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47)
- 2023(17700)
- 2022(15304)
- 2021(14416)
- 2020(12137)
- 2019(27583)
- 2018(27341)
- 2017(52928)
- 2016(28740)
- 2015(32302)
- 2014(31706)
- 2013(30786)
- 2012(27767)
- 2011(24718)
- 2010(24522)
- 2009(22690)
- 2008(21702)
- 2007(18942)
- 2006(16560)
- 2005(14424)
- 学科
- 济(105478)
- 经济(105323)
- 管理(87958)
- 业(84009)
- 企(71550)
- 企业(71550)
- 方法(49515)
- 数学(42876)
- 数学方法(42275)
- 财(33691)
- 农(29927)
- 中国(28824)
- 制(25660)
- 业经(25142)
- 务(22063)
- 财务(21974)
- 财务管理(21926)
- 学(21741)
- 企业财务(20780)
- 地方(20007)
- 农业(19908)
- 贸(19661)
- 贸易(19649)
- 易(19111)
- 理论(18922)
- 体(17979)
- 银(17784)
- 银行(17737)
- 技术(17438)
- 和(17262)
- 机构
- 学院(391193)
- 大学(391170)
- 管理(156283)
- 济(153554)
- 经济(150182)
- 理学(135728)
- 理学院(134306)
- 管理学(131821)
- 管理学院(131107)
- 研究(124233)
- 中国(93378)
- 京(81525)
- 科学(75953)
- 财(74171)
- 所(60618)
- 农(59283)
- 财经(59112)
- 中心(57669)
- 业大(57301)
- 江(56637)
- 研究所(54990)
- 经(53781)
- 北京(50733)
- 范(50544)
- 师范(50060)
- 经济学(46500)
- 农业(46212)
- 院(45854)
- 州(45816)
- 财经大学(44214)
- 基金
- 项目(271230)
- 科学(213870)
- 研究(200641)
- 基金(196642)
- 家(170156)
- 国家(168749)
- 科学基金(146350)
- 社会(126126)
- 社会科(119488)
- 社会科学(119460)
- 省(106443)
- 基金项目(104197)
- 自然(94987)
- 教育(93359)
- 自然科(92812)
- 自然科学(92789)
- 自然科学基金(91083)
- 划(88975)
- 编号(83088)
- 资助(80611)
- 成果(66785)
- 重点(60272)
- 部(59758)
- 创(56830)
- 发(56720)
- 课题(56617)
- 创新(53002)
- 制(52133)
- 教育部(51952)
- 科研(51822)
- 期刊
- 济(165434)
- 经济(165434)
- 研究(112634)
- 中国(75092)
- 学报(59553)
- 财(59356)
- 管理(57691)
- 科学(54665)
- 农(53960)
- 大学(46160)
- 教育(45225)
- 学学(43368)
- 农业(36969)
- 技术(35103)
- 融(33671)
- 金融(33671)
- 财经(28543)
- 业经(28266)
- 经济研究(26490)
- 经(24388)
- 问题(21001)
- 图书(19633)
- 业(18910)
- 理论(18384)
- 科技(18233)
- 版(18223)
- 技术经济(17625)
- 财会(17407)
- 商业(17364)
- 现代(17023)
共检索到5650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容 王磊
笔者以四个购并重组的典型案例进行跨案例研究,对劳资权力之间的博弈进行分析,勾勒出购并重组整合中的劳资权力谱系,尝试建构一个基于劳方、资方、政府以及公共舆论的四位一体框架。笔者研究发现,劳资之间存在资强劳弱、资强下的劳资相对平衡、劳资平衡、劳强下的劳资相对平衡以及劳强资弱等五种关系权力谱系,并在引入政府与公共舆论后,提出劳资政舆四方机制下的劳资权力谱系。各国政府及法律、购并重组中的问题以及具体情境下的诸多因素均影响着劳资政舆四方之间的强弱关系。笔者认为劳资之间博弈的本质在于政府和公共舆论的交互作用下,劳资之间的权力对比和力量变化。劳资政舆四方博弈的最终结果是以法律的形式确定各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使...
关键词:
劳资关系 购并重组 四方机制 公共舆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徐世勇 Xiaoyu Huang 张丽华 许春燕 Anil Verma
近年来中国外资企业罢工事件不断增多,已有研究者提出的解决机制均忽视了地方党委在罢工事件处理中的积极作用。本研究选取了大连经济开发区一家经历了当地3次大罢工的日本独资制造企业为对象进行回溯性案例研究,对亲历3次罢工事件的地方党委、地方政府、地方总工会、企业工会、资方负责人和工人代表进行了半结构化访谈,并通过文档资料分析对访谈结果进行补充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外企工人罢工事件处理时存在一个地方党委领导下的四方主体、3个层级的解决机制,即地方党委领导下的地方政府与地方工会、企业工会、资方和工人之间的互动模式。该模式最高层为地方党委,中间层包括地方工会和地方政府,其中地方党委起到了领导、监督和评价的作...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姜旭 赵凯 汤韵晴
近年来,突发事件对城市生活物资保供稳价机制造成冲击,出现了物资短缺、物价波动的情况,暴露出我国城市应急供应链运行不畅等问题。政府应急部门、物流平台企业、物资保供企业和城市居民作为城市应急供应链的重要主体,其行为策略将直接影响城市生活物资应急保供的最终效果。基于此,本文运用四方演化博弈模型,探究我国城市应急供应链协同机制的建设运行演化规律。同时,采取数值实验对演化稳定策略展开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政府应急部门的积极参与、物流平台企业的高效运营、物资保供企业的接受入驻以及城市居民的平台采购是实现系统演化均衡的关键因素。因此,政府应急部门运用补贴、惩罚等政策手段引导多方参与协同机制构建,能够更好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带来的影响,实现生活物资“保通保畅保产保供”。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宋杨 王立海
运用供应链管理的理念和技术对物流资源进行整合是第四方物流有效运作的关键。根据第四方物流资源整合的实质,了解第四方物流资源整合中的复杂性、虚拟性和动态性等特点并运用多Agent(代理)技术的基本原理,对第四方物流资源整合系统中的三类Agent属性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基于多Agent的第四方物流资源整合模型。
关键词:
第四方物流 Agent 资源整合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白艳莉
依据心理契约理论,探析了工人群体心理契约违背对劳资冲突事件爆发的驱动机理。以3起近年的劳资冲突事件为基础,运用多案例研究方法,研究了工人群体心理契约破坏、心理契约违背到集体行动的发展路径及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压低工人的工资,使工人群体产生心理契约破坏感;工人群体的不公平感、对企业不当行为的归因,引发工人群体强烈的心理契约违背感;集体行动是工人群体心理契约违背下唯一有效的行为策略。
关键词:
劳资冲突 心理契约违背 集体行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许晖 杨金东 刘田田 李阳
随着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的盛行,跨国并购和整合发达国家企业成为中国企业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重塑开放型世界经济体系的重要方式。然而,面对与发达国家企业在制度文化、战略资产、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差异,中国企业如何通过支持性合作模式实现高效整合,仍未得到充分的理论解释。本文基于资源行动视角,以中国家电领军企业海信集团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海信跨国并购后整合TVS和Gorenje的嵌入式案例研究,探讨跨国并购后如何采取资源行动策略以形成支持性合作模式,进而实现高效整合。研究发现,第一,跨国并购后整合中的资源相关性可以解构为资源可转移性和资源互补性两个维度,并在不同类型的跨国并购后整合中呈现出差异化特征;第二,由于并购双方资源的可转移性和互补性特征差异,并购企业分别聚焦于整合中的资源嵌入和资源桥接,采取不同的资源构建、资源重组和资源利用等行动策略;第三,在不同的资源行动策略下,并购企业分别形成了驱动型和联动型两类支持性合作模式,实现跨国并购后的高效整合。本文形成的理论机制对理解中国企业独特的跨国并购后整合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响应了近期学者对研究如何实现新兴市场企业跨国并购后有效整合的呼吁。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罗富碧 王勇 冉茂盛
考虑了第四方物流在协调及对第三方物流的培训、质量指导等方面的努力对第三方物流完成物流任务的影响,建立了第四方物流与第三方物流长期合作下的静态模型及动态模型,比较了相同期不同模型下各策略变量的影响因素,得出了第四方物流在动态模型下且努力水平调整系数大于零时能起到更好的激励效果的结论。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向民 邱立成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强流动性资源主导弱流动性资源配置的特征更加明显,跨国公司携资本、技术、企业家才能等流动性较强的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追求利润最大化,而相对不可流动的劳动力资源则面临着巨大的冲击,不同国家传统的劳动力市场及劳资关系也受到了严竣的挑战。文章从全球化进程中劳资关系的发展和三方主体入手,对其行为目标和所面临的冲突进行了分析,针对如何解决劳资冲突提出了一些观点。
关键词:
跨国公司 三方机制 劳资关系 劳资冲突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高良谋
本文在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基础上,以战略整合、组织整合、人力资源整合和文化整合四维度框架为依托,运用案例调查设计,对2000—2006年间的17例重大购并事件的购并后整合进行了深入剖析,本研究不仅兼顾了案例研究和调查研究的优点,而且多角度综合分析也使得研究结论和对策更具科学性和说服力,这对于购并后整合研究是个有益的拓展和补充。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罗富碧 王勇
第四方物流的运作过程中,参与的企业多、物流任务多而复杂、各企业的文化差异等因素增加了物流任务完成的不确定性。为了使物流环节在时间和地理上精确配合,实现准时无缝连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服务水平,第四方物流需要对物流过程进行全面协调管理。本文首先分析了第四方物流协调的必要性,然后分析了第四方物流的协调机制,最后建立了基于MAS的第四方物流层次协调模型。
关键词:
第四方物流 协调机制 协调模型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长彬 陈泉
信用关系的建立和维护已经成为经济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作为这几年新兴的市场交易形式——第四方物流,在目前这样一个尚不成熟的阶段更需要对建立和维护各个主体之间信用关系的机制构建进行研究。第四方物流运作中各主体之间信用机制的构建对于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有效降低交易成本,建立相对稳定的第四方物流市场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运用博弈论的方法提出基于合同预付或抵押的信用保障机制,并给出相应行为的奖惩措施,以宁波在第四方物流市场上信用信息平台的建设为例,得出要建立和维护主体之间良好的信任关系应该注意的几个重要因素和相应的解决措施。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盛赟
在对跨境电商与4PL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跨境电商第四方物流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并以浙江省内物流企业的数据为例,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浙江省跨境电商第四方物流能力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了指标体系的现实性和可行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姚炜
第三方物流有三大局限性:服务项目单一,服务区域不广;信息技术水平落后,信息化程度不高;缺少专业物流人才,管理水平较低。第四方物流在四个方面有相对优势:能为客户提供最接近要求的完美服务;综合性的供应链解决方案能为客户完善地解决问题;整合了不同物流企业资源的信息应用平台;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信息化需求。第三方物流与第四方物流在合作过程中要努力克服各种冲突,建立双赢合作机制,发挥各自的优势,提高物流质量,从根本上推动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
第三方物流 第四方物流 协作机制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程超 周立波 李宗平 刘帅 孟玥 张路 姜宁朋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发挥原始创新动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重要市场主体之一。科技成果转化贷款能够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然而由于配套体系不完善可能会存在运转效率低、企业违规使用等问题。通过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银行、保险公司和政府四方演化博弈模型,探究区块链技术下四方各主体之间策略选择对科技成果转化贷款发展的影响,并使用Matlab 2021b软件进行数值模拟,设计激励与约束机制。结果表明:通过合理制定区块链平台的激励和惩罚机制,可以有效发挥技术约束和管理作用,“政银企保”主体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贷款顺利运行,形成良性循环。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政利 肖彬
校企合作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和教育教学特色,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也是完成好“双高”建设的基础。当前虽然政府加大了政策支持力度、高职院校积极推动学生培养模式改革、行业协会提升了指导效率、企业配合校企合作育人模式,但仍存在政府对校企合作的监督机制较弱、高职教师队伍和学生培养均脱离企业需求、行业协会对校企合作的指导作用发挥有限、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不足等问题。因此,建立高职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应推动“政校行企”四方联动管理、推动高职学生职业技能等级认证与企业定岗定薪相衔接、推动人才供给与行业需求相适应、推动多种资源配套与多元激励模式相结合。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校企合作 政校行企 长效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