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709)
2023(17986)
2022(15216)
2021(14115)
2020(11811)
2019(26761)
2018(26670)
2017(51320)
2016(27885)
2015(31476)
2014(31546)
2013(31460)
2012(28876)
2011(25918)
2010(26188)
2009(24575)
2008(24411)
2007(21794)
2006(19736)
2005(18054)
作者
(81594)
(67629)
(67276)
(63838)
(43346)
(32306)
(30437)
(26401)
(25746)
(24411)
(23054)
(22984)
(21678)
(21646)
(20976)
(20532)
(20042)
(19845)
(19407)
(19363)
(16917)
(16784)
(16331)
(15554)
(15221)
(15205)
(15096)
(15060)
(13555)
(13365)
学科
(120530)
经济(120365)
(100837)
管理(94838)
(88454)
企业(88454)
方法(47736)
数学(37637)
数学方法(37247)
(37215)
(35895)
业经(35552)
中国(33759)
地方(28998)
(27104)
农业(25645)
(24521)
财务(24428)
财务管理(24391)
企业财务(23048)
(22175)
技术(22113)
(21387)
理论(21089)
(20291)
贸易(20272)
(19615)
(19369)
(19352)
银行(19308)
机构
学院(402574)
大学(399218)
(162930)
管理(160961)
经济(159345)
理学(137329)
理学院(135836)
研究(134790)
管理学(133858)
管理学院(133113)
中国(103831)
(86357)
科学(81267)
(78869)
(67942)
(67222)
(62980)
财经(61168)
中心(61007)
研究所(60873)
业大(58585)
(55368)
北京(54920)
(52393)
农业(52081)
师范(51946)
(50487)
(48922)
经济学(47498)
财经大学(44976)
基金
项目(262924)
科学(207416)
研究(196539)
基金(189167)
(162835)
国家(161334)
科学基金(139918)
社会(123728)
社会科(117156)
社会科学(117125)
(105459)
基金项目(100501)
自然(89684)
教育(89185)
自然科(87543)
自然科学(87522)
(86242)
自然科学基金(85944)
编号(80974)
资助(77139)
成果(65832)
(59091)
重点(58286)
(57498)
(56309)
课题(56115)
创新(51988)
(51004)
国家社会(49938)
项目编号(49598)
期刊
(194098)
经济(194098)
研究(123753)
中国(84830)
管理(64488)
(63525)
(63021)
学报(58808)
科学(56172)
教育(45817)
大学(45375)
农业(43498)
学学(42609)
(39180)
金融(39180)
技术(38214)
业经(34264)
财经(30341)
经济研究(28954)
(25926)
问题(24872)
(24017)
技术经济(21055)
现代(19683)
图书(19542)
科技(19294)
理论(19084)
商业(18763)
(18045)
(17725)
共检索到6201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唐志红  张镨心  
物流业与制造业存在相互促进、螺旋上升的动态关联关系。采用投入产出法与比较分析法,结合四川省的实际情况,利用完全消耗系数对四川省物流业和制造业互动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省物流业与制造业产业关联不足,物流业与制造业处于非均衡的互动发展状态,制造业对物流业的需求拉动作用大于物流业对制造业的反向促进作用。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唐志红  张镨心  
物流业与制造业存在相互促进、螺旋上升的动态关联关系。采用投入产出法与比较分析法,结合四川省的实际情况,利用完全消耗系数对四川省物流业和制造业互动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省物流业与制造业产业关联不足,物流业与制造业处于非均衡的互动发展状态,制造业对物流业的需求拉动作用大于物流业对制造业的反向促进作用。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董千里  
从集成场视角分析和构建两业联动发展模式类型,提出基于关系维、集成维和过程维模式类型为评价基础的省域两业联动发展水平评价模型,通过FUZZY隶属度得到综合评价指标,即省域两业联动发展综合指数,并能从集成场视角构成的模式类型指出其模式完善的途径。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任丹丹  
本文利用广东省2002年、2007年、2012年的投入产出流量表,通过测算直接消耗系数、中间投入率、中间需求率,对广东物流业发展与制造业的升级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物流业发展对资源性制造业、中低技术制造业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对高技术制造业的发展促进作用不明显。广东物流业和制造业均处于低附加值、高带动能力的水平,物流业没有对制造业提供有效的支撑,特别是物流的低效率和高成本减少了企业利润,制约了制造企业的转型升级。因此,需要将物流逐渐融入智能制造流程中,使二者相互融合发展成为趋势,借助物流服务业较高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甘卫华  汪娟  
江西省物流业从21世纪初期开始起步。近年来,得到稳步发展。本文以江西省物流业、制造业二者关系作为研究对象,首先收集了江西省2000-2006年的制造业生产总值与物流业生产总值的数据,然后利用Spss统计软件作为分析工具,进行了江西省制造业生产总值的时间序列预测,最后对二者关系建立模型并对其回归结果进行检验和说明。文章通过分析得出:江西省现代物流的发展有利于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两者基本符合描述经济增长趋势的逻辑(logistic)模型;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也有利于现代物流的发展,两者基本符合inverse模型。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晓艳  李道芳  
文章运用经济学和管理学相关理论(包括交易费用理论、博弈论、核心竞争力理论)分析和讨论了制造业与物流业有机融合、联动发展的机理,并分析了安徽省物流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现状和制约因素,最后,提出了安徽省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策略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熊焱  周微  
本文以江西省物流业与制造业的联动发展以及相关的政策作为研究对象,与现有研究不同的是,对于两业联动发展的研究,很多文献都是从正面去分析现状,数据量也偏少,笔者借用已有的一些研究成果,通过灰度关联模型来分析江西省物流业与制造业发展规模以及两业联动发展的现状。通过这些分析,揭示两业联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然后结合江西省的具体省情,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和政策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兴  
分析了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的机理和演化路径,建立灰色关联模型,对东莞1997-2011年的物流和经济发展数据进行了关联分析,并对东莞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思路进行了探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唐涌  朱莲  张洁  
物联网时代下物流发展战略研究是现代物流发展应用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通过阐述物联网和现代物流的相关概念及相互影响,从四川物流业现状出发,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剖析了四川省发展现代物流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依托物联网技术,从物流服务体系的角度提出了四川省现代物流的发展思路:构建综合交通运输平台;统筹不同运输方式;优化物流空间布局,加强物流园区建设;推进物流信息建设,提升物流信息化水平。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郑贤贵  吴桂修  王绍洪  
基于Bain Joe S传统产业组织理论的结构-行为-绩效(SCP)范式,运用对比分析、主成分分析、非参数检验等方法对四川省和广东省的制造产业进行区域优势比较。结果显示:两省制造业产业结构相似系数为51.1%,存在较大差异,四川省的传统产业结构偏重、资源依赖性强、新兴产业技术水平和盈利能力偏低;而广东省在技术含量高、附加值较大的技术型、信息性产业以及利用外资能力方面较强,四川和广东两省存在区域合作互补的潜力。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文君  
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是四川省四大优势产业之一。因此,增强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对于促进四川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四川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自主创新面临的形势,透过大量数据剖析了四川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自主创新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最后从政府、企业、高校等多个角度提出了提升四川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议措施。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耿维  
四川省的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起步于“一五”、“二五”和“三线建设”时期,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其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已初步形成。但是,四川省在发展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方面还存在思想上、认识上、体制上、机制上的问题,须在体制改革、技术创新、环境创造等方面做更大的努力。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肖红军  
<正>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是国民经济的基石。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要求,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是培育和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支撑。四川制造业在全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四川正大力推动实施“制造强省”战略,开启了制造业发展新征程。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四川塑造新动能新优势、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战略路径。《四川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2023年11月出版)一书,是由蓝定香研究员主持的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重大集体攻关项目“四川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重大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该书基于全球价值链重塑视野,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客观分析了四川制造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进而明确了四川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领域、动力机制、基本路径和保障机制。总体上看,该书主题鲜明、逻辑严谨、特色突出,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较强的实践指导作用。
关键词: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冯清利  郑红玲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是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文章以河北唐山市为例,在分析其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状况基础上,提出了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思路,以期为加快两业联动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雯  
随着我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物流业作为第三利润源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目前我国物流业发展的整体水平远远滞后于制造业发展的要求,受制造企业自身因素、物流企业自身因素、两业共同因素以及诸多客观因素影响,我国两业联动总体发展水平较低,层次不高,联动机制尚未整体建立。为推动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两业应树立联动发展意识,健全信用机制,建立利益分配与协调机制,加强两业联动发展政策扶持力度,加强两业联动发展智力支撑,完善两业联动发展机制,全方位推进制造业与物流业良性互动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