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72)
- 2023(2636)
- 2022(1803)
- 2021(1792)
- 2020(1465)
- 2019(3416)
- 2018(3514)
- 2017(6662)
- 2016(3534)
- 2015(4147)
- 2014(3979)
- 2013(3882)
- 2012(3402)
- 2011(2963)
- 2010(3116)
- 2009(2801)
- 2008(2712)
- 2007(2357)
- 2006(2147)
- 2005(1908)
- 学科
- 济(9755)
- 经济(9743)
- 管理(9038)
- 业(8844)
- 企(7229)
- 企业(7229)
- 农(4305)
- 教学(3659)
- 中国(3592)
- 理论(3366)
- 业经(3324)
- 地方(3054)
- 农业(2788)
- 方法(2665)
- 贸(2517)
- 贸易(2512)
- 易(2438)
- 制(2428)
- 学法(2419)
- 教学法(2419)
- 技术(2385)
- 学(2278)
- 教育(2098)
- 和(2091)
- 学理(1991)
- 学理论(1991)
- 财(1990)
- 数学(1922)
- 数学方法(1857)
- 划(1833)
- 机构
- 学院(47312)
- 大学(44887)
- 管理(16711)
- 研究(15028)
- 济(14902)
- 经济(14449)
- 理学(14097)
- 理学院(13945)
- 管理学(13602)
- 管理学院(13532)
- 中国(10857)
- 科学(9857)
- 京(9485)
- 农(8965)
- 所(7937)
- 业大(7846)
- 江(7651)
- 技术(7616)
- 研究所(7166)
- 农业(7116)
- 财(6897)
- 中心(6857)
- 范(6516)
- 师范(6429)
- 职业(6366)
- 州(6234)
- 北京(6082)
- 省(5793)
- 院(5507)
- 财经(5296)
共检索到720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孙泰昌 朱清澄 刘传忠 陈泽波 陈广栋
本文反映四片式双桩张网的试验结果。张网是我国主要定置渔具,但旧式张网结构工艺繁琐,网型不合理,渔捞性能差,并破坏经济鱼类资源。作者针对存在的上述种种弊端并结合网具硫目趋向而设计和试验,采用大目双桩张网。根据模型试验和生产对比试验,它比旧式张网滤水性能好,网具阻力小,渔获效率高。一般,比原生产网降低成本10%以上,提高产量5~30%。这也就适应了我国机械编网的总趋势。目前该项成果已在山东沿海推广。
关键词:
双桩张网 剪裁 渔获性能 鱼类资源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周爱忠 张勋 张禹 王鲁民
针对规格为40.3 m×(20.816.2)m的我国过洋性虾拖渔业四片式虾拖网,基于L_9(34)正交表,设计了网身长度(L_b)、下网袖长度(L_w)、侧网宽度(W_S)3种因素各3个水平的正交试验,并利用方差分析检测3种试验因素对网具阻力、能耗系数、L/R(袖端间距与阻力之比)系数影响的显著性,旨在对此种网具的网身长度与网口周长之比(L_b/C)、下网袖长度与网口周长之比(L_w/C)、侧网宽度与上网片宽度之比(W_S/W_U)这3种结构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对网具阻力的影响因素由主到次依次是下网袖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刘维玺 苏文清 葛怀礼 冯东元 何绍仁 阎升华 李井芝
一、研制试验依据和目的毛虾是渤海湾的重要水产资源之一,是北方三省一市定置渔具的主要捕捞对象。一般年产量为4~8万吨,最高年产量达10.5万吨,这些产量主要来自定置渔业。定置渔业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生产方式。主要工具是张、转网(河北称转轴网或架子网,山东称挂子网,辽宁称扣网)。它的作业原理就是靠潮汐的涨落将鱼虾冲入锥形网体里,渔获品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灵智 陈帅 杨嘉樑 刘健 吴越 屈泰春 饶欣 黄洪亮
为了促进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 Dana)渔业发展,提出2种四片式小网目中层拖网网型设计(型号分别为dh256-1和dh256-2),2种网型网口拉直周长相同,背(腹)网与侧网拉直宽度比(以下简称"WRBS")分别为1和1.11。通过模型实验对2种WRBS小网目南极磷虾拖网的作业性能进行比较,并进行浮沉力(SBSW)、手纲长度和水平扩张系数(以下简称"L/S")的匹配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实验条件下,当L/S介于0.50.6时或者L/S为0.45和0.65且拖曳速度≤1.5 m/s时,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雪忠 郁岳峰 刘峰 石承军
通过拖网系列模型水池试验,研究四片式中层拖网网衣主要部件尺寸变化对网具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因侧网宽度变化对扫海面积影响的规律是侧网宽度越小,扫海面积越大;在拖速3.5~5.0knot的范围内,侧网与背(腹)网之比为0.714时,网口垂直扩张最大。(2)在网袖长度与网具全长之比为13.258%~30.936%范围内,扫海面积随着网袖长度的增长而增大;当其比值大于30.936%以后,扫海面积随着网袖长度的增长而减小。网袖长度对网具阻力影响的趋势是网袖长度越长网具阻力越大。(3)网身长度与网口拉直长度之比为25.55%时,网口垂直扩张最佳、能耗系数最小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唐衍力 赵同阳 杨炳忠 孙国微 黄六一 梁振林
使用套网法对黄海区青岛近海主要捕捞对象中的鹰爪虾(Trachypenaeus curvirostris)和兼捕对象白姑鱼(Argyrosomus argentatus)进行数据分析,使用Logistic曲线作为其选择性曲线模型,求得不同网目尺寸网囊对鹰爪虾和白姑鱼的体长选择性曲线,并运用极大似然估计法进行曲线参数估算,对桩张网渔具不同网目尺寸的网囊选择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试验网囊网目尺寸为30mm、33mm、40mm时,鹰爪虾的50%选择体长L50分别为5.309cm、5.778cm、6.972cm,其选择范围(SR)分别为1.091cm、1.290cm、1.571cm;白姑鱼的50%选择体...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崔建章
利用1/7比例的网具模型,在拖曳水槽中对六片式拖网进行水槽试验。得出网口高度公式为:H—0.121CV-0.811。网具阻力公式为:同时得出力纲上装配浮子能提高网口高度3.6%.上中纲与上纲长度之比不能大于0.140,上边纲长度可大于相对应的力纲3.3%等设计网具数据。
关键词:
六片式拖网,模型试验,拖曳水槽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超 张秀梅 陈平 张沛东
2014年春季,采用平行作业法,以2a=16 mm(a为目脚长度)的菱形目网囊为对照网(CN),选取30 mm菱形目网囊和20 mm、30 mm、40 mm的方形目网囊(分别以30D、20S、30S和40S表示)作为实验网囊,对青岛斋堂岛附近海域的双桩竖杆张网进行了不同网目形状的网囊和不同网目尺寸方形目网囊的选择性比较试验。以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进行种间选择性分析,以Logistic曲线作为选择性模型、采用极大似然估算法进行种内选择性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网相比,所有实验网囊均能有效释放玉筋鱼(Ammodytes personatus)、舒氏海龙(Syngnathus schlegeli)等低值渔...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汪三平
本文分析了二片式对拖网设计软件设计的基本原理及渔获效果的对比。结果表明,本软件设计先进、科学,具有良好的适用性、精确性、高度灵活性和快速简便性等优点;利用本软件设计的网具,具有良好的渔获效果。
关键词:
微电脑 网具设计 渔获效果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张健 张鹏 石建高 陈小康
近年来,一种利用帆布作为扩张装置的新型单桩张网渔具在吕四渔场得到了快速发展。为了改善这种张网对主要渔获对象的尺寸选择性,进而评价其渔获性能以及对渔业资源的影响,使用套网试验法开展了不同网目尺寸(25 mm、35 mm和45 mm)的菱形和方形网目网囊尺寸选择性试验。通过对黄鲫(Setipinnataay)和小黄鱼(Pseudosciaena polyactis)渔获体长数据的选择性分析,结果显示,无论是菱形还是方形网目网囊,其50%选择体长L50和选择范围SR都随着网目尺寸的增大而增大(L50呈线性增长)。对比菱形和方形网目的选择性发现,对于黄鲫,50%选择体长L50差异不大,但菱形网目的选择...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天华 潘昀 冯德军 孟昂 桂福坤
采用集中质量点法和网目群化法,结合数值模拟技术探讨了桩柱式围网网片单元在水流作用下的力学特性,着重分析了不同网片宽度和固定方式下网片单元的网线张力分布、节点偏移和网片系缚点受力特性。结果显示,水流作用下,桩柱式围网网片的最大张力主要分布于网片顶部和底部力纲的两侧,最大张力值与网片宽度成正比;网片的最大偏移部位主要分布于网片的上下端,最大偏移量与网片宽度成正比;系缚点最大受力出现在网片的顶端和底部,且其受力在数值上均远远大于中间系缚点;研究发现,随着系缚点数的增加,各系缚点的受力不断下降,网线张力和偏移量也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彭永章 季星辉
本文报道了1996~1997年江苏省启东市海蜇张网的改革和试验结果。文章分析了海蜇鱼发多变、体型较大和常漂游于水域中上层的特点,提出用锚张网替代桩张网,使用大网目以扩大网口并在网口两侧加装柔性帆板以增大水平扩张。改进设计的海蜇帆张网经较大规模的海上生产试验在1997年取得大面积丰收。单船平均网次产量比原用桩张网增加3倍多。文章针对吕四渔场流速(2.5~3.5节)对网具规格及阻力、锚具重量和爬驻力以及渔船起网鼓轮绞拉力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提供了经验计算式。文章指出,这种海蜇帆张网的推广、使用必须强化管理,以确保伏休制度得到贯彻。
关键词:
海蜇 帆张网 管理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陈颖 张丽珍 王世明
为了解叶片形状对叶片式海流能发电装置流场分布的影响,以上海海洋大学研制的叶片式海流能发电装置为原型,采用FLUENT软件对7种不同形状的叶片进行了流场数值模拟,获得了不同形状叶片的速度云图及压力云图。通过比较分析不同形状叶片的外流场速度分布和压力分布情况可知,不同叶片形状对叶片式海流能发电装置外流场变化发展以及稳定运行具有一定作用。该流场分析结果充分证实了叶片形状的合理设计对实现海流能发电装置的受力情况和改善流场分布具有重要作用,并为后期装置的优化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参考依据。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言然 孔纲强 沈扬 孙智文 王新越 肖涵宇
能量桩的换热效率及其热致应力与变形问题,是影响其在实际工程中推广应用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针对在相互热干扰情况下能量桩群桩的换热效率及其热力响应特性的实测数据仍相对较少.该文依托1×3能量桩排桩基础,开展3.0k W加热工况下热响应特性现场试验,实测中间桩和边桩的温度、应变与应力等变化规律,着重分析中间桩与边桩热力响应特性的异同点,并与能量桩单桩试验响应特性进行对比,分析1×3排桩中能量桩换热效率、热致位移、热致侧摩阻力以及中性点位置等热力响应特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该试验条件下,1×3能量桩排桩的换热效率约为93%;热致侧摩阻力的中性点出现在桩体约0.4倍桩长位置;中间桩和边桩最终分别产生0.5‰倍桩径(0.28mm)和0.3‰倍桩径(0.18mm)的桩顶位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成立芹 徐德良
研究了锥形桩在竖向桩顶加荷方式下竖向极限承载力、桩侧摩阻力及桩端阻力的发展 ,并与同条件下等截面桩进行对比 ,结果发现前者承载力是后者的 1.83倍
关键词:
锥形桩 桩侧摩阻 桩端阻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