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25)
2023(3853)
2022(3263)
2021(3128)
2020(2456)
2019(5386)
2018(5088)
2017(10030)
2016(5800)
2015(6618)
2014(6685)
2013(6490)
2012(6316)
2011(5593)
2010(5881)
2009(5382)
2008(5357)
2007(4979)
2006(4631)
2005(4592)
作者
(16934)
(14044)
(13934)
(13545)
(8874)
(6848)
(6420)
(5374)
(5319)
(5073)
(4896)
(4888)
(4568)
(4483)
(4436)
(4420)
(4150)
(4091)
(4038)
(3992)
(3594)
(3463)
(3402)
(3232)
(3224)
(3115)
(3102)
(3083)
(2877)
(2855)
学科
(26704)
经济(26667)
管理(16065)
地方(12464)
(12316)
(8888)
企业(8888)
中国(8427)
(7939)
地方经济(7508)
(7445)
方法(6797)
(6097)
数学(5845)
(5743)
数学方法(5689)
农业(5510)
业经(5420)
环境(4593)
(4485)
银行(4477)
(4312)
金融(4311)
财政(4281)
(4266)
(4082)
(3958)
税收(3819)
(3808)
(3774)
机构
学院(80258)
大学(79410)
(32266)
经济(31391)
研究(30895)
管理(27692)
中国(24986)
理学(22567)
理学院(22223)
管理学(21787)
管理学院(21633)
科学(19405)
(17859)
(17466)
(16590)
中心(14612)
研究所(14491)
(14129)
(12824)
师范(12760)
(12707)
财经(12560)
(11691)
北京(11590)
(11537)
(11238)
(11221)
业大(10168)
师范大学(10149)
经济学(9716)
基金
项目(50114)
科学(39346)
研究(38818)
基金(34595)
(29968)
国家(29725)
科学基金(24926)
社会(24180)
社会科(22850)
社会科学(22844)
(20854)
基金项目(17906)
教育(17297)
(17213)
编号(16371)
自然(14780)
成果(14664)
自然科(14386)
自然科学(14383)
自然科学基金(14064)
资助(13881)
(12541)
课题(12124)
重点(12086)
(10417)
发展(10351)
(10193)
(10097)
(10025)
(9988)
期刊
(43033)
经济(43033)
研究(28001)
中国(19870)
(13897)
(12601)
教育(11900)
学报(11580)
科学(10757)
管理(10658)
(10468)
金融(10468)
大学(8331)
农业(8173)
学学(7553)
技术(7096)
业经(6801)
财经(6347)
经济研究(6143)
图书(5803)
问题(5700)
(5515)
资源(5113)
书馆(4437)
图书馆(4437)
(4379)
(4094)
论坛(4094)
理论(4089)
(3965)
共检索到1389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江庆柏  
四库全书的地方采进本,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点。许多地方的主政官员进呈给朝廷的是本地籍作者的著作或图书内容与本地有关的著作。它展示了地方文化成就,同时也便于具体操作。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李瑞金  
《四库全书总目》医家类著存医学典籍197部,文献来源主要为敕撰本、永乐大典本、内府藏本、通行本、各省采进本、私人进献本六类,各省采进本和私人进献本分别占48.71%和25.41%,构成医家类文献的主要来源。对采进本地域归属及医者籍贯的量化考察,可以反映自明以来到清中叶以江苏、安徽、浙江三省为主的江南医学发展的繁盛。由政府主导的《四库全书总目》的纂修将散布在各地的历代书籍聚拢于中央,进行统一整理与编纂,作为一部大型知识集成承担了清代知识社会的“智库”角色。江浙地区私人藏书家医学书籍的进献,从秘不外借到公开阅读,使得医学经典得以重现。“南三阁”面向社会的开放亦广开医学知识共享之便利,进而推动了清代江南医学的发展。《四库全书总目》医家类以书籍为主体构建起来的医学知识共享,为习医人士把握医学典籍和医学学术研究提供了门径。
[期刊]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作者] 吴娟  
张孝祥的词在南宋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其词有中华书局、上海古籍两个整理本。然而张孝祥词的版本问题,却罕有讨论,其中《四库全书》本"于湖词"未见任何成果。本文通过宋元明清以来"于湖词"的十四个版本与四库本的比勘,从版本关系、文字讹误、文本优长三方面对库本"于湖词"进行考察。这对认识"于湖词"版本、评价《四库全书》的功过都有启发意义。
[期刊]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作者] 宋开金  
《四库全书总目》中标注了著录、存目文献的采进来源,但是,将每书来源与《四库采进书目》对证,两者之间并不能一一对应;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四库全书总目》标明来源而未见于《四库采进书目》,其原因主要有由丛书中析出、由文集中析出、《四库全书总目》标注错误、《四库采进书目》漏记等;二是见于《四库采进书目》而未见于《四库全书总目》,其原因主要在于禁毁、撤出、内容与其他文献重复等。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陈晓华  陈莹  
如今,研究《四库全书》,已有专家学者称之为“四库学”。陈垣少年时就接触《四库全书总目》,后又刻苦研读《四库全书》,发表了不少整理与研究《四库全书》的成果,是研究《四库全书》的“领军”人物。本文试就陈垣与《四库全书》的关系,作一个简单的梳理。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杨洪升  
《四库全书》对我国传统学术影响广泛而深远,考证出其所收录各书的底本是客观认识、深入研究、合理利用该书的前提条件。笔者久留意于此,时有所得,兹择出经部《了翁易说》等十一种,求教于方家。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张群  
《四库全书》有南北阁本之分,本文就南北阁本形制方面作了较为详细的考辨。通过南北阁本外在样貌直观的区别来考辨七部《四库全书》办理中的相关史实,为今后"四库学"研究提供一些线索和依据。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李勤合  滑红彬  
《四库全书》残本《庐山记》相较日藏宋本《庐山记》五卷足本,虽然内容不全,但因为它有自己的独立可靠来源,因而具有重要的文献辑佚和校勘价值。其中收录了慧远《游庐山记》全文,为全本和其他文献所无。此外,四库残本还能补足全本中的多处阙文,校正其中的多处讹误。
[期刊]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作者] 史广超  
国家图书馆藏四库馆稿本《宫教集》所附提要,遗留了四库馆臣初撰提要面貌。文津阁《四库全书》本附提要较之有多处改写,展示了《四库全书》编纂过程中留存的各种"中间本"、诸阁《四库全书》定本间提要和正文的动态异变。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史广超  
《四库全书》中所收大典本宋人别集,在四库馆稿本、阁本、武英殿聚珍本、传抄本等"中间本"及提要等方面,遗存了卷数变动的痕迹。这些异变由据御旨删去青词等体、为与提要所言卷数一致而删去某些卷次、相同内容重编等诸多因素所致。卷数异变揭示了早期版本有独特价值、七阁本所据并非全为同一底本等规律,也部分修正了学人对四库馆臣辑佚工作的负面评价。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江庆柏  
在四库全书私人呈送本中,有一部分在京官员呈送的图书,仅仅是自己家族的著作。他们利用朝廷向全国征集图书的机会,把自己家族的著作呈送朝廷,以供采择。这一特点在四库学论著中尚未被论及。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王世学  
清乾隆年间修成的《四库全书》,卷帙浩繁,规模宏大,不但在国学丛书中首屈一指,而且也是世界性的大宗文化遗产。清廷在编纂这部"千古巨制,文化渊薮"的整个过程中,有过也有功。虽然芟削、销毁、任意改易,摧残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赵嘉  
《于文襄公手札》篇幅不大,以往的研究或是将其作为《四库全书》纂修研究的参考资料,或是从作者于敏中对《四库全书》纂修的贡献角度来进行论述。但《手札》本身涉及的一些细节如《永乐大典》择书标准、丛书类的处理、外省采进遗书的使用、誊录数量的控制这四个方面是以往研究所未曾加意的,现结合相关史料进行阐述,以揭示其对《四库全书》的纂修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丰富我们对于清代中期学术的认识。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司马朝军  
有人认为四库“经部属之戴东原”,也有人持“天文算法类各篇提要皆出震之手笔说”,《戴东原先生年谱》与《戴震全集》均将被收入文澜阁《四库全书》的《仪礼集释》等十四篇永乐大典本的卷首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