11次注射处理是秋水仙碱诱导银灰杨花粉染色体加倍的最佳处理组合,2n花粉平均诱导率最高可达(30.27±8.69)%。与天然2n花粉粒相比,秋水仙碱诱导型2n花粉粒表面结构出现了明显的裂沟,说明秋水仙碱注射处理对2n花粉花粉壁形成具有一定的影响。选取含有一定2n花粉比例的花粉,分别与河北杨、银腺杨雌配子进行授粉杂交,共收获杂种苗木4 955株,检测出三倍体5株,其中,2株三倍体来源于河北杨×银灰杨的杂交组合;另3株三倍体来源于银腺杨×银灰杨的杂交组合。【结论】秋水仙碱能高效诱导银灰杨花粉染色体加倍并获得2n花粉,但是注射会影响2n花粉花粉壁的形成,使得2n花粉粒表面结构产生裂沟。秋水仙碱诱导的2n花粉可以用于授粉杂交,成功获得杂种多倍体植株。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买旖旎 李树战 索玉静 孙鹏 韩卫娟 刁松锋 王丽媛 李华威 傅建敏
对38份柿种质资源进行连续2年的天然2n花粉得率评价,发现不同资源的2n花粉得率存在明显差异,且相同资源在不同年份也存在差异,筛选出产生2n花粉相对稳定且得率较高的种质2份,涩柿无性系‘716号’和‘中柿4号’,其2n花粉得率分别可达7.17%和6.80%。在34号资源的雄花发育及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除个别异常现象如中期Ⅰ落后染色体、三分体、二分体等之外,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较为规范,且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与雄花表型存在相关性,即当花芽开始膨大,花芽的花冠和萼片在顶部持平时(4月8—12日),小孢子母细胞处于减数分裂时期,此时为理化诱导2n花粉得率的最佳时期。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康向阳
在我国首次发现毛白杨可自然产生未减数 2n花粉 ,其发生比率因无性系和年度不同而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介于 0~ 1 4 .3 %之间 .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和花粉观察显示 ,在毛白杨配子形成过程中 ,前减数分裂正常 ,第Ⅰ、Ⅱ次减数分裂亦未见到核复原现象 ;只是在中期Ⅱ的纺锤体定向有异常表现 ,即除了相互垂直和成约 60°角之外 ,还有1 2 9%~ 33 7%平行纺锤体的出现 ,此外在所产生的花粉中还偶见与胞质分裂异常有关的连体花粉存在 .这些异常现象表明 ,毛白杨未减数 2n花粉的形成是由于平行纺锤体合并 ,以及因平行纺锤体的存在而引起细胞板组建发生紊乱 ,进而导致胞质分裂发生异常这两条途...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徐川梅 高欣 汤定钦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e,LSCM)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的高科技产品,主要是采用激光作为光源,在荧光显微镜的基础上添加了激光扫描装置和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等,通过对观察样品进行光学断层扫描及三维结构重建等,可得到细胞或组织内部细微结构的荧光图像,同时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还是活细胞动态观察、多重免疫荧光标记和Ca2+荧光观察(Chen et al.,2009)的有力工具,目前已在花粉(Fang et al.,2008)和花粉管发育(Chen et al.,2008;Wu et al.,2008)、蛋白质功能(Zheng et...
关键词:
孝顺竹 花粉粒发育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韩毅科 杜胜利 张桂华 魏爱民
用Oryzalin对黄瓜茎尖进行四倍体诱导试验,结果表明,浓度为100~200μmol/L Oryzalin处理24 h对黄瓜茎尖离体四倍体诱导较为合适,可以有效代替秋水仙素。和秋水仙素相比,Oryzalin使用的浓度低,效果好,且毒性小,对人和环境比较安全,为诱导黄瓜染色体加倍的理想诱导剂。并用流式细胞仪对黄瓜离体诱导的幼苗进行了倍性分析试验。
关键词:
黄瓜 胺磺灵 四倍体 染色体加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杜晓东 蔡永盛 赵海新 陈书强 徐令旗 杨丽敏
为了研究低温对寒地水稻花粉粒及剑叶超微结构的影响,以寒地耐冷性强的水稻品种空育131、龙粳25和耐冷性差的品种龙粳11、龙粳28为材料,在开花期进行低温处理(13,15,17℃),样品采用扫描和透射电镜进行观察并拍照。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空育131、龙粳11、龙粳25水稻花粉粒表面的网状雕纹变化明显,水稻花粉粒表面的网状雕纹由深变浅,表面突起减少,使得花粉粒的表面变得光滑,不利于花粉在柱头附着。但低温胁迫下的龙粳28花粉粒表面特征与对照没有明显差异。随着温度降低各水稻品种的叶绿体中的淀粉粒明显减少,嗜锇颗粒明显增加,基粒片变疏松,叠状态的类囊体膜的比例减少。但低温影响下耐冷性强品种龙粳25和空育131与耐冷性差品种龙粳11和龙粳28基粒片层、基质片层并未表现出同一规律,而淀粉粒合成、嗜锇颗粒数量变化规律一致。总之,相比水稻花粉粒,低温对剑叶超微结构的影响更为明显,低温胁迫下耐冷性强和耐冷性差的水稻品种间叶片功能衰退、叶绿体光合变化差异较大,规律较为明显。
关键词:
寒地水稻 耐冷 细胞 超微结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常瑞 曲旭鹏 石复习
[目的]研究猕猴桃授粉雾化粒径对花粉粒沉积分布的影响,探寻授粉适宜的雾化粒径范围,为建立猕猴桃液体授粉方法提供理论支持。[方法]构建双流式喷雾试验平台,在雾化气压为0.025~0.150 MPa、花粉液流量为0.125 L/min、喷雾时长为0.1 s、喷雾距离为350 mm的喷雾控制参数下进行试验。采用自制雾滴收集器,用称质量法测定单次喷射体积,分析雾化气压对单次喷射体积的影响;用激光粒度仪测量雾化粒径值,建立雾化气压与雾化粒径的关系;用雾滴环形采集片代替花朵采集花粉悬浊液雾滴,通过显微镜分区计数法,明确花粉粒沉积数量在花蕊区和花瓣区的沉积特征;以充分授粉需求花粉粒数为判断标准,确定适宜双流式雾化授粉的花粉液雾化粒径控制范围。[结果]猕猴桃花粉液单次喷射体积与单次喷出的花粉粒数均随雾化气压的增大而减小,当雾化气压为0.150MPa时,花粉液单次喷出体积最小,为185.9μL,单次喷出花粉粒数也最小,为15.7万粒;雾化粒径与雾化气压呈非线性负相关关系,雾化气压为0.025~0.150 MPa时对应的雾化粒径为92.8~28.2μm;花蕊区和花瓣区花粉液雾滴沉积质量都随雾化粒径的增加而减小,且更集中于花蕊区,花蕊区沉积质量占单次喷射质量的比例最高可达10.6%;花蕊区花粉粒数量随雾化粒径的增加而减小,当雾化粒径小于33.7μm时,花蕊区沉积花粉粒数量可满足充分授粉的需求。[结论]在花粉液流量为0.125 L/min、喷雾时长为0.1 s的工况下,猕猴桃授粉的适宜雾化粒径为28.2~33.7μm,雾化气压为0.125~0.150 MPa。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候利霞 李惟基 周海鹰 季卫 刘庆昌 陆漱韵
将甘薯的近缘野生种Ipomoeatrifida(2x与I.littoralis(4x)杂交,得到三倍体杂种。在三倍体杂种无性系中观察到可被醋酸洋红染色的可育大粒花粉(2n花粉),该花粉频率与花粉母细胞四分体时期的二分体频率呈显著正相关。以三倍体2n花粉系为父本与甘薯杂交,观察到花粉萌发、受精、胚发育和结实,但结实率很低,且种子大多没有生活力。本研究表明,其主要原因有:柱头花粉附着量和花柱中花粉管较少,受精后合子停止发育和胚未能发育成熟。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克服子房水平的上述不亲和性有效。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鑫 吴元华 顾晶晶 赵秀香
通过气相色谱(GC)、高效液相色谱(HPLC)及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研究了铜(Cu)元素诱导感染PVYN的烟株信号物质的积累及对系统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Cu元素能延迟烟株显症和叶脉出现褐色坏死时间,降低发病程度,病毒增殖受到抑制,烟株体内的与抗性相关物质如脯氨酸及可溶性糖含量升高,电解质的外渗减少。此外,Cu元素处理能诱导信号物质水杨酸和乙烯的积累,水杨酸含量在接种后15d达到最大量3.93μg·g-1,为接种对照的1.3倍;而乙烯释放量在3~9d内均高于接种对照,在12d时乙烯释放量显著低于接种对照,分析认为前期Cu元素处理后诱导了乙烯释放的增强,进行抗性信号的传递。因此,喷施Cu元素...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甘国峰 陆叶 徐进 施季森
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标记对杉木花粉和花粉管内微管骨架的分布进行观察,结果显示:杉木花粉在萌发初期的花粉中存在浓密的微管网络,主要呈现横向或斜向分布;花粉萌发后,微管开始从花粉粒延伸入花粉管中,花粉粒和花粉管基部微管排列呈现横向、斜向或螺旋状排列;在杉木花粉管中部微管骨架则主要呈现与花粉管伸长相平行的网络状分布,在部分伸长初期的花粉管中微管会延伸到花粉管顶端。在多数花粉及花粉管中微管主要分布在细胞的周质。在花粉管顶端微管分布有3种形式:1)在花粉管亚顶端有垂直于花粉管伸长方向排列的微管;2)花粉管中微管呈螺旋状分布并延伸到顶端;3)微管在花粉管顶端形成复杂的网络结构。
关键词:
杉木 花粉 花粉管 微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