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44)
2023(11640)
2022(9228)
2021(8195)
2020(6506)
2019(14486)
2018(14264)
2017(27556)
2016(15052)
2015(16620)
2014(16920)
2013(16609)
2012(15672)
2011(14272)
2010(14860)
2009(13678)
2008(13339)
2007(12256)
2006(11498)
2005(10747)
作者
(43625)
(36286)
(36037)
(34469)
(23364)
(17065)
(16387)
(14023)
(13955)
(13288)
(12466)
(11881)
(11866)
(11720)
(11504)
(11234)
(10797)
(10488)
(10466)
(10399)
(9398)
(8994)
(8883)
(8328)
(8288)
(8284)
(8261)
(8092)
(7364)
(7234)
学科
(70806)
经济(70742)
(41116)
管理(40182)
(30424)
企业(30424)
中国(25360)
地方(23908)
(23263)
业经(19299)
方法(18531)
农业(15873)
数学(15266)
数学方法(15070)
(13852)
(13685)
产业(13601)
(13397)
(13209)
银行(13196)
地方经济(13144)
(12883)
(12702)
金融(12702)
(12359)
贸易(12345)
(12037)
(12009)
(11869)
技术(11379)
机构
学院(214828)
大学(209829)
(94479)
经济(92452)
研究(81393)
管理(78810)
理学(65498)
理学院(64738)
管理学(63738)
管理学院(63316)
中国(63220)
科学(46803)
(46165)
(43777)
(41419)
中心(36827)
研究所(36816)
(36293)
(36143)
财经(32566)
(30812)
师范(30547)
北京(30036)
(29547)
(29347)
(29004)
业大(28662)
经济学(28529)
农业(27621)
(26318)
基金
项目(133394)
科学(105659)
研究(103562)
基金(93605)
(80188)
国家(79444)
科学基金(67866)
社会(66180)
社会科(62839)
社会科学(62830)
(54492)
基金项目(47964)
教育(46135)
(44550)
编号(43263)
自然(39967)
自然科(38993)
自然科学(38986)
自然科学基金(38274)
资助(37594)
(36499)
成果(36275)
课题(31649)
重点(30588)
发展(30397)
(29876)
(28532)
(28055)
国家社会(27163)
(26427)
期刊
(119562)
经济(119562)
研究(72382)
中国(52059)
(36194)
管理(32603)
(31758)
教育(28995)
学报(28390)
科学(28389)
(28070)
金融(28070)
农业(24492)
大学(22196)
业经(21794)
学学(20601)
技术(20076)
经济研究(19085)
财经(15935)
问题(15826)
(14001)
(12807)
(12379)
国际(11469)
世界(11054)
商业(11008)
技术经济(10932)
现代(10919)
(10875)
论坛(10875)
共检索到3570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宋兴荣  何相达  袁蒲英  
通过对四川蜡梅自然分布、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的探讨,提出6条四川蜡梅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即:1)做好蜡梅产业发展规划;2)建立野生蜡梅天然基因库并进行有序的研发利用;3)建立全国最大的大巴山蜡梅原料生产、深加工基地;4)打造以成都为中心的四川蜡梅总部经济和交易集散地;5)努力挖掘蜡梅文化,合理配置蜡梅资源,推动观光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6)成立蜡梅协会、专合组织等民间机构,培养龙头企业,助推蜡梅产业健康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映  
"十一五"以来,四川新型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但发展也面临诸多困难和矛盾。"十二五"时期,四川应加快制定和完善全省城镇体系规划;优化空间布局,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联动推进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促进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提高城镇发展质量;强化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政策保障。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韩忠成  雷俊忠  袁波  
本文阐述了四川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现状,作出了四川农业产业化经营处于起步阶段的基本判断;分析了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的类型、经营机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制约因素;根据四川实际,提出了推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映果  蒋德富  
试论四川花卉业的产业化发展战略四川省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李映果四川省科委农村科技处蒋德富四川的花卉生产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始逐步恢复和发展。近十年来,为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适应对外开放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要,四川逐渐把发展花卉生产...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郭美斌  
文化旅游是21世纪旅游消费的主旋律和发展趋势。四川作为文化旅游资源大省,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快速做强做大文化旅游产业,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从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化角度探讨了四川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提出应以确立目标、定位发展路径、形成产业链、培育产业龙头以及培育集群品牌为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根本战略重点,希望能对四川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有所裨益。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向维稻  
四川科技产业发展对策研究四川省科技职工大学向维稻科技产业已在四川兴起并具有一定实力,开始卓有成效地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成为四川经济建设中极其重要的创新力量。然而,在科技产业发展过程中,尚有宏观调控、产业投资、管理体制、扶持举措和具体政策等诸多问题...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雄  裴伟征  
介绍了国内外生物产业发展的现状,全面分析了四川生物产业的优势和潜力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梁灏  
本文认为,目前四川省的竹产业发展主要存在着四方面的问题,一是产业发展水平低、附加值不高;二是针对竹生产加工企业的优惠政策难以落实;三是四川省各竹产业加工企业之间相对隔离,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平台;四是竹生产加工企业的发展能力较弱,制约了企业的做强做大。鉴于此,应采取以下措施进行解决:首先,对四川省的竹产业进行合理布局;其次,政策要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第三,以竹文化旅游产业为突破,带动全省竹产业的发展;第四,建立竹业生产(加工)行业协会;第五,提升企业自身能力等。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文雯  
本文通过分析四川老龄化情况和养老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四川养老产业发展中存在问题,从完善规划、落实政策、支持民营养老机构、培养人才、加大社会引导等多方面提出对促进养老产业发展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洪明  王玲  
社会林业是七十年代以来逐渐在发展中国家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林业组织经营形式。四川青川县社会林业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内涵丰富。本文在罗列该县社会林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从完善林业政策,建立利益驱动机制,开展社会化服务、协调部门关系,运用混农林业技术组装等角度对社会林业发展提出对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曾令秋  王芳  
关于四川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定性分析上,即使有部分定量分析文献也大多失于偏窄,对于四川农业产业化综合水平的实证分析不够。本文作者在综合分析学术界关于农业产业化指标体系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四川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状况,构建了相应的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确定相关指标权重,通过线性加权平均法综合测评四川农业产业化水平,对四川农业产业化发展乏力的原因进行剖析,最终提出了增强四川农业产业化发展后劲的若干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晖  
入世后四川电子信息产业面临新的发展环境和机遇。当前 ,应进一步清理发展思路和战略对策 ,把大量吸引外资和内资 ,鼓励本土优势传统企业介入和充分发挥现有电子信息企业发展潜力作为推动四川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的三大动力 ,以大开放促四川电子信息产业大发展 ,争取在几年内使电子信息制造业成为四川第一大工业支柱产业 ,并保持其在西部第一和全国十强的重要地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左雄  
四川农业信息化发展较快,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在综合分析四川信息化的基本状况和面临的主要困难后,提出了解决当前问题的四大对策:一是统筹规划和设计,二是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三是建立全方位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四是提高从业人员和广大农民的信息素质。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叶祥凤  廖功磊  宾勇  
在汲取有关新型工业化的研究成果基础上,遵循定量分析原则和四川省情,构建四川省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评价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进行定量分析,将四川省新型工业化发展与全国31省市区进行比较分析,并就准则层指标进行深入分析,以认清四川省新型工业化发展中存在的优势和问题,从而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俊茹  王明利  杨春  石自忠  高海秀  
[目的]肉牛产业作为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农户增收的有效路径,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目标的基础保障。为充分了解我国肉牛产业发展形势,把握肉牛产业面临的突出问题与现实约束,文章研究深入四川和云南开展实地调研。[方法]该文主要采用实地调查法,通过与畜牧主管部门及养殖场(户)等进行访谈及问卷调查,了解四川省和云南省肉牛生产形势及面临的问题。[结果]不同地区肉牛生产及屠宰交易形势差异明显,价格全面上涨推动养殖效益持续向好,对边境走私打击力度加大,肉牛养殖模式不断创新;但当前肉牛产业仍面临环保压力大、基础母畜存栏下降、养殖技术水平低、市场监管机制不健全、政策扶持力度不够等突出问题。[结论]最后针对这些问题,从优化环保措施,支持母牛养殖,提高养殖技术,强化市场监管力度,完善肉牛扶持政策及金融保险制度,充分利用边境国家母牛资源等6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