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1926)
2022(1708)
2021(1757)
2020(1538)
2019(3473)
2018(3497)
2017(6812)
2016(4066)
2015(4792)
2014(5051)
2013(4937)
2012(4945)
2011(4058)
2010(4335)
2009(4080)
2008(4238)
2007(4106)
2006(3801)
2005(3713)
2004(3367)
作者
(11989)
(9754)
(9725)
(9404)
(6297)
(4734)
(4539)
(3742)
(3732)
(3684)
(3392)
(3387)
(3169)
(3148)
(3069)
(2890)
(2882)
(2852)
(2824)
(2776)
(2612)
(2427)
(2413)
(2356)
(2314)
(2314)
(2218)
(2124)
(2086)
(2023)
学科
(12785)
经济(12758)
管理(10798)
(9312)
(8234)
企业(8234)
(5349)
中国(5307)
(4572)
(4566)
方法(4297)
理论(4171)
业经(4133)
地方(3903)
教育(3863)
(3859)
文化(3709)
农业(3451)
(3192)
(3055)
银行(3049)
(2870)
(2836)
制度(2718)
(2718)
(2654)
(2611)
贸易(2607)
(2509)
产业(2440)
机构
大学(55158)
学院(54877)
研究(20035)
(18876)
管理(18833)
经济(18173)
中国(17132)
理学(14320)
理学院(14117)
管理学(13777)
管理学院(13669)
(12870)
科学(12230)
(11111)
(11056)
(10393)
中心(9727)
研究所(9382)
(9104)
师范(9046)
北京(8873)
(8870)
(8612)
(8381)
财经(7629)
(7090)
师范大学(7054)
业大(7044)
(6700)
农业(6633)
基金
项目(29221)
研究(23728)
科学(21553)
基金(18491)
(15651)
国家(15446)
社会(13046)
科学基金(12384)
(12193)
社会科(12177)
社会科学(12174)
教育(11104)
编号(10996)
成果(10888)
(9941)
基金项目(9201)
资助(8219)
课题(8173)
自然(7339)
自然科(7148)
自然科学(7147)
(7113)
自然科学基金(6977)
重点(6856)
项目编号(6565)
(6411)
(6400)
(5972)
规划(5763)
研究成果(5619)
期刊
(30992)
经济(30992)
研究(19816)
中国(14743)
教育(10894)
(9664)
(9561)
学报(8454)
管理(8267)
(7475)
金融(7475)
科学(7205)
大学(6425)
图书(6135)
农业(5919)
技术(5637)
学学(5476)
书馆(5004)
图书馆(5004)
业经(4744)
财经(4209)
问题(3952)
(3731)
经济研究(3314)
(3298)
论坛(3298)
国际(3204)
(3152)
(3137)
(3036)
共检索到1042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纪晓平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宝藏丰富的国家。在总结和继承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过程中,人们自然想到先人留下的古代典籍。据《新唐书·艺文志》记载:“自汉以来,史官列其名氏篇第,以为六艺、九种、七略;至唐始分为四类,曰经、史、子、集,而藏书之盛,莫盛于开元。”唐玄宗开元年间收罗天下图籍,分藏于长安、洛阳两地,“以甲、乙、丙、丁为次,列经、史、子、集四库。”从此以后,“四库”成为经、史、子、集四部的代词,也是中国古代典籍的代称。中国古籍有多少?至今仍然是个难以准确回答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吴家驹  
编纂山版《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四库禁毁书丛刊》和《续修四库全书》三大四库系列丛书是近年来我国文化出版界最重要的活动之一,本文对各丛书的特点与学术价值进行了评析,并就收录范围、编辑体例、印刷质量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若干见解。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司马朝军  
《四库全书总目》是版本目录 ,它有着比较丰厚的版本学内容 ,本文首次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加以归纳总结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王酉梅  
《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但是《四库全书》中只包括四库馆所集一万多种书籍中的三千多种,其余六千多种书籍仅存目录。为了继承发扬中国优秀文化遗产,必须研究古代图书,而尽可能充分地收集资料则是研究的先决条件。《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应当出版。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韦余  
构建中国基本古籍的大型书库──漫谈《续修四库全书》的出版──摘自《中华读书报》1995年9月20日韦余《续修四库全书》经部易类已于8月正式出版,这标志着中国基本古籍的大型书库这一浩大工程的首项工程已告竣工。《续修四库全书》的出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夏令伟  
《四库全书总目》关于晏殊、苏轼、黄庭坚、叶梦得四人的词籍提要存在一些论证、判断错误,经过分析,得以辨正。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保存古代典籍研究传统文化──《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笔谈会编者按《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的编纂出版已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和赞誉。对于这一国家重点项目,党和国家领导人李鹏、乔石、荣毅仁和李岚清等亲笔题词,国务院古籍整理小组、国家教委、文化部、国家文物局专门发文...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郑章飞  
本文介绍了《书院文化数据库》的建设,揭示古籍文献数字化是对古籍文献的保护和弘扬的现实意义,由此讨论古籍数字化应遵循的五个原则。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李成晴  
《清文献通考·经籍考》解题内容本于《四库全书总目》,这一点迄今未被研究者所注意。但在部类、体式的安排上,《清文献通考·经籍考》则系折衷马端临《文献通考》及《四库全书总目》而来。通过以《清文献通考》中的《集部经籍考》为样本进行分析,可发现《集部经籍考》保留了一部分《四库全书总目》禁毁清人文集之前所著录的书目。《集部经籍考》对《总目》有所扬弃,在这一改编的过程中,以意改《总目》而出现多种失误,同时也在解题的立意、史实、考证诸方面对《总目》有所补充与订正。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陈晓华  陈莹  
如今,研究《四库全书》,已有专家学者称之为“四库学”。陈垣少年时就接触《四库全书总目》,后又刻苦研读《四库全书》,发表了不少整理与研究《四库全书》的成果,是研究《四库全书》的“领军”人物。本文试就陈垣与《四库全书》的关系,作一个简单的梳理。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杜泽逊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由于种种原因,存在诸多错误,本文对其中清别集类35条加以纠正。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杨洪升  
《四库全书》对我国传统学术影响广泛而深远,考证出其所收录各书的底本是客观认识、深入研究、合理利用该书的前提条件。笔者久留意于此,时有所得,兹择出经部《了翁易说》等十一种,求教于方家。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江庆柏  
四库全书的地方采进本,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点。许多地方的主政官员进呈给朝廷的是本地籍作者的著作或图书内容与本地有关的著作。它展示了地方文化成就,同时也便于具体操作。
[期刊]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作者] 吴娟  
张孝祥的词在南宋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其词有中华书局、上海古籍两个整理本。然而张孝祥词的版本问题,却罕有讨论,其中《四库全书》本"于湖词"未见任何成果。本文通过宋元明清以来"于湖词"的十四个版本与四库本的比勘,从版本关系、文字讹误、文本优长三方面对库本"于湖词"进行考察。这对认识"于湖词"版本、评价《四库全书》的功过都有启发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