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71)
2023(11936)
2022(10246)
2021(9259)
2020(8087)
2019(18583)
2018(17997)
2017(34196)
2016(19586)
2015(21512)
2014(21407)
2013(21187)
2012(19956)
2011(18058)
2010(18193)
2009(16758)
2008(16796)
2007(15179)
2006(13164)
2005(11490)
作者
(61100)
(51296)
(51293)
(48625)
(32431)
(24961)
(23162)
(20199)
(19297)
(18310)
(17597)
(17300)
(16572)
(16203)
(16191)
(16124)
(15952)
(15099)
(14818)
(14768)
(13200)
(12781)
(12531)
(11786)
(11641)
(11347)
(11289)
(11278)
(10489)
(10445)
学科
(78557)
经济(78479)
管理(49223)
(48921)
(37874)
企业(37874)
方法(36935)
数学(32912)
数学方法(32575)
(23278)
(20068)
(19786)
中国(19443)
地方(18101)
业经(16551)
农业(15707)
(15358)
贸易(15353)
(14857)
(14071)
理论(12712)
环境(12160)
(12062)
财务(12045)
财务管理(12015)
企业财务(11422)
技术(11162)
(11128)
金融(11125)
(11091)
机构
大学(284674)
学院(283443)
(111339)
经济(108993)
管理(102227)
研究(100538)
理学(89469)
理学院(88279)
管理学(86404)
管理学院(85896)
中国(71136)
科学(68228)
(63308)
(60200)
(53996)
业大(52207)
农业(50572)
研究所(50012)
(48625)
中心(45284)
(43915)
财经(39682)
(38653)
师范(38082)
北京(36872)
(36054)
(35960)
经济学(34643)
(34120)
(33989)
基金
项目(198081)
科学(153395)
基金(142110)
研究(135066)
(128291)
国家(127256)
科学基金(106297)
社会(84184)
(81364)
社会科(79756)
社会科学(79727)
基金项目(76760)
自然(72256)
自然科(70590)
自然科学(70557)
自然科学基金(69305)
(68021)
教育(63430)
资助(57557)
编号(52933)
重点(46148)
(42984)
(42955)
成果(42050)
(41142)
计划(40188)
科研(39030)
创新(38598)
课题(37983)
科技(35930)
期刊
(117245)
经济(117245)
研究(75858)
学报(58766)
(56366)
中国(53072)
科学(49754)
大学(42088)
学学(40173)
农业(37876)
(36849)
管理(33042)
教育(30146)
技术(22720)
(21107)
金融(21107)
(20619)
业经(20049)
财经(19407)
经济研究(18777)
(16667)
问题(16658)
(16609)
业大(16111)
科技(14387)
资源(14003)
技术经济(13825)
农业大学(13375)
商业(12823)
统计(12729)
共检索到4030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王乐  包庆丰  
在森林康养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研究森林康养基地的空间结构以及影响因素对优化森林康养资源要素空间配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文章通过引入时间维度纵向分析视角,运用最邻近指数、不均衡指数、核密度分析、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对2017-2021年四川省森林康养基地空间结构及影响因素进行动态分析,构建区域森林康养基地系统分析框架,利用地理探测器从单因子影响与双因子影响两个方面分析空间结构变化的作用机理。结果显示:四川省森林康养基地5个时间段最邻近指数均小于1,总体空间分布类型为凝聚型,各年份可观测平均距离和期望平均距离从8339.76米缩小至6312.48米,聚集效应不断增强,并形成多核心分布形态。核密度演变显示空间结构由点、团分布逐渐向带、集群分布转变,最终形成C字型核密度结构。因子探测可得路网密度(q=3.64)是空间结构首要的单因子影响因素,其次是森林面积(q=3.33)、人口密度(q=3.1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q=3.02);交互探测可得,任意两个指标交互后对研究对象空间结构的影响均强于单个指标的作用,森林康养基地空间结构是森林康养需求人群、目的地经营管理者、基地康养能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基于研究结论,文章提出根据人口密度合理规划森林康养基地规模、区域间适时开展森林康养合作等政策启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浩然  王玉华  刘笑含  王志明  
[目的]提升国内有机农业空间布局规模化、集聚化程度,辨明有机农业企业及其生产组织主体的分布规律与影响因素,有利于促进我国有机农业、企业及生产组织主体空间与结构的进一步优化与调控。[方法]该研究采用ArcGIS、相关性分析法和SPSS数据处理,通过中国农产品认证信息系统构建有机农业数据库,分别使用定量与定性方法,分析全国有机认证企业的基地分布格局与特征,并深入剖析四川省有机农业认证企业基地的空间演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2012—2021年中国以及四川省有机认证企业基地数量存在非均衡性空间分布,且四川省内地区差异性日趋显著;四川省有机农业企业基地的空间分布不具有显著集聚特征,重心由中部向东部偏移,分布区域呈由中心向四周扩散的趋势。分析显示:种植基底条件、环境质量、经济发展水平、农业生产比重、交通运输能力、城市发展水平、产业补贴力度和政策指引强度八类综合影响因子对四川省有机农业企业基地的空间分布均具有正向影响,其中城市经济水平和交通运输能力等因子的相关性较为显著。[结论]社会、经济、政策和自然四种因素对我国有机农业企业基地分布的影响程度依次递减,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能力和城镇化水平的影响力最为显著。未来中国和四川省有机农业企业基地的空间优化发展应重点培育优势地区企业和基地的外部环境与要素条件,以形成有机农业企业认证基地的优势规模空间与良好的区域乘数效应;依据有机农业认证企业基地分布重心的变化,可提供相应的空间政策、经济和社会等方面服务与条件支持,促进现有基地中心地区与空间集聚区的强化与提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凌  孙根紧  
文章运用地理集中指数、基尼系数、变异系数和均衡比系数,对四川省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结构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发现:从全省层面看,四川省A级旅游景区呈集中态势,空间分布不均衡;从区域层面看,五大经济区内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均衡程度不同,且各等级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均衡程度亦显著差异;从地市层面,各等级A级旅游景区的面积均衡比、人口均衡比和经济均衡比显著不同。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黄寰  李源  郭义盟  彭晓红  
选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从双创主体、环境和绩效三个方面对四川省21个市(州)的创新创业综合能力进行评价。结论发现:成都创新创业能力突出,四川省创新创业能力在空间上呈现同级聚集和空间扩散现象。最后,在创新空间扩散理论的指导下,提出了构建以"成—德—绵"为核心的"区域协同创新创业圈"的政策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黄寰  李源  郭义盟  彭晓红  
选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从双创主体、环境和绩效三个方面对四川省21个市(州)的创新创业综合能力进行评价。结论发现:成都创新创业能力突出,四川省创新创业能力在空间上呈现同级聚集和空间扩散现象。最后,在创新空间扩散理论的指导下,提出了构建以"成—德—绵"为核心的"区域协同创新创业圈"的政策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秦明达  张兰  张洋  路森  
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进行设计问卷,结合实地调研与在线问卷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现阶段中国居民森林康养消费需求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中国森林康养产业普及程度较浅,深度的森林康养内容认知与发展进展很浅薄;森林康养消费需求会促使居民的消费行为,而态度、知觉控制会显著正向影响居民的消费需求,态度、规范与知觉控制之间影响显著。因此,应设计多层次森林康养产品,鼓励森林康养养老,助力脱贫攻坚;提升居民参与森林康养的客观能力,奠定消费战略的基础;研究康养理论,推行康养理念,设计康养服务产品;政企协力推进,构建政-企-森-居-社会协调发展新模式,以便促进森林康养良好发展。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都云霞  刘亚勇  
长期以来,资本结构一直是国内外财务理论研究的重点课题。国内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资本结构与企业绩效相互关系的研究,二是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研究。本文以四川上市公司为例,分析研究了其资本结构特点和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发现,四川省上市公司负债比率偏低,负债结构不够合理;公司绩效与资本结构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企业规模与资本结构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系,企业的成长性和资产抵押价值与资本结构具有较弱的正相关关系。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何思笑  张建国  
【目的】探究目前浙江省森林康养品牌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为科学合理布局森林康养基地,充分利用及开发森林康养资源,实现供需有效对接,促进森林康养产业有序高效发展提供指导。【方法】以浙江省"中国森林康养基地""中国森林氧吧""浙江省森林康养基地"和"浙江省森林氧吧"共计134处森林康养品牌资源为对象,运用最邻近指数、地理集中指数、不平衡指数、核密度分析、缓冲区分析及Pearson相关性分析方法,探究浙江省森林康养品牌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其空间布局的自然及社会人文因素。【结果】浙江省内森林康养品牌资源空间分布整体为凝聚型,集聚趋势明显;市域层面来看,湖州市、丽水市、台州市及温州市为均匀型,杭州市、衢州市、金华市及绍兴市为凝聚型。森林康养品牌资源在各地级市内的分布并不均衡,根据各地级市所拥有的数量不同可划分为4个梯队,各梯队间存在较大差异。核密度分析发现:不同区域内森林康养品牌资源分布存在较大差异,可划分为以湖州市安吉县为主的大核区,湖州市长兴县、杭州市桐庐县、丽水市龙泉市为主的次核区以及以衢州市江山市、金华市义乌市、绍兴市新昌县为主的小核区;森林康养品牌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受地形、森林覆盖率、水系、社会经济基础、交通通达性、中心城市关联度综合作用影响。【结论】受到自然及人文因素的综合影响,目前浙江省森林康养品牌资源在各地级市间分布不均,各地森林康养产业发展进程存在较大差异。森林康养资源及产业在开发与建设中,地形、森林覆盖率、水系影响其景观基底与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基础、交通通达性及与中心城市的关联度关乎其经济支撑、市场潜力及可达性。日后浙江省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要基于地区资源条件及优势,进一步结合政策支持、市场调查、合理规划、资源整合等,从而实现"全域化布局""一体化推进""标准化管理"的目标。图5表1参23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杨燕平  谢建平  胡澜  
为了了解四川省北川县居民对医养结合的知晓情况、需求情况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文章采用自填式或询问记录式发放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随机抽样抽取当地居民500人,其中有效问卷460份。结果表明:北川县老年人对医养结合的认知度不高、需求率较低。导致这种现象主要受居住情况、医保类型、慢性疾病和身体状况的影响,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合理建议,并对医养结合研究前景进行展望。认为北川县老年人对医养结合知晓情况为14.3%,有69.1%的老年人没有选择医养结合模式的打算。今后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增加幸福指数。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苟杰松  李宗南  吴柏清  蒋怡  董秀春  
[目的]探究四川省水产养殖业空间分布格局及驱动因素,为优化该省水产养殖业布局、促进产业提质增量提供参考。[方法]以四川省各县域(市辖区)为基本空间单元,借助该省渔业统计年鉴和地方统计年鉴,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地理探测器及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该省水产养殖业的空间分布格局、影响因素及主导因子作用强度的空间异质性。[结果]①四川省水产养殖面积和养殖产量都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川东岷江和沱江沿岸平原丘陵地区(包括荣县、威远县、资中县、井研县、仁寿县、雁江区、简阳市等)为该省的主要水产养殖业集聚区;②养殖面积、平均单产水平、淡水鱼苗数量和养殖劳动力为养殖产量的主导因子;③主导因子正向回归系数影响效应中,养殖面积由中部向南北两边递减,平均单产水平由东北部向西南部递减,淡水鱼苗数量由北部向南部递减。而养殖劳动力由东南部向西部从负值向正值过渡且逐渐增加。[结论]四川省水产养殖业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为该省水产养殖业集约化发展、因地制宜差异化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是优化该省水产养殖业布局、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佳嘉  徐园园  陈裕鑫  王永祥  魏佳轩  程武学  
【目的】探究土地利用转型所带来的生态环境质量变化,并分析生态环境质量空间分异影响因素,以期为四川省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中土地管理和区域规划等提供科学支撑。【方法】基于四川省2000、2010、2020年三期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数据,从“三生”土地利用功能维度出发,采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土地利用重心迁移、生态环境指数、生态质量贡献率、地理探测器对四川省2000—2020年土地利用转型的生态环境效应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2000—2020年四川省土地功能结构转型特征为农业生产用地向林地及牧草生态用地转移;转型特征在空间上表现为生产与生活用地重心不断远离几何重心,而生态用地重心则向几何重心持续靠拢。四川省2000、2010、2020年的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值分别为0.4968、 0.4969、0 .5009。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在空间上大体表现为“西部高东部低”的分布特征。2000—2020年,农业生产用地向林牧草生态用地转移是促进生态环境向好的主要用地转型;2000—2010年,林地生态用地向牧草及其他生态用地转移是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用地转型;2010—2020年则为:林地生产用地向农业生产用地、牧草及其他生态用地转移。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空间分异受到自然、社会、经济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高程、地形起伏度与人口密度是主要的影响因子。【结论】四川省的土地利用空间转型特征为:生产、生活用地重心不断偏离几何重心,生产与生活空间分布不平衡性增强,生态用地重心不断靠近几何重心,生态用地的空间分布趋向均衡;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特征为: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不断增加,生态环境较高质量区及高质量区面积呈上升态势,区域整体生态环境质量结构不断优化;探究生态环境效应空间分异影响机制,得出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分异主要受到高程、地形起伏度与人口密度的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龙云飞  王丹  
发展普惠金融是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金融领域的重大战略,文章运用四川省2004-2015年金融发展数据,从普惠金融的三个维度选取八项指标,通过采用变异系数法确定指标权重,构建普惠金融发展评价指数对,对四川普惠金融发展情况进行了研究,报告了四川省普惠金融发展呈现良好态势,普惠金融指数逐年上升的现状。通过采用灰色关联方法,对影响四川普惠金融发展的相关因素展开调查,计算了各影响因素与普惠金融指数的灰色关联系数,探讨影响普惠金融发展的主要因素,认为地区教育水平、收入水平和信息化水平等因素对普惠金融发展影响较大,提出增加金融供给、加快金融创新、强化金融保护等政策建议,以期实现促进地区普惠金融发展的研究目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韩立达  牟雪淞  
深入剖析新型城镇化内涵,从省内外两个维度考察地理空间对四川省新型城镇化的影响;基于时间视角,构建四川省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回归方法计算出各指标对城镇化的估计弹性系数。实证分析表明,空间因素和经济发展、居民收入结构、公共服务配给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等对四川省新型城镇化有重要影响,进一步提出促进四川省新型城镇化的举措。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涤非   王明玉   司莉青   赵凤君   李威   李伟克   舒立福  
【目的】研究四川省雷击火时空分布规律,分析影响雷击火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四川省雷击火防控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方法】以四川省2001—2021年雷击火历史统计数据为基础,分析了该省雷击火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变化特征,使用多距离空间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了雷击火的空间分布状况与格局;利用地理信息技术、SPSS统计软件等工具,通过对历史气象数据、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林地资源数据等进行处理,分析了地形、气象、植被等因素对四川省雷击火的影响。【结果】2001—2021年四川省共发生雷击火72起,多发生于3—6月,其中4月是集中高发期;主要发生时段为14:00—18:00,其中15:00—16:00是雷击火最易发生的时间段。雷击火主要集中在川西南的凉山州、攀枝花市以及川西的甘孜州,尤以雅砻江流域最为集中。降水量、相对湿度是影响四川省雷击火发生次数的主要气象因子,气温、风速影响不显著。除气象因子外,雷击火受地形、植被类型影响明显,雷击火主要发生在海拔2 500~4 000 m范围内、坡度26°~45°之间、以及半阳坡或半阴坡。最易发生雷击火的林分类型是高山松林,其次为云南松林。【结论】四川省雷击火在月、日2个时间尺度下分布规律明显,多发生于夏季的下午时段;在空间上具有显著的空间聚集性特征,主要聚集在甘孜州、凉山州,尤其是雅砻江中下游区域;雷击火发生受降水量、相对湿度等气象因子影响显著,且在特定地形条件和植被类型中具有易发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龙云飞  王丹  
发展普惠金融是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金融领域的重大战略,文章运用四川省2004-2015年金融发展数据,从普惠金融的三个维度选取八项指标,通过采用变异系数法确定指标权重,构建普惠金融发展评价指数对,对四川普惠金融发展情况进行了研究,报告了四川省普惠金融发展呈现良好态势,普惠金融指数逐年上升的现状。通过采用灰色关联方法,对影响四川普惠金融发展的相关因素展开调查,计算了各影响因素与普惠金融指数的灰色关联系数,探讨影响普惠金融发展的主要因素,认为地区教育水平、收入水平和信息化水平等因素对普惠金融发展影响较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