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09)
2023(6096)
2022(5501)
2021(4987)
2020(4702)
2019(10999)
2018(10770)
2017(20705)
2016(12026)
2015(13626)
2014(13941)
2013(14087)
2012(13663)
2011(12284)
2010(12380)
2009(11612)
2008(11791)
2007(10737)
2006(9151)
2005(8042)
作者
(39266)
(33074)
(33035)
(31592)
(21058)
(16207)
(15203)
(13148)
(12489)
(12040)
(11342)
(11060)
(10710)
(10701)
(10619)
(10500)
(10398)
(9740)
(9720)
(9656)
(8586)
(8314)
(8179)
(7601)
(7538)
(7520)
(7421)
(7342)
(7013)
(6945)
学科
(51360)
经济(51320)
(29315)
管理(28287)
方法(26271)
数学(23878)
数学方法(23693)
(21365)
企业(21365)
(16471)
地方(12992)
(12587)
(12239)
中国(11562)
农业(11119)
业经(9524)
(9462)
贸易(9459)
(9139)
(8587)
(7348)
环境(7316)
(7101)
财务(7088)
财务管理(7064)
(6780)
金融(6774)
(6739)
银行(6703)
企业财务(6647)
机构
大学(177406)
学院(176563)
(69297)
经济(67702)
研究(63955)
管理(62965)
理学(54281)
理学院(53585)
管理学(52443)
管理学院(52128)
(45809)
中国(45320)
科学(44650)
(37629)
农业(37070)
(36040)
业大(35353)
研究所(33175)
(30677)
中心(30012)
(29065)
(25342)
财经(24535)
农业大学(24300)
(22874)
北京(22625)
师范(22531)
(22106)
(22060)
(21762)
基金
项目(120962)
科学(91852)
基金(85225)
研究(81253)
(77091)
国家(76481)
科学基金(62663)
(52159)
社会(48755)
社会科(46095)
社会科学(46075)
基金项目(45789)
自然(42923)
(42382)
自然科(41911)
自然科学(41893)
自然科学基金(41117)
教育(37286)
资助(35512)
编号(32739)
重点(28075)
(26863)
成果(26479)
计划(26171)
(26071)
(24635)
科研(24201)
科技(24024)
创新(23241)
课题(23241)
期刊
(74172)
经济(74172)
研究(45600)
(42441)
学报(39665)
中国(34557)
科学(31405)
农业(28855)
大学(27560)
学学(26275)
(24124)
管理(19652)
(15898)
教育(14697)
技术(14600)
(13825)
金融(13825)
业经(12679)
财经(11863)
业大(11362)
经济研究(11254)
(11180)
问题(10580)
(10134)
农业大学(9889)
统计(9614)
技术经济(9154)
资源(8909)
科技(8651)
理论(8636)
共检索到2575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冯慧  杨成明  吴孝波  刘育生  彭云良  
利用与稻瘟病抗性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对于培育抗稻瘟病水稻品种有重要意义。利用与抗稻瘟病基因Pi-9、Pi-2、Pi-kh和Pi-km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检测分析52份(23份恢复系和29份不育系)杂交水稻亲本材料,结果表明:52份亲本材料中都不含有抗稻瘟病基因Pi-9和Pi-2(Pi-Z5),6份可能含有抗稻瘟病基因Pi-km,5份可能含有抗稻瘟病基因Pi-kh。32份抗源的检测结果表明:32份抗源中都不含有抗稻瘟病基因Pi-9,12份含有Pi-2(Pi-Z5),3份可能含有抗稻瘟病基因Pi-km,6份可能含有抗稻瘟病基因Pi-kh。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雪梅  冯慧  白玉连  向芮琪  黄富  彭云良  
本文对包括131个杂交稻品种在内的134个四川省水稻主栽品种接种了21个对已知抗稻瘟基因具鉴别力稻瘟病菌株,根据比较各品种和含已知抗瘟单基因系对鉴别菌株的抗谱对各主栽品种进行了抗稻瘟病基因型推导。结果表明,134个参试品种中,仅红优44和泸优1号对全部21个鉴别菌株的抗感反应完全一致;通过DPS统计软件对各品种的抗谱进行聚类分析,在相似距离为0.8时可将这些品种的抗性基因型划分为7个类群;应用基因型推导软件分析,推导出D香287可能携带Pi-km、Pi-zt和Pi-7等3个抗性基因,Q优2号则可能携带Pi-k、Pi-I、Pi-t和Pi-19等4个抗性基因,其余品种则均可能携带未知抗病基因。各品...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蒋钰东  罗俊涛  况浩池  杨扬  何兴材  付均  郑军  曾正明  
【目的】了解不同抗病基因在育种亲本材料上的分布,为选育抗病品种提供参考。【方法】利用与抗稻瘟病基因ppi2、pikm和pita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检测分析新育成的杂交水稻亲本材料32份,同时进行田间抗性鉴定。【结果】含有pi2、pikm和pita的有2份材料;含有pi2和pita的有12份材料;含有pikm和pita的有2份材料;含有pita的有1份材料。田间鉴定抗稻瘟病的有34份材料。【结论】新育三系不育系德5A和恢复系泸恢37可作为抗病品种选育的骨干亲本应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雪梅  冯慧  白玉莲  向芮琪  黄富  彭云良  
为指导四川抗稻瘟病品种选育和合理布局,在四川蒲江、雅安和江油对含20个不同抗稻瘟基因的25个单基因系以及134个以杂交稻为主的四川水稻主栽品种进行了抗稻瘟病鉴定。结果表明,其中携带抗瘟基因Pi-km,Pi-kp,Pi-kh,Pi-z5或Pi-9(t)的抗稻瘟病单基因系在各病圃抗性表现较优。134个品种中98.48%的品种在蒲江和叙永叶瘟表现为感病,63.43%的品种在雅安叶瘟表现为感病;在各病圃均得到颈瘟数据的126个品种中,至少在一个病圃抗颈瘟的有4个,其中D优202在叙永、蒲江和雅安病圃叶瘟和颈瘟均表现为抗或中抗,而在各病圃颈瘟均严重感病(9级)的有27个品种。D香287叶瘟阶段在叙永和雅...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军化  黄成志  蒋静玥  吕直文  刘忠贤  蔡钟亚  雷树凡  
【目的】探明9个抗稻瘟病基因Pi1、Pib、Pi2、Pi5、Pi9、Pita、Pigm、Pik、Pik-m在水稻材料中的分布情况,分析不同基因型对稻瘟病的田间抗性水平。【方法】选择万州区甘宁镇、恩施市白果乡和湄潭县兴隆镇3个稻瘟病抗性鉴定基地,通过调查基地内水稻叶瘟和穗颈瘟的田间发病情况,筛选出抗病等级在中抗及以上的材料87份,以白果乡基地为取材点,选取供试材料的剑叶,提取DNA,利用PARMS SNP分型原理,检测9个抗稻瘟病基因在87份水稻材料中的分布情况。【结果】3个试验点的水稻材料叶瘟发病较轻,仅湄潭点有27.59%的材料表现为中感,其余材料均表现为中抗及以上;穗颈瘟发病相对较重,其中湄潭点发病最重,全部为中感及以上,有的甚至丧失抗性,恩施点次之,有21.84%的材料表现为中感,万州点最轻,全部表现为中抗及以上。9个抗稻瘟病基因的分布情况:含有Pi1基因的材料4份;含有Pib基因的材料53份,杂合基因的材料5份;含有Pi2基因的材料47份,杂合基因的材料9份;含有Pi5基因的材料72份,杂合基因的材料5份;Pi9和Pik基因0份;含有Pita基因的材料36份,杂合基因的材料8份;含有Pigm基因的材料14份,杂合基因的材料3份;含有Pik-m基因的材料21份。在所测定的9个抗稻瘟病基因中只有几份水稻材料为单基因分布,多数材料至少有2个聚合基因分布,最多的含有5个聚合基因,还有2份材料中未检测到这些基因。【结论】综合稻瘟病田间抗性鉴定和抗稻瘟病基因检测结果,明确了单一稻瘟病抗性基因和聚合基因的抗性都在减弱,因此,挖掘抗稻瘟病能力强的新基因、新材料是选育抗稻瘟病新品种的有效途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谢戎  刘成元  李永洪  向箭宇  邵继荣  
关键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朱杰  朱永昌  龚学书  黄宁远  
核质不同的杂交稻亲本抗瘟性遗传分析@朱杰@朱永昌@龚学书@黄宁远¥四川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稻瘟病,抗病性,遗传,杂交水稻核质不同的杂交稻亲本抗瘟性遗传分析朱杰朱永昌龚学书黄宁远InheritanceAnalysisofBlastResistanceofD...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梁云涛  王英  陈传华  颜群  徐建龙  黎志康  
【目的】通过对回交导入系进行稻瘟病抗性鉴定评价和分子检测,可以为水稻抗病育种和基础研究提供优质亲本和理论证据。【方法】利用优良杂交稻恢复系测253和桂649为轮回亲本,分别与3个水稻品种进行杂交、回交,构建了6个回交导入系群体。然后,采取自然诱发和人工接种方式对导入系进行稻瘟病鉴定评价,并结合分子标记技术检测导入系群体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结果】鉴定评价出抗穗颈瘟导入系68个,其中兼抗苗叶瘟的导入系有21个。最终筛选出广谱、高抗稻瘟病的优良恢复系4个。另外,卡方检测发现,由于稻瘟病抗性的定向选择,导入系选择群体在染色体5个位点上的等位基因发生了偏分离。【结论】回交导入系可以成为高效挖掘水稻优异基因资源以及培育优良水稻新品种的理想平台。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席亚东  刘波微  彭化贤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2004~2007年分离自四川省16个地区(市、州)41个县(市)的208个有效稻瘟病菌单孢对稻瘟灵的抗药性。结果表明:全省最不敏感菌株EC50值(20.7794μg/mL)是最敏感菌株EC50值(0.8135μg/mL)的24.54倍。确定了四川省水稻稻瘟病菌对稻瘟灵的敏感基线为6.9749μg/mL。全省没有出现对稻瘟灵产生高抗药性和中抗药性菌株,大部稻瘟病菌株都表现为低抗水平(?3),有的地区低抗菌株出现频率为0。因此,只要加强田间抗药性监测,稻瘟灵在四川水稻生产上仍可作为防治稻瘟病的有效药剂使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何光华  唐梅  裴炎  杨光伟  谢戎  杨正林  李永红  
利用9个随机引物分析了近年来四川省选育的籼型杂交水稻新组合的DNA杂合性。结果表明, 不同的引物揭示多态性的能力存在差异; 同一引物在不同的水稻组合间扩增的多态性也不一样。14个组合DNA杂合性变异较小, 分布于0.2283~0.3451之间。14个组合可以分为3类, 但经t检验表明, 13个组合与汕优63 无显著差异。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陆贤军  钟永模  陈国华  
对3255份四川水稻地方品种的抗稻瘟病鉴定结果表明:四川地方稻种中存在有各种抗性资源,但抗苗瘟资源多于抗叶瘟和穗颈瘟资源。抗苗瘟资源以籼粘型品种为主,而抗穗颈瘟资源则以粳糯型品种居多。高抗或抗叶瘟和穗颈瘟或抗(中抗)“三瘟”的资源以粳糯型品种居多。对抗性资源的地理分布研究发现,抗苗瘟资源分布广,而抗叶瘟和穗颈瘟资源主要分布于盆周边缘地区,其次为川西南山区,特别是多抗资源,这一点对品种合理布局具有指导意义。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汪文娟  苏菁  杨健源  韦小燕  陈凯玲  陈珍  陈深  朱小源  
【目的】分析源于广8 A杂交稻组合的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无毒基因型,为华南不同主栽抗病水稻品种的合理布局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抗稻瘟病单基因系,对稻瘟病菌单孢分离菌株进行致病型测定;并根据已克隆的且与稻瘟病菌致病性相关的8个无毒基因功能性分子标记进行分离菌株的无毒基因型分析。选取分离自广8 A杂交稻组合的27个稻瘟病菌单孢菌株,提取各菌株的菌丝体DNA作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并对其中的7个稻瘟病菌菌株进行相应无毒基因全长或CDS区域的PCR产物测序,将测序序列与相应无毒菌株的无毒基因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所测定的菌株对其中的5个单基因系IRBLkh-K3(Pikh)、IRBLb-B(Pib)、IRBLz5-CA(Pi2)、NIL-e1(Pi50)和IRBL9-W(Pi9)表现高的无毒性频率(>85%),所有菌株对单基因系IRBL9-W(Pi9)和NIL-e1(Pi50)都表现无毒;这些菌株对其中的7个单基因系表现较低的无毒性频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况浩池  曾正明  罗俊涛  杨扬  陈光珍  何兴材  付均  
对2006~2009年通过四川省审定的26个中籼迟熟三系杂交稻组合的经济性状和产量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经济性状和产量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26个组合的有效穗为15.21万/667m2、穗着粒为165.59粒、结实率为78.29%、千粒重为28.76g、稻谷产量为530.83 kg/667m2、增产率为5.24%。在26个组合中仅有一个组合的增产率达到超高产增产指标。在各项指标中有效穗与穗着粒数呈极显著负相关,穗着粒与千粒重呈极显著负相关,结实率与增产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因此,在四川生态条件下,要进一步突破水稻产量水平,在保持一定的田间容穗量的基础上,应该主攻穗粒数和粒重,特别是在现有其它经济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富  程开禄  彭国亮  罗庆明  陈国华  朱永昌  
稻瘟病是四川省水稻主要病害,实践证明,选育种植抗病品种是控制该病害的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抗瘟性评价是水稻抗病育种及应用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本文根据四川的生态特点,通过多年探索,总结制定了一套有关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定和水稻品种抗瘟性鉴定的规范化技术和评价体系。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谭清群  杨学辉  何海永  陈小均  吴石平  袁洁  王云月  
为了对抗稻瘟病品种的选育及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提供依据,利用24对SSR引物对筛选出的32份抗稻瘟病地方种质资源(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24个位点共扩增出177个等位变异,平均每个位点7.375个,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7194,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6735,供试材料整体遗传变异较丰富,粳稻材料稍高于籼稻,但差异不显著;全部供试材料的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2799,基因库保存的抗稻瘟病材料间的遗传差异大于近几年收集的地方抗病品种;基于Nei’s遗传相似系数的聚类分析,在0.34水平上将这些材料划分为籼稻和粳稻两个类群,亲缘关系的远近与其地理来源有一定的相关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