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713)
- 2023(18298)
- 2022(15699)
- 2021(14633)
- 2020(12047)
- 2019(27420)
- 2018(27329)
- 2017(51858)
- 2016(28471)
- 2015(31714)
- 2014(32011)
- 2013(31774)
- 2012(29728)
- 2011(27091)
- 2010(27478)
- 2009(25500)
- 2008(25016)
- 2007(22489)
- 2006(20195)
- 2005(18080)
- 学科
- 济(117184)
- 经济(117030)
- 管理(81798)
- 业(79779)
- 企(62365)
- 企业(62365)
- 方法(45871)
- 农(40382)
- 数学(38516)
- 数学方法(38086)
- 中国(34529)
- 财(30193)
- 地方(30151)
- 业经(29067)
- 农业(27038)
- 制(26595)
- 学(26350)
- 银(20326)
- 银行(20272)
- 融(19522)
- 金融(19518)
- 行(19469)
- 环境(19396)
- 贸(18990)
- 贸易(18971)
- 理论(18901)
- 和(18641)
- 易(18330)
- 技术(18086)
- 发(17814)
- 机构
- 大学(409058)
- 学院(408801)
- 济(160335)
- 管理(157107)
- 经济(156515)
- 研究(144660)
- 理学(134269)
- 理学院(132632)
- 管理学(130359)
- 管理学院(129595)
- 中国(108667)
- 科学(90619)
- 京(89189)
- 财(76952)
- 农(74695)
- 所(74296)
- 研究所(67278)
- 中心(65392)
- 江(63771)
- 业大(62833)
- 财经(59659)
- 农业(57510)
- 范(57250)
- 北京(56805)
- 师范(56699)
- 经(54063)
- 院(52292)
- 州(51496)
- 省(48033)
- 经济学(47499)
- 基金
- 项目(274182)
- 科学(214720)
- 研究(200874)
- 基金(196939)
- 家(172319)
- 国家(170794)
- 科学基金(145331)
- 社会(125896)
- 社会科(119080)
- 社会科学(119049)
- 省(109222)
- 基金项目(104721)
- 自然(93811)
- 自然科(91481)
- 自然科学(91458)
- 教育(91069)
- 划(90892)
- 自然科学基金(89774)
- 编号(82333)
- 资助(80466)
- 成果(67845)
- 发(61633)
- 重点(61600)
- 部(59867)
- 课题(57586)
- 创(56312)
- 创新(52570)
- 科研(51876)
- 国家社会(51430)
- 制(51282)
- 期刊
- 济(189419)
- 经济(189419)
- 研究(123235)
- 中国(89647)
- 农(71986)
- 学报(68077)
- 科学(62992)
- 管理(58041)
- 财(57909)
- 大学(51082)
- 农业(48541)
- 教育(48215)
- 学学(47878)
- 融(40337)
- 金融(40337)
- 技术(34202)
- 业经(33193)
- 财经(29032)
- 经济研究(28032)
- 经(24794)
- 问题(24648)
- 业(23792)
- 图书(22716)
- 版(20503)
- 资源(20263)
- 科技(20042)
- 理论(19249)
- 技术经济(18776)
- 现代(18231)
- 业大(17610)
共检索到6271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黎玲 刘勇
[目的]分析四川省乡村旅游的民俗文化特征,试图找到民俗文化与乡村旅游衔接及良性互动的实现途径。[方法]文章采用文献综述法、综合分析法对四川省旅游资源发展现状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分析乡村民俗文化与乡村旅游良性互动机制。[结论](1)四川省乡村有着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并孕育着独特的民俗风格;(2)四川省民俗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二者互动机制有待深入;(3)四川省乡村旅游产业的灵魂在于民俗文化,创新基于民俗文化的旅游产品是乡村旅游的根本出路。[结果]四川省乡村旅游主要以生态农业与农业体验为主,且该省生态农业、农业体验与我国经济较发达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尤其是该省民俗旅游特点没有得到很好体现。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黎玲 刘勇
[目的]分析四川省乡村旅游的民俗文化特征,试图找到民俗文化与乡村旅游衔接及良性互动的实现途径。[方法]文章采用文献综述法、综合分析法对四川省旅游资源发展现状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分析乡村民俗文化与乡村旅游良性互动机制。[结论](1)四川省乡村有着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并孕育着独特的民俗风格;(2)四川省民俗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二者互动机制有待深入;(3)四川省乡村旅游产业的灵魂在于民俗文化,创新基于民俗文化的旅游产品是乡村旅游的根本出路。[结果]四川省乡村旅游主要以生态农业与农业体验为主,且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蒙丽琴
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灿烂文化,孕育出了颇为丰富的民俗文化,它为乡村旅游提供了有利的文化背景与扎实的文化根基,可以开发出一种新型且持续的旅游方式,不仅有效保护了民俗文化,又充分利用了民俗文化的传统价值为乡村旅游发展服务,从而形成一种乡村旅游与民俗文化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背景及其现状,然后又介绍了乡村旅游与民俗文化之间的关系,最后提出了建立乡村旅游与民俗文化良性互动机制的具体途径,从而在保护传统民俗文化的基础之上,更好的推动乡村旅游走上一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
乡村旅游 民俗文化 良性互动机制 途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胜利 顾韬
民俗旅游已成为现代旅游一大潮流,陕北民俗文化丰富多彩、独具特色,为陕北发展民俗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根据民俗旅游资源的存在形态和表现形式,探讨了陕北民俗旅游资源的类型和主要可开发内容,分析了陕北民俗旅游资源的特征,重点研究了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关键词:
陕北 民俗旅游资源 开发原则 开发模式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婷
四川省乡村旅游经营模式相对落后,游客来源主要依靠周边的传统自然景区,乡村旅游景点或景区尚未形成能够独立发展的经营局面。文章结合实地调研,对四川省乡村旅游空间结构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根据顺应空间结构现状、区域利益统一化、综合考虑交通条件等优化原则,从构建"以点带面"空间发展格局、突出传统旅游区的节点作用及优化交通资源与旅游资源的匹配等方面提出了四川省乡村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策略,以期为四川省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葛莉珍
陕北有着发展民俗旅游的良好资源禀赋。目前陕北民俗旅游有一定的发展,但也存在不少问题,要使其形成产业,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还必须注重开发的原则和具体策略。民俗旅游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世界各国都很重视开展本国的民俗旅游活动。
关键词:
民俗旅游 开发 原则 策略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田野
四川省潜在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如果充分开发出来,足可以被旅游者誉为旅游天堂。 如何发挥四川旅游资源的优势,如何把四川旅游资源优势的可能性变为实际的现行性,如何把四川旅游资源的劣势变为优势,都是发展四川旅游业的关键问题。笔者认为,具体应当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①正确评价四川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评估其开发使用的现行性;③努力争取变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陶伟,刘锋,刘家明
如何利用开发民俗旅游资源来发展旅游活动, 是关系到一个国家、地区旅游业有无吸引力, 有无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重要问题。可以预见, 民俗旅游将成为现代旅游一大潮流。宁夏回族自治区为我国唯一的省级回族自治区,独特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为宁夏开展民俗风情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就宁夏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了的探讨,提出了一个功能明确、布局合理、循序渐进的回族民俗风情专题旅游的立体开发网络。
关键词:
宁夏 民俗旅游资源 旅游开发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朱世蓉
作为一种新型旅游发展模式,生态旅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文章通过文献分析及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对四川省生态旅游资源进行有效评价,研究结果显示,九寨沟景区的生态旅游资源得分最高,生态旅游资源要素为9分;而产品附加值最高的景区为熊猫基地。同时对四川省生态旅游资源中存在的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生态旅游模式不合理、监管效能缺失等问题进行详细阐述,并根据评价结果和现存问题提出了加强政府监管、创新旅游模式等开发对策,以期对四川省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及实践指导。
关键词:
四川省 生态旅游 资源 可持续发展 评价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胡静 许贤棠 谢双玉
本文论述了乡村旅游发展的资源凭借,分析了目前我国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因时而变、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战略,以效益为主导的旅游产品体系的构建思路,适应人与效益的要求的旅游资源环境保护对策。
关键词:
乡村旅游资源 开发战略 核心产品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时少华 汤利华 李芳
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通过专家调查问卷,构建了北京古村落民俗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模糊集合理论,借助模糊变换方法,通过游客对古村落民俗资源模糊评价打分,对北京13个古村落民俗旅游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价,认为其整体状况良好,但各古村落民俗旅游资源质量还有提升空间。据此,本文提出了进一步提升民俗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的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母涛
本文在论述旅游资源开发要重视外部不经济问题的基础上,针对四川旅游资源开发的实际,提出在西部大开发中要切实转变旅游资源开发方式,实现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由单点式向系统化转变,由简单化向生态化转变,促进旅游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
旅游资源 开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田敏
本文通过对生态学理论的介绍,对旅游资源开发和管理的实现目标和假设条件做出调整,分析了基于生态学观的旅游产业利润,并以四川省旅游资源开发为例,论述了只有突破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生态限制条件,才能实现以组织生态系统为中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
旅游产业 生态学 生态系统平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