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43)
2023(8780)
2022(7245)
2021(6502)
2020(5004)
2019(11383)
2018(10890)
2017(20318)
2016(10985)
2015(12136)
2014(12290)
2013(12493)
2012(12215)
2011(11371)
2010(11667)
2009(10946)
2008(10512)
2007(9553)
2006(9068)
2005(7968)
作者
(33836)
(28540)
(28115)
(26564)
(18037)
(13844)
(12630)
(10942)
(10878)
(10284)
(9665)
(9663)
(9364)
(9018)
(8714)
(8581)
(8286)
(8270)
(8094)
(8072)
(7278)
(7135)
(6796)
(6613)
(6530)
(6525)
(6397)
(6251)
(5854)
(5844)
学科
(57041)
经济(56986)
(30267)
(28777)
地方(23315)
管理(22338)
农业(20754)
中国(19751)
业经(15934)
方法(15161)
(14811)
企业(14811)
(12780)
数学(12165)
数学方法(12076)
地方经济(11471)
(10218)
发展(10008)
(9985)
(9767)
金融(9767)
(9720)
农业经济(9568)
(9378)
银行(9370)
环境(9267)
(9253)
(9247)
(7913)
贸易(7899)
机构
学院(164036)
大学(157365)
(67914)
经济(66246)
研究(63306)
管理(58730)
理学(48987)
理学院(48310)
中国(48246)
管理学(47550)
管理学院(47223)
科学(38851)
(36628)
(34469)
(32482)
(30160)
中心(29375)
研究所(29139)
(28444)
农业(27075)
(26791)
师范(26574)
业大(25565)
(24932)
(22822)
财经(22503)
(22434)
北京(22029)
师范大学(21213)
(20198)
基金
项目(105249)
科学(82678)
研究(80579)
基金(72959)
(62782)
国家(62107)
科学基金(52717)
社会(52355)
社会科(49329)
社会科学(49318)
(46746)
基金项目(39208)
(35824)
教育(34531)
编号(33329)
(30799)
自然(30687)
自然科(29856)
自然科学(29850)
自然科学基金(29242)
资助(28955)
成果(26839)
发展(25393)
(24929)
课题(24574)
重点(23682)
(21802)
(21345)
国家社会(21155)
(20425)
期刊
(93192)
经济(93192)
研究(50954)
中国(42523)
(40770)
农业(27197)
科学(25293)
学报(24398)
业经(20332)
管理(19974)
(19687)
金融(19687)
教育(19592)
(19369)
大学(18880)
学学(17877)
技术(13712)
经济研究(12784)
问题(12350)
(11816)
农业经济(10645)
资源(10245)
农村(10232)
(10232)
财经(9879)
经济问题(8993)
(8947)
(8658)
(8612)
商业(8371)
共检索到2702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武少腾  付而康  李西  
[目的]通过对四川省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研究,综合分析其生态环境、资源开发和经济社会之间的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以期对四川省的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合理的参考建议。[方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以生态环境质量、资源开发情况、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4个方面20个具体指标构成评价综合层,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系统分析四川省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结果]在综合评价层中,生态环境质量和资源开发情况的权重值分别为0.426 5和0.328 4,高于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的0.104 2和0.140 9。四川省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综合得分为85.48,为2级水平。[结论]四川省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处于中等,有较大提升空间;交通开发难度较大和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较低,成为制约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因素;加强旅游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增加交通便捷性,培养一批高素质旅游服务人才队伍是四川省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赖斌  杨丽娟  方杰  
本文以四川省为例对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评价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因子分析确定了三个主导因素,并综合模糊二元对比决策方法,提出了建立模糊因子分析模型的思想,丰富了定量研究该问题的可操作性方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柳菲  李惠青  
在乡村经济全面振兴过程中,乡村旅游产业也得以快速发展,不断推动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乡村旅游是现代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乡村旅游能快速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加速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文章在乡村振兴战略视角基础上,采用SWOT方法分析四川乡村旅游发展现状,进而全面阐述四川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为如何推动乡村旅游市场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宋天华  
文章指出,四川作为我国西部重要省份,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巨大,民俗文化精彩纷呈,但同时也存在体育旅游的劣势与不足。文章认为,四川体育旅游要整合资源发挥优势,把握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和上海世博会带来的体育旅游机会,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科学发展战略,这将对四川体育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罗强  
农村能源消费直接影响农村人口素质、经济发展、资源环境保护 ,必须提高对农村能源重要性的认识 ,采取多种形式改善农村能源 ,才能解决农村生活用能。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何格  胡艳梅  
景区县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既有一定的优势条件,同时也存在着被边缘化和被忽视的风险,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对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有着景区旅游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利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相应指标体系,并以长宁县为例,对景区县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拥有较丰富旅游资源的长宁县,其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度仅为较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长宁县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研究课题组  黄全祥  杨芳  
农村小额信贷作为金融服务的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在解决农村居民资金约束问题、推进农村金融体系创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何实现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性难题。本文以被誉为中国农村小额信贷最具可持续性、可操作性、可推广性的成功典范的四川仪陇县乡村发展协会为例,在建立一套衡量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其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制约可持续发展的因素进行研究,探索完善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孙兴湄  覃建雄  
通过对我国温泉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研究,从其产品开发和资源环境保护等方面入手,构建出适合温泉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模式。攀枝花红格拥有丰富、稀缺的温泉资源,市场前景广阔,因此各项目应因地制宜,选择合理的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实现区域旅游和谐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梁陶  
[目的]积极发展乡村旅游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研究两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对促进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的发展,实现农业产业转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在构建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的基础上,采用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2010—2016年四川省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结果](1)2010—2016年,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评价值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新农村建设的评价值由0.169增加到0.751,增长了3.45倍,乡村旅游发展的评价值由0.033 7增加到1.0,增长了28.97倍,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2)2010—2016年,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由低度耦合(2010年)向中等耦合过渡(2012—2016年),两系统之间的关联度较高。(3)2010—2016年,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的耦合协调度逐年递增,耦合协调度由0.207提高到了0.650,由低度协调耦合逐步演变为高度协调耦合。[结论]四川省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的整体效应和协同效应保持平稳增长,但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如何实现两者之间的互动持续发展仍然是今后要重视的问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罗自力  张洋  
中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逐步实施 ,为西部乡村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充分发挥西部旅游资源优势 ,优化西部乡村地区资源配置 ,发展乡村旅游业 ,优化乡村产业结构 ,是西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杜江  向萍  
乡村旅游在我国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旅游形式,其市场需求将随着我国都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但是,如果对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供需矛盾缺乏科学的认识和妥善的处理,则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必将陷入困境。本文旨在运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理论,探...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姚宁萍  
乡村旅游是传统农业的后续产业或替代产业,对新农村建设影响深远。本文通过对江西乡村旅游的现状进行剖析、乡村旅游对解决江西“三农”问题积极意义的探讨,提出了江西乡村旅游如何树立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办法和举措。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林  王超恩  
作为人与人之间围绕财产或者资源等客观对象而建立的经济权利关系,产权内在地具有排他性、有限性、可交易性、可分解性等性质,不同的产权机制具有不同的制度绩效。本文在产权基本属性的基础上,分析了"公共地悲剧现象"、外部效应和失地农民补偿问题,针对现状对构建我国乡村旅游产权制度提出了一些建议,以协调各方的利益,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萍  杜通平  李贵卿  赖兵  
民族文化是非常宝贵 ,且最具全球吸引力的旅游资源 ,在四川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中 ,民族文化开始彰现出特有的魅力。然而 ,旅游在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 ,也加剧了民族文化特色的消褪、散失。因此 ,民族旅游可持续发展成为了目前业界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但是 ,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学术界及社会各界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纵观国内外开发研究成果及现实开发案例 ,结合四川旅游资源特色 ,本文认为建立“文化生态村”是实现四川民族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