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06)
2023(14736)
2022(12466)
2021(11902)
2020(9844)
2019(22816)
2018(23131)
2017(44277)
2016(24259)
2015(27620)
2014(27976)
2013(27371)
2012(24873)
2011(22454)
2010(22807)
2009(20764)
2008(20069)
2007(17784)
2006(15736)
2005(13667)
作者
(70819)
(59288)
(58388)
(55860)
(37231)
(28379)
(26512)
(23400)
(22357)
(20943)
(20025)
(19849)
(18689)
(18627)
(18122)
(18015)
(17665)
(17279)
(16786)
(16734)
(14837)
(14604)
(14413)
(13752)
(13257)
(13160)
(13012)
(13004)
(12023)
(11819)
学科
(98049)
经济(97870)
(69803)
管理(63332)
(51234)
(48058)
企业(48058)
方法(43577)
数学(38336)
数学方法(37636)
农业(34064)
业经(25815)
中国(25418)
(21559)
(21234)
地方(20422)
(19093)
理论(16970)
(15457)
贸易(15448)
(15011)
技术(14681)
(14341)
(14277)
(14202)
(14112)
银行(14065)
(14051)
环境(13671)
教育(13492)
机构
学院(343089)
大学(340117)
管理(136802)
(131199)
经济(128174)
理学(119159)
理学院(117882)
管理学(115433)
管理学院(114842)
研究(113847)
中国(85222)
(75098)
科学(73283)
(72404)
业大(59397)
农业(57790)
(57726)
(57611)
研究所(52791)
中心(52638)
(50768)
财经(45890)
(45888)
师范(45436)
北京(45209)
(41766)
(40916)
(40714)
技术(37791)
经济管理(37107)
基金
项目(237822)
科学(185689)
研究(174602)
基金(170154)
(148693)
国家(147370)
科学基金(125950)
社会(107432)
社会科(101217)
社会科学(101187)
(95132)
基金项目(90168)
自然(82403)
自然科(80476)
自然科学(80457)
教育(80010)
自然科学基金(78970)
(78856)
编号(73762)
资助(70503)
成果(59505)
重点(52745)
(51628)
(50691)
课题(50402)
(48801)
创新(45427)
科研(45309)
大学(43719)
教育部(43509)
期刊
(148115)
经济(148115)
研究(95870)
(76389)
中国(69915)
学报(58333)
科学(53012)
农业(52004)
管理(46649)
大学(44505)
学学(42131)
(41500)
教育(41337)
技术(31293)
业经(30024)
(29346)
金融(29346)
(24609)
经济研究(21010)
财经(20856)
问题(20096)
(19247)
图书(17999)
(17641)
科技(17381)
业大(17215)
技术经济(16533)
理论(15934)
统计(15576)
资源(15403)
共检索到4999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阳义南  
一、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研究综述 为老年农民提供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是农民养老的核心问题。迄今为止,国内学术界对农村养老问题研究的非常多,其中的绝大部分也都集中于对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探讨和构建上。因此,笔者在分析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历史变迁基础上,将一些有代表性的观点和建议综合起来,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包含自我养老、社会养老、家庭养老和社区养老的“四支柱模式”是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必然选择和发展趋势。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钟水映  
土地并不能够承担、也不该承担农村养老保障的角色。全面免除农业税,可能导致农地分配格局的固化,不利于土地的流转和农村人口城镇化。可以考虑把农业税转化为农民养老基金,建立农村"统账模式"的养老保障体系,并最终与城镇养老保障体系对接统一起来。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桦  
一、我国现行养老保障制度的缺陷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障制度是一个主要以城市为基础,现收现付式的待遇固定的养老制度,其特点是:1.它的覆盖面主要是城市的国有企事业单位和部门,而各地的非国有部门在近年养老制度改革中按照政府强制性要求加入现行养老制度的只有2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文辉  
俄罗斯养老保障体系俄罗斯养老保障体系起源于前苏联,原是计划经济下国家统筹现收现付制的福利模式。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政府为了适应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逐渐推进市场化改革,经过两轮改革,基本形成了"三支柱"的养老保障体系框架。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王倩  崔彩贤  季旭  陈海英  
加拿大是全世界社会保障制度最完备的国家之一,已经形成了一套多支柱的养老保障制度,使老有所养建立在了一个坚实的基础上。近年来,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正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速度前进,农村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可以借鉴加拿大的成功经验,形成以缴费型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为主体的多支柱养老保障体系和多元化的社保基金投资渠道。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邓亚峰  
在2019年某国际论坛上,“人力资源管理之父”尤里奇透露,当销售、市场、支持三个角色协同后,团队运行效率会得到了极大提升。凭借这一发现,尤里奇提出了人力资源三支柱思想。笔者在此后的管理实践中时常思索“为什么三支柱灵感来源于营销体系,却率先在人力资源上实践?”并结合项目经验提出了“始于营销,用于HR,归于营销”的三支柱猜想。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许照红  郭旺  陈树玉  
随着社会转型和人口老龄化发展,我国农村传统养老模式面临人口老龄化加速、家庭保障功能弱化、农业经营风险增加的挑战,而已有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方案因存在保障水平低、农民参保积极性不高、政府责任缺失等问题,因此依据立法先行、明确政府责任、城乡衔接等原则,对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进行重建,是解决我国农村养老问题的根本出路。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金铠  
解决广大农民的养老问题是建设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农村养老方式受到极大挑战,农民养老日益艰难。当前我国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在内容上既有对传统制度的承袭,又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崭新发展,前者主要包括家庭养老保障、集体保障、自我养老保障三种方式,后者主要包括社区养老保障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两种方式。这五种方式特点决定了各自持续存在和发展的生命力及其在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建设中的不同地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卢华东  
由于现阶段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客观存在,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农民的就业方式和收入来源的差异性,决定现阶段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构建必然以多元化为起点。采取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分类管理、逐级推进的方式构建多元化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是目前农民养老之路的理性选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全美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剧,我国逐渐呈现人口老龄化态势,而农村比城市的老龄化程度更加严重。完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使农村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运用ERG需要理论对农村老人的养老需要进行分析,以满足ERG理论中的各种需求为目标试图构建一种多层次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以满足老年人不同层次的需求,实现老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战伟  
土地流转是国家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措施,为农村养老保障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河南省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存在农村家庭养老保障能力不断减弱、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保障强度低、农民工参保意愿和参保率低、失地农民后续养老保障政策不完善等问题。应完善新农村养老保障相关政策,消除农民的顾虑,促进土地流转;完善土地流转、养老保障相关政策,推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建立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战伟  
土地流转是国家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措施,为农村养老保障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河南省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存在农村家庭养老保障能力不断减弱、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保障强度低、农民工参保意愿和参保率低、失地农民后续养老保障政策不完善等问题。应完善新农村养老保障相关政策,消除农民的顾虑,促进土地流转;完善土地流转、养老保障相关政策,推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建立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剑颖  
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资金和传统保险资金一样,天然具备规模大、风险偏好低等特征养老保障体系建设是国家重要战略,关系到民生福祉,也关系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效。发展"养老金第三支柱"是当前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文件精神的核心工作之一。而与养老金第三支柱发展相匹配的,是要尽快推进养老金资产管理的能力建设,包括相应的产品设计与运作能力。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马雷克·戈拉  米哈伊·茹特科夫斯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