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72)
- 2023(15625)
- 2022(13589)
- 2021(12727)
- 2020(10621)
- 2019(24740)
- 2018(24579)
- 2017(47181)
- 2016(25808)
- 2015(29030)
- 2014(29235)
- 2013(28819)
- 2012(26689)
- 2011(24191)
- 2010(24483)
- 2009(22265)
- 2008(21552)
- 2007(18899)
- 2006(16822)
- 2005(14845)
- 学科
- 济(108957)
- 经济(108858)
- 管理(67940)
- 业(65850)
- 企(52372)
- 企业(52372)
- 方法(46875)
- 数学(40278)
- 数学方法(39569)
- 中国(30469)
- 农(30294)
- 地方(29979)
- 业经(24397)
- 学(24223)
- 财(21744)
- 农业(20797)
- 理论(18464)
- 贸(18322)
- 贸易(18303)
- 易(17627)
- 环境(17379)
- 制(17305)
- 和(16874)
- 技术(16449)
- 银(15716)
- 银行(15675)
- 融(15548)
- 金融(15544)
- 地方经济(15456)
- 行(15089)
- 机构
- 学院(362604)
- 大学(360507)
- 管理(141850)
- 济(138885)
- 经济(135592)
- 研究(126230)
- 理学(122205)
- 理学院(120707)
- 管理学(118089)
- 管理学院(117438)
- 中国(93016)
- 科学(81880)
- 京(78738)
- 所(64633)
- 农(62888)
- 财(61638)
- 研究所(59042)
- 中心(56933)
- 业大(56478)
- 江(55022)
- 范(51811)
- 师范(51309)
- 北京(50328)
- 农业(48893)
- 财经(48806)
- 院(46408)
- 州(45108)
- 经(44171)
- 师范大学(41359)
- 技术(40246)
- 基金
- 项目(248828)
- 科学(194819)
- 研究(179902)
- 基金(177432)
- 家(155827)
- 国家(154513)
- 科学基金(131996)
- 社会(110334)
- 社会科(104500)
- 社会科学(104469)
- 省(100476)
- 基金项目(94739)
- 自然(87892)
- 自然科(85803)
- 自然科学(85783)
- 自然科学基金(84147)
- 划(83798)
- 教育(82978)
- 资助(74248)
- 编号(74234)
- 成果(59396)
- 发(56657)
- 重点(56250)
- 部(53210)
- 课题(52332)
- 创(51146)
- 创新(47668)
- 科研(47343)
- 计划(45633)
- 大学(44984)
- 期刊
- 济(158057)
- 经济(158057)
- 研究(105506)
- 中国(74472)
- 学报(58436)
- 农(57301)
- 科学(55147)
- 管理(52147)
- 教育(45315)
- 财(43617)
- 大学(43443)
- 学学(40772)
- 农业(40012)
- 技术(33416)
- 融(30646)
- 金融(30646)
- 业经(27867)
- 经济研究(24342)
- 财经(22152)
- 业(21313)
- 图书(20424)
- 问题(20417)
- 经(18857)
- 资源(18803)
- 科技(18321)
- 技术经济(17655)
- 统计(16826)
- 理论(16746)
- 版(16391)
- 商业(16260)
共检索到5411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覃建雄 张培 陈兴
自然条件、生态环境和空间要素构成旅游度假区的第一要素。四川省域不同地区其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各有差异,形成不同成因类型的旅游度假区。不同成因类型旅游渡假区,其空间分布具有自身的规律性。论文在综合分析四川省地质地貌背景和自然环境条件基础上,阐述四川省域旅游度假区成因分类和环境特点,以及不同成因类型度假区的空间分布规律。最后,提出不同类型度假区功能结构特点和开发建设模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建设 朱翔
县域旅游空间布局对县域旅游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县域旅游空间布局既要处理好县域内的旅游空间结构关系,也要处理好与县域所在区域的旅游空间结构关系。文章深入分析了县域旅游空间布局的影响因素及决定机制、县域旅游空间布局的要素及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县域旅游空间布局的SDEIF模型,对县域旅游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县域旅游 空间布局 模型 空间结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覃建雄 陈兴 张培
在发展基础条分析基础上,结合国内外"都市新区/特区"发展经验,对四川天府新区旅游业发展战略进行了研究。认为天府新区是旅游业创新发展示范区,旅游业是天府新区协调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应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天府新区旅游业发展,把天府新区旅游业发展与培育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极、构建内陆开放型经济体、推进统筹城乡改革、拉动产业转型升级、建设内陆型对外开放示范区、促进区域合作与一体化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实施开放创新、区域联盟、生态为本、城乡共融、高端引领和特色精品战略。论文重点阐述了天府新区旅游业发展战略、发展定位、发展目标、总体思路、方向路径和实施进度,提出了承接"三走廊"(成龙、成南和成新走廊),构建"两...
关键词:
旅游业 发展战略 天府新区 四川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蔡卫民 熊翠
湖南省是我国温泉资源最为丰富的省份之一,也是重要的温泉旅游目的地。从温泉资源和温泉旅游流两个方面阐述了湖南省温泉休闲度假旅游的空间布局特征。通过分析湖南省温泉旅游系统的现状,提出了采用点轴式的空间布局模式,最终形成湖南省的"一心两点、五轴三区"的温泉旅游空间总体格局。
关键词:
温泉旅游 空间布局 湖南省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沙治慧 罗静
农村公共投资不足与布局不合理是导致城乡矛盾与城乡公共服务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在对公共投资空间布局的相关理论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运用数学规划方法研究四川公共投资的空间布局效率,结果表明:公共投资布局效率低下,区域相差悬殊,严重制约着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需要在综合权衡农业经济增长、农民收入增加和贫困人口减少多重目标的前提下,以公共投资空间布局的效率评价为着力点,优化公共投资的空间布局。
关键词:
农村公共服务 公共投资 空间布局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孙兴湄 覃建雄
通过对我国温泉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研究,从其产品开发和资源环境保护等方面入手,构建出适合温泉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模式。攀枝花红格拥有丰富、稀缺的温泉资源,市场前景广阔,因此各项目应因地制宜,选择合理的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实现区域旅游和谐发展。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尹华光 王换茹 姚云贵 周立群
产业空间布局是一种全面、长远的经济战略布局,合理安排产业空间布局将有利于发挥地区的优势,充分利用本地资源,有利于经济、生态和社会的效益同步。优化旅游产业整体空间布局、打造地域旅游品牌、实现产品结构多元化和整合旅游线路等是该片区旅游产业空间布局具体的优化路径,有利于实现武陵山片区旅游产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武陵山片区 旅游产业 空间布局 优化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杨国良 游勇 李海燕
论文以四川省为例,借用分形理论中的网格维测算方法分析旅游景区(点)系统的空间分形特征,用位序-规模双对数拟合方法研究旅游流的规模分布规律,得到以下结论:①旅游景区(点)系统分形是演化的分形,分形结构是逐步进化而来的。1980年以前,四川省旅游景区(点)的空间分布尚未发育分形结构,直至1990年,分形结构才逐渐形成;②旅游景区(点)空间分布的分形发育与旅游流流量规模分布的分形演化在总体趋势上是一致的,但具体过程有不同步性;③旅游景区(点)空间分布的分形发育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载体平台,但并不意味着旅游流的规模分布就一定会发育成理想的分形结构,还需要对相关要素进行调控,才能使旅游流的规模分布也...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朱世蓉
作为一种新型旅游发展模式,生态旅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文章通过文献分析及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对四川省生态旅游资源进行有效评价,研究结果显示,九寨沟景区的生态旅游资源得分最高,生态旅游资源要素为9分;而产品附加值最高的景区为熊猫基地。同时对四川省生态旅游资源中存在的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生态旅游模式不合理、监管效能缺失等问题进行详细阐述,并根据评价结果和现存问题提出了加强政府监管、创新旅游模式等开发对策,以期对四川省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及实践指导。
关键词:
四川省 生态旅游 资源 可持续发展 评价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史本林
河南是一旅游资源大省,但其强大的旅游资源优势并没有完全转化为相应的经济优势。其根本原因之一是旅游生产力缺乏合理的空间布局。文章在对河南旅游生产力的布局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重点突出又兼顾整个区域的旅游生产力空间布局网络:3级旅游中心、2条发展轴、4个大旅游区、10个精品旅游区和10条特色旅游线。
关键词:
旅游 旅游生产力 空间布局 河南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凌 孙根紧
文章运用地理集中指数、基尼系数、变异系数和均衡比系数,对四川省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结构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发现:从全省层面看,四川省A级旅游景区呈集中态势,空间分布不均衡;从区域层面看,五大经济区内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均衡程度不同,且各等级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均衡程度亦显著差异;从地市层面,各等级A级旅游景区的面积均衡比、人口均衡比和经济均衡比显著不同。
关键词:
A级旅游景区 空间结构 差异化 四川省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张建国 徐晛
【目的】探究浙江省森林公园在省域尺度上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旅游发展模式。【方法】以浙江省128个国家级和省级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采用最邻近指数、核密度分析、地理集中指数等方法分析森林公园空间分布特征、均衡态势和分布密度,结合定性分析,探讨浙江省森林公园的发展历程与旅游发展模式。【结果】(1)浙江省森林公园总体空间分布特征为随机型,其中舟山市、台州市、衢州市为均匀型分布,宁波市、绍兴市为随机—离散型分布,温州市、丽水市、湖州市、杭州市、金华市为随机型分布。(2)核密度结果显示:浙江省森林公园的疏密分布呈现3个梯次,东北部为第1梯次,中部和南部为第2梯次,西部为第3梯次。(3)浙江省森林公园的建设发展分为探索起步期(1982—1992年)、快速增长期(1993—2001年)、规范建设期(2002—2010年)、内涵提升期(2011—2017年)和全面发展期(2018年至今)5个阶段;旅游开发分为城郊休闲型、景观游赏型、生态度假型、森林运动型和生态教育型等5种模式。【结论】在多重因素制约下,浙江省森林公园在各地级市间分布不均,发展模式各异。今后浙江省森林公园的建设和旅游发展,要在充分利用森林资源条件的基础上,积极对接森林旅游消费需求,优化空间布局结构;完善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市场服务能力;创建特色旅游品牌,加大宣传力度。图2表2参23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骆高远
区域旅游的空间布局是旅游规划、开发与管理的前提,对区域旅游的开发、建设和管理起着指导性的作用。根据区域旅游空间布局的理论和原则,针对非洲旅游资源的现状、特性和分布,提出非洲旅游开发空间结构和总体布局,对非洲旅游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非洲旅游 空间布局 旅游开发 布局结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卢亮 陶卓民
农业旅游是农业与旅游业的交叉行业,也是一种新兴的专项旅游活动,由于具有贴近自然、参与性强等诸多优点,深受城市旅游者的青睐。通过对农业旅游空间布局的理论基础进行探寻,分析影响农业旅游空间布局的因素,提出农业旅游空间布局模式及其演化规律,并对农业旅游空间布局的优化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农业旅游 区位论 空间布局 优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经龙 郑淑婧
品牌旅游资源是些知名度高、信誉好,在旅游者与潜在旅游者的心目中已成为一种旅游品牌,能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旅游决策,使旅游者向往已久并以拥有该种造访经历为荣的旅游资源,而且这些旅游资源的影响范围非常广泛,通常是大尺度旅游者的唯一选择,中小尺度旅游者的首要选择。人们常说的世界级旅游资源和国家级旅游资源就是典型的品牌旅游资源。文章在对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香港、澳门与台湾)的品牌旅游资源进行具体评价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它们与传统旅游资源评价结果的差异,划分了中国品牌旅游资源的等级,具体研究了它们的空间分布,重申了从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必要性,并对旅游业的深化发展进行了理性思考,认为努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