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75)
2023(6607)
2022(5575)
2021(4989)
2020(3877)
2019(8772)
2018(8561)
2017(15673)
2016(8693)
2015(9739)
2014(9734)
2013(9741)
2012(9625)
2011(9081)
2010(9372)
2009(8648)
2008(8541)
2007(7708)
2006(7185)
2005(6922)
作者
(26858)
(22359)
(22250)
(21165)
(14441)
(10880)
(10107)
(8795)
(8759)
(8024)
(7781)
(7499)
(7455)
(7343)
(7154)
(6805)
(6631)
(6585)
(6514)
(6410)
(6027)
(5625)
(5453)
(5247)
(5186)
(5144)
(5075)
(5038)
(4750)
(4495)
学科
(44172)
经济(44126)
(20992)
管理(20403)
地方(17123)
中国(15867)
(15073)
企业(15073)
(13809)
(12394)
业经(11667)
方法(9748)
农业(9706)
地方经济(9700)
(9117)
(8484)
金融(8484)
(8159)
银行(8138)
(8052)
(7239)
数学(7101)
数学方法(7039)
发展(6849)
(6823)
(6819)
贸易(6808)
(6788)
环境(6781)
理论(6680)
机构
学院(128281)
大学(126842)
(52045)
研究(51821)
经济(50923)
管理(43775)
中国(39035)
理学(35787)
理学院(35273)
管理学(34711)
管理学院(34455)
科学(31839)
(28726)
(27629)
(25055)
研究所(24718)
(23718)
中心(22511)
(21691)
(20804)
师范(20547)
农业(19389)
北京(18941)
(18433)
业大(18355)
(17876)
(17695)
财经(17658)
师范大学(16363)
(15890)
基金
项目(77596)
科学(60134)
研究(59377)
基金(52778)
(45923)
国家(45457)
科学基金(37645)
社会(36619)
社会科(34507)
社会科学(34501)
(32525)
基金项目(27087)
教育(26732)
(26646)
编号(24721)
(23745)
自然(22295)
自然科(21728)
自然科学(21724)
成果(21600)
自然科学基金(21289)
资助(21200)
发展(19273)
(18916)
课题(18688)
重点(18156)
(16254)
(16119)
(15403)
创新(15168)
期刊
(71606)
经济(71606)
研究(43725)
中国(34771)
(25688)
学报(21315)
教育(20804)
科学(19573)
管理(18893)
农业(17586)
(16779)
大学(15651)
(15212)
金融(15212)
学学(14317)
业经(13269)
技术(11686)
经济研究(10846)
(9207)
问题(8958)
财经(8905)
图书(8412)
(7814)
世界(6905)
(6850)
(6767)
论坛(6767)
(6596)
商业(6547)
科技(6386)
共检索到2205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蓝军南  温久福  李俊伟  区又君  周慧  李加儿  李活  
采用石蜡组织连续切片和HE染色技术,对1~60 dph(Days post hatching)四指马鲅(Eleutheronema tetradactylum)的淋巴器官个体发育进行研究,描述了淋巴器官发育特点及组织学特征。结果显示,在盐度为9.0±0.5,水温为(28±2)℃条件下,3 dph胸腺原基出现,由4~6层未分化干细胞和淋巴母细胞样的细胞组成;胸腺发育迅速,主要由淋巴细胞填充;至25 dph皮质区和髓质区分明显,胸腺发育基本完成。3 dph头肾原基形成,由前肾管和少量造血干细胞组成;5 dph胸腺淋巴细胞向头肾迁移,头肾开始淋巴化;随着鱼体生长,造血干细胞分化成不同类型细胞;18 dph前肾管开始退化,至53 dph完全消失,头肾主要由网状内皮系统支持下的淋巴造血组织构成。7 dph脾脏原基形成,至16 dph开始淋巴化;脾脏内皮系统较头肾发达,但其发育速度较胸腺和头肾慢,淋巴细胞明显少于胸腺和头肾。研究表明,四指马鲅淋巴器官原基出现及淋巴化的顺序是胸腺、头肾、脾脏。免疫淋巴器官结构及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可能是四指马鲅在变态期间幼体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谢木娇  区又君  李加儿  温久福  周慧  王鹏飞  刘奇奇  
运用组织学切片技术研究四指马鲅(Eleutheronema tetradactylum)出膜后1–30 d(Day after hatching,DAH)仔鱼的消化系统形态和结构的变化。结果显示,在温度29–32℃、盐度25–28、溶氧4.80–5.5 mg/L、p H 8.0–8.3条件下,1 DAH仔鱼消化管尚未分化,由紧贴腹壁和卵黄囊的肠管组成。卵黄囊在3 DAH时完全吸收完毕,仔鱼开口摄食,消化管也与外界相通,此后逐渐分化出食道、胃部和肠道,一定程度上能自主消化吸收食物维持自身生长,逐渐从内源性营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蓝军南  区又君  温久福  李俊伟  牛莹月  周慧  李加儿  
为了解四指马鲅(Eleutheronema tetradactylum)精巢的组织结构和精巢发育及精子发生的组织学和超微结构变化,运用组织切片HE染色和透射电镜技术对养殖四指马鲅的精巢发育过程进行观察。结果显示,四指马鲅精巢位于腹腔背侧,紧贴中肾和鳔的腹面,为一对延长的扁平带状器官,呈灰白色,两条精巢于后端融合,呈"Y"字形,组织学上属典型小叶型精巢;根据精巢发育及精子发生的组织学特点可将其分为6个时期:3月龄精巢发育至第Ⅰ期(精原细胞增殖期),4月龄发育至第Ⅱ期(精母细胞增长期),5~7月龄发育至第Ⅲ期(精母细胞成熟期),7~9月龄发育至第Ⅳ期(精子开始出现期),最早在10月龄发育至第Ⅴ期(精子完全成熟期)达到初次性成熟;参与生殖排精后的精巢为第Ⅵ期(精子退化吸收期);精子发生过程经历初级精原细胞、次级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和精子6个时相,其细胞及细胞核直径逐级减小,核质比发生规律性变化;电镜下显示精子发生过程中,细胞核内染色体逐渐浓缩,电子密度增加,线粒体数量减少,体积增大,内嵴结构逐渐丰富;精子由头部、中部和尾部组成,鞭毛轴丝为典型"9+2"结构。本研究阐述了四指马鲅雄鱼精巢的组织结构及初次性成熟精巢发育及精子发生过程的组织学和超微结构变化,丰富了四指马鲅的繁殖生物学内容,为掌握四指马鲅的繁殖规律和提高人工繁育技术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阳  温海深  黄杰斯  李吉方  张美昭  齐鑫  李昀  
为阐明花鲈鳃与鳔器官的发生机制,实验采用连续组织切片技术接合形态学观察对出膜后1~45 d花鲈胚后发育的鳃与鳔器官的发生、发育过程进行了系统的观察与研究。结果显示,花鲈仔稚鱼鳃的胚后发育分为4个阶段,鳃原基出现期(0~3 d)、鳃丝分化期(4~14 d)、鳃小片分化期(15~25 d)与鳃器官完善期(26~45 d)。在水温15~18°C条件下,花鲈孵化后的第1天,鳃原基出现;孵化后的第15天,仔鱼假鳃上分化出鳃小片结构;孵化后的第25天,仔鱼各鳃弓上均分化出鳃小片结构;孵化后的第45天,稚鱼鳃结构发育完全,与成鱼相同。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花鲈鳔器官的发育时期分为形成、扩张、充气和退化4个阶段。花鲈初孵仔鱼未出现鳔原基,在孵化1 d后,仔鱼出现鳔原基,5 d后仔鱼鳔开始扩张,11 d后仔鱼鳔充气完成,13 d后仔鱼鳔开始退化。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钟明超  黄浙  
鲇鱼淋巴样器官的发育ONTOGENYOFLYMPHOMYELOIDORGANSINCATFISH(SILURUSASOTUSL.)¥ZhongMingchao;HuangZhe(DepartmentofBiology,ZhongshanUnivers...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苏友禄  冯娟  郭志勋  徐力文  王江勇  刘广锋  王瑞旋  
运用组织学及组织化学的染色方法,对出膜后第1~44天(Days post-hatch,dph)的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头肾、脾脏和胸腺发育过程进行研究。首先观察到前肾管,3 d后,在肾管附近发现原始的造血干细胞,逐渐有红细胞和大淋巴细胞产生。之后,脾脏出现,其内毛细血管和红细胞丰富,还分布少量巨噬细胞。胸腺虽然是最后出现的淋巴器官,但是发育的非常快,内外分区明显。可以得出其淋巴器官出现顺序是头肾、脾脏和胸腺。在小淋巴细胞出现前,发现各淋巴器官内存在一些与非特异免疫机制相关的细胞,如巨噬细胞和网状细胞等。淋巴器官原基出现后开始淋巴化,其顺序是胸腺、头肾和脾脏。在采样的时间...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马红  常藕琴  石存斌  潘厚军  吴淑勤  李湘林  
运用连续石蜡切片技术和组织学观察方法,对常规孵化出膜后1~33日龄鳜(Siniperca chuatsi)淋巴器官个体发育过程的组织学特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温23~25℃时,出膜后第4天,部分仔鱼开始摄食并逐渐转入外源性营养阶段。同样水温条件下,出膜后第3天,出现胸腺原基,然后胸腺迅速淋巴化,能明显分为外区、中区和内区。鳜在出膜时已存在原肾管,原肾管前部分发育为头肾原基,由一些造血干细胞和肾小管组成;后部分发育为中肾和后肾,主要由肾小管组成。随着个体发育,头肾的淋巴细胞数量增多,肾小管数量减少,头肾逐渐由排泄器官转化为淋巴器官。出膜后第5天,观察到脾脏原基,脾脏主要由造血细胞和淋巴细胞组成...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军萍  
采用解剖、石蜡切片和电镜制片方法,对中华鳖淋巴心的解剖部位、大小、显微结构和内容物的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中华鳖有3对淋巴心,位于肺部两侧的体腔外,通过结缔组织与背甲相连。测量和统计检验结果显示,其长径和短径均与背甲长呈直线正相关,性别间无显著差异。淋巴心呈椭球形,中央有1个腔,由淋巴心壁向内突出数条环形嵴状瓣膜。淋巴心壁的组织结构可分为4层,由内向外依次为立方上皮层、致密结缔组织层、横纹肌层和结缔组织外膜。腔内除液体基质外,还可见细胞及许多裸核(不见细胞膜和细胞质)等。电镜下裸核有明显核仁,核周围有溶酶体等散落的细胞器。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倪海儿  杜立勤  
于光镜下对东海鳓卵巢切片作了组织学观察 ,结果表明 ,5月 - 7月为东海鳓的繁殖期 ,其卵巢有Ⅳ期、Ⅴ期、Ⅵ -Ⅳ’期和Ⅴ’期 ;8月 - 9月鳓卵巢处在产后休整阶段 ;10月 -翌年 2月为越冬Ⅱ期卵巢 ;3月 - 4月卵巢处在产前发育阶段。在小生长期 ,卵核的体积较核质的体积增大快 ,核质比大 ,大生长期 ,随着卵黄物质的积累 ,卵母细胞体积快速增加 ,核质比下降。在鳓卵母细胞发育中 ,曾见有两层卵膜结构 ,但接近成熟的卵母细胞仅有一层卵膜。东海鳓的产卵方式为短期分批产卵类型。在一个生殖周期内 ,一般产卵 2次。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高小强  洪磊  刘志峰  郭正龙  王耀辉  雷霁霖  
应用石蜡切片及HE染色的方法对美洲鲥(AlosA sApidissimA)早期发育过程中眼睛的发生、分化和形成过程进行了系统的观察。结果显示,受精后21 H 13 min,视泡出现;受精后26 H 23 min,视泡发育成视杯;受精后35 H 44 min,原始视网膜和晶状体形成;受精后60 H 15 min,角膜在视网膜前缘处形成,由单一的立方上皮构成;2日龄仔鱼,巩膜分化完成,由软骨组织和弹力纤维构成,脉络膜出现;3日龄仔鱼,虹膜出现,视网膜分化完全,由外向内的色素层、视觉细胞层、外界膜、外核层、外网膜层、内核层、内网膜层、视神经节细胞层、视神经纤维层和内界膜10层构成,此时视觉细胞层中视...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徐钢春  张呈祥  聂志娟  张守领  顾若波  
对似刺鳊(Paracanthobrama guichenoti)的性腺组织进行周年取样,采用石蜡切片技术,观察了似刺鳊卵巢、精巢发育的组织学特征和周年变化过程,结果显示:似刺鳊性成熟年龄为1龄,卵巢发育属于部分同步性,一次性产卵类型。产卵时间始于3月底,持续到5月初,在整个生殖周期内,性腺发育分六个时期,雌性全年的成熟系数一般波动在1.01%~16.50%,雄性全年的成熟系数一般波动在0.08%~0.93%。精巢属于典型的小叶型结构。精子发生经历了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及精子细胞和成熟的精子5个阶段。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邵明瑜  张志峰  刘建国  李昀  张全启  
垂体作为鱼类最重要的内分泌器官之一,在生长、发育、生殖以及其他一些内分泌相关生理活动中起重要作用。作者采用组织学方法观察了牙鲆的脑垂体发生,对不同发育时期的腺垂体细胞进行了初步鉴定。结果表明,孵化后1d仔鱼的间脑下方可见一实心细胞团,于孵化后3d迁移至间脑后方的漏斗体下,与来自漏斗体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及其神经纤维结合共同形成脑垂体,前者形成腺垂体,后者则主要形成神经垂体。孵化后8d腺垂体分为中间部(Pars intermedia,PI)和外侧部(Pars distalis,PD)两部分。孵化后14d腺垂体分化为前外侧部(Rostral pars distalis,RPD)、中外侧部(Proxim...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文君  王开顺  邵明瑜  张全启  张志峰  
利用组织学方法对人工培育的石鲽(Kareius bicoloratusBasiewsky)仔、幼鱼性腺发育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性腺的发育与体长密切相关。刚孵化石鲽的原生殖细胞数目为2个,孵化3 d数目增至8个,之后经过迁移,至孵化9 d到达生殖嵴。在全长为7.2~8.5 mm(孵化9~11 d)的仔鱼中,性腺原基中的体细胞迅速增殖并包围原生殖细胞,后者在全长10~15 mm(孵化后10~35 d)的仔幼鱼中增殖成为生殖干细胞。原始性腺在全长15~30 mm(孵化40~60 d)的幼鱼中逐渐发育完善,呈细线状,位于腹腔后部中肾管下方紧贴体壁。雌性性腺最早在全长32.5 mm(孵化66 d)的个体...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晓武  施志仪  顾一峰  
Histological changes of the digestive tract were studied in Japanese flounder(Paralichthys olivaceus)from hatching until day 50.Samples were taken after hatching,then of 5,8,15,30 and 50 days post-hatch.During the first 3 day after hatching,the digestive tract was lengthened and coexisted with the s...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曲秋芝  孙大江  王丙乾  马建  
对人工养殖施氏鲟卵巢发育的不同时期(1~8龄)进行了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1龄施氏鲟处于性分化早期,卵巢中卵原细胞形成增殖团;2~3龄鱼卵巢为I期,第1时相的初级卵母细胞直径10~60μm,核大,位于细胞中央,染色质均匀分布;4~5龄卵巢为Ⅱ期,第2时相小生长期的初级卵母细胞直径60~200μm,核内含有7~26个核仁;6~7龄卵巢Ⅲ期,第3时相大生长期的初级卵母细胞直径200~1600μm,卵母细胞内出现脂肪滴、卵黄颗粒和色素颗粒。细胞膜有完整的3层结构。8龄卵巢Ⅳ期,第4时相晚期初级卵母细胞直径1600~3300μm,细胞核膜消失,核仁溶解,核由中心向动物极受精孔移动;Ⅴ期卵巢的第5时相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