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483)
2023(19008)
2022(16124)
2021(14771)
2020(12581)
2019(28080)
2018(27793)
2017(53681)
2016(29170)
2015(32236)
2014(31947)
2013(32262)
2012(29663)
2011(26756)
2010(26958)
2009(25309)
2008(24797)
2007(22229)
2006(20052)
2005(17698)
作者
(87580)
(73203)
(72661)
(69105)
(46366)
(35179)
(32698)
(28802)
(27733)
(26043)
(25042)
(24558)
(23419)
(23278)
(22567)
(22238)
(21592)
(21556)
(20986)
(20892)
(18500)
(17998)
(17783)
(16858)
(16516)
(16231)
(16218)
(16206)
(14818)
(14465)
学科
(138699)
经济(138549)
(104443)
管理(90899)
(85761)
企业(85761)
方法(54796)
(49753)
数学(44858)
数学方法(44481)
业经(36782)
(34311)
农业(33213)
中国(31694)
地方(30377)
(27179)
(24121)
(23117)
财务(23056)
财务管理(23030)
(21921)
贸易(21908)
企业财务(21823)
技术(21463)
(21230)
(21222)
理论(20076)
环境(19488)
(19406)
(19305)
机构
学院(426561)
大学(421646)
(181590)
经济(178090)
管理(168855)
理学(145893)
研究(145746)
理学院(144301)
管理学(142057)
管理学院(141298)
中国(110186)
科学(91292)
(88789)
(87091)
(79164)
(74867)
业大(70068)
研究所(68184)
农业(67559)
中心(65859)
(64876)
财经(63469)
(57704)
北京(55232)
经济学(54429)
(52683)
师范(52118)
(51776)
(51082)
经济学院(48949)
基金
项目(288360)
科学(226354)
基金(209480)
研究(206853)
(184132)
国家(182494)
科学基金(156213)
社会(133038)
社会科(125840)
社会科学(125803)
(115022)
基金项目(111749)
自然(101836)
自然科(99440)
自然科学(99411)
自然科学基金(97644)
(94630)
教育(91890)
资助(84987)
编号(83154)
成果(65393)
重点(64453)
(63473)
(62688)
(61118)
创新(56700)
课题(56395)
科研(54923)
国家社会(54869)
(54256)
期刊
(211244)
经济(211244)
研究(123385)
(84350)
中国(79457)
学报(71804)
科学(65530)
管理(63731)
(61258)
农业(56848)
大学(53732)
学学(51678)
(38013)
金融(38013)
业经(37925)
技术(36066)
教育(35534)
经济研究(32480)
财经(31701)
(29590)
问题(27666)
(27299)
技术经济(23684)
(21466)
科技(21016)
世界(20482)
现代(20076)
商业(19901)
资源(19474)
业大(19093)
共检索到6339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林苹  
[目的]通过分析四川省农业区域经济差异,将四川省划分为西北高原区、西南山地区、四川盆地区等3个农业经济差异区域,并从土地资源、水资源、经济资源、社会资源等4个方面确定11个指标研究其对四川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方法]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选取2010~2014年3个不同区域内11个指标,分别分析其对农业经济发展的核心评价指标农业GDP的影响。[结果]3个区域内耕地面积、受灾面积、农业用水总量与农业GDP均中度相关,并且从关联度的结果看,耕地面积、受灾面积、农业用水总量的差异对农业GDP的影响差距不大;3个区域内农林牧副渔总产值、农业总产值、农业增加值均与农业GDP高度相关,且对各区农业GDP的影响的差异较小;3个区域内有效灌溉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农用化肥使用量、农业从业人员、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对农业GDP的影响显著。[结论]四川农业区域经济差异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林苹  
[目的]通过分析四川省农业区域经济差异,将四川省划分为西北高原区、西南山地区、四川盆地区等3个农业经济差异区域,并从土地资源、水资源、经济资源、社会资源等4个方面确定11个指标研究其对四川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方法]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选取20102014年3个不同区域内11个指标,分别分析其对农业经济发展的核心评价指标农业GDP的影响。[结果]3个区域内耕地面积、受灾面积、农业用水总量与农业GDP均中度相关,并且从关联度的结果看,耕地面积、受灾面积、农业用水总量的差异对农业GDP的影响差距不大;3个区域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社梅  蒋远胜  
本文采用改进后的CD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对四川省1998—2012年农业经济增长结构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省农业发展已经进入内涵式增长阶段,技术进步已成为四川省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农业机械投入贡献远高于农业劳动力投入,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偏向劳动节约型,应进一步推进全省农业机械化进程;农业规模报酬效益显著,但农业技术效率的损失以及耕地数量、质量的下降对农业经济增长造成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杨忠娜  蒋桂容  唐继军  
针对当前南疆地区农业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库兹涅茨比率和R/S分析等定量分析方法,研究南疆地区农业经济差异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预测区域农业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南疆五地州可依据其农业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可划分为三种类型,即非农经济主导地区、农业经济稳定发展地区及农业经济落后地区;而造成南疆地区农业经济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有二,一是农业人口中的高、低收入人群及其收入比重的差异,二是农业劳动生产率。就南疆五地州的农业经济综合竞争力而言,喀什地区最强,克州最弱,两地区人口规模、基础发展水平和自然地理条件等方面的差异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目前南疆地区区域农业...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敦虎  赖廷谦  王卿  
农业科技投入是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本研究以四川省为实证研究对象,系统分析四川省在农业科技投入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利用动态计量分析模型对四川省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进行深入的研究。其结果表明,四川省农业科技投入对四川省农业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但农业科技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呈现滞后效应,且四川省的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并未形成长期稳定的良性互动关系。基于模型分析结果,本研究从农业科技投入、强化农业科技创新等方面提出相应的管理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敦虎  赖廷谦  王卿  
农业科技投入是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本研究以四川省为实证研究对象,系统分析四川省在农业科技投入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利用动态计量分析模型对四川省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进行深入的研究。其结果表明,四川省农业科技投入对四川省农业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但农业科技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呈现滞后效应,且四川省的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并未形成长期稳定的良性互动关系。基于模型分析结果,本研究从农业科技投入、强化农业科技创新等方面提出相应的管理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思同  黄晓芝  
由于国家政策和地理位置等方面原因,我国各省区的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异,严重影响了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步伐。文章以四川省21个地级农村区域经济差异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分析和建立数学模型的研究方法,对四川省农村区域经济差异的显著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四川省农村区域经济存在一定差异,其中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为成都市、绵阳市。(2)对四川省区域经济发展测算得出:2010~2014年期间,区域三内部差异的波动幅度较大,范围在0.14~0.01之间,说明经济发展潜力较大。区域二内部差异呈"降低—增高—降低"的趋势,经济发展潜力一般;区域一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资源等因素限制,经济发展较慢。该研究为四川...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陈倩  马珂  
2012年以来,我国区域经济虽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但是在没有外部意外冲击的背景下,经济增速逐年下降,经济进入新常态增长。同时受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及自身结构调整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一些结构性问题目益显现,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减弱①。本文结合四川经济发展所处阶段和发展方式的特点,通过研究经济增长可持续性,分析了四川经济在面临经济增长新常态形势下的表现,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海燕  邓刚  
利用1978~2010年间四川财政支农和第一产业相关数据,运用协整检验理论及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四川财政支农支出对第一产业的增长效应。研究结果显示,四川财政支农支出相对于第一产业GDP增长弹性系数为0.784。财政支农支出结构中对四川第一产业增长效应高低次序依次为:支援农村生产最高,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次之,科技投入及农业基本建设支出最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耀  曹俊杰  
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进程逐渐加快,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促进了农业经济发展,但各地区农业农村信息化水平依然存在地区性差异,并且其对农业经济贡献程度具有很大不同。论文通过采用27个主要农业省市2010~2018年期间的面板数据,建立固定效应模型检验信息化水平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水平,并分别对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经济区进行检验。回归结果表明,信息化水平对不同地区农业经济的增长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东部地区信息化水平及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高于中西部地区,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存在较大的信息化水平差异。因此,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应因地制宜,根据各地区差异性选择不同对策指导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促进农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权丽  
[目的]农业作为第一产业是第二、三产业的基础,其发展程度直接关乎国计民生和社会的稳定。然而由于自然条件和各区域的特点导致不同区域的农业经济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方法]在此研究背景下,文章以河南省108县市为例,通过聚类分析方法选取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农林牧副渔服务业产值、农产品附加值、耕地面积、农业机械使用率、农用肥料使用折纯量、农药使用量等7个指标将河南省108县市农业经济进行区域划分为3类,并分别对3类地区的地理位置特征和农业经济发展特征进行分析,进而选取4个主要变量对该省农业经济区域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权丽  
[目的]农业作为第一产业是第二、三产业的基础,其发展程度直接关乎国计民生和社会的稳定。然而由于自然条件和各区域的特点导致不同区域的农业经济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方法]在此研究背景下,文章以河南省108县市为例,通过聚类分析方法选取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农林牧副渔服务业产值、农产品附加值、耕地面积、农业机械使用率、农用肥料使用折纯量、农药使用量等7个指标将河南省108县市农业经济进行区域划分为3类,并分别对3类地区的地理位置特征和农业经济发展特征进行分析,进而选取4个主要变量对该省农业经济区域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研究表明,自然资源、区位条件、经济发达程度、政府政策等4个因素对该省3个农业区域经济均产生正向影响且对于农业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影响系数高于发达地区,说明农业经济发展程度对自然资源、区位条件和政府政策依赖程度较高,地区总体经济实力的强弱也对农业经济发展程度有重要影响。[结论]未来应以可变因素即经济发展和政府政策制定为研究对象,以期更好地促进农业经济区域间平衡发展。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喻开志  吕笑月  黄楚蘅  
利用2003—2013年四川省21个市(州)的省内区域面板数据,首先构建了科技创新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得分的回归法计算了近11年来四川省各个市(州)的科技创新水平;然后使用地理-经济加权矩阵的空间杜宾模型,研究了科技创新对区域内经济增长的直接作用及其溢出效应。发现近年来,四川省内各市(州)的科技创新水平逐步提升,但科技创新水平发展不均衡;本市(州)的科技创新对区域内经济增长确实有显著促进效应,但对其他市(州)的溢出效应并不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何红光  宋林  李光勤  
本文构建了农业经济增长质量评价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空间统计技术对全国1990—2014年农业经济增长质量进行了测度,并分析了其变化趋势,重点考察了2005—2014年各省农业经济增长质量的时空差异。研究表明:(1)从时间维度来看,中国农业经济增长质量在1990—2004年为缓慢提升期,2005年后为快速提升期;(2)农村发展水平和农业经济结构对农业经济增长质量贡献较大,而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业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3)从空间维度来看,各省农业经济增长质量的变化程度和发展均衡性均存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何红光  宋林  李光勤  
本文构建了农业经济增长质量评价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空间统计技术对全国1990—2014年农业经济增长质量进行了测度,并分析了其变化趋势,重点考察了2005—2014年各省农业经济增长质量的时空差异。研究表明:(1)从时间维度来看,中国农业经济增长质量在1990—2004年为缓慢提升期,2005年后为快速提升期;(2)农村发展水平和农业经济结构对农业经济增长质量贡献较大,而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业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3)从空间维度来看,各省农业经济增长质量的变化程度和发展均衡性均存在较大差异,农业经济增长质量水平高的省份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北和东南沿海,而中南部省份的农业经济增长质量水平相对较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