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30)
2023(8312)
2022(7298)
2021(6657)
2020(5963)
2019(13739)
2018(13668)
2017(26430)
2016(14962)
2015(17071)
2014(17432)
2013(17412)
2012(16401)
2011(14953)
2010(15165)
2009(14477)
2008(14781)
2007(13556)
2006(11760)
2005(10833)
作者
(46165)
(39054)
(38925)
(37162)
(24756)
(18788)
(17775)
(15118)
(14657)
(13914)
(13292)
(13039)
(12603)
(12451)
(12442)
(12177)
(12106)
(11494)
(11481)
(11326)
(9894)
(9841)
(9548)
(8966)
(8819)
(8811)
(8760)
(8738)
(8028)
(7803)
学科
(60520)
经济(60429)
管理(46003)
(42776)
(35294)
企业(35294)
方法(28564)
数学(25161)
数学方法(24914)
(19352)
(17191)
(16746)
中国(14990)
(14116)
业经(12976)
(11704)
财务(11674)
财务管理(11638)
(11308)
贸易(11304)
地方(11192)
(11100)
企业财务(10998)
(10981)
农业(10947)
(10590)
银行(10548)
(9985)
(9938)
金融(9932)
机构
大学(224317)
学院(222179)
(90590)
经济(88588)
管理(81540)
研究(77684)
理学(69669)
理学院(68847)
管理学(67629)
管理学院(67201)
中国(58181)
科学(49125)
(47260)
(45227)
(44303)
(41793)
研究所(37789)
业大(36382)
中心(35381)
(35360)
农业(35057)
财经(35027)
(31547)
北京(29696)
经济学(28470)
(27726)
(27474)
师范(27393)
(27255)
(26288)
基金
项目(144860)
科学(111787)
基金(103856)
研究(102901)
(91843)
国家(91109)
科学基金(75967)
社会(63948)
社会科(60501)
社会科学(60481)
(57663)
基金项目(55025)
自然(49604)
(48493)
自然科(48391)
自然科学(48369)
教育(47650)
自然科学基金(47524)
资助(43008)
编号(41526)
成果(35157)
重点(33455)
(32593)
(30875)
(29948)
(29836)
课题(29358)
科研(28533)
创新(28116)
计划(27604)
期刊
(101382)
经济(101382)
研究(64436)
中国(45311)
学报(40696)
(40577)
(37752)
科学(35107)
大学(29943)
管理(29214)
学学(28432)
农业(26300)
教育(21343)
(20660)
金融(20660)
技术(18698)
财经(18089)
业经(15799)
经济研究(15716)
(15462)
(14254)
问题(13777)
(12273)
技术经济(11135)
(11044)
理论(10906)
业大(10355)
科技(10299)
统计(10159)
财会(9956)
共检索到3347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美谕  徐程扬  李金航  袁振  
以四种引进椴:欧洲小叶椴Tilia cordata、欧洲大叶椴Tilia platyphylla、银椴Tilia tomentosa和美洲椴Tilia america的幼树枝条为材料,分别于幼树生长的萌芽期和叶片伸展期,采用室内等速降温试验法,通过研究枝条生理指标变化特征以及枝条解剖形态特征与半致死温度的关系,探寻早春时节四种引进椴的抗寒能力差异及抗寒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四种椴树进行抗寒调节的形态和生理指标随处理温度的改变而发生不同变化,是引起其抗寒能力差异的主要原因。萌芽期引进椴对可溶性糖、脯氨酸和丙二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松  李枝林  唐开学  张颢  王其刚  张婷  蹇洪英  和燕  
以"卡罗拉"、"黑魔术"、"影星"、"坦尼克"与"法国红"5个现代月季品种为材料,研究了5到-10℃短暂低温胁迫下植株叶片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叶绿素、可溶性糖含量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等5个生理指标与品种抗寒性的关系。结果显示:低温胁迫下"黑魔术"的MDA持续上升,-10℃处理增加了155.61%,"卡罗拉"的MDA只增加了20.63%。"黑魔术"与"坦尼克"分别在0和-5℃时出现Pro最大值,而"法国红"与"卡罗拉"的Pro含量一直上升。"卡罗拉"、"法国红"和"影星"的叶绿素含量和CAT活性均为先略升后降,但含量最大值所对应的温度点不同,其它2个品种则一直下降。5个品种...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龙桂友  刘杰  饶力群  邓子牛  熊兴耀  赵文魁  
以即将落叶的2年生枳(Poncirustrifoliata(L.)Raf.)营养袋苗为试材,以相同时期的2年生宫本/枳砧(Cit- rus reticulata Blanco cv.Miyamoto)营养袋苗为对照,棉絮包蔸进行-6℃不同时间的低温处理,探讨枳在落叶前的抗寒能力.结果表明,枳叶片电解质渗出率随-6℃处理时间的延长呈"S"形变化,当电解质渗出率在25%以下时,叶片受冻可以恢复;当叶片电解质渗出率在50%以上时,叶片发生不可逆冻害,2~3 d干枯、死亡,与受冻形态观察结果吻合.枳落叶前-6℃处理60 min是耐受低温的临界点.枳抗寒能力强于宫本的因素之一可能是枳的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樊云鹏  谭建  栾生  罗坤  隋娟  孟宪红  陈宝龙  曹家旺  孔杰  
种虾资源的好坏影响着整个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产业的发展,从国外引进不同的种虾群体可以在一定程度改善我国的种虾资源。本研究以凡纳滨对虾种虾(所选种虾均为雌虾,在12~15月龄之间)为研究对象,运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等方法对4种不同来源的引进群体(PRIMO群体、SIS群体、厄瓜多尔群体和API群体)进行形态差异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各性状的变异系数除了体质量外,其他均低于15.000%。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10个性状的比例参数中,头胸甲宽/头胸甲长和腹部宽/腹部长在4个种虾群体中无显著差异。聚类分析结果显示,PRIMO与SIS群体形态差异最小,与厄瓜多尔和API群体的趋异程度逐渐增加。主成分分析构建了4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88.861%,其中,主成分1、2、3和4的贡献率分别为32.606%、23.982%、17.569%和14.704%。判别分析建立了4种不同来源的引进群体的判别函数,判别准确率P1为33.3%~67.1%,P2为30.8%~69.5%,综合判别准确率为52.1%。4个凡纳滨对虾种虾群体在某些性状比例参数上差异显著,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形态差异,但尚未达到亚种水平。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寇大伟  
文章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区域协调中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这两个维度,把区域协调机制分为四种典型类型,即中央政府主导型的区域协调机制—以京津冀为例、省内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型的区域协调机制-以广东省为例、省际市场主导-地方参与型的区域协调机制—以长三角为例、省际地级市间政府主导型的区域协调机制—以黄河金三角为例。四种区域不同的经济、地理位置、文化等情况,决定了其内部不同行政区间以及与中央政府间具有不同的府际关系,从而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协调机制。同时文章试图通过从府际关系的视角对区域协调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田海涛  高培军  温国胜  
为探明7种箬竹Indocalamusspp.的抗寒特性,利用叶绿素荧光技术测定了夜间低温胁迫后7种箬竹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日变化。结果表明:各种箬竹PSⅡ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日变化规律呈近似“W”型;广东箬竹Indocalamus guangdongensisPSⅡ光化学效率(Fv/Fm),PSⅡ潜在活性(Fv/Fo)和PSⅡ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等参数值均低于其他箬竹种;小叶箬竹I.pumilus具有最高的初始荧光(Fo)和最大荧光(Fm)值;髯毛箬竹I.barbatus的Fv/Fm,Fv/Fo值均高于其他几种箬竹,说明广东箬竹最容易遭受低温胁迫,抗寒性差,而小叶箬竹和髯毛箬竹抵抗低温能力较强。可见,...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宁宁  孙万仓  刘自刚  史鹏辉  方彦  武军艳  曾秀存  孔德晶  鲁美宏  王月  
【目的】低温是影响中国北方冬油菜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冬油菜抗寒机制研究至关重要。从形态、生理、解剖等水平对冬油菜抗寒特性进行研究,探讨各相关指标与冬油菜抗寒性之间的关系,筛选可靠的抗寒鉴定指标,建立冬油菜抗寒性评价数学模型,为中国北方冬油菜抗寒种质筛选及品种抗寒性鉴定提供依据。【方法】对7个不同抗寒性代表性冬油菜品种幼苗进行低温处理,观察其生长习性和叶片解剖特征,测定叶片的生理生化指标、根颈直径及根部干重,采用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聚类分析和通径分析等方法,对抗寒性进行分析并建立抗寒性评价模型。【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冬油菜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与越冬率、5—0℃的POD活性变化、0—-5℃...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海清  肖国超  邹应斌  熊远福  
为探明抗寒种衣剂的作用效果,研究了2个早稻品种经4种抗寒种衣剂(代码分别为HET,YKJ,YKZYJ和ABA)包衣处理后在寒流低温胁迫下(8~10℃,4d)秧苗的生长和若干生理效应.结果表明,在低温胁迫下,抗寒种衣剂处理使成苗率、单株根数、百株鲜、干重增加,根系活力和叶绿素含量维持较高水平,苗体内蛋白质降解延缓,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大量积累,受害株率大幅下降,说明抗寒种衣剂增强了秧苗抵抗低温胁迫的能力.4种抗寒种衣剂的抗寒效果以YKZYJ种衣剂最优,YKJ和ABA种衣剂次之,HET种衣剂再次之.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郭燕  李颖  张树航  张馨方  王广鹏  
为验证低温放热(LTE)法鉴定板栗枝条抗寒性的应用效果,以16个板栗品种(系)休眠期枝条为材料,采用LTE法分析各品种放热特征和LTE相关指标,三点法建立各品种枝条木质部和韧皮部的温度-伤害度回归方程(LT-I),利用LTE相关指标(木质部和韧皮部LT-I斜率、木质部和韧皮部的开始结冰和终止结冰点温度)结合隶属函数法分析了16个品种的抗寒性,并用传统组织褐变法和电导法对LTE分析法效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16个板栗品种(系)枝条木质部和韧皮部的LT-I斜率在品种间和品种内均不同,并且各品种LTE相关指标均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罡  白丽萍  魏忠平  叶景丰  刘红民  吴月亮  范俊岗  
为获得美国白蜡CBF基因的全长序列,根据不同物种CBF基因保守区域设计简并引物,利用RT-PCR和RACE技术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其编码区为675bp,编码224个氨基酸。通过氨基酸序列同源比发现,美国白蜡CBF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包含一个完整CBF蛋白的特征序列—AP2保守结构域,同时又存在单个氨基酸残基或基序的替换、插入和缺失;进化树分析表明:FaCBF与木本植物同处一个进化树分枝,其中,FaCBF基因与大叶钻天杨的CBF基因相似性最高;低温胁迫试验表明:FaCBF相对表达量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在12h时,相对表达量达到最高,随后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结果显示低温可以诱导FaCBF基...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燕  陈俊愉  
对刺玫月季育种中的部分亲本和杂交种的枝条,进行不同温度冰冻处理后,采用电阻法测定其电阻值;同时,进行生长恢复试验。依据电阻测定值及扦插存活率,确定植株的抗寒能力。对一些亲本和杂交种枝条的电阻测定值进行回归分析,并建立电阻值与存活率的相关数学模型;通过与相关曲线的对比,结合越冬后抽条率的统计,对一些杂交种的抗寒性进行预测。从遗传角度初步探讨了亲本与子代的抗寒性关系。最后提出了在育种中进行抗寒性研究的可行方法。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林  钟阳和  李敏  郭家选  
以冷季型草坪草纳苏草地早熟禾(Pao pratensis)为对照,用冷冻返青法和电解质渗漏法测定了四种暖季型草坪草(切尼普通狗牙根草 Cynodon dactylon、马尼拉草 Zoysia matrella、日本结缕草 ZoysiaJaponica 和野牛草 Buchloe dactyloides)在冬季最大抗寒能力,获得了各草种的临界致死温度指标:草地早熟禾为-19.5℃~-22℃,野牛草为-18.5℃左右,日本结缕草为-10.5℃~-11.5℃,狗牙根草和马尼拉草为-8℃~-9℃。同时,结合气象资料对各草种在北京地区越冬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祁馨禾  周迎春  
文章通过对铁路、公路、水运、民航四种运输方式的货运量进行对比分析,并根据数据特征使用Holt-Winters模型,对四种运输方式下货运量进行了模型拟合和预测。结果显示,在四种运输方式下的货运量中,公路货运量占比最大,民航货运量占比最少,四个货运量序列都具有较强的季节性和明显的趋势。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军  杨敏生  张钢  郭仲军  臧润国  
以新疆巩留县和新源县2个居群下的7个新疆野苹果群体当年生枝条为材料,应用EIS法对各群体抗寒性进行测定,并与电导率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巩留和新源2个居群内群体间的半致死温度差异不显著,2个居群间的差异显著,巩留居群的半致死温度显著低于新源居群,证明巩留居群的抗寒性高于新源居群。电阻抗图谱法单-DCE模型中6个参数(τ,ψ,r,r1,re,ri)中,r1,re,τ3个参数可以得出供试样品的半致死温度,其中r1,re所得的半致死温度与电导率法相关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说明参数r1,re适用于新疆野苹果的抗寒性测定。电阻抗图谱法(EIS)与电导率法的抗寒性测定结果基本一致,但省时、不需温育,具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林翠英  
"四种能力"的培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本质要求和最终目标。对"四种能力"的内涵做了界定,阐述了"四种能力"间的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基于"四种能力"培养的教学管理要素,初步构建了基于"四种能力"培养的教学管理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