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50)
2023(8760)
2022(6614)
2021(6049)
2020(4870)
2019(10672)
2018(10720)
2017(20468)
2016(11498)
2015(12796)
2014(12741)
2013(12570)
2012(11658)
2011(10469)
2010(10560)
2009(9892)
2008(9677)
2007(9030)
2006(8393)
2005(7663)
作者
(33457)
(28630)
(28175)
(26945)
(17733)
(13732)
(12666)
(11196)
(10872)
(10026)
(9888)
(9441)
(9050)
(8942)
(8757)
(8603)
(8463)
(8194)
(8072)
(8044)
(7211)
(7163)
(6937)
(6687)
(6534)
(6477)
(6417)
(6095)
(5899)
(5834)
学科
(51395)
经济(51351)
(49332)
(35385)
农业(32947)
管理(20654)
业经(18911)
中国(17340)
地方(15807)
(13532)
企业(13532)
方法(12905)
(12616)
农业经济(12489)
数学(11085)
数学方法(11011)
发展(10911)
(10901)
(10682)
(9571)
农村(9553)
(9346)
劳动(9329)
(8817)
土地(8397)
(8383)
贸易(8378)
(8227)
(8123)
(8100)
机构
学院(162151)
大学(154848)
(69794)
经济(68332)
研究(61663)
管理(58684)
(53522)
理学(50163)
理学院(49626)
管理学(48749)
管理学院(48473)
中国(47653)
农业(40543)
科学(37777)
业大(33040)
(32838)
(32694)
研究所(29588)
中心(29441)
(27707)
(27107)
农业大学(24836)
(24676)
(23080)
师范(22882)
(21216)
(21089)
财经(20880)
科学院(20356)
(20073)
基金
项目(108229)
科学(84396)
研究(82927)
基金(75463)
(65912)
国家(65164)
科学基金(54678)
社会(53049)
社会科(49626)
社会科学(49613)
(47364)
基金项目(40443)
(36376)
编号(35941)
教育(35461)
自然(32458)
自然科(31652)
自然科学(31644)
(31308)
自然科学基金(31044)
资助(28612)
成果(28569)
(26946)
课题(24703)
重点(24456)
(23297)
发展(22185)
(22154)
(21835)
国家社会(21577)
期刊
(90401)
经济(90401)
(61078)
研究(45678)
中国(41924)
农业(41631)
学报(28418)
科学(26469)
业经(22420)
大学(22229)
学学(21253)
(19401)
(19132)
金融(19132)
(17659)
管理(17541)
教育(17045)
农业经济(15033)
农村(14653)
(14653)
问题(13443)
技术(13335)
(11398)
世界(11326)
经济研究(10982)
资源(10417)
经济问题(10042)
农村经济(9701)
业大(9551)
财经(9468)
共检索到2583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高洪洋  
本文基于四川省的仁寿、广汉、蓬安和东兴4个市(县、区)8个乡镇13个村的农村劳动力老龄化程度进行的抽样调查,并就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被访问村民年龄在56岁以上的占56%;46岁以上的留守妇女占农村留守妇女总数的69%,大多数留守妇女在家主要照顾老人、小孩以及从事家务活动。然而,他们却计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农村劳动力老龄化程度被严重低估。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已危及到我国的粮食安全,老龄化问题亟待解决。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彭华  欧阳萍  李光跃  唐瑕苓  
目前,四川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广大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本文阐述了四川农业劳动力老龄化日趋明显的现状,重点剖析了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后果与成因,提出要采取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培养和造就一批新型职业农民等措施来应对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困境,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郭晓鸣  任永昌  廖祖君  王小燕  
本文通过对四川省三个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农区501个农户的问卷调查发现,农业劳动力老龄化构成了农业技术进步的重要障碍,老龄劳动力实际主导着农业生产经营的决策过程,劳务经济对农业的支持效益趋于减弱,而这些现象的存在可能导致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倒退。因此,应不断协调工农关系、城乡关系,通过完善农业补贴政策和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等方式,构建与农业劳动力结构相适应的组织化、社会化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劳动力老龄化问题。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于莎  李盛聪  
我国正值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农村土地减少和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致使农村剩余劳动力逐年增加。由于农民文化素养偏低、技能缺乏,其在城市的生活、工作状况不尽如人意。因此,如何让转移农民在非农产业顺利就业并具备城市化生活所需技能及素养就成为当前我国各级政府面临的重大问题。近年四川省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开展中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却出现转移速度放缓趋势。文章通过对四川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现状的深入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探寻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思路,从而提出构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长效机制的策略。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海芹  刘邵权  郭仕利  谢芳婷  
2008年根据人均工业总产值选取四川省20个典型样本村,从中选取具有代表性质的400户进行访谈,得到具体的调研数据。从年龄、性别、教育年限、健康状况等方面对调研数据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研究目前四川省山丘区域农村劳动力供给结构和剩余情况,探讨限制农业剩余劳动力从事非农就业的因素。结果表明:四川省山丘区域农村劳动力年龄偏大,平均年龄为41岁;其受教育年限较低,仅为6.64年,刚刚接近于小学毕业水平;而且剩余农业劳动力参与非农就业的潜力有限,山丘区域劳动力状况呈现出逼近刘易斯拐点的趋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宇学  石霞  
在未来十年内,劳动力老龄化日趋严重,中老年劳动力就业问题日渐凸显。中老年劳动力就业问题将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应未雨绸缪,制订相关政策并采取相应措施,大力发展适合中老年就业的产业,加大对中老年劳动力的培训力度,为中老年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创造条件,促进经济发展与就业的协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何佳  
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关系到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本文立足于四川省南江县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阐述了南江县农村劳动力就业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邹永红  黄开元  
本文用固定时期测算法对四川大农业对劳动力的需求进行了测算,借助EVIEWS软件拟合了预测模型;依托四川省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用年龄移算法对农村劳动力供给进行了测算与预测,进而对四川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进行判断和预测,并做出分析。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朱文  姜太碧  
本文通过对四川农村144户样本农户就农村劳动力素质现状和提升途径的相关问题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四川农业就业劳动力的文化素质低于全国农业就业劳动力文化素质;调查户户主文化素质高于全家劳动力文化素质;外出打工劳动力文化素质普遍高于在家务农劳动力文化素质;农村劳动力的科技素质和经营管理素质较高,但心理素质较差;农村劳动力的身体素质差异明显。普及义务教育和加强农民继续教育培训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根本途径。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凌巧  黄健元  王欢  
江苏省作为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其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必然会对劳动力市场产生影响。本文利用2015年江苏省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对2016-2080年江苏省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进行多方案预测,又从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供需两方面的影响入手,预测得到2016-2040年江苏省劳动力供需情况。结果表明:江苏省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将在2056年达到峰值25.73%后开始下降,同时还面临劳动年龄人口结构老化、劳动力供给下降、供需结构失衡等多方面的问题。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凌巧  黄健元  王欢  
江苏省作为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其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必然会对劳动力市场产生影响。本文利用2015年江苏省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对2016-2080年江苏省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进行多方案预测,又从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供需两方面的影响入手,预测得到2016-2040年江苏省劳动力供需情况。结果表明:江苏省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将在2056年达到峰值25.73%后开始下降,同时还面临劳动年龄人口结构老化、劳动力供给下降、供需结构失衡等多方面的问题。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杨志海  李鹏  王雅鹏  
农村劳动力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其对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路径与效应尚未厘清,而健康状况作为影响农户耕地利用行为的重要因素,却很少被纳入到分析框架中。基于1 992户种植业农户的微观数据,运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在考虑健康因素的前提下,分析了老龄化对农户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老龄化与健康状况均对样本农户的耕地利用效率具有显著影响,其中,务农劳动力年龄越高,农户耕地利用效率越低,健康状况越差,耕地利用效率越低。此外,健康状况对农户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存在年龄差异,对"中年户"与"老年户"具有显著影响,对"青年户"的影响却不显著。但是,上述结果并不意味着老龄化必然带来农户的耕地利用效率下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彭魏倬加  
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影响农业生产效率。文章利用湖南省怀化、邵阳、永州、益阳四市受访农户的微观调查数据,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和农业生产效率损失计量模型,对受访农户的农业生产技术选择路径与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分析发现:(1)农村劳动力产出弹性为0.06%,高于农业机械投入产出弹性0.02%,农户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平均值为0.76;(2)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并非完全是负面的;(3)相对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而言,农村老龄劳动力的农业生产技术效率优势更为显著,老龄化劳动力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作出积极贡献。因此,需要考虑当前农村劳动力老龄化的基本特征,采取积极的扶持政策,提供满足农村老龄化劳动力需要的农业技术推广、农业机械生产与购买补贴和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辛岭  蒋和平  
本文利用四川省实地调查数据,采用Logit模型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农村劳动力年龄、劳动力数量、耕地面积、未成年人数、60岁以上老人数量、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劳动力是否有技能、村集体经济收入、劳动力所在村附近企业数量和地形特征虚拟变量是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主要影响因素,而农村劳动力的性别、家庭年收入对非农就业影响并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