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60)
- 2023(2331)
- 2022(1939)
- 2021(1833)
- 2020(1597)
- 2019(3444)
- 2018(3411)
- 2017(6076)
- 2016(3564)
- 2015(3964)
- 2014(3804)
- 2013(3835)
- 2012(3680)
- 2011(3311)
- 2010(3357)
- 2009(2888)
- 2008(2841)
- 2007(2301)
- 2006(2104)
- 2005(1854)
- 学科
- 济(12214)
- 经济(12205)
- 业(6843)
- 学(6644)
- 管理(6402)
- 方法(5765)
- 数学(5213)
- 数学方法(5131)
- 企(5022)
- 企业(5022)
- 农(3715)
- 中国(3081)
- 地方(2972)
- 财(2784)
- 税(2777)
- 税收(2578)
- 农业(2546)
- 收(2546)
- 环境(2267)
- 业经(2254)
- 生态(2045)
- 和(2042)
- 制(1966)
- 水产(1918)
- 贸(1901)
- 贸易(1898)
- 土地(1860)
- 易(1808)
- 融(1806)
- 金融(1806)
- 机构
- 大学(49541)
- 学院(48964)
- 研究(23481)
- 科学(18461)
- 中国(17125)
- 济(16985)
- 经济(16601)
- 管理(15449)
- 所(14284)
- 农(14209)
- 研究所(13546)
- 理学(13413)
- 理学院(13143)
- 管理学(12716)
- 管理学院(12631)
- 农业(11566)
- 京(11187)
- 业大(10571)
- 中心(9938)
- 院(9443)
- 省(9107)
- 室(9074)
- 实验(8637)
- 实验室(8312)
- 江(8022)
- 重点(7880)
- 研究院(7793)
- 科学院(7757)
- 财(7739)
- 范(7303)
共检索到736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再学 龙贵兴 金星 郭永旺 刘晋
为测报及防治工作提供依据,利用1995-2012年贵州省大方县系统监测的四川短尾鼩种群生态数据,对其种群数量动态及繁殖特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短尾鼩在住宅、稻田和旱地耕作区均有分布,占总捕获兽类数的6.68%,为当地农区常见害兽之一。不同年度、月份和季节种群数量具有明显差异,多年平均捕获率为0.25%,全年种群数量在3-4月和9-10月出现2个高峰,平均捕获率分别为0.23%~0.24%和0.49%~0.54%,后峰明显高于前峰。种群总性比1.46,繁殖期为3-10月,平均怀孕率24.26%,平均胎仔数5.06只,平均睾丸下降率41.94%,平均繁殖指数0.73。不同月份和季节种群繁...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魏刚 陈永强 黄林
对嘉陵江短尾鮠的繁殖作了研究,主要研究了短尾鮠的生殖群体、繁殖力和胚胎发育。采用LRH-A、HCG加鲢脑垂体催产短尾鮠获得成功,催产适宜水温23~26℃,效应时间10~14h,胚胎发育较快,感官、须等在出膜之前出现。
关键词:
短尾鮠 繁殖力 胚胎发育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查木哈 阿力古恩 袁帅 付和平 武晓东
【目的】研究阿拉善荒漠区小毛足鼠的繁殖特征及其对种群的调节作用。【方法】于2006-2011年每年4、7、10月上旬,采用铗日法,对内蒙古阿拉善荒漠区小毛足鼠种群数量及繁殖特征进行了调查。【结果】调查期间,在该研究区共捕获小毛足鼠502只,其中雌性253只,雄性249只,其平均雌雄性比为1.02±0.22、平均怀孕率为(37.63±14.70)%、平均胎仔数为(5.64±1.58)只、平均睾丸下降率为(63.07±34.29)%、平均繁殖指数为0.77±0.17。小毛足鼠捕获数量与平均雌雄性比呈极显著正相关(r=0.99,P<0.05...
关键词:
小毛足鼠 种群 繁殖特征 阿拉善荒漠区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廖琳琳 肖顺 刘国坤 张绍升
在福建省花生种植区发现短尾根腐线虫的侵害.采用胡萝卜愈伤组织培养线虫,观察温度对线虫繁殖力的影响以及线虫在最适温度下的胚胎发育过程.研究表明,短尾根腐线虫繁殖的适宜温度为2530℃,最适温度为30℃.30℃下短尾根腐线虫从产卵至2龄幼虫孵化需要89 d.
关键词:
温度 短尾根腐线虫 繁殖力 胚胎发育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邓萍 唐良美
分别观测成年四川白兔和德国白兔母兔发情配种行为、发情和产后外生殖器色泽、不同发情征状、配种效果及产前后生殖激素水平变化。结果表明:四川白兔发情盛期易配种,受胎率达96%;发情后期也有一定的配种受胎能力,产后易血配,其受胎率为78.95%。德国白兔发情盛期受胎率为66.67%,发情后期受胎率为0,产后血配受胎率为30.30%;产前后孕酮水平明显由高降低,说明四川白兔具有易血配的特性。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建生 严利平 胡芬
根据1986年和2010年在黄海北部取样测定的日本鲭(Scomber japonicus)产卵群体基础生物学数据以及怀卵量计数结果,对其繁殖生物学特征的年代际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日本鲭产卵群体基础生物学特征方面,1986年的叉长、体质量、纯体质量和性腺重这4项基本生物学指标的范围和平均值均明显大于2010年,年龄结构从1986年由1+~7+龄组成,2+龄和3+龄为优势组,改变为2010年由1+~3+龄组成,2+龄为优势组。在性腺成熟度组成和性腺指数(GSI)方面,2次采样均发现日本鲭雌鱼性腺成熟度以Ⅳ期和Ⅴ期为主;开始排卵前,GSI随性腺成熟度的增加而增加;相同叉长组而言,2010年平...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建生 严利平 胡芬
利用1960–2012年间3个时间段共1054尾东海日本鲭(Scomber japonicus)繁殖群体的基础生物学数据,对其群体组成、肥满度、性比、性成熟长度等繁殖特征的年代际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东海日本鲭繁殖群体的年龄结构和优势年龄组、肥满度指数、最小和平均性成熟长度都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各年代的性比均符合1∶1关系(P>0.05),但呈现升高的趋势。与前2个年代相比,21世纪初期有大量1龄鱼加入繁殖群体,这有助于提高繁殖群体的数量。各年代的雌雄鱼性成熟长度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最小和平均性成熟长度均表现为雄鱼略大于雌鱼。面对近50年来不断增强的捕捞压...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袁振安 杜文婷 刘国华 毛霞 洑香香
【目的】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扦插基质和生长阶段对东京四照花Cornus hongkongensis subsp. tonkinensis嫩枝扦插生根过程中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为东京四照花的繁殖和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清水处理为对照,对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生根粉1号(ABT-1)、萘乙酸(NAA)和吲哚乙酸(IAA)]、质量浓度(100、300和500 mg·L~(-1))和浸泡时间(30、60和180 min)进行正交设计,采用4种扦插基质[蛭石(S1)、河沙(S2)、V(泥炭土)∶V(蛭石)∶V(珍珠岩)=2∶2∶1(S3)和V(泥炭土)∶V(黄土)=1∶1(S4)],在不同生长阶段(初期、中期和末期)进行嫩枝扦插,统计分析各生根指标,测定生根过程中营养物质质量分数和相关生根酶活性的变化。【结果】(1)东京四照花插穗生根类型以皮部生根为主,占总生根数的58.60%。(2)在正交试验中,300 mg·L~(-1)IAA浸泡30 min处理生根率最高(77.78%)。(3)在扦插基质中,S3基质中插穗生根率和生根指数均最高(82.22%和19.34)。(4)在生长阶段试验中,生长中期插穗生根率最高(82.22%)。(5)相较于对照,IAA处理有效促进了插穗体内的养分消耗,提高了氧化酶的活性。(6)相关分析表明:生根率与根原基诱导和愈伤形成期间内的可溶性糖、淀粉和可溶性蛋白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在生长中期采制的穗条通过300 mg·L~(-1)IAA浸泡30 min,扦插在S3基质中,生根率和生根指数均最高,分别可达82.22%和19.34。图2表7参3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常禄 吴坚
对13巢日本弓背蚁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平均每蚁巢有卵249粒、幼虫592头,蛹306只、工蚁1298只、无翅雌蚁(蚁后)1只,各虫态数量无稳定比例.种群数量与蚁群年龄及土壤性质有关.每年秋季产生有性蚁,翌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婚飞.婚飞后单个雌蚁繁育出第1批工蚁需37天.雌蚁在有工蚁照顾下每天产卵,日均产卵12.5粒,单个雌蚁产卵量低.雌蚁缺乏时,工蚁也可少量产卵.大、中、小型工蚁均有产卵能力,大型工蚁产卵力较强.单个饲养的工蚁不能产卵.
关键词:
日本弓背蚁 种群动态 繁殖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亚 薛毓才 陈慧聪 舒皝 穆亮亮 蒋刚 王伟隆 黄旭雄
为了探究培养隆线溞(Daphnia carinata)的适宜饵料,选用玉米粉、酵母、小球藻粉(Chlorella sp.)、裂壶藻粉(Schizochytrium sp.)、绿球藻(Chlorococcum sp.)和微绿球藻(Nannochloropsis oculata)6种饵料分别喂养隆线溞,并测定隆线溞的生长繁殖参数、饵料营养组成及养殖水体水质和细菌含量等参数。结果显示,投喂绿球藻组隆线溞在培养各阶段均具有最高的成活率;投喂小球藻粉、绿球藻和微绿球藻组隆线溞首次产子代时间(4.0 d)显著快于其他各组;投喂绿球藻组隆线溞具有最大的繁殖量(375.2 ind);投喂玉米粉组子代存活率显著低于其他其他组。投喂绿球藻组隆线溞具有最大的净繁殖率R0 (293.3),且显著高于其他组;投喂小球藻粉组隆线溞具有最短的平均世代时间T (5.0 d),且显著低于其他组;投喂小球藻粉、绿球藻和微绿球藻组隆线溞的内禀增长率rm和周限增长率λ无显著差异(P>0.05), 3组均显著高于其他组(P
关键词:
隆线溞 饵料 生长繁殖 种群动态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区焯林 刘志敏 崔志新 曹毅 董华强 聂呈荣
研究了福绿、早青二号和日本旺绿青花菜对桃蚜生长发育、繁殖和种群数量的影响.以作用因子组建了不同品种青花菜上桃蚜试验种群生命表,并分析了青花菜叶片营养成分与桃蚜产仔量、发育历期的关系.结果表明,福绿、日本旺绿上桃蚜种群趋势指数较大,其值分别为22.490和22.328,较适合桃蚜试验种群增长;早青二号上桃蚜种群趋势指数较小,值为4.543,对桃蚜试验种群增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桃蚜产仔量与青花菜叶中蔗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蛋白质、脯氨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桃蚜发育历期与蔗糖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蛋白质、脯氨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青花菜 桃蚜 生长发育 繁殖 种群数量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成成 陈玉珂 董晓庆 董婧 张东鸣
试验设4个处理,每个处理设4个重复,分别以0、0.4、0.8、1.2 g/L的牛磺酸处理轮虫,研究不同质量浓度的牛磺酸对圆型臂尾轮虫种群增长和繁殖的影响。试验期为264 h。结果表明:各处理组的轮虫种群增长均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0.8 g/L处理组在整个试验周期内轮虫种群密度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对照组种群密度和日平均增长率在试验进行至144 h时均达到最大值,而处理组种群密度最大值出现在168 h,且0.8 g/L处理组的种群密度峰值最大,168 h后对照组轮虫种群增长极显著下降。0~24 h时,对照组怀卵率迅速升高,而其余各组缓慢升高。168~264 h阶段内,对照组怀卵率迅速下降,而各处理...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何忠全 陈德西 毛建辉 尹勇 罗林明 沈丽 封传红 罗怀海 王红 刘欢 黄腾飞 胡容平
2008-2014年,通过对四川主要不同生态区茶树病害、昆虫、螨类、蜘蛛种类和4种重大害虫(螨)种群数量动态进行比较系统的调查与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结果:1从调查采集的5000余份茶树病害、昆虫、螨类、蜘蛛标本中,鉴定出真菌病害20种,其中,叶部病害12种,枝干病害6种,根部病害2种;鉴定出昆虫纲种类9目,39科34种,其中,害虫25科29种,天敌15科7种;鉴定出蛛形纲种类2目,9科10种,其中害螨4科4种,蜘蛛5科6种。2根据病虫害发生范围、出现频率和危害程度,明确了四川茶园主要病害包括:茶饼病、茶网饼病、云纹叶枯病、轮斑病、炭疽病、赤星病、白星病8种;主要害虫包括:茶蚜、假眼小绿叶蝉、黑...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许宗林 苟曦 李昆 叶德宪
四川省测土配方施肥18个县的3183个土壤样品的分析结果表明,四川省土壤总体养分水平中等,土壤速效钾、有效硼、有效钼普遍缺乏。其中有机质(21.4 g/kg)、全氮(1.39 g/kg)、碱解氮(144 mg/kg)、有效磷(15.1 mg/kg)、速效钾(71 mg/kg),有效铜(2.81 mg/kg)、有效锌(1.41 mg/kg)、有效铁(82.1 mg/kg),与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相比,均有上升趋势。1985~2003年19年间,15个国家级监测点的资料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水田明显高于旱地,旱地增加不显著;土壤碱解氮略有上升,但旱地土壤的氮素盈余率过高可能带来环境污染的潜在威胁;有效...
关键词:
土壤养分 动态变化 养分盈亏 四川省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赵永敢 李玉义 逄焕成 王龙昌 任天志
文章以四川省21个市(州)为研究对象,基于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压力指数模型,对1990~2008年四川省及其21个市(州)的耕地压力进行了测算,并对压力等级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显示,四川省的耕地压力时空变化情况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1990~1994年耕地压力指数缓慢上升,1995~1999年耕地压力指数持续下降,2000~2008年耕地压力指数波浪式上升;各市(州)间差异显著,除宜宾市和凉山州外,压力指数都在增加;多数市(州)压力等级处于明显区,耕地压力较大;耕地压力较大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人口密度大、经济发展较快、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和耕地综合生产能力低的地区。在以上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保障四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