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45)
2023(10021)
2022(8527)
2021(7881)
2020(6292)
2019(14301)
2018(14186)
2017(26864)
2016(15002)
2015(16846)
2014(17169)
2013(16783)
2012(15906)
2011(14519)
2010(15117)
2009(13811)
2008(13661)
2007(12544)
2006(11646)
2005(10823)
作者
(42814)
(35443)
(35275)
(33687)
(22974)
(17082)
(16112)
(13789)
(13738)
(13360)
(12129)
(11970)
(11729)
(11317)
(11302)
(10904)
(10591)
(10400)
(10338)
(10326)
(9203)
(8849)
(8627)
(8370)
(8316)
(8096)
(8057)
(7967)
(7249)
(7199)
学科
(63245)
经济(63178)
管理(39337)
(38488)
(27698)
企业(27698)
地方(23930)
(23319)
中国(23267)
方法(16630)
农业(15845)
业经(15762)
(14866)
数学(13751)
数学方法(13526)
(13022)
(12863)
(12348)
银行(12337)
地方经济(12129)
(11997)
(11863)
金融(11861)
(11615)
(11356)
贸易(11340)
(11249)
(10883)
环境(10865)
发展(9774)
机构
学院(208315)
大学(200835)
(85291)
经济(83034)
研究(76319)
管理(74522)
理学(61259)
理学院(60490)
中国(60168)
管理学(59467)
管理学院(59054)
科学(45063)
(44041)
(42190)
(39452)
(37655)
(36604)
中心(35741)
研究所(34695)
(31454)
师范(31198)
财经(30619)
(30035)
(29103)
北京(28577)
业大(28425)
农业(27710)
(27700)
(27401)
经济学(24841)
基金
项目(124672)
研究(98928)
科学(97001)
基金(84290)
(71461)
国家(70683)
科学基金(60062)
社会(60017)
社会科(56660)
社会科学(56648)
(54293)
教育(45564)
基金项目(43606)
编号(43552)
(42633)
成果(36781)
自然(35767)
自然科(34822)
自然科学(34814)
资助(34741)
自然科学基金(34117)
(33666)
课题(32212)
重点(28382)
发展(27838)
(27330)
(26787)
(26438)
(25805)
(25719)
期刊
(113899)
经济(113899)
研究(70477)
中国(55256)
(36436)
教育(33453)
(31754)
管理(29659)
(27094)
金融(27094)
学报(26849)
科学(26539)
农业(24505)
业经(21078)
大学(20767)
技术(20665)
学学(19010)
经济研究(16703)
问题(14427)
财经(14364)
(12466)
(12454)
图书(11795)
(11187)
(11053)
论坛(11053)
(10660)
职业(10657)
现代(10248)
资源(10134)
共检索到3539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建强  张亚  孙长学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吴祥玉  肖锋  
作者认为:四川小城镇建设近年来有相当进展,但总体上仍处于初级阶段、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小城镇建设应该按照城乡改革与发展的新思路,将其建设成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基地,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打破城乡二元分割结构,使之涌现出相当一批经济繁荣、文化发达、交通方便、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能真正充当起当地政治、经济、文化"龙头"角色的新型小城镇,并逐步形成以小城镇群体为基础,以大中城市为依托、一般城市为纽带的农村城市化新格局。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亚  柳会  刘铁鹰  
本文认为四川省在小城镇建设上应以循环经济理论指导,以循环经济理论指导建设的小城镇应该是生态循环型小城镇,并对四川省生态循环型小城镇建设存在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四川省生态循环型小城镇建设的对策和措施。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晓鹰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马蓉丽  解睿  姚建民  
城市化是现代文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发展小城镇是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推动城乡一体化的迫切要求,是加速我国城市化的战略选择。借鉴国外经验,结合国情和省情,山西省小城镇建设的对策是:将老县城放在小城镇建设的首位;建立小城镇的地方财政;小城镇规划应有特色、上档次;用活人口政策,将小城镇居民全部转入城市户口。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刁承泰  
论四川小城镇的现状和发展刁承泰(西南师范大学地理系,重庆630715)在四川,小城镇一般指县辖的建制镇。小城镇是农村一定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技术和信息中心,又是联系广大农村与各级城市的桥梁与纽带,可谓"乡村之首,城市之尾"。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商...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姜晓亭  
四川省的境外投资尚处于起步阶段。要发展境外投资,实施“走出去”战略,应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建立健全境外投资的经营机制,加强人才培养,完善管理和服务体系,以推进海外事业的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戴宾  
]从 1 994年至 2 0 0 1年 ,四川分七批先后确定了 935个省级小城镇建设试点镇 ,给予其土地、资金和户口方面的优惠政策。四川小城镇建设试点在促进经济成长、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城市化发展、加快工业化步伐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在优势产业发展、剩余劳动力吸纳、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还不尽人意。主要原因在于 :试点镇标准偏低、数量偏多 ;布局和定点不尽合理 ;产业层次低 ,对经济的带动作用不强 ;缺乏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小城镇规划水平低、优惠政策落实困难、管理体制不顺畅等问题也制约了其发展。今后四川应改变小城镇过度分散和低水平发展的状况 ,加快实现从数量扩张到质量提高 ,从分散建设到集...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杨柳  邹斌  
工业化和城市化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而金融支持又是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重要保障。本文在对国外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所采取的金融支持手段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就四川省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互动发展中金融支持中存在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卫东  
本文结合中国国情,分析了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环境条件和影响因素,论证了我国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目标与方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宗珍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小城镇得到了迅速发展。1978年——2000年,建制镇由2173个发展到20312个,市镇总人口由1.7亿增加到4.56亿人。城镇规模结构和布局都有大幅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科伟  
陕西小城镇具有发展水平低、分布不平衡、数量增长超过规模的扩张和质量的提升等特征 ,其发展的主要问题在于非农经济落后、宏观指导不力、微观管理不到位等方面 ,其发展上既有西部大开发的良好机遇 ,又存在着自身基础薄弱、大中城市的竞争限制和地理环境制约等不利条件。作者认为陕西小城镇的发展应与区域优势资源的开发和非农产业的发展相结合 ,突出重点 ,以质的提升取代量的扩张 ,因地制宜的选择发展模式。基于此认识本文提出了陕西关中、陕南、陕北三大地理区和六种不同类型地域城镇化发展模式及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潘立新  
小城镇财政是指以建制镇为单位而建立的财政 ,加快小城镇建设 ,能全面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有利于壮大小城镇财政实力 ,有利于促进小城镇财政建设 ;充分行使小城镇的财政职能 ,能促进小城镇健康快速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美球  刘桃菊  
以小城镇为载体的农村城镇化是我国城镇化进程的重要途径 ,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当前小城镇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入手 ,深入分析了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种种体制性障碍 :行政等级化的城镇管理制度限制小城镇的公平发展 ;小城镇政府行政管理体制不健全 ;土地制度设置的不完善 ,阻碍了土地聚集和人口聚集的同步进行 ;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缺少必要金融的支持 ;小城镇发展规划体制存在较大缺陷 ,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体制改革对策与措施。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建华  
当前小城镇的畸形发展,是一些地方政府对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小城镇发展战略的错误理解所致,地方政府的错误决策导致小城镇发展一哄而上,重点不突出,并且其态势尚未得到有效的遏制;认为加强包括各级政府官员在内的全体人民的规划意识教育;进一步深化规划和尊重规划的法律地位;吸纳广大居民参与、监督城镇建设;健全相关法规,确实加强对建设发展的管理,是积极稳妥地推进和发展小城镇的根本之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