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04)
- 2023(6434)
- 2022(5797)
- 2021(5411)
- 2020(4909)
- 2019(11546)
- 2018(11372)
- 2017(22260)
- 2016(12585)
- 2015(14375)
- 2014(14771)
- 2013(15052)
- 2012(14372)
- 2011(13101)
- 2010(13348)
- 2009(12561)
- 2008(12724)
- 2007(11464)
- 2006(10108)
- 2005(8850)
- 学科
- 济(55809)
- 经济(55766)
- 管理(33193)
- 业(30870)
- 方法(26978)
- 数学(23209)
- 数学方法(22990)
- 企(22679)
- 企业(22679)
- 农(17514)
- 地方(14924)
- 中国(12654)
- 财(12382)
- 学(12282)
- 农业(12252)
- 业经(10919)
- 和(9562)
- 环境(9421)
- 贸(9200)
- 贸易(9195)
- 易(8846)
- 制(8827)
- 资源(8353)
- 理论(8276)
- 务(7245)
- 财务(7227)
- 财务管理(7205)
- 地方经济(6979)
- 划(6837)
- 企业财务(6768)
- 机构
- 学院(187171)
- 大学(186066)
- 济(72914)
- 管理(71098)
- 经济(71044)
- 研究(64844)
- 理学(60664)
- 理学院(59871)
- 管理学(58787)
- 管理学院(58407)
- 中国(48165)
- 科学(43223)
- 京(40325)
- 农(36896)
- 所(34480)
- 财(32779)
- 研究所(31479)
- 中心(30584)
- 业大(30507)
- 江(30279)
- 农业(29196)
- 范(27480)
- 师范(27235)
- 财经(26073)
- 北京(25395)
- 州(23945)
- 经(23413)
- 省(23082)
- 院(23082)
- 师范大学(21934)
- 基金
- 项目(123056)
- 科学(95025)
- 研究(87971)
- 基金(86847)
- 家(76155)
- 国家(75519)
- 科学基金(63366)
- 社会(53650)
- 省(51647)
- 社会科(50694)
- 社会科学(50671)
- 基金项目(47382)
- 划(42122)
- 自然(42005)
- 自然科(40775)
- 自然科学(40757)
- 自然科学基金(39993)
- 教育(39800)
- 编号(36857)
- 资助(36596)
- 成果(29245)
- 发(28228)
- 重点(27914)
- 部(26725)
- 课题(25251)
- 创(24249)
- 科研(23948)
- 计划(23670)
- 创新(22724)
- 发展(22083)
共检索到2760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郭洁 姜艳 胡毅 孙明
分析探讨了四川省旅游气候资源的基本特点,利用四川省158个县市1971~2000年30年气候整编资料,计算和分析了30年平均1~12月份和365天的人体舒适指数。确定各地适宜旅游的月份以及时段长度,并以此为依据将四川省旅游气候资源划分为三大旅游区——夏季避暑型旅游区(Ⅰ区)、冬季避寒型旅游区(Ⅱ区)、春秋温暖型旅游区(Ⅲ区)三大区域,其中Ⅰ区和Ⅲ区中各划分出3个亚区。通过区划发现,四川盆地适宜开展春秋季旅游,而川西高原大片地区可以开展夏季避暑旅游,在川西南山地适宜旅游期长,特别利于冬季避寒和阳光旅游。首次较详尽地给出了四川各地的最佳旅游时段,为合理开发利用四川旅游气侯资源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罗菊英 闫永才 李灿 潘汉标
利用恩施自治州9个国家气象观测站点历年常规气象资料,采用常规统计分析方法,对恩施州旅游气候资源特点进行了分析。采用人体舒适度指数的方法,计算了各站、各主要旅游景点逐日、月舒适度指数,并以此为依据对恩施州旅游气候资源进行了评价和旅游适宜性区划。结果表明:恩施州可划分为低山、中山、高山、迎风坡山地及沿江河谷5类自然气候区,旅游气候资源具有适宜旅游的天气多、特殊气候条件下自然景观独具特色、垂直地域差异下局地小气候明显、特殊地貌环境下旅游气象灾害发生几率差异大等特点。根据适游月份,恩施州旅游气候区域可划分为春秋舒适型、夏季避暑型、冬季避寒型3型,根据各地最佳旅游时段出现时间及长度,每型又可分为二个亚型...
关键词:
旅游 气候资源 区划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超 庞艳梅 潘学标 张殿芳
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四川省气候资源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这一变化必将对该区域的农业生产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利用四川省1961年-2009年36个气象站点的逐日气象资料,分析了不同年代间该区域气候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四川省热量资源增加,平均气温、≥0℃积温和≥10℃积温呈增加趋势,空间分布呈经向带状特征,由西向东逐渐升高;气候带移动特征明显,亚热带向西扩展的面积高于暖温带和中温带;全省大部分地区日照时数减少,以盆地东北部减少最为明显;降水量在川西高原和攀枝花地区升高,而盆地大部减少;年参考作物蒸散量整体下降,减幅小于降水量的变化,盆地大部地区的年参考作物蒸散量低于高原地区。
关键词:
四川省 气候变化 气候资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许虹
四川省有着丰富的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的旅游资源 ,旅游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作者根据一定的统计数据 ,对四川省旅游的国际客源市场及其外汇收入、国内客源市场状况与全省饭店接待能力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然后根据一定历史时段的资料对未来若干年的国际国内游客接待量与旅游收入进行了预测 ,并对达到预测目标的可行性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
四川 接待能力 旅游收入 旅游市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凌 孙根紧
文章运用地理集中指数、基尼系数、变异系数和均衡比系数,对四川省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结构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发现:从全省层面看,四川省A级旅游景区呈集中态势,空间分布不均衡;从区域层面看,五大经济区内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均衡程度不同,且各等级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均衡程度亦显著差异;从地市层面,各等级A级旅游景区的面积均衡比、人口均衡比和经济均衡比显著不同。
关键词:
A级旅游景区 空间结构 差异化 四川省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庞艳梅 陈超 马振峰
【目的】开展气候变化背景下四川省水稻生育期气候资源及生产潜力时空变化趋势的预测,为未来应对气候变化及水稻生产宏观决策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方法】研究选取区域气候模式PRECIS输出的未来A2和B2气候情景(2071-2100年)及基准气候条件(1961-1990年)气象要素资料,利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推荐的方法和侯光良的方法,分析了四川水稻生育期内主要气候资源(≥10℃积温、日照时数、降水量、参考作物蒸散量和缺水率)和水稻生产潜力(光合、光温和气候生产潜力)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与基准年气候条件相比,在A2和B2 2种气候情景下,2071-2100年四川省水稻生育期内≥10℃积温、日照...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四川省 水稻 生育期 生产潜力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王琪林 杨霞 方怡
针对旅游发展中旅游资源丰裕度与旅游网络关注度空间错位带来的旅游资源未能充分发掘和旅游吸引力不足等问题,以四川省21个地市为研究区,利用2011—2019年旅游景区与旅游网络关注度数据,通过重心模型和空间错位指数等方法,探究四川省旅游资源丰裕度与旅游网络关注度空间错位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四川省旅游资源丰裕度和旅游网络关注度的时序变化特征大致相同,旅游资源丰裕度呈持续增长趋势,而旅游网络关注度在2018—2019年出现下降。(2)四川省旅游资源丰裕度与旅游网络关注度之间存在空间错位,两者重心呈现出西北—东南的地理位置偏移,并形成先远离后靠近的迁移趋势。(3)四川省各地市旅游资源丰裕度与旅游网络关注度的空间错位由西北到东南大致为“负向错位—正向错位”的分布特征;正向高错位地市稳定在成都市和绵阳市,负向高错位地市主要稳定在阿坝州、甘孜州和乐山市;空间错位指数发生根本性转变的地市主要分布在川东北地区。(4)社会环境、旅游发展、资源禀赋和网络发展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使得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吸引力在空间分布上存在区域差异,形成了四川省旅游资源丰裕度与旅游网络关注的空间错位格局。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母涛
本文在论述旅游资源开发要重视外部不经济问题的基础上,针对四川旅游资源开发的实际,提出在西部大开发中要切实转变旅游资源开发方式,实现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由单点式向系统化转变,由简单化向生态化转变,促进旅游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
旅游资源 开发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婷
四川省乡村旅游经营模式相对落后,游客来源主要依靠周边的传统自然景区,乡村旅游景点或景区尚未形成能够独立发展的经营局面。文章结合实地调研,对四川省乡村旅游空间结构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根据顺应空间结构现状、区域利益统一化、综合考虑交通条件等优化原则,从构建"以点带面"空间发展格局、突出传统旅游区的节点作用及优化交通资源与旅游资源的匹配等方面提出了四川省乡村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策略,以期为四川省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朱世蓉
作为一种新型旅游发展模式,生态旅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文章通过文献分析及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对四川省生态旅游资源进行有效评价,研究结果显示,九寨沟景区的生态旅游资源得分最高,生态旅游资源要素为9分;而产品附加值最高的景区为熊猫基地。同时对四川省生态旅游资源中存在的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生态旅游模式不合理、监管效能缺失等问题进行详细阐述,并根据评价结果和现存问题提出了加强政府监管、创新旅游模式等开发对策,以期对四川省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及实践指导。
关键词:
四川省 生态旅游 资源 可持续发展 评价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璨 邓宏兵 李小帆
运用STATA统计分析工具,将动态因子分析法应用到旅游业竞争力研究中,借助该方法从纵向和横向分析四川省旅游业竞争力情况,通过分析,重在了解四川省旅游业的发展变化及在全国的地位,为其今后制定有效的旅游业发展战略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运用动态因子分析评价四川省旅游业竞争力客观可行,结果较切合实际。从横向来看,四川省旅游业竞争力在全国处于上游水平,说明综合实力较强;从纵向来看,2006~2010年四川省旅游业竞争力发生明显变化,主要是由于2008年汶川地震造成的影响。进一步提出四川省应注重从5个方面提升旅游业竞争力,即社会经济环境、旅游接待能力和市场、旅游资源、技术人才和生态环境。
关键词:
旅游业 竞争力 动态因子分析 四川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田敏
本文通过对生态学理论的介绍,对旅游资源开发和管理的实现目标和假设条件做出调整,分析了基于生态学观的旅游产业利润,并以四川省旅游资源开发为例,论述了只有突破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生态限制条件,才能实现以组织生态系统为中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
旅游产业 生态学 生态系统平衡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刘锦扬 朱胜
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综合性产业,旅游扶贫是四川省扶贫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一轮扶贫攻坚的重要突破口,也是发挥旅游综合功能、做大做强旅游产业的战略支撑。调查显示,四川省旅游扶贫工作在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方面均取得良好成效。但旅游项目建设、旅游配套设施、特色旅游开发、资金投入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成为四川旅游扶贫过程中的绊脚石。旅游部门要主动作为、敢于担当,明确旅游业扶贫中的主体问题及推动旅游业扶贫的主体责任,全力推进旅游扶贫进程。
关键词:
旅游扶贫 绩效 调查报告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静 黄萍
旅游电子政务是衡量旅游管理水平和效率的重要标志,是实现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的助推器,是提高旅游业竞争实力的有效途径。四川省旅游电子政务在全国起步较早,对推动四川旅游发展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但总体看,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加大建设力度。本文分析了四川省旅游电子政务建设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合四川旅游强省战略,提出了加快四川省旅游电子政务建设的构想和具体措施。
关键词:
四川 旅游电子政务 建设构想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国柱 王成勇
以四川省21个市州为研究单元,运用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以及经济增长收敛模型等方法,对四川省2002年—2017年旅游经济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省旅游经济总体差异呈现缩小趋势.四大区域中川南地区的旅游经济差距最小,川中地区的旅游经济差距较大,川南-川东地区以及川南-川中地区旅游经济区域间差距较小,而川东-川西地区区域间差距较大,旅游经济区域差距的主要来源为区域间差距;四川省旅游经济总体呈现σ收敛,川南地区、川中地区和川西地区σ收敛,川东地区则存在σ发散;四川省旅游经济总体上存在显著的绝对β收敛和显著的条件β收敛,但川西地区不存在显著的绝对β收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