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17)
2023(2861)
2022(2472)
2021(2491)
2020(1982)
2019(4569)
2018(4290)
2017(7602)
2016(4207)
2015(4448)
2014(4171)
2013(4302)
2012(4038)
2011(3647)
2010(3689)
2009(3326)
2008(3339)
2007(2908)
2006(2747)
2005(2416)
作者
(12438)
(10692)
(10518)
(10132)
(6815)
(5296)
(4768)
(4039)
(4009)
(3784)
(3701)
(3622)
(3498)
(3444)
(3373)
(3195)
(3132)
(3010)
(2996)
(2915)
(2736)
(2620)
(2593)
(2446)
(2408)
(2345)
(2320)
(2233)
(2225)
(2167)
学科
(16745)
经济(16719)
(11298)
(9973)
农业(8030)
管理(7571)
地方(7396)
收入(5282)
(5122)
企业(5122)
中国(4944)
(4905)
方法(4720)
分配(4381)
(4201)
数学(4161)
数学方法(4090)
地方经济(3910)
业经(3676)
(3309)
(3190)
税收(2951)
(2913)
环境(2512)
(2377)
(2358)
金融(2357)
(2239)
贸易(2236)
土地(2100)
机构
学院(56646)
大学(56279)
研究(24416)
(21703)
经济(21207)
管理(18474)
中国(17758)
科学(16224)
理学(15744)
理学院(15433)
管理学(15028)
管理学院(14918)
(13220)
(12772)
(12114)
研究所(12104)
中心(11362)
(10723)
农业(9789)
(9728)
师范(9642)
业大(9199)
(9029)
(8998)
(8965)
财经(8034)
师范大学(7950)
科学院(7758)
北京(7664)
(7449)
基金
项目(40985)
科学(31917)
研究(29598)
基金(29504)
(27165)
国家(26928)
科学基金(21693)
社会(18604)
社会科(17431)
社会科学(17427)
基金项目(15966)
(15661)
(13852)
自然(13789)
自然科(13407)
自然科学(13404)
自然科学基金(13145)
教育(12976)
编号(12034)
资助(11000)
成果(10418)
重点(10226)
(10111)
(8794)
课题(8628)
(8107)
国家社会(8034)
(7951)
科研(7843)
计划(7759)
期刊
(26759)
经济(26759)
研究(17755)
中国(13358)
(12875)
学报(11130)
科学(10949)
农业(8225)
大学(7954)
学学(7597)
(7432)
教育(7123)
管理(5822)
(5130)
金融(5130)
资源(4728)
(4420)
业经(4209)
经济研究(3758)
财经(3716)
技术(3652)
问题(3502)
(3471)
(3223)
农村(2982)
(2982)
业大(2904)
(2875)
林业(2773)
科技(2730)
共检索到898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严江  
四川贫困地区有其特殊的自然特征、经济特征、社会文化特征,新时期的扶贫开发工作应在科学的发展观统领下,创新思路,坚持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扶贫,整合扶贫资源,综合开发,使贫困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群众生活富裕,社会不断进步,资源永续利用,生态良性循环,实现富民富区。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余崇媛  庄天慧  
以四川民族贫困地区的农户调查和访谈为依据,本文分析了新阶段民族贫困地区农户对扶贫开发需求的内容和优先序的选择。文章结果显示,目前,四川民族贫困地区农户最希望得到的扶贫项目是生产、生活性基础设施建设类项目和增收产业项目,其中住房改造和修建道路是最希望得到的基础设施建设类项目,农业增收项目是最希望得到的增收产业项目。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傅帅雄  
深度贫困地区普遍存在经济发展条件差,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生态环境脆弱,内生发展动力弱,贫困人口占比高,脱贫难度大等问题。按照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的既定目标,深度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任务异常艰巨。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典型的深度贫困地区,其贫困落后的现状是由其自身的历史条件、区位环境、自然资源以及民族文化等综合因素交织形成的,在如何实现凉山精准扶贫的问题上,需要充分考虑其扶贫攻坚的特殊性和艰巨性,并在精准扶贫的具体工作实践中聚焦问题,分析原因,寻找解决途径,为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提供建议对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朱玉蓉  杨锦秀  杨启智  
中职免费政策的重点是让更多的农村学生接受中职教育,吸引更多学生学习涉农专业,以提升中职教育服务"三农"水平,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因此,分析中职免费政策在贫困地区的"支农"和"扶贫"效应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在考虑中职免费政策资助内生性问题的基础上,以四川省贫困地区为例,采用内生选择转换模型评估了中职免费政策的支农和扶贫效应。实证结果发现,中职免费政策在支农和扶贫两方面并未充分发挥效率和应有的作用。中职免费政策对中职毕业生从事"三农"相关工作意愿及月收入的提升都存在"替代效应",无助于引导中职毕业生从事"三农"相关工作和提高其收入水平。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杨耀  杨金燕  唐艳  黄成敏  刘本洪  唐亚  
四川秦巴山区位于川北和川东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但是,秦巴山区多年来一直属于国家连片特困地区之一,经济相对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低下。作为"十三五"期间四川省推进精准扶贫攻坚的重要地区之一,研究其贫困特征及扶贫模式对四川省、秦巴山区乃至全国都具有重要意义。秦巴山区的贫困痼疾存在已久,盲目的开发在导致资源浪费的同时,进一步加重了贫困。通过对主要致贫原因的分析和对创新科技扶贫、旅游扶贫开发扶贫以及新型城乡一体化扶贫等3种模式的SWOT分析,提出了四川秦巴山区实施精准扶贫的3点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许改玲  
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四川患上了“贫困福利病”。作者认为,“贫困福利病”的解脱思路是:(1)建立健全各类养老、医疗、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实现城乡一体的养老保障体系;(2)转变观念,将老年问题是社会负担的意识转变为老龄化可以通过增加老年需求促进经济发展的意识;(3)引导老年消费市场、拓展老年经济生产门路;(4)建立各类老年日常生活服务网络,提高老龄社会化服务水平;(5)发展是解决老龄化的关键,适时将人力资本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新的发展动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周华强  李镜  杨柳  谢士娟  王敬东  
本文以四川省为例,探索了贫困地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分布特征,发现:(1)贫困地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对政府具有选择偏好,公司对贫困地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没有明显偏好,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对农村创新创业体系具有偏好;(2)贫困地区对农村技术服务体系具有偏好,而非贫困地区对农村创新创业体系具有偏好;(3)非贫困地区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成效优于贫困地区,一般贫困地区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成效优于深度贫困地区;(4)贫困地区搞创新创业可能并非急需,技术服务能力提升可能更为重要;(5)农村创新创业体系支撑了农业经济增长,而农村技术服务体系还没有转化成推动经济发展的动能;(6)政府在贫困地区有意图布局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会提升贫困地区农村科技服务能力,在农村技术服务能力很弱的贫困地区还会同步提升农村创新创业能力。对此,建议要充分认识贫困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明确政府主导地位,分类建设。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肖立新  
在贫困面广和贫困程度深的情况下,以政府为主导的扶贫模式脱贫效率高、见效快,但是,扶贫的根本要义在于让贫困人口自身具备脱贫致富的手段、能力。为此,作者通过调查研究,建议对民族贫困地区现行两种主要扶贫模式的运行领域、运行边界作出适当的划分,以进一步提高扶贫工作质量。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赵曦  
四川贫困地区发展的战略选择赵曦一迅速有效地缓解并逐步消除广泛存在于四川盆周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绝对贫困状况是当前四川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和扶贫开发建设面临的极为紧迫、艰巨而又十分棘手的难题。与80年代四川扶贫开发的基本思路和发展线索不同的是,新时期四川区域...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锋  
生态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重点工作之一,能够有效促进贫困地区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建设协同发展。对于深度贫困地区,林业资源丰富但地理位置偏远、经济发展滞后,贫困问题往往成片出现。为此,我国推进贫困地区的林业生态建设,必须做到绿色发展、生态扶贫。由奉钦亮、王亚明和马龙波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深度贫困地区林业生态扶贫政策研究——以云南怒江、四川阿坝为例》一书,立足国家脱贫攻坚时代背景,结合深度贫困地区的林业生态扶贫发展历程和实际情况进行了理论和数据上的调研分析,并从政策执行角度运用科学的评价机制系统阐述了其建设成效,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对于推动扶贫政策的落实、取得脱贫攻坚实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永莉  
旅游扶贫的核心是使贫困人口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净利益。四川民族地区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发挥了一定的缓解贫困作用。然而,由于贫困人口人力资本的严重缺乏、居住地点偏僻和可进入性差以及金融资本、物质资本的极端匮乏等,极大地削弱了旅游开发对该区域贫困人口受益的重要作用。所以,应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在旅游扶贫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基础教育投入和与旅游相关的职业技能培训,并重视非政府部门、私人部门的参与,构建良好的受益机制,让贫困人口能够分享旅游开发利益。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童洪志  
[目的]试图构建多主体参与的联动扶贫模式,为贫困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寻求新的思路。[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案例分析和实地调查法,回顾构建扶贫模式的相关反贫困理论,采集渝东北地区403户贫困家庭调研数据,分析脱贫攻坚面临的现实挑战。[结果]运用扶贫模式的相关理论原理,创新构建了一种新型的多主体参与的联动扶贫模式——"政校企村"四方主体联动扶贫模式,阐释了模式构建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原则,明确了渝东北深度贫困地区四方联动扶贫模式构建的思路和内涵。[结论]通过引入案例从产业扶贫、金融扶贫、教育扶贫、旅游扶贫4个方面分解四方联动扶贫模式的运作方式,实践表明该模式打破了以往贫困村、贫困户被动接受扶贫的格局,体现了多方主体在扶贫工作中的互动机理,实现扶贫主体与扶贫客体的精准对接,从而为渝东北深度贫困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新的指导方略。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谭灵芝  
运用2011—2016年数据,以四川甘孜阿坝州为例,分析就业帮扶工程对连片深度贫困地区犯罪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就业帮扶工程对侵财和暴力两种类型的犯罪率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在不考虑其他影响因素条件下,就业帮扶工程参与率每增长1%,侵财犯罪率和暴力犯罪率分别下降0.0064%和0.0022%。政府福利支出、城市化水平、人均耕地面积和水利设施完善程度等变量对两类犯罪率都有显著负向影响。城乡收入差距、家庭人均纯收入和家庭资产拥有量对犯罪率有显著负向影响。人均受教育年限仅对侵财犯罪率有显著负向影响,对暴力犯罪影响不显著。此外,就业帮扶工程因其可以为低收入和易受灾群体提供就业机会和收入保障,对因自然灾害引起的犯罪率上升也有明显抑制作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邹东山  
新疆保险业在脱贫攻坚进入决胜决战阶段,以南疆四地州深度贫困地区为重点,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践与探索"金融扶贫,保险先行"日渐成为保险业做好助推脱贫攻坚工作的共识。保险,作为金融扶贫的一支重要力量,以风险保障为立业之基,与扶危济困的扶贫工作有着天然密切的联系。保险扶贫,有着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可以作为社会保障的重要补充有效防范疾病意外导致的贫穷,也可以多层次服务农业生产保障天灾事故造成的损失,还可以整合资源发挥粘合剂的作用致力于造血的产业扶贫。新疆保险业在脱贫攻坚进入决胜决战阶段,以南疆四地州深度贫困地区为重点,开展了一系列的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