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00)
2023(14409)
2022(12359)
2021(11485)
2020(9815)
2019(22097)
2018(22063)
2017(43023)
2016(23290)
2015(26093)
2014(25909)
2013(26060)
2012(23821)
2011(21222)
2010(21275)
2009(20028)
2008(19707)
2007(17430)
2006(15667)
2005(13681)
作者
(67419)
(56239)
(55738)
(52825)
(35722)
(26903)
(25193)
(22152)
(21256)
(19974)
(19145)
(18829)
(17876)
(17633)
(17067)
(16964)
(16730)
(16460)
(16088)
(15968)
(14086)
(13654)
(13555)
(12980)
(12660)
(12495)
(12447)
(12432)
(11252)
(11184)
学科
(98443)
经济(98320)
(97314)
(79290)
企业(79290)
管理(77245)
(48148)
方法(43287)
数学(34197)
数学方法(33852)
业经(32417)
农业(32136)
(29027)
中国(23601)
(21075)
财务(21016)
财务管理(20994)
地方(20400)
企业财务(19873)
(19559)
技术(19469)
(17788)
(17658)
理论(17235)
(16756)
(16459)
(16450)
贸易(16448)
(15960)
(14925)
机构
学院(335587)
大学(329679)
管理(140880)
(135894)
经济(133017)
理学(122015)
理学院(120799)
管理学(119071)
管理学院(118481)
研究(106322)
中国(82041)
(69732)
(68292)
科学(65874)
(60197)
业大(55257)
(52756)
农业(52306)
(51148)
中心(49529)
财经(48210)
研究所(47773)
(43813)
北京(43110)
(41711)
师范(41389)
(40698)
经济管理(38793)
经济学(38322)
(38205)
基金
项目(227948)
科学(180546)
研究(169487)
基金(165498)
(142478)
国家(141125)
科学基金(123259)
社会(107357)
社会科(101393)
社会科学(101363)
(92273)
基金项目(89244)
自然(80030)
自然科(78160)
自然科学(78141)
自然科学基金(76740)
教育(75271)
(74527)
编号(71005)
资助(66437)
成果(55383)
(49834)
重点(49784)
(49458)
(49279)
课题(46777)
创新(45336)
(45004)
国家社会(43179)
科研(43049)
期刊
(158137)
经济(158137)
研究(95783)
(68894)
中国(63468)
管理(52090)
学报(50379)
科学(48675)
(46948)
农业(46850)
大学(38993)
学学(37124)
业经(32569)
教育(31560)
技术(29885)
(29208)
金融(29208)
(23987)
财经(22827)
经济研究(21875)
问题(21288)
(19422)
技术经济(18485)
现代(16964)
科技(16856)
(16775)
理论(15871)
商业(15558)
资源(15531)
图书(15326)
共检索到4925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卫东  石承苍  任国业  
该文结合四川省的基本情况,选取4组有代表性的指标,采取K-均值聚类分析和GIS空间叠加方法对四川省进行了农业功能分区。将四川省共分为6个区,即特大城市都市现代农业观光区、盆西平原现代农业高新技术区、盆地丘陵特色农业区、盆周山地林农牧综合发展区、川西南山地特色农业、生态农业重点发展区和川西北高原生态旅游、生态农牧业可持续发展区。文章还就分区的功能进行了定位,提出了各分区的发展方向。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解巍  
休闲农业是农业与旅游业相融合的新型产业,对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战略转型、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作为我国农业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四川是我国粮食与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地,有着丰厚的农业自然资源,发展休闲农业的市场空间巨大,当前休闲农业已经成为四川农民就业增收的一条重要渠道。对休闲农业资源的开发与规划进行研究,能够充分发挥四川省的农业资源优势,为休闲农业的良性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文章首先介绍了休闲农业资源开发的意义与作用,如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拓宽就业渠道,转移剩余劳动、加快城镇化进程,推进新农村建设等;进而对四川省休闲农业资源开发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构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徐露  
[目的]由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叠加形成的农业景观复杂多样,具有生产、生活、生态3种功能,随着农业生态环境日益遭受破坏,对其进行农业景观生态风险评价有利于促进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法]以四川省为例,从压力—状态—响应3方面构建农业景观生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确定权重和隶属度大小,对研究区农业景观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根据模糊关系评价结果,四川省农业景观生态压力的最大值为0. 111,处于中等风险水平;生态状态的最大值为0. 139,处于中等风险水平;生态响应的最大值为0. 091,处于较低风险水平。[结论]四川省农业景观生态仍有很大的空间需要优化,农业景观生态对于维持农业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四川省未来在农业景观生态方面应保障且降低现有的生态风险等级,确保兼顾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保护农业生态功能并举。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郭洁  姜艳  胡毅  孙明  
分析探讨了四川省旅游气候资源的基本特点,利用四川省158个县市1971~2000年30年气候整编资料,计算和分析了30年平均1~12月份和365天的人体舒适指数。确定各地适宜旅游的月份以及时段长度,并以此为依据将四川省旅游气候资源划分为三大旅游区——夏季避暑型旅游区(Ⅰ区)、冬季避寒型旅游区(Ⅱ区)、春秋温暖型旅游区(Ⅲ区)三大区域,其中Ⅰ区和Ⅲ区中各划分出3个亚区。通过区划发现,四川盆地适宜开展春秋季旅游,而川西高原大片地区可以开展夏季避暑旅游,在川西南山地适宜旅游期长,特别利于冬季避寒和阳光旅游。首次较详尽地给出了四川各地的最佳旅游时段,为合理开发利用四川旅游气侯资源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李飞  孙飞达  刘琳  刘伟  苟文龙  朱灿  陈晓霞  杨廷勇  廖习红  
四川省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了数目众多的啮齿动物,通过对近60年有关啮齿动物的著作及研究文献的检索整理和归纳分析,得出四川省境内分布的啮齿动物共2目12科41属101种又105亚种,其中兔形目18种,啮齿目83种。区系上属东洋界61种,古北界34种,广布种6种;分布型上属古北型13种,东北-华北型1种,高地型20种,喜马拉雅-横断山区型27种,云贵高原型2种,南中国型8种,东洋型24种,不易归类型6种。共划分为五个动物地理省,啮齿动物种类数量上盆地西缘山地省>川西南高山峡谷省>川西北高山高原省>盆中平原丘陵低山省>盆地东北缘山地省。中高山森林草甸啮齿动物种类最为丰富,海拔分布以2 000-2 600m种数最多。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郭洪海  姚慧敏  杨丽萍  孙肖青  杨萍  王勇  张维战  
基于山东省区域资源禀赋、经济、政治和社会等要素的空间差异性与组合特征及比较优势,以因地制宜与空间有序的现代农业区划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山东省农业功能区划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原则,并将山东省农业功能划分为六大功能区。阐明了区域农业功能特征,确定了不同区域农业主导功能与辅助功能,明确了农业功能拓展方向与途径。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林正雨  何鹏  李晓  万颜萍  景晓卫  
为分析四川省农作物的地理集聚特征,专业化格局,从农业地域系统视角构建分析框架探讨其演化机制。文章以12种农作物为研究对象,基于20002014年的四川省21个市州农作物播种面积数据,综合运用重心模型、基尼系数、区位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四川省12种农作物生产重心较为稳定,未出现较大范围的地理迁移。(2)四川省大部分农作物地理集聚水平整体较低,且在研究期内集聚过程缓慢。经济作物的区域专业化水平相对于粮食作物较好。烟叶、苹果地理集聚程度较大,已经形成相对明显的区域专业化生产。(3)农业地理集聚格局演变从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燕琼  魏顺泽  
本文在分析了四川农业旱灾的特点及其对农村经济影响的基础上 ,针对四川目前农业旱灾风险管理体制存在的利弊 ,提出实施农业旱灾风险管理的主要对策。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四川保监局课题组  倪荣鸣  
加强农业保险服务能力建设是规范农业保险经营、保障农民利益的题中之义。近年来四川省农业保险发展较快,服务质量不断提升,但仍然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主要包括保障程度未能随着农业生产成本的上升而同步提高、保险产品种类无法满足农业生产多样化的需求、农业保险基础数据和专业人才缺乏、基层服务网点有待完善等。由此,本文提出了加强保险宣传、开发特色农产品保险、加快农业保险人才培养、实行差别费率、改进"无赔款优待"政策、完善基层服务网络建设、加强农业保险监管和创新服务手段等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波  
四川省作为城乡统筹改革试验区之一,正在经历着由传统农业产业体系向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转换的重要时期,如何通过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突破资源约束,充分发挥其自身的资源与竞争优势,实现全省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显得极为迫切和重要。本文以农业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为指导,结合四川省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深入分析了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主要优势与制约因素,并探讨了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发展思路与发展重点。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林正雨  何鹏  李晓  万颜萍  景晓卫  
为分析四川省农作物的地理集聚特征,专业化格局,从农业地域系统视角构建分析框架探讨其演化机制。文章以12种农作物为研究对象,基于2000~2014年的四川省21个市州农作物播种面积数据,综合运用重心模型、基尼系数、区位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四川省12种农作物生产重心较为稳定,未出现较大范围的地理迁移。(2)四川省大部分农作物地理集聚水平整体较低,且在研究期内集聚过程缓慢。经济作物的区域专业化水平相对于粮食作物较好。烟叶、苹果地理集聚程度较大,已经形成相对明显的区域专业化生产。(3)农业地理集聚格局演变从最初受内部压力驱动形成自然集聚格局,逐步转向为受内外压力驱动的自然社会集聚格局。四川省主要农作物地理集聚处于试错和纠错过程中,尚未形成新一轮的农业生产区域化布局和分工。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卢奕亨  田云  周丽丽  
[目的]推动农业碳减排既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一环。[方法]基于三大类碳源测算2005—2020年四川省农业碳排放量,进一步分析其时空特征与动态演变趋势,理清地区差异;构建面板Tobit模型从经济和社会两个层面探讨其影响因素并通过相对重要性分析诠释不同因素的贡献程度。[结果]四川省农业碳排放量呈现波动下降趋势,其时间演变轨迹可大致归为“波动下降、持续上升、快速下降、回升”等四个阶段,农业碳排放强度逐年递减;各市州农业碳排放量呈现出明显的“四周高、中间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全省、川西地区、成都平原地区、川东地区农业碳排放强度均呈现递减态势,空间差异缩小,但各自存在一定区别;农业发展水平与农业碳排放呈“倒U型”关系,农业产业结构、产业集聚水平、城镇化水平、农地规模经营对农业碳排放均具有正向影响,机械化水平、农业财政支持则表现出负向影响;相较于经济层面,社会层面因素对农业碳排放的贡献程度更大,其中机械化水平、农业财政支持、农业产业结构和城镇化水平的贡献程度依次居于前四,其解释力合计达到了80.03%。[结论]研究四川省农业碳排放时空演变特征并探究影响各市州农业碳排放变化的关键因素,相关结论能为四川省乃至全国农业碳减排规划和精准施策提供参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亚飞  程远贝  周琳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被提出以后,党中央对其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并将其进一步纳入"五位一体"建设进程中来,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四川省自身的实际,四川省的生态农业建设虽取得了一些明显的进展,但仍存在着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生态环境恶化、草地沙化退化、生活垃圾污染严重等问题。对此,应着重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调整产业结构、加大技术投入、抓好示范工程、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深化综合改革等几个着力点来实现四川省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申红芳  廖西元  陈金发  肖洪安  
本文从四川省农业科研机构的产出能力入手来分析科研机构投入产出的效率及其影响因素,产出能力评价结果显示,四川省农业科研机构产出能力普遍较低并且差异巨大,差异主要来自于潜在产出能力;科研机构产出的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不完全吻合。进一步分析投入产出之间的关系显示,产出的效率受到投入总量、投入结构、体制改革和机构内部管理四个要素的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朱婕  
为了满足人们越来越丰富的旅游需求,农业生态旅游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旅游形式得以迅速发展起来。农业生态旅游不仅可以让游客享受新鲜空气、欣赏乡野风光,还可以使游客对乡村的民俗生活进行了解与体验。四川省作为我国的农业与旅游大省,因其个性化的地形地貌、水域及气候等特征,而具备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的天然独特优势。文章在厘清生态旅游、农业生态旅游、旅游功能区等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四川省农业生态旅游功能区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其中现状是具有天然资源优势、丰富旅客来源及良好的扶持政策等差异性,问题是缺乏规划、影响环境,区域偏僻、交通不便,粗放经营、形式单一等,提出积极开发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着重设计地方特色旅游项目、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