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66)
- 2023(17148)
- 2022(14329)
- 2021(13064)
- 2020(10975)
- 2019(24984)
- 2018(24530)
- 2017(46943)
- 2016(25293)
- 2015(28623)
- 2014(28791)
- 2013(29160)
- 2012(27616)
- 2011(25115)
- 2010(25846)
- 2009(24515)
- 2008(24509)
- 2007(22557)
- 2006(20487)
- 2005(18908)
- 学科
- 济(132179)
- 经济(132044)
- 业(97828)
- 管理(81827)
- 企(78707)
- 企业(78707)
- 农(49514)
- 方法(47881)
- 数学(38260)
- 数学方法(37997)
- 业经(35776)
- 中国(34232)
- 农业(33074)
- 地方(31743)
- 财(31652)
- 制(24180)
- 技术(23292)
- 学(23164)
- 贸(21533)
- 贸易(21513)
- 和(21251)
- 务(20855)
- 财务(20817)
- 易(20792)
- 财务管理(20778)
- 企业财务(19642)
- 策(18850)
- 理论(18723)
- 环境(18506)
- 银(18151)
- 机构
- 学院(384794)
- 大学(377480)
- 济(171845)
- 经济(168446)
- 管理(148517)
- 研究(135486)
- 理学(125744)
- 理学院(124383)
- 管理学(122697)
- 管理学院(121963)
- 中国(105775)
- 科学(80934)
- 京(80488)
- 农(76604)
- 财(75994)
- 所(70711)
- 研究所(63380)
- 江(62979)
- 中心(62302)
- 财经(59237)
- 农业(58879)
- 业大(58232)
- 经(53400)
- 经济学(52194)
- 北京(51162)
- 州(49226)
- 范(49186)
- 师范(48756)
- 院(47442)
- 经济学院(46878)
- 基金
- 项目(242063)
- 科学(190452)
- 研究(179967)
- 基金(173367)
- 家(150046)
- 国家(148601)
- 科学基金(127264)
- 社会(116404)
- 社会科(110090)
- 社会科学(110058)
- 省(98598)
- 基金项目(91798)
- 教育(79973)
- 划(79738)
- 自然(79099)
- 自然科(77129)
- 自然科学(77104)
- 自然科学基金(75748)
- 编号(73840)
- 资助(69858)
- 成果(59008)
- 发(58184)
- 重点(54381)
- 部(53447)
- 创(52579)
- 课题(50652)
- 创新(48588)
- 业(48223)
- 国家社会(47960)
- 发展(47318)
- 期刊
- 济(210273)
- 经济(210273)
- 研究(116160)
- 中国(84189)
- 农(75593)
- 财(60804)
- 管理(57999)
- 学报(57404)
- 科学(55327)
- 农业(50939)
- 大学(43389)
- 学学(41101)
- 融(39808)
- 金融(39808)
- 业经(37584)
- 技术(37024)
- 教育(36545)
- 经济研究(31694)
- 财经(30236)
- 业(27885)
- 问题(27692)
- 经(26288)
- 技术经济(23650)
- 世界(21191)
- 贸(20245)
- 资源(18956)
- 商业(18818)
- 现代(18423)
- 经济问题(18370)
- 版(18336)
共检索到6090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郭正模
农业资源和技术经济的潜力一般指其通过开发在生产利用上增加农作物产量的能力。这种生产能力是相对于现实的已存在的生产能力而言的,因而是一种潜在的生产能力。充分挖掘农业资源及农业技术经济条件的潜力,既是发挥区域农业生产优势的基础,也是提高农业综合开发决策科学性的关键之一。同时,只有根据不同地区的农业开发潜力分析,才能制定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吴月良 杨旭
人们对农业技术进步的研究往往停留在技术进步率和技术进步贡献的测度上,而没有更深入地研究引起技术进步的各个因素。本文以四川省三台县农业综合开发为背景在对种植业技术进步测度的基础上,较为准确地定量测算了各项农业技术因素的作用,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探析了这些技术因素之间的结构问题。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通过计算农业科研资金的投入产出比等指标,对四川省农业科研活动的社会经济效益进行了度量,分析了近几年四省农业科研投资总量和结构的演变特征,指出了该省农业科研投资效益的潜力及提高对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解巍
休闲农业是农业与旅游业相融合的新型产业,对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战略转型、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作为我国农业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四川是我国粮食与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地,有着丰厚的农业自然资源,发展休闲农业的市场空间巨大,当前休闲农业已经成为四川农民就业增收的一条重要渠道。对休闲农业资源的开发与规划进行研究,能够充分发挥四川省的农业资源优势,为休闲农业的良性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文章首先介绍了休闲农业资源开发的意义与作用,如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拓宽就业渠道,转移剩余劳动、加快城镇化进程,推进新农村建设等;进而对四川省休闲农业资源开发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构建...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郭耀辉 刘强 熊鹰 何鹏 杜兴端 李晓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被认为是我国现代农业和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现实路径。四川作为全国农业大省,面源污染、资源短缺等问题尤为突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四川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的必然选择。本研究基于四川省省情筛选了17个测评因子,采用BPEIR概念模型,结合德尔菲法(Delphi)及主层次分析法(AHP)评价21个市州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指数及障碍度。结果显示,根据四川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指数将21个市州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发展指数>1. 2)包括甘孜州、资阳市、成都市、宜宾市;第二梯队(1<发展指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毅 任大廷
四川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业历史悠久,多年来形成了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产品生产基地。本文从农产品竞争力入手,对近年来四川省特色农业发展现状及其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找到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四川农业 竞争力指数 贡献率 特色农业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吴俊安 杨敏 陈于林 彭颖 慕楠
通过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法,分析经济开发区土地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经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对策与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省级经济开发区土地利用状况有待改善,升级、扩区及调整区位趋势明显;土地利用结构不够合理、入园项目质量不高、工业用地水平欠佳、土地市场化配置有待优化、土地集约利用扩展潜力不足、企业退出机制缺乏、用地考核体系不健全是四川省级经济开发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可通过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严格执行项目准入和监督制度、提高工业用地水平、积极推进土地市场化配置、加大标准厂房建设力度、制订和完善企业退出机制、加快建立健全开发区用地考核体系等方式提高经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旭熙 苏春江 彭立 徐定德 陈田田
[目的]科学评估和测算农村空心化土地整治潜力,为实行农村空心化整治提供参考。[方法]文章以四川省县域为基本单元,构建四川省县域农村空心化评价指标体系,科学评判了农村空心化程度,并定量评价了空心村综合整治的自然适宜性,社会接受性与经济可行性;将获取的农村空心化指数与现实潜力系数作为综合修正系数,测算出四川省各县域空心村土地整治潜力并揭示其分布规律。[结果]四川省县域尺度的农村空心化程度存在明显的差异,农村空心化呈现显著的"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特征;运用SPSS17. 0软件并结合Acr GIS空间表达功能对2010年的增加耕地潜力进行聚类,将四川省各县域划分为Ⅰ类潜力区、Ⅱ类潜力区、Ⅲ类潜力区等3种类型,提出了相应的土地整治对策。[结论]在未来农村空心化土地整治中,政府应根据各区域整治潜力特征,制定差异化的土地整治策略。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姚勇
发展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是我国实现农业全面化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文章通过实地调查与文献分析法对四川省农业资源的情况进行概述,在此基础上总结四川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3种发展模式。挖掘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中存在的农业自然资源制约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循环经济技术水平薄弱、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成本较高、农村劳动力匮乏等瓶颈问题。并提出提高耕地质量、改善生态环境,建立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努力提高农业循环经济的科技水平,建立健全农业循环经济服务体系,加强农业循环经济治污理念等加快四川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对策措施,以期为四川省及其他地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提供理论参考与借鉴。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社梅 蒋远胜
本文采用改进后的CD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对四川省1998—2012年农业经济增长结构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省农业发展已经进入内涵式增长阶段,技术进步已成为四川省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农业机械投入贡献远高于农业劳动力投入,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偏向劳动节约型,应进一步推进全省农业机械化进程;农业规模报酬效益显著,但农业技术效率的损失以及耕地数量、质量的下降对农业经济增长造成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吕火明 杨锦秀
薯类是我国第四大粮食作物,随着国际粮油价格的走高和食品加工业的不断发展,各种薯类产品越来越受人们的青睐,而四川是我国薯类的主要种植区,本文对四川薯类产业竞争力状况以及产业发展中的产业链管理相关情况做了技术经济分析,并基于此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为薯类产业健康持续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应有贡献。
关键词:
四川省 薯类 技术经济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贾若祥 侯晓丽 刘毅
水电资源具有可再生、廉价、无污染等优点 ,环境效益非常明显 ,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很重视水电资源的开发利用。四川省水电资源优势明显 :水电资源总量丰富 ,位居全国前列 ,开发潜力很大 ;适宜筑坝建库 ,径流调节性能好 ;淹没损失较小 ,比全国平均水平少一半多 ;可建设的水电站大中小齐全 ,且以大型水电站为主 ;水电资源的市场需求大。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省内外电力需求 ,同时充分发挥水电资源优势 ,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四川省要加快对金沙江、雅砻江和大渡河等主要河流水电资源的开发力度 ;加快省内电网改造进度 ,积极推进省际电网联网 ,特别是和华东、华中电网的联网进程 ;大力开拓四川电力市场 ,发展...
关键词:
水电资源 川电外送 对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鸿 李跃建 郑林用 喻春莲
本文分析了四川省增粮增收的潜力和需求,提出了发展思路与发展目标,从挖掘现有品种和技术的潜力、加强中试基地建设和技术集成示范、加强技术持续创新与集成等方面阐述了技术对策。
关键词:
农业科技 粮食安全 潜力 技术对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学文 钟秋波
四川是我国西部唯一的粮食主产区,在国家粮食供给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研究四川粮食生产及增产潜力对指导粮食生产及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有重要作用。对四川省1990~2007年粮食生产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四川地区的粮食生产呈现明显的波动上升趋势,但粮食生产总体波动较大。四川省粮食单产潜力,技术进步潜力,农业机械化潜力,土地规模经营潜力,使得四川省未来粮食增产的潜力巨大,实现粮食的持续增长是可能的。
关键词:
四川省 粮食生产 粮食增产 潜力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思同 黄晓芝
由于国家政策和地理位置等方面原因,我国各省区的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异,严重影响了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步伐。文章以四川省21个地级农村区域经济差异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分析和建立数学模型的研究方法,对四川省农村区域经济差异的显著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四川省农村区域经济存在一定差异,其中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为成都市、绵阳市。(2)对四川省区域经济发展测算得出:2010~2014年期间,区域三内部差异的波动幅度较大,范围在0.14~0.01之间,说明经济发展潜力较大。区域二内部差异呈"降低—增高—降低"的趋势,经济发展潜力一般;区域一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资源等因素限制,经济发展较慢。该研究为四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