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93)
2023(9383)
2022(8029)
2021(7597)
2020(6564)
2019(15254)
2018(15210)
2017(28855)
2016(16541)
2015(18955)
2014(19119)
2013(18961)
2012(18110)
2011(16359)
2010(16724)
2009(15528)
2008(15535)
2007(14505)
2006(12818)
2005(11389)
作者
(48946)
(41680)
(41506)
(39587)
(26130)
(20189)
(18778)
(16440)
(15696)
(14931)
(14201)
(14061)
(13244)
(13120)
(13081)
(13048)
(12863)
(12032)
(11992)
(11941)
(10614)
(10516)
(10196)
(9683)
(9594)
(9516)
(9464)
(9076)
(8790)
(8682)
学科
(70516)
经济(70461)
(50533)
(46850)
管理(34701)
农业(33507)
方法(27927)
数学(25091)
数学方法(24870)
(24549)
企业(24549)
业经(19740)
中国(19291)
地方(18243)
(14748)
(13836)
(13765)
(12727)
贸易(12723)
农业经济(12499)
(12339)
(12110)
理论(10414)
发展(9859)
(9837)
(9668)
(9649)
(9648)
劳动(9632)
银行(9630)
机构
学院(238364)
大学(231567)
(96274)
经济(94062)
管理(86451)
研究(83115)
理学(74224)
理学院(73367)
管理学(71986)
管理学院(71560)
(66270)
中国(62983)
科学(52998)
农业(51042)
(48906)
业大(44824)
(44390)
(40809)
中心(40294)
研究所(40256)
(39512)
(33327)
师范(33014)
财经(32011)
(31780)
农业大学(31480)
(30748)
北京(30247)
(28980)
经济学(28603)
基金
项目(156359)
科学(120073)
研究(117174)
基金(107974)
(93955)
国家(92986)
科学基金(77620)
社会(71242)
(66987)
社会科(66829)
社会科学(66806)
基金项目(58071)
教育(54234)
(53378)
编号(51274)
自然(48507)
自然科(47273)
自然科学(47257)
自然科学基金(46359)
资助(43493)
成果(41396)
(36519)
(36008)
课题(35623)
重点(35412)
(34431)
(32178)
创新(30039)
(29836)
科研(29814)
期刊
(114884)
经济(114884)
(70750)
研究(65772)
中国(55679)
农业(48210)
学报(42146)
科学(37227)
大学(31769)
教育(30373)
学学(30160)
(30046)
业经(25859)
管理(25025)
(23609)
金融(23609)
(23187)
技术(21721)
问题(16803)
(15380)
农业经济(15217)
农村(15126)
(15126)
财经(15104)
经济研究(14893)
资源(13064)
世界(12983)
(12981)
业大(12636)
经济问题(12260)
共检索到3626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于莎  李盛聪  
我国正值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农村土地减少和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致使农村剩余劳动力逐年增加。由于农民文化素养偏低、技能缺乏,其在城市的生活、工作状况不尽如人意。因此,如何让转移农民在非农产业顺利就业并具备城市化生活所需技能及素养就成为当前我国各级政府面临的重大问题。近年四川省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开展中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却出现转移速度放缓趋势。文章通过对四川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现状的深入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探寻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思路,从而提出构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长效机制的策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郑爱翔  
在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攻坚阶段,如何创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策略,进一步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农民就业能力是进行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的重要课题。基于江苏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的调查和分析显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在培训资源、培训针对性、培训积极性和培训实施方面都存在一定问题,具体对策是:构建农村劳动力培训网络,进行培训前瞻性、实用性和专业性设计,加强对学员的引导,提高培训者素质,构建科学评估体系。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谢佳春  李兴绪  
一、引言作为反贫措施之一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在云南省实施以来,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农户为样本,采用研究因果关系效应的匹配估计方法,评价云南省沿边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效应。二、培训参与情况本文使用的数据来自"云南省红河州农村住户调查"和"云南省德宏州农村住户调查"数据库。由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朱文  姜太碧  
本文通过对四川农村144户样本农户就农村劳动力素质现状和提升途径的相关问题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四川农业就业劳动力的文化素质低于全国农业就业劳动力文化素质;调查户户主文化素质高于全家劳动力文化素质;外出打工劳动力文化素质普遍高于在家务农劳动力文化素质;农村劳动力的科技素质和经营管理素质较高,但心理素质较差;农村劳动力的身体素质差异明显。普及义务教育和加强农民继续教育培训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根本途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超  
"云和师傅"是云和县人民政府建立的具有本地特色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模式。其由云和县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中心统一实施,主要分为后备云和师傅专业技能培训和云和师傅后续素质培训两种,培训领域涉及当地农业生产的多个行业,主要采用本地集中培训的模式。但其在发展过程中也表现出培训结构失调、模式单一、政府过度主导等问题,为此,其在未来发展中应重视对女性及偏远乡镇人口的培训、采用更加灵活的培训模式、增强对政府的监督。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昭文  
我国人口多,尤其是农村人口多,人均耕地、淡水等资源不足、城镇化发展滞后等原因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漫长的发展历程。探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背景、趋势,对教育的需求,以及教育如何满足这种需求,为推动转移进程做出应有的贡献,是摆在教育战线尤其是职成教战线面前的重大任务。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邹永红  黄开元  
本文用固定时期测算法对四川大农业对劳动力的需求进行了测算,借助EVIEWS软件拟合了预测模型;依托四川省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用年龄移算法对农村劳动力供给进行了测算与预测,进而对四川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进行判断和预测,并做出分析。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辛岭  蒋和平  
本文利用四川省实地调查数据,采用Logit模型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农村劳动力年龄、劳动力数量、耕地面积、未成年人数、60岁以上老人数量、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劳动力是否有技能、村集体经济收入、劳动力所在村附近企业数量和地形特征虚拟变量是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主要影响因素,而农村劳动力的性别、家庭年收入对非农就业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武云兰  余丽霞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稳定转移,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关键之一。"三农"问题具有较强的外部效应性,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应提供市场不能满足的具有外部效应的公共物品和服务,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政府投入极其重要。受各种因素影响,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盲目性和不稳定性非常突出,亟需政府引导。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贾宪威  楚晓琳  
本文认为,四川省的剩余劳动力数量,可以从农业生产角度和城市化发展的角度估计。综合两种结果,2008年四川省农村剩余劳动力人数估计约为1400万人,且近几年呈下降趋势。因此,转移四川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应采取的对策措施,包括建立城乡统一市场、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提高劳动力素质、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速度、提高政府的服务水平等。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崔斌  葛军  
近年来各地政府非常重视农村劳动力的培训问题,制定了积极的政策与措施,采取多种培训方式,使培训内容上更多样化。文章在对南京城郊农村劳动力培训机制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提高农村劳动力培训效果的建议和措施。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林振东  黄汝群  李海洋  潘伟彬  俞建雄  
文章分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教育存在的问题,教育培训的可能性及教育培训的失衡的原因,提出了教育培训的模式思路及教育培训的保障机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郭靖  刘超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同自然生态系统具有众多相似之处,本文试图运用生态学的理论,建构一个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系统,并对其特点进行总结和解读,目的在于客观认识培训系统的生态规律,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念,推动培训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裴春秀  雷运福  
为提升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效益,本文以永州市扶贫培训基地管理调查为基础,采用 SWOT 分析法,对政府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管理中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了详尽的剖析,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办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克勤  刘超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同自然生态系统具有众多相似之处。我们试图运用生态学的理论,建构一个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生态系统,并对其特点进行总结和解读,目的在于客观认识转移培训生态系统的规律,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念,推动培训的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