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73)
- 2023(15749)
- 2022(13631)
- 2021(12675)
- 2020(10499)
- 2019(24130)
- 2018(23924)
- 2017(45765)
- 2016(25025)
- 2015(28169)
- 2014(28382)
- 2013(28108)
- 2012(26088)
- 2011(23681)
- 2010(23933)
- 2009(22103)
- 2008(21719)
- 2007(19174)
- 2006(17376)
- 2005(15717)
- 学科
- 济(103433)
- 经济(103297)
- 管理(72955)
- 业(69810)
- 企(56139)
- 企业(56139)
- 方法(40401)
- 数学(33552)
- 数学方法(33174)
- 中国(30864)
- 农(30029)
- 地方(27314)
- 财(25790)
- 业经(24936)
- 制(22713)
- 学(22548)
- 农业(20711)
- 贸(18010)
- 贸易(17991)
- 银(17550)
- 银行(17499)
- 环境(17475)
- 易(17373)
- 理论(17063)
- 融(16947)
- 金融(16943)
- 和(16940)
- 行(16811)
- 技术(16332)
- 体(15416)
- 机构
- 大学(358189)
- 学院(357634)
- 济(140866)
- 管理(138720)
- 经济(137621)
- 研究(126001)
- 理学(118416)
- 理学院(117004)
- 管理学(115072)
- 管理学院(114408)
- 中国(94158)
- 京(78416)
- 科学(78213)
- 财(67477)
- 所(64159)
- 农(59121)
- 研究所(57937)
- 中心(55975)
- 江(54522)
- 业大(52635)
- 财经(52411)
- 北京(50521)
- 范(50049)
- 师范(49578)
- 经(47393)
- 院(46002)
- 农业(45697)
- 州(44400)
- 经济学(41417)
- 师范大学(40248)
- 基金
- 项目(238935)
- 科学(187253)
- 研究(176588)
- 基金(171200)
- 家(149226)
- 国家(147937)
- 科学基金(126282)
- 社会(110040)
- 社会科(104187)
- 社会科学(104163)
- 省(93905)
- 基金项目(91332)
- 自然(81432)
- 教育(80110)
- 自然科(79417)
- 自然科学(79399)
- 划(79066)
- 自然科学基金(77936)
- 编号(72599)
- 资助(70300)
- 成果(59806)
- 发(54579)
- 重点(53781)
- 部(51979)
- 课题(50810)
- 创(49258)
- 创新(45989)
- 制(45437)
- 科研(44924)
- 国家社会(44715)
- 期刊
- 济(165708)
- 经济(165708)
- 研究(109924)
- 中国(75767)
- 学报(56019)
- 农(55136)
- 科学(52932)
- 管理(52785)
- 财(50641)
- 教育(43306)
- 大学(42248)
- 学学(39461)
- 农业(37847)
- 融(33684)
- 金融(33684)
- 技术(30681)
- 业经(28053)
- 财经(25361)
- 经济研究(25032)
- 经(21615)
- 问题(21473)
- 图书(20139)
- 业(19515)
- 科技(17644)
- 理论(17418)
- 资源(16725)
- 技术经济(16512)
- 现代(16418)
- 版(16209)
- 实践(15869)
共检索到5476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银元 李晓琴 李忠权
可持续发展是四川藏区旅游开发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以发展背景、发展驱动力、发展状态、发展响应为重点,立足政府、市场、社区三大主体,构建了四川藏区旅游开发可持续发展BDSR动力机制模型。通过对该动力机制内涵的分析,认为四川藏区旅游开发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在于政府、市场、社区三大主体作用的全面发挥,并根据藏区旅游开发实际,提出了坚持政府主导作用、突出市场主力作用和重视社区主体作用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四川藏区 旅游可持续发展 机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宋天华
文章指出,四川作为我国西部重要省份,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巨大,民俗文化精彩纷呈,但同时也存在体育旅游的劣势与不足。文章认为,四川体育旅游要整合资源发挥优势,把握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和上海世博会带来的体育旅游机会,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科学发展战略,这将对四川体育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体育旅游资源 可持续发展战略 四川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罗自力 张洋
中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逐步实施 ,为西部乡村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充分发挥西部旅游资源优势 ,优化西部乡村地区资源配置 ,发展乡村旅游业 ,优化乡村产业结构 ,是西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武少腾 付而康 李西
[目的]通过对四川省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研究,综合分析其生态环境、资源开发和经济社会之间的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以期对四川省的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合理的参考建议。[方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以生态环境质量、资源开发情况、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4个方面20个具体指标构成评价综合层,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系统分析四川省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结果]在综合评价层中,生态环境质量和资源开发情况的权重值分别为0.426 5和0.328 4,高于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的0.104 2和0.140 9。四川省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综合得分为85.48,为2级水平。[结论]四川省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处于中等,有较大提升空间;交通开发难度较大和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较低,成为制约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因素;加强旅游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增加交通便捷性,培养一批高素质旅游服务人才队伍是四川省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鄢和琳 包维楷
本文考察了国外有代表性山地国家生态旅游的开发经验,归纳了川西丰富的旅游资源及其特点,首次提出了川西生态旅游开发模式及其相应的生态旅游持续发展的宏观调控措施,为四川西部山地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广海 董志文
现代的海洋旅游已进入全新的发展时期。海洋旅游业在海洋产业中具有先导地位 ,发展潜力巨大。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 ,本文对我国海洋旅游开发的原则及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
海洋旅游 海洋旅游业 可持续发展 原则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琳 杨浩博 李秉毅
本文从湿地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理论与实例相结合,提出了湿地旅游开发的一些模式,探讨了如何在尊重自然进程、维护生态环境、保护物种多样性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开展湿地游憩活动,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
湿地旅游 可持续发展 开发模式 和谐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高梅生
本文分析了四川川东北地区重要城市———达州市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业发展现状及所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山区旅游业发展的对策:即必须依托区域优势和资源特色优势发展优势企业,科学合理地优化配置旅游资源,形成旅游支柱产业,实现山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四川 山区旅游 可持续发展 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方琳 曾绍伦 李健
本文在对四川历史文化名镇旅游资源现状和特色进行归纳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制约文化名镇旅游业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对四川名镇旅游业的开发进行了探索,最后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对策。文章材料的收集主要运用了田野调查法,专家、群众访谈法等方式。
关键词:
四川 历史文化名镇 旅游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赖斌 杨丽娟 方杰
本文以四川省为例对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评价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因子分析确定了三个主导因素,并综合模糊二元对比决策方法,提出了建立模糊因子分析模型的思想,丰富了定量研究该问题的可操作性方法。
关键词:
民族文化生态旅游 可持续发展 测度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柳菲 李惠青
在乡村经济全面振兴过程中,乡村旅游产业也得以快速发展,不断推动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乡村旅游是现代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乡村旅游能快速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加速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文章在乡村振兴战略视角基础上,采用SWOT方法分析四川乡村旅游发展现状,进而全面阐述四川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为如何推动乡村旅游市场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议。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旅游 可持续发展 农村经济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金伟 王士君
黑色旅游是一种情感性的旅游,强调大众对旅游客体的价值判断和情感倾向。近年来,黑色旅游因其独特的吸引力而受到众多旅游者追捧,现已成为广义休闲旅游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分析黑色旅游内涵的基础上,对黑色旅游的动力机制进行了解析。同时,引入共生理论,并以四川灾区为案例对黑色旅游的"共生"模式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唤起人们对黑色旅游的关注,促进人们更科学地认识黑色旅游及其内部规律,同时也期望对四川震后旅游业恢复重建工作有所启示。
关键词:
黑色旅游 内涵 动力机制 共生模式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孙兴湄 覃建雄
通过对我国温泉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研究,从其产品开发和资源环境保护等方面入手,构建出适合温泉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模式。攀枝花红格拥有丰富、稀缺的温泉资源,市场前景广阔,因此各项目应因地制宜,选择合理的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实现区域旅游和谐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晴
重庆市开发生态旅游条件优越 ,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多样 ,分布广泛 ,且与人文旅游资源匹配。利用生态旅游资源优势 ,开发返朴归真生态旅游、森林生态旅游、农业生态旅游、生态科考探险旅游等多种生态旅游 ,促进重庆市社会经济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生态旅游开发 可持续发展 重庆市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萍 杜通平 李贵卿 赖兵
民族文化是非常宝贵 ,且最具全球吸引力的旅游资源 ,在四川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中 ,民族文化开始彰现出特有的魅力。然而 ,旅游在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 ,也加剧了民族文化特色的消褪、散失。因此 ,民族旅游可持续发展成为了目前业界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但是 ,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学术界及社会各界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纵观国内外开发研究成果及现实开发案例 ,结合四川旅游资源特色 ,本文认为建立“文化生态村”是实现四川民族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模式。
关键词:
文化生态村 民族旅游 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