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70)
2023(10345)
2022(8909)
2021(7910)
2020(6926)
2019(15881)
2018(15267)
2017(28946)
2016(16326)
2015(18005)
2014(17940)
2013(17907)
2012(16817)
2011(15127)
2010(15053)
2009(14051)
2008(13951)
2007(12599)
2006(10769)
2005(9380)
作者
(51806)
(43471)
(43435)
(41185)
(27294)
(21226)
(19742)
(17222)
(16243)
(15258)
(14780)
(14458)
(14014)
(13857)
(13530)
(13473)
(13413)
(12826)
(12511)
(12450)
(11268)
(10567)
(10520)
(9973)
(9714)
(9692)
(9573)
(9458)
(8980)
(8885)
学科
(67148)
经济(67082)
管理(42918)
(42851)
(32789)
企业(32789)
方法(32590)
数学(29326)
数学方法(29076)
(20599)
(16779)
(16147)
中国(15927)
地方(15601)
业经(14294)
农业(14094)
(13864)
贸易(13861)
(13442)
(11093)
环境(10709)
(10160)
财务(10147)
财务管理(10120)
技术(9829)
企业财务(9569)
(9375)
(9094)
银行(9031)
(9012)
机构
大学(239087)
学院(237997)
(95258)
经济(93302)
管理(88711)
研究(82973)
理学(78000)
理学院(76936)
管理学(75463)
管理学院(75033)
中国(59352)
科学(56873)
(54921)
(49542)
业大(44828)
(44610)
农业(44157)
研究所(41371)
(40756)
中心(38423)
(36181)
财经(33325)
(31820)
师范(31349)
(30292)
北京(30033)
农业大学(29615)
经济学(29294)
(29132)
(29027)
基金
项目(168103)
科学(130452)
基金(121356)
研究(113213)
(109615)
国家(108698)
科学基金(91141)
社会(71679)
(69132)
社会科(67903)
社会科学(67875)
基金项目(65763)
自然(62199)
自然科(60778)
自然科学(60753)
自然科学基金(59695)
(57651)
教育(52052)
资助(48558)
编号(44158)
重点(38776)
(36582)
(36255)
(34949)
计划(34669)
成果(34496)
科研(33474)
创新(32801)
科技(31050)
课题(30901)
期刊
(98248)
经济(98248)
研究(61030)
学报(49496)
(48876)
中国(43699)
科学(41541)
大学(35034)
学学(33552)
农业(32836)
(31095)
管理(27955)
教育(21018)
技术(18249)
(18112)
(17747)
金融(17747)
业经(17021)
财经(15982)
经济研究(15915)
(13931)
问题(13776)
(13685)
业大(13490)
资源(12402)
科技(12300)
技术经济(12007)
农业大学(11548)
商业(11316)
统计(10862)
共检索到3342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玲  李钢  薛淑艳  马雪瑶  周俊俊  徐婷婷  王皎贝  
拐卖儿童犯罪给受害者带来身心创伤、给家庭带来巨大悲痛和长期困扰,已成为社会和学界关注的焦点问题。该领域犯罪地理学视角的研究兴起较晚,且主要侧重宏观整体分析,当前亟需聚焦高发源地和重点人群作精细解析。为此,论文针对中国拐卖犯罪重灾源区四川省,综合运用数理统计、空间分析、文本分析、案例分析等方法探究四川省拐卖儿童犯罪的时空演变过程与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数量上,被拐男童明显多于女童,被拐儿童主要来自乡村,虽呈现1~6岁和14~17岁的"双峰"型特征,但整体趋向低龄化。②时间上,犯罪年际分布大致呈倒"V"型波动态势,高发期为1981—2000年;犯罪年内分布集中于夏半年,周内分布周末高发,日期分布每月1日的被拐儿童数量最多。③空间上,存在一个被拐高发区和多个被拐次高发区;县域尺度上的犯罪格局呈现"高—高"和"低—低"聚集;随着时间的变化,拐出热点区不断向南部和东部蔓延;宏观贩运路径上,向中东部地区分散拐入,华北和华南是重点拐入的"南北两汇"。④对1981—2000年犯罪高发期的原因解析发现,受教育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是影响拐卖儿童犯罪的主导因素。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涤非   王明玉   司莉青   赵凤君   李威   李伟克   舒立福  
【目的】研究四川省雷击火时空分布规律,分析影响雷击火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四川省雷击火防控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方法】以四川省2001—2021年雷击火历史统计数据为基础,分析了该省雷击火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变化特征,使用多距离空间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了雷击火的空间分布状况与格局;利用地理信息技术、SPSS统计软件等工具,通过对历史气象数据、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林地资源数据等进行处理,分析了地形、气象、植被等因素对四川省雷击火的影响。【结果】2001—2021年四川省共发生雷击火72起,多发生于3—6月,其中4月是集中高发期;主要发生时段为14:00—18:00,其中15:00—16:00是雷击火最易发生的时间段。雷击火主要集中在川西南的凉山州、攀枝花市以及川西的甘孜州,尤以雅砻江流域最为集中。降水量、相对湿度是影响四川省雷击火发生次数的主要气象因子,气温、风速影响不显著。除气象因子外,雷击火受地形、植被类型影响明显,雷击火主要发生在海拔2 500~4 000 m范围内、坡度26°~45°之间、以及半阳坡或半阴坡。最易发生雷击火的林分类型是高山松林,其次为云南松林。【结论】四川省雷击火在月、日2个时间尺度下分布规律明显,多发生于夏季的下午时段;在空间上具有显著的空间聚集性特征,主要聚集在甘孜州、凉山州,尤其是雅砻江中下游区域;雷击火发生受降水量、相对湿度等气象因子影响显著,且在特定地形条件和植被类型中具有易发性。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卢奕亨  田云  周丽丽  
[目的]推动农业碳减排既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一环。[方法]基于三大类碳源测算2005—2020年四川省农业碳排放量,进一步分析其时空特征与动态演变趋势,理清地区差异;构建面板Tobit模型从经济和社会两个层面探讨其影响因素并通过相对重要性分析诠释不同因素的贡献程度。[结果]四川省农业碳排放量呈现波动下降趋势,其时间演变轨迹可大致归为“波动下降、持续上升、快速下降、回升”等四个阶段,农业碳排放强度逐年递减;各市州农业碳排放量呈现出明显的“四周高、中间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全省、川西地区、成都平原地区、川东地区农业碳排放强度均呈现递减态势,空间差异缩小,但各自存在一定区别;农业发展水平与农业碳排放呈“倒U型”关系,农业产业结构、产业集聚水平、城镇化水平、农地规模经营对农业碳排放均具有正向影响,机械化水平、农业财政支持则表现出负向影响;相较于经济层面,社会层面因素对农业碳排放的贡献程度更大,其中机械化水平、农业财政支持、农业产业结构和城镇化水平的贡献程度依次居于前四,其解释力合计达到了80.03%。[结论]研究四川省农业碳排放时空演变特征并探究影响各市州农业碳排放变化的关键因素,相关结论能为四川省乃至全国农业碳减排规划和精准施策提供参考。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姜洪涛  牛帅  
以内蒙古1990年、2000年、2010年和2018年四期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利用其空间分析和数学模型剖析了生态用地的时空变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生态用地面积在数量上呈现持续减少趋势,净减少了5 611.23 km2;该区生态用地总面积动态度变化不大,基本保持在稳定的水平,但生态用地内部变化较为剧烈,各类生态用地动态变化的相对值依次为耕地>草地>其他用地>林地>水域;区域生态用地变化在空间上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大部地区呈现负增长趋势,东部与中部地区尤为明显,全区仅有巴彦淖尔市的生态用地数量呈正增长趋势。同时该研究对推动生态用地演变的驱动力因素做了宏观性分析,可为今后内蒙古有效利用生态用地提供方向,进而可以合理有序地编制该区国土空间规划和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等工作。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曾婧婧  张阿城  童文思  
对于犯罪行为是否实施"重典"一直是社会各界议论的热点,也促使我们重新审视当前中国的刑事政策。基于理性经济人假设,犯罪分子的行为选择隐含了经济学上的"成本-收益"比较,这一选择取决于犯罪预期成本与预期收益两方面,犯罪的成本包括实施成本、获刑成本和机会成本,对于欲获取经济回报的犯罪而言,犯罪的收益主要是经济收益。定义犯罪的利润为收益与成本的差额,那么在犯罪刑罚成本一致的前提下,犯罪的利润对于犯罪获刑总成本的弹性大小,则代表了刑事政策对犯罪的遏制效果。本文以人身犯罪中的拐卖妇女儿童罪与财产犯罪中的集资诈骗罪为研究对象,搜集我国法院2012-2015年31个省份一审审结的1710份拐卖妇女儿童罪和集资诈骗罪的裁判文书,实证分析了刑事重典对两种不同类型的具体刑事犯罪的遏制效果。研究发现:现阶段的刑事重典对拐卖妇女儿童罪的遏制效果优于集资诈骗罪,并且社会公众对犯罪的关注度可能是这一结论的一个重要机制。由于拐卖妇女儿童罪和集资诈骗罪分别属于人身犯罪与财产犯罪,因此,至少并非对于所有种类的人身犯罪与财产犯罪,刑事重典都具有相同的效果,这应成为刑事政策制定时被纳入考量的一个因素。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振旺   李建强  
[目的]实现合理的生猪养殖布局,对于更好实现生猪稳产保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文章基于2011—2021年四川省21市州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布局指数、自然断点分级法和核密度估计等多种方法对各市州的生猪养殖发展状况及其时空格局演变进行分析,然后通过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生猪养殖空间布局的影响因素。[结果](1)各市州的生猪养殖空间布局指数(I_(it))呈现明显的分层现象,成都市最高,甘孜州最低;五大经济区生猪养殖空间布局指数平均值呈现“川东北经济区>成都平原经济区>川南经济区>攀西经济区>川西北生态经济区”的态势。(2)2011—2021年四川省生猪养殖空间布局大致可分为2011—2014年、2015—2017年和2018—2021年三个阶段,在空间上呈现出“/”型、“土”和“工”型的布局。(3)耕地资源、饲料生产能力和城镇化水平对生猪养殖布局有显著正影响。具体来说,耕地资源每提高1%,生猪养殖空间布局指数可提高10.20%;饲料生产能力提高1%,生猪养殖空间布局指数可提高82.00%;城镇化水平提高1%,生猪养殖空间布局指数可提高0.10%。[结论] 为促进四川省生猪养殖业发展,一方面要依据各区域生猪养殖生产现状,不断强化土地、资金和政策等要素保障;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区域的耕地和饲料生产能力比较优势,实现生猪养殖空间布局的优化;最后建议要注重区域发展差异,合理制定环保政策,循序分类推进政策的实施,实现生猪产业发展与环境协调发展双赢。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严小兵  
收入差距和流动人口是影响犯罪率的两个重要因素,以往研究基于OLS模型,在假设地域空间为均质的前提下分析其对犯罪率的影响,但现实世界的空间单元往往难以满足"均质"的假设,多数表现为"空间异质"。以OLS计量空间异质会造成计量结果出现偏差,同时无法了解不同空间单元的不同影响。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通过将空间结构嵌入线性回归模型中,很好的解决了空间异质的计量问题。利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研究2008年中国大陆省域单元犯罪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犯罪率的影响因素表现出空间非平稳性,流动人口与犯罪率显著相关,但各个省份相关程度并不相同,影响关系随空间位置变化而变化;②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计量精度和拟合度比OLS模型有大幅提高。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龙云飞  王丹  
发展普惠金融是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金融领域的重大战略,文章运用四川省2004-2015年金融发展数据,从普惠金融的三个维度选取八项指标,通过采用变异系数法确定指标权重,构建普惠金融发展评价指数对,对四川普惠金融发展情况进行了研究,报告了四川省普惠金融发展呈现良好态势,普惠金融指数逐年上升的现状。通过采用灰色关联方法,对影响四川普惠金融发展的相关因素展开调查,计算了各影响因素与普惠金融指数的灰色关联系数,探讨影响普惠金融发展的主要因素,认为地区教育水平、收入水平和信息化水平等因素对普惠金融发展影响较大,提出增加金融供给、加快金融创新、强化金融保护等政策建议,以期实现促进地区普惠金融发展的研究目的。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王乐  包庆丰  
在森林康养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研究森林康养基地的空间结构以及影响因素对优化森林康养资源要素空间配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文章通过引入时间维度纵向分析视角,运用最邻近指数、不均衡指数、核密度分析、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对2017-2021年四川省森林康养基地空间结构及影响因素进行动态分析,构建区域森林康养基地系统分析框架,利用地理探测器从单因子影响与双因子影响两个方面分析空间结构变化的作用机理。结果显示:四川省森林康养基地5个时间段最邻近指数均小于1,总体空间分布类型为凝聚型,各年份可观测平均距离和期望平均距离从8339.76米缩小至6312.48米,聚集效应不断增强,并形成多核心分布形态。核密度演变显示空间结构由点、团分布逐渐向带、集群分布转变,最终形成C字型核密度结构。因子探测可得路网密度(q=3.64)是空间结构首要的单因子影响因素,其次是森林面积(q=3.33)、人口密度(q=3.1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q=3.02);交互探测可得,任意两个指标交互后对研究对象空间结构的影响均强于单个指标的作用,森林康养基地空间结构是森林康养需求人群、目的地经营管理者、基地康养能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基于研究结论,文章提出根据人口密度合理规划森林康养基地规模、区域间适时开展森林康养合作等政策启示。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都云霞  刘亚勇  
长期以来,资本结构一直是国内外财务理论研究的重点课题。国内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资本结构与企业绩效相互关系的研究,二是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研究。本文以四川上市公司为例,分析研究了其资本结构特点和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发现,四川省上市公司负债比率偏低,负债结构不够合理;公司绩效与资本结构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企业规模与资本结构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系,企业的成长性和资产抵押价值与资本结构具有较弱的正相关关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韩立达  牟雪淞  
深入剖析新型城镇化内涵,从省内外两个维度考察地理空间对四川省新型城镇化的影响;基于时间视角,构建四川省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回归方法计算出各指标对城镇化的估计弹性系数。实证分析表明,空间因素和经济发展、居民收入结构、公共服务配给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等对四川省新型城镇化有重要影响,进一步提出促进四川省新型城镇化的举措。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龙云飞  王丹  
发展普惠金融是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金融领域的重大战略,文章运用四川省2004-2015年金融发展数据,从普惠金融的三个维度选取八项指标,通过采用变异系数法确定指标权重,构建普惠金融发展评价指数对,对四川普惠金融发展情况进行了研究,报告了四川省普惠金融发展呈现良好态势,普惠金融指数逐年上升的现状。通过采用灰色关联方法,对影响四川普惠金融发展的相关因素展开调查,计算了各影响因素与普惠金融指数的灰色关联系数,探讨影响普惠金融发展的主要因素,认为地区教育水平、收入水平和信息化水平等因素对普惠金融发展影响较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欣  王雷  孔庆波  赵秋红  
利用10省份调查数据,在推导出农民工犯罪倾向理论模型基础上,分析农民工服刑人员和不涉罪普通农民工之间在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和行为特征三个维度上变量的总体和内部差异。研究发现:(1)男性、年龄较小、受教育水平低、家庭收入少、母亲受教育水平低、兄弟姐妹个数多、失业严重、曾有违纪违法行为的农民工犯罪倾向高;(2)社会保险状况和犯罪被发现可能性影响不涉罪农民工犯罪倾向;(3)家庭成员犯罪史和刑罚打击力度影响服刑人员农民工犯罪倾向。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欣  王雷  孔庆波  赵秋红  
利用10省份调查数据,在推导出农民工犯罪倾向理论模型基础上,分析农民工服刑人员和不涉罪普通农民工之间在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和行为特征三个维度上变量的总体和内部差异。研究发现:(1)男性、年龄较小、受教育水平低、家庭收入少、母亲受教育水平低、兄弟姐妹个数多、失业严重、曾有违纪违法行为的农民工犯罪倾向高;(2)社会保险状况和犯罪被发现可能性影响不涉罪农民工犯罪倾向;(3)家庭成员犯罪史和刑罚打击力度影响服刑人员农民工犯罪倾向。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欣  王雷  孔庆波  赵秋红  
利用10省份调查数据,在推导出农民工犯罪倾向理论模型基础上,分析农民工服刑人员和不涉罪普通农民工之间在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和行为特征三个维度上变量的总体和内部差异。研究发现:(1)男性、年龄较小、受教育水平低、家庭收入少、母亲受教育水平低、兄弟姐妹个数多、失业严重、曾有违纪违法行为的农民工犯罪倾向高;(2)社会保险状况和犯罪被发现可能性影响不涉罪农民工犯罪倾向;(3)家庭成员犯罪史和刑罚打击力度影响服刑人员农民工犯罪倾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