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89)
2023(10869)
2022(8936)
2021(8420)
2020(6794)
2019(15915)
2018(15969)
2017(30652)
2016(16627)
2015(18752)
2014(18870)
2013(18641)
2012(17314)
2011(15977)
2010(16612)
2009(15349)
2008(14898)
2007(13554)
2006(12412)
2005(11286)
作者
(48982)
(41403)
(40707)
(38517)
(25804)
(20002)
(18353)
(16223)
(15657)
(14788)
(14122)
(13888)
(13093)
(13084)
(12565)
(12434)
(12051)
(11941)
(11816)
(11617)
(10467)
(10290)
(10148)
(9680)
(9299)
(9283)
(9269)
(9015)
(8547)
(8128)
学科
(78957)
经济(78889)
(51030)
(47317)
管理(38634)
农业(31814)
(28478)
企业(28478)
方法(28369)
数学(25542)
数学方法(24991)
中国(23678)
地方(22485)
业经(20542)
(14598)
(14247)
(13270)
(12510)
银行(12500)
(12447)
贸易(12431)
(12172)
(12162)
(11983)
(11814)
金融(11813)
技术(11771)
发展(11314)
(11288)
农业经济(11154)
机构
学院(239929)
大学(232780)
(99730)
经济(97602)
管理(93407)
研究(84551)
理学(79819)
理学院(78965)
管理学(77324)
管理学院(76922)
中国(66550)
(59572)
科学(52287)
(50441)
农业(45318)
(43575)
业大(42211)
(41738)
中心(39956)
研究所(39233)
(38345)
(33058)
师范(32779)
财经(32056)
北京(31975)
(30597)
(29614)
(29587)
(28982)
经济管理(28067)
基金
项目(156621)
科学(122847)
研究(117313)
基金(109959)
(95721)
国家(94827)
科学基金(80923)
社会(73297)
社会科(69094)
社会科学(69075)
(65108)
基金项目(57682)
(52841)
教育(52775)
自然(50812)
编号(50664)
自然科(49621)
自然科学(49613)
自然科学基金(48656)
资助(45211)
成果(40155)
(39767)
重点(35067)
课题(34817)
(33818)
(33008)
(32409)
发展(31974)
(31438)
创新(30236)
期刊
(122338)
经济(122338)
研究(69493)
(63245)
中国(57832)
农业(43050)
学报(35767)
科学(35489)
管理(31808)
教育(29190)
(28886)
大学(27993)
业经(27011)
(26700)
金融(26700)
学学(26456)
技术(24428)
(21429)
经济研究(16932)
问题(16629)
农村(14887)
(14887)
农业经济(14724)
财经(14551)
统计(13517)
技术经济(13455)
资源(13413)
(12916)
世界(12804)
(12486)
共检索到3766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高淑桃  方玉媚  
四川退耕还林工程自1999年启动以来,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本文通过对四川省退耕还林典型地区的调查,总结了两类主要的退耕农户自我发展模式,并对其优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得出"各地要以市场为导向,依托当地优势资源,学习借鉴其他发展模式,探寻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确保农户长远发展,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结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强  杨明洪  潘久艳  
出于生态考虑,1999年国家开始实施规模宏大的退耕还林(草)工程,成果显著。这一工程能够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是,农户在退耕还林(草)后能够得到政府的一定补偿,使农户退耕后收入较以前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但这种补偿是有一定期限的。为了使退耕的土地不会出现复耕,培养退耕农户的自我发展能力、增加农户收入是根本途径。本文基于对成都市周边地区退耕农户的调查,探索能够使农户收入有效增加的方式,并总结出农户在退耕后的自我发展模式主要有分散型和农业产业化带动型两种。结合调查地区的具体情况,笔者对这两种模式作了相应的分析和比较。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健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潘久艳  舒永久  张强  
出于生态考虑,1999年国家开始实施规模宏大的退耕还林(草)工程,成果显著。这一工程能够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是,农户在退耕还林后能够得到政府的一定补偿,使农户退耕后收入较以前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但这种补偿是有一定期限的。为了使退耕的土地不会出现复耕,培养退耕农户的自我发展能力,增加农户收入是根本途径。本文基于对西部相对落后地区的调查,探索能够使农户收入有效增加的方式,总结出能使生态优化、环境良好、资源节约、经济持续发展的“沐川模式”,并结合调查地区的具体情况,对这种模式作了相应的分析。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清娥  
退耕还林使农民受国家政策补助,眼前利益比较明显。但这种建立在国家补助政策基础上的农民收入的增加缺乏支撑力,其可持续性令人忧虑。那么,四川退耕还林对农民收入产生了什么影响?退耕农民会复耕吗?退耕农民可持续增收的制约因素有哪些?如何保证退耕农民的可持续增收?本文根据实地调查所得资料,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庞淼  
从四川省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情况出发,按实施年度的不同特点,提出了退耕还林工程的四阶段论,对工程带来的综合效益进行了延引性评价。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工程带给社区农户的经济、心理和行为上的影响。认为生态服务补偿、产权界定等政策难点将对退耕还林工程的持续性形成挑战。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蕾  戴广翠  谢晨  赵金成  梁丹  Jeff.Bennett  王雪红  
以陕西、青海两省4个县15个村400个退耕农户为研究对象,通过20年的成本效益分析,探讨了退耕还林对农户生计的长期影响,预测了退耕后林草产品的产出、价格和农产品产量,分析了样本农户退耕前后在土地利用、种植结构、收入和成本结构等方面的变化,对林草产品价格、退耕补助、毁林复耕等因素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在预测的价格和产出水平上,退耕提高了样本农户的收入水平。从长期看,退耕农户面临自然、技术和市场风险。要实现中国政府的生态建设目标,决策者应关注退耕农户尤其是退耕地比例高的农户的长期生计。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郭晓鸣  甘庭宇  李晟之  罗虹  
本文以对四川省天全县100户退耕还林农户的追踪调查为基本依据,重点分析实施退耕还林地区农户的实际生存状况及其对该项目可持续性的重要影响。本文认为,农户参与机制不健全、补偿机制存在缺陷、地方政府缺乏制度激励,是当前退耕还林工程面临的最突出问题。本文强调,当前一段时期是决定退耕还林工程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性时期,其中相关后续性政策能不能及时到位,是关键中的关键。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唐旭  朱灵伟  胡石元  
分析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四川省农户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可为优化实施政策提供参考。以参与意愿为因变量,以工程项目政策、农户自身条件和区位影响等3类因子指标为自变量,构建了造林营林和林下种养两类项目农户参与意愿的Logistic模型,并设计了主成分回归的求解方法。以四川省雅安市为抽样区,调查获得了246个农户的意愿问卷,分析结果表明:主成分Logistic模型拟合精度较高、回归系数符合参与意愿的影响逻辑判断;影响农户参与造林营林项目意愿的因子有户主年龄B1和产品产生周期长短A7综合的主成分因子H11、启动资金保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唐旭  朱灵伟  胡石元  
分析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四川省农户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可为优化实施政策提供参考。以参与意愿为因变量,以工程项目政策、农户自身条件和区位影响等3类因子指标为自变量,构建了造林营林和林下种养两类项目农户参与意愿的Logistic模型,并设计了主成分回归的求解方法。以四川省雅安市为抽样区,调查获得了246个农户的意愿问卷,分析结果表明:主成分Logistic模型拟合精度较高、回归系数符合参与意愿的影响逻辑判断;影响农户参与造林营林项目意愿的因子有户主年龄B1和产品产生周期长短A7综合的主成分因子H11、启动资金保障A4,反映了农户对该类项目回报周期过长、初期资金不足等问题的担忧;影响农户参与林下种养项目意愿的因子为家庭劳力规模B3、项目区的区位C2,反映出该类项目受家庭劳动力不足、因地区远而产品经济难实现的制约影响。本文针对上述问题给出了提高农户参与积极性的政策建议。将先验分析和回归分析有机结合的主成分Logistic建模克服了纯数理统计方法的局限性,研究区具有地域代表性,可为类似地区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提供借鉴。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林  姚顺波  
文章根据时间特征对退耕农户劳动力的流动类型进行分类,涉及志丹县6镇5乡的农村家庭人口1207个样本,运用多项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得出农村劳动力选择流动类型与其影响因素的定量关系。结果显示,个人特征、家庭特征与退耕还林补贴在家庭总收入中所占比重的差异性显著影响着退耕农户劳动力参与流动的类型。基于分析结果,文章提出后退耕还林时代,退耕地区应当适时调整退耕还林补贴政策,根据劳动力参与流动的不同类型制定促进当地城镇化进程的相关政策。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杜建宾  姜志德  
本研究在劳动负效用视角下,通过构建退耕农户决策模型研究退耕还林成果的可持续性问题。引入劳动负效用概念构建农户决策的基本模型,并通过拓展的模型分析农户的生态林管护概率、林产品的市场化程度以及家庭成员劳动就业结构与真实劳动报酬的关系。研究表明:退耕还林成果能否持续,主要取决于退耕农户参与工程的真实劳动报酬。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原  曾维忠  龚荣发  
森林经营碳汇项目是我国林业碳汇供给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巩固退耕还林成效的重要途径。结合嵌入式社会结构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基于现阶段森林经营碳汇项目中"协商推动型""强制推动型"两种组织模式条件下地方政府与退耕农户的利益分析,探析现实运行模式与面临的困境。结果表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的两类组织模式均面临不同的现实困境:协商推动条件下的交易成本问题、政府强制推动背景下农户的道德风险问题以及低补贴水平导致低参与率的恶性循环问题。农村基层组织、农村合作社以及农村精英群体三类中介组织的介入可以通过降低项目交易成本有效解决当前面临的现实困境,但存在区域适用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原  曾维忠  龚荣发  
森林经营碳汇项目是我国林业碳汇供给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巩固退耕还林成效的重要途径。结合嵌入式社会结构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基于现阶段森林经营碳汇项目中"协商推动型""强制推动型"两种组织模式条件下地方政府与退耕农户的利益分析,探析现实运行模式与面临的困境。结果表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的两类组织模式均面临不同的现实困境:协商推动条件下的交易成本问题、政府强制推动背景下农户的道德风险问题以及低补贴水平导致低参与率的恶性循环问题。农村基层组织、农村合作社以及农村精英群体三类中介组织的介入可以通过降低项目交易成本有效解决当前面临的现实困境,但存在区域适用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