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44)
2023(13555)
2022(11725)
2021(11072)
2020(9411)
2019(21348)
2018(21670)
2017(41457)
2016(22568)
2015(25761)
2014(25825)
2013(25908)
2012(23936)
2011(21455)
2010(21638)
2009(19877)
2008(19378)
2007(17199)
2006(15393)
2005(13400)
作者
(67789)
(56702)
(55808)
(53447)
(35863)
(27338)
(25431)
(22437)
(21524)
(20082)
(19475)
(19142)
(17972)
(17797)
(17326)
(17300)
(17005)
(16497)
(16246)
(16039)
(14260)
(13952)
(13781)
(12988)
(12800)
(12734)
(12603)
(12465)
(11534)
(11315)
学科
(94767)
经济(94672)
(68945)
管理(63753)
(48840)
(47146)
企业(47146)
方法(40440)
数学(35162)
数学方法(34680)
农业(32460)
业经(23540)
中国(23440)
(22556)
地方(20617)
(19951)
(19817)
技术(18787)
环境(14920)
(14714)
贸易(14703)
(14567)
银行(14522)
理论(14418)
(14309)
(14219)
(14108)
(13923)
(13674)
金融(13673)
机构
学院(324783)
大学(323491)
管理(131773)
(127473)
经济(124414)
理学(114138)
理学院(112898)
管理学(110813)
管理学院(110237)
研究(109821)
中国(83676)
(72852)
科学(71304)
(69853)
业大(57586)
(56441)
农业(56110)
(53990)
中心(52024)
研究所(51558)
(49366)
北京(43640)
财经(43350)
(43239)
师范(42892)
(39563)
(39426)
(39109)
(38151)
经济管理(36106)
基金
项目(226774)
科学(177367)
研究(165161)
基金(163052)
(142665)
国家(141441)
科学基金(121011)
社会(102463)
社会科(96704)
社会科学(96674)
(91101)
基金项目(87617)
自然(79647)
自然科(77651)
自然科学(77633)
自然科学基金(76225)
(74680)
教育(73999)
编号(69094)
资助(66652)
成果(54459)
重点(50240)
(49684)
(48943)
(46619)
课题(46443)
创新(43535)
科研(42947)
国家社会(41430)
教育部(41376)
期刊
(145912)
经济(145912)
研究(90281)
(73151)
中国(70636)
学报(55392)
科学(51496)
农业(50132)
管理(43936)
大学(41543)
学学(39260)
(37768)
教育(34459)
技术(30080)
(29211)
金融(29211)
业经(28400)
(23953)
财经(19761)
问题(19703)
经济研究(19556)
图书(18559)
资源(18232)
科技(17827)
技术经济(17501)
(17386)
(16696)
理论(15982)
业大(15880)
实践(14839)
共检索到4804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周华茂  曾良修  喻歌农  刘鼎昌  张驰  
通过对土地利用类型区的分层技术、卫星遥感抽样技术、样方调查方法、数据库建立、数据汇总与外推方法、数理统计分析与精度评估等6个专题的重点研究,探索出一套四川省农用土地利用现状卫星遥感抽样调查与监测的技术方法。该技术方法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较强,已在四川省实施应用,完成了1∶10万农用土地利用现状抽样调查。土地利用类型区分为7个层25个亚层,抽样数为118个,样方大小为10km×10km(即100km2),实际抽样率为2.0%。应用结果表明:在合理分层的基础上,采用卫星遥感抽样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方法,能满足土地利用现状宏观调查与监测的精度要求。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华茂  喻歌农  曾良修  刘鼎昌  张驰  
分层技术是遥感分层抽样调查与监测方法中的关键技术之一。本研究以四川省为调查研究区,通过对影响农用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要因子的综合分析,结合卫星遥感抽样技术的具体要求,确定了土地利用类型区的分层原则和依据,提出了层与亚层划分的具体特征和指标。本文以大区域地理条件和综合农业生产状况为特征指标将研究区划分为7个层,依据微地貌特征指标将层划分为25个亚层,建立了能满足1:10万农用土地利用现状卫星遥感宏观监测要求的二级土地利用类型区分层系统。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石承苍  凃军  
经近40年连续遥感监测发现,四川省若尔盖高原草地沙化与湿地退化现象十分严重。2004与1966年相比,草地沙化面积增加52 898.4 hm2,增幅达586.7%,2005与1986年相比,沼泽湿地减少115 051.0 hm2,减幅达54.2%。这两种事实表明,该地区土地荒漠化正在加剧。究其原因有:排干沼泽和牲畜超载等人为因素是主要原因,气候干暖趋势加剧了这一变化。若尔盖高原处于"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部位,其土地荒漠化严重趋势应引起各方高度重视。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仁东  李劲峰  
本项研究首次采用90年代最新时相的美国陆地卫星LandsatTM假彩色合成图像,对整个湖北省的土地资源利用状况及其植被覆盖特征进行1∶25×104比例尺的大面积遥感宏观调查与制图,并以全数字化方法进行了各地类现状面积的量算,比较客观地揭示了该省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等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反映了地表覆盖的现状特征,充分体现了卫星遥感方法用于资源调查与动态研究的综合优势。对土地利用现状的结构分析表明、目前全省耕地、林地的生产力水平亟须提高,水域资源,尤其是湖泊资源有待保护,应进一步合理规划各类建设用地,控制其规模,严禁滥占乱用土地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源洪  魏来  王小燕  任国业  
论述了四川省水稻遥感监测地面样方布设的方法,通过分析四川省特殊的地理位置,结合遥感影像,科学合理地探讨了可运行化的地面抽样方法,即采用分层抽样统计与地面典型抽样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利用差分GPS(精度为亚米级)建立四川省水稻监测地面样方,提高监测精度,在95%的置信区间里,可以达到90%的准确率,服务于全省水稻播种面积大尺度遥感监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苏力华  楼玫娟  肖金香  冯敏玉  王保生  
 利用NOAA极轨卫星AVHRR第3通道资料,结合地面森林分布状况及当时天气条件能有效监测森林火灾,并通过AVHRR3,4通道辐射温度的差异计算森林火灾面积,监测面积与实测面积吻合。在监测实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江西省全年均应为森林防火期。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靳海霞  潘健  
为研究通过卫星遥感手段监测城镇黑臭水体位置分布的可行性,利用高分二号卫星融合影像数据对北京市城镇水体进行水体岸线提取和水质参数反演。水质参数包括叶绿素a、悬浮物浓度、透明度和营养化指数。基于水体岸线提取结果和反演的各类水质参数的指数分布图,结合预先设定的水体黑臭程度遥感判别指标,对北京市9处水体河段水质进行综合遥感判读,辅以实地调查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利用高分二号卫星融合影像能够很好的识别城镇区域内宽度较窄的河道岸线,并判定水面浮萍的存在,定量反演出的水体单位面积内悬浮物浓度、透明度和营养状态指数能够反映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靳海霞  潘健  
为研究通过卫星遥感手段监测城镇黑臭水体位置分布的可行性,利用高分二号卫星融合影像数据对北京市城镇水体进行水体岸线提取和水质参数反演。水质参数包括叶绿素a、悬浮物浓度、透明度和营养化指数。基于水体岸线提取结果和反演的各类水质参数的指数分布图,结合预先设定的水体黑臭程度遥感判别指标,对北京市9处水体河段水质进行综合遥感判读,辅以实地调查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利用高分二号卫星融合影像能够很好的识别城镇区域内宽度较窄的河道岸线,并判定水面浮萍的存在,定量反演出的水体单位面积内悬浮物浓度、透明度和营养状态指数能够反映水体的黑臭程度,各河段水体黑臭程度的遥感判别结果与官方公布的结果基本一致。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夏天  周清波  陈仲新  周勇  于雷  
SPAD能够反映植株叶绿素含量,而植株叶绿素的含量及动态变化,对评价作物生产能力、预测产量和品质均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湖北省潜江市后湖管理区冬小麦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观测不同生育期冬小麦叶片SPAD变化情况,结合我国自主研发的HJ-1卫星对研究区域进行同步监测,选取并计算RVI、DVI、NDVI、GRVI四种植被指数,通过对4种植被指数与冬小麦叶片SPAD进行相关性分析,并构建植被指数与冬小麦叶片SPAD回归反演模型,结果显示相关性均较高。通过对比四种植被指数模型反演精度,NDVI-SPAD对数模型预测精度较高,精度检验表明平均相对误差为-2.34,均方根误差(RMSE)为5.65,能够较好的...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继龙  杨文波  李小恕  王琳  曹坤  李应仁  
回顾了卫星遥感监测近海栖息地的总体发展趋势,归纳了影响生物栖息的近海地理环境要素、生物环境要素和理化环境要素,并结合当前运行的卫星遥感传感器性能特征,介绍了生境各要素的卫星遥感监测方法。同时,本文还回顾了大型漂浮性藻类、赤潮、游泳生物个体以及生物多样性等大尺度生物现象的综合遥感监测方法,并从生物环境适应性出发,围绕生境要素变化对生态的影响,赤潮与大型藻类的发生与分布,以及珊瑚礁、红树林分布与健康状况等监测应用,介绍了近期典型案例,以供相关领域的学者借鉴。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卢晓宁  张静怡  王玲玲  孟成真  曾德裕  
基于四川农业大省的重要性、伏旱监测的必要性、复杂地貌背景区实测气象站点的有限性以及多云雾天气下高频伏旱遥感监测的困难性,综合降水(TRM)、植被(VCI)和地表热力状况(TCI)在旱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体现,构建基于三者加权的伏旱遥感监测模型,并完成了2000—2015年7—8月四川省月尺度伏旱监测,从伏旱多年平均状态、演变趋势、频率三方面分析了四川省月尺度伏旱的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SDCI(归一化旱情综合指数)=0.25×VCI+0.5×TRM+0.25×TCI模型是最适用于四川省的月尺度伏旱监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卢晓宁  张静怡  王玲玲  孟成真  曾德裕  
基于四川农业大省的重要性、伏旱监测的必要性、复杂地貌背景区实测气象站点的有限性以及多云雾天气下高频伏旱遥感监测的困难性,综合降水(TRM)、植被(VCI)和地表热力状况(TCI)在旱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体现,构建基于三者加权的伏旱遥感监测模型,并完成了2000—2015年7—8月四川省月尺度伏旱监测,从伏旱多年平均状态、演变趋势、频率三方面分析了四川省月尺度伏旱的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SDCI(归一化旱情综合指数)=0.25×VCI+0.5×TRM+0.25×TCI模型是最适用于四川省的月尺度伏旱监测模型。该模型体现了在伏旱监测过程中考虑并突出降水的重要性。2)四川省7月平均旱情强度较强,8月旱情强度整体上有所减弱;各地貌类型区7、8月旱情强度则表现为川东盆地旱情强度最强,高原与盆地过渡区次之,川西高原最弱。3)四川省整体上7月伏旱呈减缓变化,8月旱情呈加重变化。川东盆地7月伏旱以加重变化为主,8月则为减缓变化;高原与盆地过渡区及川西高原7月伏旱以减缓变化为主,8月多表现为加重变化。4)四川省不同地貌背景区伏旱频率分布特征表现为川东盆地历年旱情发生频率最高,其次是高原与盆地过渡区、川西高原。川东盆地和高原与盆地过渡区以中度干旱较为频发,川西高原则多为轻度干旱。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崔丽娜  龚威平  郝惠  
遥感影像具有重复成像的特点,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能动态地反映城市建设用地变化的过程信息,因此卫星遥感技术辅助城乡规划督察成为有效应用遥感技术的主要方法之一。本文采用郑州市2008~2011年连续四年度的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辅助城乡规划动态监测成果进行归纳,分析反映城乡建设行为的变化图斑的规律和特点,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及相关统计手段研究2008~2011年四年间郑州市城市建设用地的特点及趋势,对遥感监测成果的进一步应用做可行性探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丹  殷世平  于成龙  方丽娟  张贵华  
【目的】寻求一个高效、准确的冰雹灾害遥感监测方法,为黑龙江省开展生态灾害的卫星遥感监测提供技术参考。【方法】针对2011-08-18黑龙江省木兰县一次冰雹灾害的个例,结合天气实况和雷达资料,利用从环境减灾卫星获得的遥感数据(2009-2011年),分析了冰雹灾害前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变化,对遭受冰雹灾害区域进行了遥感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了检验。【结果】植物遭受冰雹灾害后的一段时间内,NDVI出现异常下降的现象,与未遭受冰雹灾害的区域差别明显,说明利用NDVI来判别遭受冰雹灾害的区域是可行的。遥感监测结果显示,此次遭受冰雹灾害的区域为木兰县西南部(东经127°38′~127°55′,...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