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91)
- 2023(9089)
- 2022(7320)
- 2021(6564)
- 2020(5064)
- 2019(11339)
- 2018(10807)
- 2017(20362)
- 2016(10905)
- 2015(12220)
- 2014(12339)
- 2013(12230)
- 2012(11858)
- 2011(10782)
- 2010(11020)
- 2009(9917)
- 2008(9753)
- 2007(8788)
- 2006(8091)
- 2005(7593)
- 学科
- 济(55758)
- 经济(55719)
- 业(25925)
- 管理(24443)
- 地方(22951)
- 中国(19335)
- 企(18897)
- 企业(18897)
- 农(17802)
- 业经(16265)
- 方法(13637)
- 地方经济(12836)
- 农业(12531)
- 产业(11664)
- 发(10984)
- 数学(10054)
- 学(10038)
- 数学方法(9946)
- 融(9366)
- 金融(9363)
- 环境(9251)
- 技术(9250)
- 和(9127)
- 贸(9116)
- 贸易(9102)
- 银(8969)
- 银行(8953)
- 行(8834)
- 制(8831)
- 易(8663)
- 机构
- 学院(158499)
- 大学(152816)
- 济(65715)
- 经济(64274)
- 研究(62153)
- 管理(54751)
- 中国(45866)
- 理学(45426)
- 理学院(44785)
- 管理学(44051)
- 管理学院(43741)
- 科学(37873)
- 京(34160)
- 所(32061)
- 研究所(28794)
- 农(28328)
- 财(28265)
- 中心(27197)
- 江(26285)
- 范(24877)
- 师范(24666)
- 院(22912)
- 北京(22443)
- 业大(22418)
- 州(21843)
- 农业(21483)
- 财经(21331)
- 省(20756)
- 师范大学(19574)
- 经济学(19463)
- 基金
- 项目(102161)
- 科学(79811)
- 研究(79296)
- 基金(69218)
- 家(60314)
- 国家(59701)
- 科学基金(49761)
- 社会(49757)
- 社会科(47194)
- 社会科学(47190)
- 省(43249)
- 基金项目(36349)
- 划(35430)
- 教育(34346)
- 编号(33396)
- 发(30746)
- 自然(28722)
- 自然科(27871)
- 自然科学(27864)
- 成果(27317)
- 自然科学基金(27312)
- 资助(26576)
- 发展(25181)
- 课题(24842)
- 展(24734)
- 重点(24098)
- 创(21998)
- 部(20718)
- 创新(20482)
- 年(20439)
共检索到2625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海霞 侯昊鹏
要将文化产业培育作为促进四川藏区跨越式发展的支柱产业,需要深化对当地文化产业资源的认识,选择好发展路径,突出重点。体现四川藏民族风情和地域特色的日常生活方式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土壤;展示四川藏民族文化特色的民居、村落、寺庙等是发展文化产业的物质载体;记忆和传承四川藏民族文化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宝贵资源。推进四川藏区文化产业发展需要依托重大项目带动,与旅游产业和生态产业深度融合;构建竞争有序、充满活力的文化产业发展机制,处理好统一规划与发挥各地创造性、政府引导与发挥各市场主体积极性以及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关系;创新人才机制;突出品牌效应。
关键词:
四川藏区 文化产业 源泉 路径 重点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陶恒
文化产业正逐步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文化产业发展也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现方式。本文总结了四川省文化产业投融资发展呈现政府投入力度不断加大、银行业支持作用更加明显、投融资渠道有所拓展、新型融资发展较快等特点。同时,指出其存在政府通融资力度和效率不足、投融资渠道尚不畅通、专业化服务机构缺乏等难点和问题。并针对推进西部地区文化产业投资发展,提出提高政府投入和服务效率、发展新型投融资模式、建立多层次金融服务市场、优化文化产业投融资环境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文化产业 投融资 四川省 西部地区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任啸 赵川
四川藏区有重要的生态保护任务,内地的工业驱动城镇化发展的模式难以在此复制。目前,旅游业已成为四川藏区的重要产业,以旅游为导向推进当地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备受各界关注。从国内外研究旅游与城镇化关系的理论和实践出发,归纳出四川藏区旅游城镇化的发展逻辑在于采取"不平衡发展战略"以推动城镇化和现代化,实现后发优势;而旅游城镇化的动力则源于旅游经济发展及政府政策推动,并由此产生"飞地"和"全域旅游"两种典型模式。未来,四川藏区的旅游城镇化发展路径应主要围绕按照旅游目的地体系布局构筑地理空间,以旅游业为主导实现三产融合发展,以旅游业推动人口由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进行。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何思妤
生态产业是生态经济的产业化形态,它体现了生态资源环境的客观形势,同时也关注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将产业的发展限定其中,实现产业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本文分析了甘青川藏区独特的生态资源优势,指出按照生态产业发展特征与规律该区域发展生态产业的重点领域,并提出实现路径和组织形式。
关键词:
生态产业 实现路径 藏区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古冰 卢钦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互动融合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本文研究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融合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对四川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四川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由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文化产业 旅游产业 产业融合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邹芸
文化产业与农业旅游产业的耦合度极高,两者之间的融合发展可实现地方文化旅游产业优化升级,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从文化产业以及农业旅游产业的功能与内涵出发,分析了两者之间的融合机理,详细阐述了四川省文化产业以及农业旅游产业现状与融合发展的基础,并进一步探讨了两个产业间的融合现状与存在的发展瓶颈,最后探讨了四川省文化产业与农业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
四川省 文化产业 农业旅游产业 融合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新华书店集团公司联合课题组
面对“入世”产生的严峻挑战和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带来的千载良机 ,四川省新华书店集团作为国家的三大试点发行集团之一 ,负重自强 ,锐意创新 ,在短短的两年时间内率先推出了一系列震撼业内的改革传统的人事管理体制 ,实行职工的全员聘任制和干部的竞聘制 ,40 0余名员工中就有 10 0多人自愿解除劳动关系 ;在政府没有分文投入的情况下 ,率先在全国办起了大型现代化书城 ,实现了从批发企业向批零一体化企业的转变 ;大胆进行省市新华书店的连锁整合 ,将昔日的竞争对手变成了今天的合作伙伴 ;创办出版公司 ,实现了图书发行与出版策划的有机结合。所有这些努力 ,不仅为四川省新华书店集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和...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谢莉娜 李进军
产业融合发展是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文化产业、体育产业、农业都与旅游产业构建了良好的融合关系,协同演进发展。四川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业发展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之一。同时,四川白酒产业发达,白酒企业纷纷寻求多元发展的道路。四川旅游产业与白酒产业的融合发展被两个产业都认为是促进产业发展的新方式。因此,进行发展路径研究可以为两个产业的融合发展指明方向。通过文献研究和价值链分析的方法,可以为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研究提供理论和方法依据。研究表明,立足白酒产业,以旅游延伸白酒产业链;立足旅游产业,以白酒延伸旅游产业链;集群和新业态三种方式是酒旅融合发展的可行路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徐明 杜黎明
主体功能区建设是优化空间结构的重要途径,四川地震灾后重建是一次强制性的空间结构变迁。四川主体功能区建设和地震灾后重建具有内在的统一性。论文在分析四川地震灾后对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影响的基础上,重点对主体功能区建设促进灾后重建的路径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协同 灾后重建 主体功能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郭美斌
文化旅游是21世纪旅游消费的主旋律和发展趋势。四川作为文化旅游资源大省,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快速做强做大文化旅游产业,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从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化角度探讨了四川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提出应以确立目标、定位发展路径、形成产业链、培育产业龙头以及培育集群品牌为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根本战略重点,希望能对四川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
文化旅游产业 集群化发展 四川 对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舒畅 付娆 李太斌
围绕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全国上下掀起积极落实、认真推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建设的新高潮。公益性文化事业是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重要手段,经营性文化产业是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性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两者在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化事业的建设,特别是乡镇地区的文化事业建设,在推动过程中深度融合、兼顾文化产业发展思路,将会形成两者共同发展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
乡镇文化事业 文化产业 融合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彭红碧
四川对外贸易发展当前既陷入规模小增速缓、结构失衡、促进作用有限、比较优势偏弱等困境,又面临经济环境收紧、经济结构优化、驱动因素升级、利益保障困难等新的环境。新常态下的发展路径,应包括促进经济发展,改善外贸发展经济环境;构筑优势产业,增强外贸发展产业支持;优化外贸结构,提升外贸发展比较优势;拓展国际市场,拓宽外贸发展空间载体;加强风险防范,提供外贸发展利益保障。
关键词:
四川对外贸易 发展路径 新常态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玉邦 眭海霞 徐云峰
进入经济新常态,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必须寻求新的动力和发展路径。目前四川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主要靠政策和资源要素驱动,存在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基础薄弱、基础设施落后、社会服务事业发展滞后等困境。在新常态下,应以政策驱动和要素驱动为基础,以创新驱动和改革驱动为核心,以利益驱动和机制体制驱动为两翼,以新型城镇化建设、培育旅游优势产业、利用新的区域规划机遇、深化市场改革、改革考评机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路径,推动四川民族地区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 四川民族地区 经济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战炤磊 方建中
以整个苏南地区为规划范围建设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是江苏省在新的历史时期为落实创新驱动战略、发展创新型经济、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省份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战略定位是深化改革的试验区、创新驱动的引领区、新兴产业的集聚区、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国际竞争的前沿区、自主创新的样板区。转型压力、创新红利、研发优势、政策扶持为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提供了多元动力。为顺利实现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规划建设目标,必须加强制度创新,积极探索有效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
苏南 自主创新示范区 自主创新 创新红利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四川藏区农牧业发展对策研究》课题组 杨祥禄
四川藏区政治、生态地位极为重要,农牧业是兴藏富民的基础性支柱产业。从资源特点看,四川藏区生态环境独特,动植物资源、气候资源、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同时,生态极其脆弱,生态保障功能发挥压力很大。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农牧业,改善和强化生态保障功能,培育和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是加快四川藏区农牧业发展,促进农牧民持续增收,不断壮大藏区经济实力,积极探索在生态脆弱地区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四川藏区 农牧业发展 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