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68)
- 2023(13230)
- 2022(11488)
- 2021(10781)
- 2020(8878)
- 2019(20540)
- 2018(20481)
- 2017(39172)
- 2016(21513)
- 2015(24385)
- 2014(24632)
- 2013(24292)
- 2012(22673)
- 2011(20551)
- 2010(20708)
- 2009(18475)
- 2008(17805)
- 2007(15575)
- 2006(13945)
- 2005(12446)
- 学科
- 济(88996)
- 经济(88912)
- 管理(58415)
- 业(56413)
- 企(45475)
- 企业(45475)
- 方法(35857)
- 数学(30558)
- 数学方法(30210)
- 中国(27300)
- 地方(24288)
- 农(24245)
- 业经(20709)
- 财(19009)
- 学(18880)
- 农业(16670)
- 制(15887)
- 理论(15726)
- 银(15464)
- 银行(15425)
- 贸(15194)
- 贸易(15177)
- 行(14826)
- 易(14622)
- 融(14496)
- 金融(14495)
- 技术(14424)
- 和(14337)
- 环境(14312)
- 发(13217)
- 机构
- 学院(300051)
- 大学(299815)
- 管理(118417)
- 济(116743)
- 经济(114004)
- 研究(104072)
- 理学(101601)
- 理学院(100399)
- 管理学(98730)
- 管理学院(98172)
- 中国(77256)
- 京(65707)
- 科学(64850)
- 财(52791)
- 所(52689)
- 农(48974)
- 研究所(47848)
- 中心(46619)
- 江(44892)
- 业大(44628)
- 范(43238)
- 师范(42861)
- 北京(42370)
- 财经(41732)
- 农业(38025)
- 经(37933)
- 院(37836)
- 州(37141)
- 师范大学(34602)
- 技术(33847)
- 基金
- 项目(203287)
- 科学(158995)
- 研究(152254)
- 基金(143904)
- 家(124828)
- 国家(123693)
- 科学基金(105853)
- 社会(92757)
- 社会科(87776)
- 社会科学(87755)
- 省(81230)
- 基金项目(76916)
- 教育(70918)
- 自然(68405)
- 划(68137)
- 自然科(66776)
- 自然科学(66763)
- 自然科学基金(65535)
- 编号(63851)
- 资助(59181)
- 成果(52237)
- 发(47211)
- 重点(45661)
- 课题(45053)
- 部(44334)
- 创(42186)
- 创新(39197)
- 项目编号(38621)
- 科研(38237)
- 教育部(37974)
- 期刊
- 济(134031)
- 经济(134031)
- 研究(92959)
- 中国(63814)
- 学报(46110)
- 农(45527)
- 管理(44281)
- 教育(44245)
- 科学(43226)
- 财(37951)
- 大学(34790)
- 学学(32209)
- 农业(31869)
- 技术(29223)
- 融(28399)
- 金融(28399)
- 业经(23310)
- 经济研究(20585)
- 财经(19605)
- 图书(18239)
- 问题(17162)
- 经(16655)
- 业(16235)
- 理论(15077)
- 科技(14970)
- 技术经济(14347)
- 实践(13948)
- 践(13948)
- 现代(13677)
- 商业(13340)
共检索到4551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静森 赵玉林 朱卫平
精准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接产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已成为新时代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内在要求。分析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与四川省产业结构现状发现,四川省中职学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基本匹配,但也存在专业设置相对密集,部分专业"产能过剩"现象较为突出,重点专业设置相对滞后,难以支撑重点产业发展需求问题。提高中职学校专业设置和产业结构契合度需要加强监测研究,建立产业发展与专业设置数据库;优化专业结构,突出专业设置与行业发展的适应性;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聚焦新兴产业,提升重点、紧缺专业契合度。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郑雁
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应当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杭州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的调查和18所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统计分析发现,其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基本对接,但对支柱性产业的适应性较弱,专业设置前瞻性不足,重复度较高。对此,要加强政府宏观调控,以产业发展为导向培育重点专业,深化校企合作,打造品牌专业。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专业设置 产业结构 区域经济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施南奇 张德文
高职院校肩负着为经济社会建设与发展培养职业技能型人才的使命,高职专业设置与地区产业发展需求的契合度尤为重要。以无锡10所高职院校为研究对象,从近年无锡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变化趋势入手,分析无锡高职专业设置基本情况及其与产业结构的契合程度和特点,发现各院校专业设置整体与地区产业发展规划基本契合,但各院校偏离度差异明显,存在专业设置覆盖率较低、重复率较高、高成本专业盲从跟风、低成本专业扎堆等现象。对此,无锡高职教育应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布局,建立区域产业为导向的专业优化和动态调整机制,找好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发展之间的平衡点,坚持走特色化办学道路。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梁燕 曹晔
专业设置体现了学校的服务方向,是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关键环节。本文利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在分析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总体现状和六大特点基础上,探析了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
浙江省 中等职业学校 专业设置 产业结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覃正纳 王申辰
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是推动大湾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现实基础。基于对大湾区近三年的产业结构和高职专业设置的契合度分析,发现两者之间存在产业需求和人才供给的错位问题,且各城市内部契合度的差异性较为显著。为从高质量发展的视角提升大湾区高职教育与区域产业的契合性,建议加强区域协调合作,动态调整专业设置;坚持政府引导,提高专业准入标准;构建评价模型,指导专业建设;提升建设力度,凸显区位特色。从多维度增强专业与产业的契合性,促进大湾区高职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阳
通过调研佛山市23所公办中职学校专业设置和产业发展现状可知,中职学校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适配性存在专业设置聚焦第三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专业设置聚集度过高,"同质化"现象严重;专业设置相对滞后,难以支撑重点产业发展需求等问题。在调研和分析基础上,提出要紧跟区域产业发展,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多维度分析专业设置现状,启动专业预警机制;聚焦重点规划产业,增设急需专业的对策,以此主动适应佛山市产业发展需求。
关键词:
中职专业设置 产业发展 适配性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魏萍萍 汤生玲
统计分析发现,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和劳动力就业结构发展情况基本吻合,城乡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存在较大差异。为提升中等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福建省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调整的方向为:根据产业结构和劳动力就业结构调整专业结构;加大对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支持力度,加大城乡联合办学;进一步加强产学结合和校企合作,加强专业集群建设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何岸 杜学元
高校专业设置雷同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在调查总结四川省高校专业设置现状的基础上,分析高校专业设置雷同的表现、危害和原因,并试图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建议。
关键词:
高校 专业设置雷同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课题组
区域特色产业是基于区域比较优势和区域产业分工而发展的,是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和开放的市场需求的产业。发展区域特色产业是西部大开发和加入WTO的必然要求。四川省区域特色产业发展成绩显著,也存在不少问题。加快四川区域特色产业发展要坚持以国内外市场需求导向和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的原则,采取一系列切实有效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四川省 区域特色产业 发展研究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凤 白斌飞
本文运用四川省21个地市州2010年的统计数据,考察人口分布与产业发展的空间关系。研究发现,四川省人口分布和产业发展呈现"东密西疏"、"东强西弱"的特征,二者有着紧密的空间关联;区域人口分布对区域各产业发展都有着显著的正向效应,区域各产业发展对人口分布也有着明显的人口聚集效应。最后指出,政府必须根据各地州自然及社会条件进行产业布局和规划,实现区域产业与人口的协调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承红 张佳宝
生态工业是一种现代工业发展模式。本文基于生态工业发展的有关理论,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四川省工业发展的特征以及发展生态工业所面临的问题。在通过聚类分析方法研究了四川省适合发展生态工业的行业选择,并在构建生态经济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等的基础上提出了四川省生态工业发展的思路。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陈文君
本文认为,四川省在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过程中,应注重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提升整体科技水平。第一,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的作用;第二,支持国防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进行体制创新;第三,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机构;第四,创新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科技管理;第五,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体系建设;第六,建立多渠道投入体系,吸引资金投入科技创新;第七,实施人才战略,促进国防科研单位科技人才在军地间柔性流动,营造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稳住人才和用好人才的环境。
关键词:
科技发展 科技转化率 科技管理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徐承红 张克俊
推进产业生态化和工业生态园区的研究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状况而言,是十分迫切的任务。生态工业园区所具有的工业链条、循环经济模式、经济外部性以及企业之间的复合共生等生态化发展特征是推动当地生态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径。本文结合四川省工业园区发展的现状,从理论上探讨了工业园区发展与生态经济发展的关系,从实践上,研究了推动四川省工业园区生态化发展的路径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工业园区 循环经济 生态工业园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卢阳春
发达国家和地区实践经验证明,多点多极战略是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全国区域发展战略统筹推进背景下省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与其相适应的产业优化配置是该战略的重要内容。以四川省为例,多点多极发展战略对全省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提出系列新要求,针对多点多极战略要求下四川区域产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必须加快形成与多点多极支撑战略相适应的产业配置格局:规划引领形成三类增长极协调发展态势,审慎推进重点产业空间布局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增强多点多极产业发展战略的重要动力,强化产业配置与"点极"经济发展的契合度和人才配套政策,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