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13)
- 2023(6937)
- 2022(5749)
- 2021(5407)
- 2020(4570)
- 2019(10219)
- 2018(10046)
- 2017(18630)
- 2016(10475)
- 2015(11699)
- 2014(11799)
- 2013(11628)
- 2012(10475)
- 2011(9106)
- 2010(9312)
- 2009(8893)
- 2008(9127)
- 2007(7971)
- 2006(7048)
- 2005(6476)
- 学科
- 管理(40869)
- 业(35364)
- 济(35259)
- 经济(35181)
- 企(30324)
- 企业(30324)
- 财(27575)
- 制(15929)
- 财政(13454)
- 方法(13421)
- 务(13337)
- 财务(13301)
- 财务管理(13257)
- 企业财务(12613)
- 中国(11761)
- 农(11549)
- 数学(11510)
- 数学方法(11293)
- 政(10735)
- 体(10500)
- 体制(9192)
- 业经(9168)
- 银(8630)
- 银行(8613)
- 度(8409)
- 制度(8377)
- 行(8032)
- 地方(7897)
- 农业(7179)
- 融(6869)
- 机构
- 大学(141111)
- 学院(140970)
- 济(58156)
- 经济(56913)
- 管理(53324)
- 研究(46178)
- 理学(45390)
- 理学院(44918)
- 管理学(44255)
- 管理学院(43984)
- 财(40294)
- 中国(37208)
- 京(28435)
- 财经(27021)
- 科学(26008)
- 经(24320)
- 所(23064)
- 江(22352)
- 中心(21370)
- 农(20338)
- 研究所(19857)
- 财经大学(19665)
- 经济学(18394)
- 业大(18337)
- 北京(17877)
- 州(17050)
- 省(17041)
- 院(16781)
- 经济学院(16429)
- 范(16246)
- 基金
- 项目(90298)
- 科学(71134)
- 研究(67615)
- 基金(66050)
- 家(56692)
- 国家(56221)
- 科学基金(48736)
- 社会(44112)
- 社会科(41827)
- 社会科学(41814)
- 省(35476)
- 基金项目(34592)
- 教育(31301)
- 自然(30308)
- 自然科(29596)
- 自然科学(29590)
- 自然科学基金(29040)
- 划(28880)
- 编号(27114)
- 资助(26731)
- 成果(23518)
- 制(23274)
- 部(20452)
- 重点(20428)
- 课题(19263)
- 创(18834)
- 性(18582)
- 国家社会(18576)
- 发(18319)
- 教育部(18018)
共检索到2283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雷骥 万信麟
2012年以来,四川财政按照"创新机制、分层保障、统筹协调、强化绩效"的总体思路,继续优化完善省对下转移支付制度。(一)完善成本差异核定,分类体现不同区域不同层面保障需求。四川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县级行政区划个数居全国第一位,地区间经济发展基础和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家凯 帅君平
一、对广西实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评价1、广西实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现状。转移支付制度作为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均衡各级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一个重要工具。尽快建立并逐步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是进一步深化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自1994年实施转移支付制度几年来,通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完善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探讨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政府间转移支付”课题组转移支付,严格地讲是来自西方经济学的概念。在西方经济学和财政学中,一般将政府的财政支出分为两大类: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转移支付是指除政府购买之外的那些不以取得商品和劳务作为补偿...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苏明 王常松
党的十七大将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作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加快形成统一规范透明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劳秦汉
规范和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劳秦汉一、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立法和法规建设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进行立法,是发达国家的惯例,如美、德、日三国都在最高层次的《宪法》中作了规定。具有充分的法律依据是一个国家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根本保证。在我国:1.在法律上必...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志
随着我国财政转移支付数额的增加,也暴露出了财政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分配不规范、项目缺乏严格限制、资金监管不完善等问题。当前我国经济处于"新常态",面对经济增速下降,财政支出规模扩大的双重压力,客观上也要求改革和完善我国财政专项转移支付。一是加强专项转移支付资金整合。加强一般性公共预算与政府性基金预算的统筹力度,对于两者同时安排的专项转移支付,应该视作一个整体,进行统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齐云
财政转移支付是协调政府间分配关系的基本手段 ,目的是实现地区间社会公共服务水平的基本一致。本文分析了中国目前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的支付额的确定缺乏科学依据、支付力度不足、调节功能微弱的问题 ,提出了建立科学规范的以纵向为主、纵横交错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构想。具体做法是 :用因素法代替基数法来确定各地的转移支付额 ;以一般性转移支付为重点 ,以专项转移支付相配合 ,以特殊性转移支付作补充 ;逐年降低直至取消税收返还 ,逐年扩大一般性转移支付量 ,清理现行分散在各预算科目中的专项补助 ,将其规范为“整块拨款”和“配套拨款”。最后还提出了测算财政标准收入能力和财政标准支出需求的公式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马海涛 向飞丹晴
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国家,都建立了规范的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这种规范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规范的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方案设计;二是建立较高层次效力的法律来保障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顾建光
转移支付是分税制财政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从分税制理论角度看,还是从我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实践角度看,均迫切需要建立相应的转移支付制度,以达到各级财政事权与财权匹配统一、促进各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均等化的公共服务能力的总体目标。规范的分税制,必须要有与之相配套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否则很难发挥财政调节的作用。建立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是一项政策性和技术性很强的系统工程,不仅制度设计本身难度大,在实施过程中还会涉及中央与地方、地方各级政府之间各方利益的重要调整。本研究就目前我国财政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就改善我国转移支付的原则、体制设计以及实施等方面的对策问题展开研究。
关键词:
转移支付 公共财政 财权 事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小萍 时喆
我国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主要目标设计的转移支付制度,相对于协调地区经济发展、缩小地区经济差距的需要来说所起作用有限。地方政府争夺转移支付资金的博弈,导致财政资金紧缺与使用效率低下并存。财政转移支付作为协调政府间财政关系和地区利益的手段,其制度建设须以协调地区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距为目标,从转移支付模式、转移支付形式、转移支付资金分配办法等方面进行系统性的规划和设计。
关键词:
转移支付 地区差距 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预算管理课题组
自1995年实行过渡期财政转移支付以来,转移支付制度不断改进完善,规范化程度不断提高。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加大了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扩大了转移支付范围,对于缩小东、中、西部地区间人均财力差距和各省、市、区内的市县之间人均财力的差距,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胡义芳 熊波
一、我国财政转移支付的现状及主要问题我国现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在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逐步建立起来的。目前,我国现行财政转移支付主要由体制补助、税收返还、专项补助、结算补助等多种形式构成,1995年又实行了过渡期转移支付(2002年后并入一般性转移支付)。总的来看,现阶段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具有三个特征:一是总量持续增长。1995年中央的各类转移支付总额为2530亿元,到2005年已增长到11483亿元,为1995年的4.5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剑,张筱峰
财政转移支付是协调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的基本手段,其目标是实现各地区间社会公共服务水平的大致均等。本文从对我国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进行现状考察入手,系统分析了现行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在结构和功能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了进一步完善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基本思路。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廖晓慧 李松森
生态补偿制度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是为有效实施生态补偿而建立的一系列经济、法律和行政制度的总和,主要依托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补偿主体、补偿标准、补偿方式等核心内容做出系统性安排。目前,我国正着力推进以主体功能区为基本格局的国土空间构建,这为生态补偿制度的完善和发展确立了新型空间布局框架。适应这一战略目标,需要明确界定生态补偿转移支付权责,科学测算生态补偿转移支付标准,建立与主体功能区域布局耦合的生态补偿转移支付模式,整合各方资源优势,实现生态环境治理与经济社会的协同发展。
关键词:
生态补偿 主体功能区 转移支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