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74)
2023(15363)
2022(12760)
2021(11665)
2020(9521)
2019(21338)
2018(20969)
2017(40640)
2016(21769)
2015(24218)
2014(24274)
2013(24322)
2012(23051)
2011(20966)
2010(21808)
2009(20685)
2008(20431)
2007(18754)
2006(17434)
2005(16198)
作者
(63616)
(53528)
(53167)
(50511)
(34304)
(25609)
(23937)
(20653)
(20364)
(19420)
(18462)
(17689)
(17464)
(17346)
(16787)
(16225)
(15601)
(15523)
(15464)
(15447)
(13604)
(13421)
(13015)
(12533)
(12070)
(12014)
(11967)
(11843)
(10882)
(10722)
学科
(116964)
经济(116846)
(91229)
(72319)
企业(72319)
管理(71826)
(48570)
方法(37207)
业经(34039)
农业(32625)
中国(31019)
地方(30148)
数学(28679)
数学方法(28447)
(28333)
(22385)
(20130)
技术(19145)
(18603)
财务(18576)
财务管理(18554)
(18257)
贸易(18239)
(17835)
(17631)
企业财务(17544)
(17236)
(16618)
(16616)
银行(16605)
机构
学院(325806)
大学(316057)
(151914)
经济(148982)
管理(127688)
研究(115185)
理学(107792)
理学院(106696)
管理学(105444)
管理学院(104819)
中国(91853)
(68147)
(66277)
科学(64624)
(63754)
(58648)
(54077)
中心(52793)
财经(52265)
研究所(52098)
农业(48296)
(47169)
业大(47097)
经济学(45671)
(42064)
北京(42048)
(41175)
师范(40870)
经济学院(40753)
(40313)
基金
项目(200937)
科学(160016)
研究(153865)
基金(144559)
(123174)
国家(121878)
科学基金(105882)
社会(101458)
社会科(95914)
社会科学(95890)
(82551)
基金项目(75693)
教育(67985)
(65508)
自然(63963)
编号(63245)
自然科(62464)
自然科学(62448)
自然科学基金(61348)
资助(58306)
成果(50848)
(50080)
(44728)
重点(44697)
(44108)
课题(44027)
(41783)
发展(41761)
国家社会(41482)
(41101)
期刊
(192871)
经济(192871)
研究(103959)
中国(72969)
(65391)
(53258)
管理(52015)
农业(43884)
科学(43539)
学报(42102)
(38853)
金融(38853)
业经(35214)
大学(33547)
学学(32030)
教育(31581)
技术(30929)
经济研究(29077)
财经(26750)
问题(24885)
(23316)
(23189)
技术经济(20162)
世界(19540)
(18212)
经济问题(16718)
现代(16568)
商业(16401)
农村(16265)
(16265)
共检索到5283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姚勇  
发展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是我国实现农业全面化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文章通过实地调查与文献分析法对四川省农业资源的情况进行概述,在此基础上总结四川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3种发展模式。挖掘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中存在的农业自然资源制约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循环经济技术水平薄弱、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成本较高、农村劳动力匮乏等瓶颈问题。并提出提高耕地质量、改善生态环境,建立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努力提高农业循环经济的科技水平,建立健全农业循环经济服务体系,加强农业循环经济治污理念等加快四川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对策措施,以期为四川省及其他地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提供理论参考与借鉴。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郭耀辉  刘强  熊鹰  何鹏  杜兴端  李晓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被认为是我国现代农业和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现实路径。四川作为全国农业大省,面源污染、资源短缺等问题尤为突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四川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的必然选择。本研究基于四川省省情筛选了17个测评因子,采用BPEIR概念模型,结合德尔菲法(Delphi)及主层次分析法(AHP)评价21个市州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指数及障碍度。结果显示,根据四川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指数将21个市州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发展指数>1. 2)包括甘孜州、资阳市、成都市、宜宾市;第二梯队(1<发展指数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董蓉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高速发展在满足人类物质需求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因此,"两型农业"是我国农业未来发展的大趋势。文章选取经济效益指标、资源利用效率指标、生态环境保护效果指标、政策制度保障指标等针对两型农业在四川省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并根据各个指标数据进行21个市(州)的效用评价。结果表明,四川省高于全国理想值(综合评价值F为2250.99)的有成都市、攀枝花市、德阳市、乐山市、眉山市、雅安市,其余各个市(州)综合评价值F介于1 577.66~2115.75之间,综合评议"两型农业"在四川省发展较好,符合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标准。并提出加强政府财政支持力度、大力推广普及绿色生产技术、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大力实施"互联网+"体系构建等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更多地区两型农业的推广应用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董蓉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高速发展在满足人类物质需求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因此,"两型农业"是我国农业未来发展的大趋势。文章选取经济效益指标、资源利用效率指标、生态环境保护效果指标、政策制度保障指标等针对两型农业在四川省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并根据各个指标数据进行21个市(州)的效用评价。结果表明,四川省高于全国理想值(综合评价值F为2250.99)的有成都市、攀枝花市、德阳市、乐山市、眉山市、雅安市,其余各个市(州)综合评价值F介于1 577.662115.75之间,综合评议"两型农业"在四川省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谯薇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其核心思想是倡导人与环境和谐并存,因此是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首先介绍了循环经济的基本内涵;其次概述了循环经济在国内外的实践情况;最后依据四川省现状,阐述了四川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并借鉴国内外已有成功经验,提出了推进四川省发展循环经济的建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程天宝  
四川省公办、民办高职院校在教学基本设施、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教学质量方面均存在着非均衡发展问题,其主要原因有融资途径缺乏保障,缺少稳定的教师队伍,办学历史较短等。为此,要从政府政策扶持、公办职业技术学院的资源共享、以及民办职业技术学院内涵发展诸方面促进公办、民办高职院校协调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锦秀  王延安  庄天慧  
农业循环经济是一种和谐的农业发展形式,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和必要途径,特别是对于四川这个农业大省实施农业循环经济意义重大。本文在调查的基础上,了解目前四川农户参与农业循环经济的状况,深入分析农业循环经济实施效果与农户满意度及其内在需求,据此提出对策与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富田  
四川作为农业大省,根据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部署,结合资源、环境实际,加快发展循环农业的步伐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有关循环农业理论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四川发展循环农业的模式和对策。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徐玖平  王楠  蒋洪强  
本文从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产业结构、区域结构、所有制结构以及人才外流现象等方面对四川省青年高级人力资源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在结合人才资本价值量计算的基础上,提出了四川省青年高级人力开发管理的若干政策性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大明  邓玲  
通过对四川南充市的案例分析,试图对欠发达地区以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为突破口,建设现代特色农业进行理论探索。最后,提出了欠发达地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促进现代特色农业建设的对策措施。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郭晓鸣  徐井万  王晓丽  张滔  
四川省仁寿县作为全省最为典型的人口大县、丘陵大县、农业大县和财政穷县 ,在农产品市场已经转向买方市场的新形势下 ,如何通过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在中共仁寿县委和县人民政府的正确引导下 ,全县农民以发展特色农业为重点 ,建成了十大特色农业基地 ,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全县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民收入的稳步增长。仁寿县在发展特色农业方面的一系列成功经验 ,对于西部地区广大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借鉴意义。现将此文发表如下 ,供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的同志们参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孙艳玲  
2005年,全国农业信息化开始攻坚。本文通过对四川农业信息化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四川农业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左雄  
四川农业信息化发展较快,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在综合分析四川信息化的基本状况和面临的主要困难后,提出了解决当前问题的四大对策:一是统筹规划和设计,二是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三是建立全方位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四是提高从业人员和广大农民的信息素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承红  张佳宝  
生态工业是一种现代工业发展模式。本文基于生态工业发展的有关理论,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四川省工业发展的特征以及发展生态工业所面临的问题。在通过聚类分析方法研究了四川省适合发展生态工业的行业选择,并在构建生态经济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等的基础上提出了四川省生态工业发展的思路。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炳康  
一、城市发展的主要特点四川城市发展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1.城市历史悠久,但发展很缓慢四川许多城(镇)都有上千年,甚至二、三千年的历史。山城重庆,从古代巴国建都起,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远在汉代,重庆的手工业与商业已相当发达。唐宋以后,重庆已发展为长江上游的物资集散中心。1876年后,重庆成为英、日商埠,便成为长江上游对外贸易中心。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政府“迁都”重庆,沿海内迁工业的大部分也集中于此,人口由50万增至百万以上。盆西平原上的成都,从古代蜀国迁都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