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92)
- 2023(10897)
- 2022(9746)
- 2021(9228)
- 2020(7825)
- 2019(17971)
- 2018(17995)
- 2017(34821)
- 2016(19276)
- 2015(21338)
- 2014(21365)
- 2013(21287)
- 2012(19547)
- 2011(17481)
- 2010(17165)
- 2009(15450)
- 2008(14854)
- 2007(12668)
- 2006(10797)
- 2005(9192)
- 学科
- 济(72507)
- 经济(72426)
- 管理(52063)
- 业(50849)
- 企(41645)
- 企业(41645)
- 方法(35332)
- 数学(30719)
- 数学方法(30377)
- 农(20496)
- 学(18585)
- 财(17828)
- 中国(17672)
- 地方(17141)
- 业经(16138)
- 农业(13997)
- 制(12252)
- 理论(12238)
- 技术(11977)
- 贸(11973)
- 贸易(11966)
- 和(11834)
- 务(11656)
- 环境(11650)
- 财务(11597)
- 易(11582)
- 财务管理(11579)
- 企业财务(11041)
- 银(10112)
- 划(10076)
- 机构
- 大学(266193)
- 学院(264325)
- 管理(106466)
- 济(98693)
- 经济(96387)
- 理学(93467)
- 理学院(92350)
- 管理学(90647)
- 管理学院(90185)
- 研究(88722)
- 中国(62597)
- 科学(59596)
- 京(55974)
- 农(49240)
- 所(45372)
- 业大(45059)
- 财(43854)
- 研究所(42027)
- 中心(40096)
- 农业(38863)
- 江(37826)
- 财经(35938)
- 范(35346)
- 师范(34957)
- 北京(34580)
- 经(32823)
- 院(32228)
- 州(30956)
- 技术(28711)
- 省(28557)
- 基金
- 项目(192207)
- 科学(149792)
- 基金(138523)
- 研究(136602)
- 家(121922)
- 国家(120937)
- 科学基金(103291)
- 社会(83595)
- 社会科(79089)
- 社会科学(79065)
- 省(77985)
- 基金项目(75094)
- 自然(70113)
- 自然科(68445)
- 自然科学(68418)
- 自然科学基金(67161)
- 划(64437)
- 教育(62215)
- 资助(56872)
- 编号(55398)
- 成果(44139)
- 重点(42944)
- 部(41507)
- 发(40763)
- 创(40046)
- 课题(38006)
- 科研(37374)
- 创新(37367)
- 计划(36482)
- 大学(35121)
共检索到3698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潘欣 张健 朱天辉 梁洪萍
为探明四川省巨桉人工林下大型真菌资源,本课题自2008年5月开始在巨桉主要栽培区定期进行地表大型真菌的调查,根据真菌形态并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研究林下大型真菌的物种多样性,调查巨桉林下生态因子,分析土壤因子,并对其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四川巨桉林下大型真菌种群生物多样性较高,大型真菌共17种,隶属于7科10属,其中马勃状硬皮马勃和草地横模马勃为优势种群,并发现一新的外生菌根真菌—银灰口蘑。林下大型真菌主要集中在海拔300650m、郁闭度大于0.7、阴坡半阴坡土层厚的区域。大型真菌可降低巨桉周围土壤pH值,并显著提高土壤N、P、K及有机质含量,对促进巨桉土壤养分循环、改善营林质量及保持人工林...
关键词:
巨桉 大型真菌 多样性 四川省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妍 章振羽 沈丽 姬红丽 陈德西 康晓惠 彭云良
对阿坝及其周边地区条锈病菌生理小种和AFLP多态性进行了研究。49个参试菌株条锈病菌生理小种分为2种类型:水源11致病类群类型和Hybrid46致病类群,分别占44.9%和55.1%,其中水-14和CY32为优势小种。CY31仅在黑水县检测到,云南盐津菌株CY32比例显著高于其他采样点。利用E2M3、E4M3、E7M3、E2M4、E6M4、E4M6、E6M7等7个引物组合,对各菌株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出,共扩增出168条可统计的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32条,多态率为19.05%。49个样品AFLP的D ice相似系数范围为:0.4063~1.0,其中阿坝州菌株聚类分析后被分作A、B两组,后者在...
关键词:
小麦条锈菌 遗传多样性 四川阿坝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茜 李颖 张敏 彭化贤 席亚东 徐成勇 刘波微
从2006年到2007年在四川省8个马铃薯主产区采集的晚疫病样本中单孢分离得到91个晚疫病菌菌株。引用国际上通行的两个微卫星标记Pi4B和Pi4G,对这91个菌株的基因型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鉴定出8个SSR基因型:D-03、D-05、D-06、F-01、F-03、F-06、G-02和H-01;占优势基因型的为F-01和F-06,在群体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39.56%和15.38%。不同地区的菌株SSR基因型多样性也不相同。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唐铭霞 何卫 胡建军 王克秀 陈萍萍 牟文平 杨麟
简单重复序列(SSR)是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的一种有效分子标记。选用四川省现有及引进的马铃薯品系(种)42份,利用已发表的马铃薯SSR引物进行扩增,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供试材料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从11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16对多态性高、扩增稳定、重复性好的引物,16对SSR引物共扩增出130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116,占总扩增位点的89.2%。利用NTSY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四川省栽培的马铃薯品种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品种间的遗传差异较小。
关键词:
马铃薯 SSR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龙章富 唐利民
本文报道了该地区野生大型真菌320种,其中食、药用菌201种、有毒菌52种,食毒不明的67种等,分别隶属子2亚门4纲13目40科118属,其中有粉红毒伞Amanitalongistrita、葫芦地星Geastrumlageniforme、角孢丝盖伞Inocybenodulosospora、肉色蜡蘑Laccariavinaceoavellanea等全国新记录10种,四川省新记录种57种;从数量上看,以担子菌纲的菌类最多(276种),占总种数的86.25%;从生态特性看,主要以地生为主。
关键词:
大型真菌 资源分类 新记录种 四川广元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宁南 许涵 徐大平 李意德 杨曾奖 时忠杰
采用固定样地连续定位监测法对广东省高要市2种主要的速生丰产林树种尾巨桉和马占相思人工林群落的下木层、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Simpson物种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及物种组成等参数自2004年到2007年的动态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与2004年相比,2007年尾巨桉林下木层的物种数稍有减少(减少3种,占2004年物种数的12.0%),草本层的物种数显著增多(增加16种,占2004年物种数的51.6%);下木层和草本层的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Simpson物种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均明显增大;200...
关键词:
速生丰产林 物种多样性 尾巨桉 马占相思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琼芳 张小平 李登煜 陈强 KristinaLindstrom
用IAR、RAPDs和16S-23SPCR-RFLP3种方法对采集自四川省4个不同地点的22株慢生型花生根瘤菌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供试菌株对8种抗生素的抗药性测定表明, 22个菌株中存在7 个抗药性类群。来自同一采集地的菌株天然抗药性存在着差异。IAR的结果证明了四川花生根瘤菌表型性状的多样性。4个随机引物的扩增图谱有明显的多态性。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菌株内部存在不同水平的遗传多样性。全部菌株在58% 的相似性水平上被分为6群,采集地相同的菌株聚为一类,表明环境对根瘤菌的系统发育和遗传分化有影响。用PHR和P23SR01这一对引物对供试菌株16S-23SrDNA基因间隔区进行了扩增, 得到2...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群 肖猛 郭亮 李静 段文霞 陈放 王丽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延龄草7个自然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和遗传结构进行了研究.用12个引物对7个居群共105个样品进行了扩增,共得到135条清晰的扩增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46个,多态位点百分率(PPB)为34.07%.POPGENE分析结果表明:同其他一些濒危植物相比,延龄草具有较低的遗传多样性(He=0.0759,Ho=0.1200).卧龙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最高(PPB=18.52%,He=0.0417,Ho=0.0684),大坝子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最低(PPB=8.89%,He=0.0220,Ho=0.0348).Neis遗传多样性分析和AMOVA分析表明:7个自然居群间出现了一...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露 周剑 柯红雨 黄志鹏 赵仲孟 赵瀚 段元亮 牟成艳 李华东 李强
【目的】四川省河流众多,野生日本沼虾资源丰富,为深入了解四川省日本沼虾种质资源现状,开展不同流域日本沼虾遗传多样性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线粒体Cytb序列,对四川省巴河(BH)、涪江(FJ)、嘉陵江(JLJ)、岷江(MJ)和思蒙河(SMH)5个日本沼虾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所有群体的201尾日本沼虾中共检测出36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H_(d))值在0.345~0.959之间,H_(d)均值为0.802,其中JLJ群体的H_(d)值最高(0.959),而MJ、SMH和BH群体的H_(d)值相对较低,H_(d)值均小于0.5。所有群体的核苷酸多样性(P_(i))值在0.002 25~0.015 47之间,P_(i)均值为0.015 83,其中JLJ群体的P_(i)值最高(0.015 47),BH群体的P_(i)值最低(0.002 25)。日本沼虾的遗传变异主要来自群体间(68.20%),群体间存在显著的遗传分化,系统发育树分析显示所有群体呈现3个较明显分支。单倍型MJ网络图显示所有单倍型也呈现3个明显谱系,其中谱系A包含优势单倍型Hap 14,谱系B包含优势单倍型Hap 16,谱系C包含优势单倍型Hap 1。【结论】日本沼虾群体遗传多样性总体上处于较高水平,但不同流域的群体间遗传多样性水平差异较大,其中MJ、BH和SMH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相对较低,对这些流域内日本沼虾种质资源的保护有待进一步加强。本研究为四川省日本沼虾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有利于促进四川省日本沼虾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素b 基因 遗传多样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德西 封传红 何忠全 向运佳 胡荣平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研究了四川省甘孜州地区蝗虫的遗传结构。用筛选出的12条随机引物对9个种群91个个体进行扩增。结果表明,12条引物共检测到95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共计72个。ShANNoN信息指数(I)和NeI'S遗传多样性(h)估计的9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分别是0.4161和0.2810。利用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进行群体内遗传多样性评价,ShANNoN多样性指数(I)具有相同的结果,来自四川甘孜雅县雅江(YJGL)种群值最高,为0.1674,白玉县金沙乡(BYJS)种群最低为0.0405;居群内基因多样度hS为0.0777,表明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居群间。基因分化...
关键词:
蝗虫 种群 RAPD 遗传多样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席亚东 刘波微 彭化贤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2004~2007年分离自四川省16个地区(市、州)41个县(市)的208个有效稻瘟病菌单孢对稻瘟灵的抗药性。结果表明:全省最不敏感菌株EC50值(20.7794μg/mL)是最敏感菌株EC50值(0.8135μg/mL)的24.54倍。确定了四川省水稻稻瘟病菌对稻瘟灵的敏感基线为6.9749μg/mL。全省没有出现对稻瘟灵产生高抗药性和中抗药性菌株,大部稻瘟病菌株都表现为低抗水平(?3),有的地区低抗菌株出现频率为0。因此,只要加强田间抗药性监测,稻瘟灵在四川水稻生产上仍可作为防治稻瘟病的有效药剂使用。
关键词:
稻瘟病菌 稻瘟灵 抗药性 敏感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蒲光兰 肖千文 吴开志 孙权 罗永飞 韦丽
以四川省15个核桃产区411份优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主要性状指标的变异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初步探讨四川核桃的表型多样性,结果表明:①果枝率、坚果外观、缝合线、取仁难易和壳厚等主要经济性状指标的变异系数相对较高,分别为53.2%、34.4%、37.4%、25.7%和23.4%,品种选育中宜将果枝率、缝合线、坚果外观、取仁难易及坚果壳厚作为主要参考指标;②在15个核桃产区中,石棉产区各性状的变异程度总体最大,遗传多样性最丰富,综合表现以巴塘产区的最好;③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当遗传距离为25时,四川15个核桃产区可聚为2类,第Ⅰ类分布于甘孜州和阿坝州,第Ⅱ类分布于凉山州、绵竹和石棉。四川核桃表...
关键词:
核桃 种质资源 表型多样性 四川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余盼 徐锐 赵国柱 乌志颜 李文臣 马成功
于2012年,对旺业甸林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野生大型真菌资源调查,先后在断木沟、新开坝、六道沟、美林、茅荆坝等地的油松林地,落叶松林地,桦树、山杨天然混交林地及落叶松或油松、桦树、蒙古栎天然人工针阔混交林地等采集标本350余份。多样性分析表明:旺业甸林场野生大型真菌种类较为丰富,共发现大型真菌162种,隶属于2门4纲12目41科79属。依据林型的差异,大型真菌分布的多样性和丰富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天然混交林、落叶松林、天然人工针阔混交林和油松林;分布种数最多的3个科依次为蘑菇科、红菇科和多孔菌科;调查同时发现内蒙古新纪录种12个,中国新纪录种2个,并在该地发现珍稀野生药用真菌——猪苓,极大丰富了该地...
关键词:
大型真菌 分类 多样性分析 中国新纪录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曹现富 王晓丽 邹广权 李艳 付朴艳 李华 李妹 唐君培 曹子林
【目的】探讨坡向对尾巨桉人工林林木生长及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影响。【方法】以云南省临沧市双江县忙安林场8 a生尾巨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坡向(阳坡、半阳坡、阴坡、半阴坡),每个坡向3个样地,采用样地调查对林分平均胸径、林分平均树高、单位面积林分蓄积量和单株立木材积及植物多样性指数(Margalef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指数)进行研究。【结果】坡向对尾巨桉人工林的林分平均胸径(P=0.000)、林分平均树高(P=0.000)、单位面积林分蓄积量(P=0.001)和单株立木材积(P=0.005)均具有极显著影响,且阳坡的各生长指标均极显著大于阴坡,半阳坡和半阴坡为过渡组。4个坡向尾巨桉人工林林下灌木植物共有40种,隶属于23科36属;同时草本植物共有30种,隶属于16科28属;4个坡向中,半阴坡的林下物种数最多。尾巨桉人工林林下灌木层植物的Margalef指数(P=0.013)、Simpson指数(P=0.047)和Pielou指数(P=0.029)在坡向间均有显著差异,但Shannon-wiener指数(P=0.127)在坡向间无显著差异;阳坡灌木层植物的Margalef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显著大于阴坡,阴坡灌木层植物的Pielou指数显著大于阳坡。尾巨桉人工林林下草本层植物的Margalef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最大值均出现在阴坡,最小值均在阳坡;草本层植物的Margalef指数(P=0.013)、Simpson指数(P=0.036)和Shannon-wiener指数(P=0.035)在坡向间均存在显著差异,且阴坡均显著大于阳坡;草本层植物的Pielou指数在坡向间无显著差异(P=0.114)。【结论】4个坡向中,半阴坡的林下物种数最多,阳坡更利于林木生长和灌木层植物的生存,阴坡更利于草本层植物的生存,综合考虑林木生长和林下植物多样性,阳坡为尾巨桉的适宜造林坡向。
关键词:
坡向 尾巨桉 林木生长 林下植物多样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