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24)
- 2023(7619)
- 2022(6747)
- 2021(6265)
- 2020(5659)
- 2019(13575)
- 2018(13265)
- 2017(25964)
- 2016(14629)
- 2015(16252)
- 2014(16591)
- 2013(16508)
- 2012(15582)
- 2011(14208)
- 2010(14433)
- 2009(13625)
- 2008(13558)
- 2007(12268)
- 2006(10467)
- 2005(9343)
- 学科
- 济(66335)
- 经济(66291)
- 管理(37635)
- 业(37189)
- 方法(35702)
- 数学(32541)
- 数学方法(32069)
- 企(30032)
- 企业(30032)
- 农(16182)
- 财(15341)
- 学(15287)
- 中国(15157)
- 地方(13376)
- 业经(11336)
- 贸(10876)
- 贸易(10871)
- 制(10857)
- 农业(10603)
- 易(10481)
- 务(9681)
- 财务(9650)
- 财务管理(9624)
- 和(9326)
- 理论(9187)
- 企业财务(9122)
- 银(8556)
- 环境(8552)
- 银行(8522)
- 融(8498)
- 机构
- 大学(215712)
- 学院(213496)
- 济(86763)
- 经济(84926)
- 管理(80200)
- 研究(74191)
- 理学(69892)
- 理学院(69006)
- 管理学(67308)
- 管理学院(66921)
- 中国(54198)
- 科学(49400)
- 京(45911)
- 农(41679)
- 所(39636)
- 财(37973)
- 研究所(36418)
- 业大(36220)
- 中心(33732)
- 农业(33153)
- 江(32036)
- 财经(30807)
- 北京(28910)
- 范(28255)
- 师范(27924)
- 经(27918)
- 经济学(27344)
- 院(26740)
- 州(25240)
- 经济学院(24902)
- 基金
- 项目(145529)
- 科学(113363)
- 基金(105636)
- 研究(99297)
- 家(94159)
- 国家(93493)
- 科学基金(78864)
- 社会(61761)
- 社会科(58673)
- 社会科学(58653)
- 省(57681)
- 基金项目(56209)
- 自然(53685)
- 自然科(52504)
- 自然科学(52487)
- 自然科学基金(51514)
- 划(49004)
- 教育(46671)
- 资助(45067)
- 编号(39259)
- 重点(33532)
- 部(32047)
- 成果(31710)
- 发(30861)
- 创(29261)
- 科研(28936)
- 计划(28817)
- 课题(27655)
- 创新(27482)
- 教育部(26758)
共检索到3048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伟平 王玉杰 李绍才 孙海龙 马瑞 张磊 杨皓 李桾溢 缪宁
[目的]研究四川盆周山地5种典型林分空间结构的特征,为该地区森林结构化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四川盆周山地同龄的杉木纯林、柳杉纯林、杉木-柳杉混交林及同一时期形成的人天混交林和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采用角尺度、混交度、大小比数和林分空间结构指数对其空间结构进行分析。[结果] 1)杉木纯林、杉木-柳杉混交林、人工天然混交林和天然次生林的水平分布格局为随机分布,平均角尺度分别为0.485、0.478、0.478、0.481,柳杉纯林为均匀分布,平均角尺度为0.455。2) 5种林分的大小比数频率分布比较均匀,平均大小比数分别为0.465、0.529、0.446、0.810和0.534,林分整体为中庸生长状态。3)在混交度研究中,杉木纯林和柳杉纯林以零度混交为主,平均混交度分别为0.227和0.020;杉木-柳杉混交林的平均混交度为0.460,林分整体为中度混交;人工天然混交林和天然次生林平均混交度为0.610和0.674,为强度混交。4)引入林分空间结构指数FSSI,综合分析3种林分空间结构参数,FSSI大小排序为:天然次生林>人工天然混交林>杉木-柳杉混交林>杉木纯林>柳杉纯林,其排序与林分混交度排序结果一致。[结论]该地区5种典型林分空间结构的大小比数和角尺度相差不大,林分空间结构主要受混交度的影响。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肖玖金 尤花 罗熳丽 赵波 卢昌泰 魏洪 谢吉庆
为了解典型人工林下凋落物层跳虫群落结构特征,于2013年5月、7月、9月和11月中旬对四川盆周西缘山地的楠木Phoebe zhennan人工林、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yroboides人工林、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人工林和次生林4种林型下凋落物层跳虫群落结构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试验共捕获跳虫1 496头,隶属于11科。各林型凋落物层跳虫个体密度与类群数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其中,跳虫个体数和类群数均以柳杉林最高,分别为768头和11科,以次生林最低,分别为86头和6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 宁1 梁丽双2 常月梅3 张国强4 郭宾良5 张建华4 谷建才1
摘 要:对冀北山地落叶松四种典型林分的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在树种组成复杂程度上,杉落针阔混交林>落阔混交林>落桦混交林>落叶松纯林,而且杉落针阔混交林的树种组成比其他三个林分更加合理,结构更加稳定,在空间利用上也更加充分;(2)在水平结构上各个树种直径大小分布上,均匀程度比较:杉落针阔混交林>落阔混交林>落桦混交林>落叶松纯林,除了杉落针阔混交林为均匀分布,其他都比较接近团状分布;(3)在垂直结构上,分层情况比较:杉落针阔混交林、落阔混交林>落桦混交林>落叶松纯林,其中杉落针阔混交林和落阔混交林分层比较明显,而落桦混交林与落叶松纯林无明显分层;(4)在林分空间结构格局上,从角尺度来...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袁梓馨 郭秋菊 艾训儒 姚兰 朱江 王蕾 向钦
【目的】综合评价湖北省金子山国有林场4种林分的空间结构,确定影响该区域林分结构的主要因素,为精准提升区域森林可持续经营水平和森林质量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基于常绿落叶阔叶混交天然林、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柳杉Cryptomeria japonica var. sinensis人工林和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人工林实测样地数据,选取角尺度、大小比数、混交度和密集度等林分空间结构指标,应用单位圆综合评价体系对4种典型林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不同林分中随机木个体的占比均为最高,不同大小比数等级林木比例整体上接近。常绿落叶阔叶混交天然林中林木整体呈现随机分布(角尺度均值为0.492),林分混交良好(混交度均值为0.747),但优势不明显(大小比数均值为0.497),林冠连续覆盖(密集度均值为0.941),资源利用率高。其他人工林分也呈现随机分布(角尺度均值为0.505~0.514)或轻微聚集分布(角尺度为均值0.529)的趋势,混交程度均较低。有部分林木表现出一定优势,在杉木林中最为明显。3种人工林中鹅掌楸人工林林木处于很密集(密集度均值为0.768)的状态,而杉木(密集度均值为0.557)和柳杉(密集度均值为0.563)人工林林分处于较密集状态,林木还有一定生长空间。空间结构综合评价指数显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天然林(0.600)林分状态优于杉木林(0.583)、柳杉林(0.521)和鹅掌楸林(0.487)。【结论】同一区域不同起源的林分结构存在差异,常绿落叶阔叶混交天然林的空间结构优于杉木、柳杉和鹅掌楸人工林。图2表6参37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丽 蔡小虎 王宇 谢大军 李红霞 闵安民 何建社 杨昌旭
应用传统林分结构因子配合混交度、角尺度、大小比数和开敞度4个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分析了川西山地退化风景林的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林分结构较为简单,林分乔木层由7个树种组成,树种密度分布差异较大,树种结构相对单一;林分垂直结构特征明显,可分为3个林层,呈现出典型的复层林结构特征;林分平均混交度为0.46,以中强度混交单元为主,所占比例达61%;平均角尺度为0.483,属于随机分布状态;林木的胸径大小比数为0.286,有接近30%的林木处于优势状态;林分平均敞开度为0.309,林木生长空间基本充足。岷江冷杉种群优势度明显,群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其他5个树种由于株数较少,且径级分布不连续,自然更新较...
关键词:
川西山地 风景林 空间结构 岷江冷杉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曹小玉 李际平 委霞
林分空间结构对林下草本物种多样性有显著的影响。为明确其影响林下草本物种多样性的主导因子,以亚热带杉木纯林、杉木混交林和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在量化分析3种林分的空间结构指数和林下草本物种多样性指数差异特征的基础上,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林分空间结构和林下草本物种多样性的关系。结果表明:1)天然次生林的树种隔离程度、林层多样性、竞争态势和林木空间分布格局整体上最优,杉木混交林次之,杉木纯林最差。2)天然次生林、杉木混交林和杉木纯林的林下草本物种丰富度、Simpson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均匀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5个指数都表现出天然次生林>杉木混交林>杉木纯林的规律。3)影响杉木纯林、杉木混交林和天然次生林林下草本物种多样性的共同空间结构因子是混交度。因此,欲提高杉木纯林和混交林的林下草本物种多样性,可选择通过改善树种结构的人为干扰措施来实现。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曹小玉 李际平 委霞
【目的】研究林分空间结构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揭示影响土壤养分含量的主导空间结构因子,为以改善森林土壤养分含量为目标的森林空间结构优化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中亚热带人工针叶纯林、人工阔叶纯林、人工阔叶混交林、人工针阔混交林、天然次生林和竹林6种典型林分为研究对象,在比较其空间结构与土壤养分含量差异的基础上,运用Pearson相关系数、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典型相关分析法分析林分空间结构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天然次生林的林分空间结构在整体上最优,其土壤有机质和氮磷含量也最高,其他5种人工林分的空间结构和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含量的优劣排序随着指标的改变而改变,没有呈现出规律性;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林分混交度、角尺度和林层指数均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和有效磷含量显著正相关(P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肖欣 丁松 欧阳勋志
【目的】分析井冈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典型常绿阔叶林的林分空间结构,为其恢复及次生林改造过程中的树种配置、人工抚育与综合定量评价林分空间结构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0年6月在线路踏查的基础上,于井冈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内具代表性的地段,分别对丝栗栲(Castanopsis fargesii)、罗浮栲(Castanopsis faberi)、红楠(MaChilus thunbergii)3种典型常绿阔叶林群落设置标准地,每种群落类型各设置3块,对标准地进行调查,获取数据,计算群落的大小比数、混交度、角尺度和林分空间结构指数,对各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丝栗栲、罗浮栲和红楠群落的平均大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曾宪平 吕建群 陈林 岑烬 戴怀根
本研究将以四川地区为主的水稻恢复系和以印度为主的南亚水稻恢复系与四川及南亚的3个主要不育系进行杂交配组,通过其F1的农艺性状主成分聚类、对比分析和F1产量优势的分析。结果表明:①在类群Ⅰ中,四川区域的亲本占71.4%,类群Ⅱ中,南亚品种占63.4%。②四种分类方法中都聚在同一类的品种:类群Ⅰ有24个品种,全部来自四川区域;类群Ⅱ有17个品种,只有一个(DH1)是来自四川区域,其它16个均来自南亚区域。它们的特征特性能反映出两个类群的基本特点。③类群Ⅰ的性状均值有10个大于类群Ⅱ,有5个小于类群Ⅱ。④两个类群的共同特点是:第一、第二主成分分量中,穗粒数和谷粒长宽比都起主导作用。不同之点是:群类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凌 孙根紧
文章运用地理集中指数、基尼系数、变异系数和均衡比系数,对四川省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结构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发现:从全省层面看,四川省A级旅游景区呈集中态势,空间分布不均衡;从区域层面看,五大经济区内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均衡程度不同,且各等级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均衡程度亦显著差异;从地市层面,各等级A级旅游景区的面积均衡比、人口均衡比和经济均衡比显著不同。
关键词:
A级旅游景区 空间结构 差异化 四川省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王乐 包庆丰
在森林康养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研究森林康养基地的空间结构以及影响因素对优化森林康养资源要素空间配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文章通过引入时间维度纵向分析视角,运用最邻近指数、不均衡指数、核密度分析、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对2017-2021年四川省森林康养基地空间结构及影响因素进行动态分析,构建区域森林康养基地系统分析框架,利用地理探测器从单因子影响与双因子影响两个方面分析空间结构变化的作用机理。结果显示:四川省森林康养基地5个时间段最邻近指数均小于1,总体空间分布类型为凝聚型,各年份可观测平均距离和期望平均距离从8339.76米缩小至6312.48米,聚集效应不断增强,并形成多核心分布形态。核密度演变显示空间结构由点、团分布逐渐向带、集群分布转变,最终形成C字型核密度结构。因子探测可得路网密度(q=3.64)是空间结构首要的单因子影响因素,其次是森林面积(q=3.33)、人口密度(q=3.1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q=3.02);交互探测可得,任意两个指标交互后对研究对象空间结构的影响均强于单个指标的作用,森林康养基地空间结构是森林康养需求人群、目的地经营管理者、基地康养能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基于研究结论,文章提出根据人口密度合理规划森林康养基地规模、区域间适时开展森林康养合作等政策启示。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魏会廷 李朝苏 吴晓丽 李俊 汤永禄
【目的】本文研究了四川盆地典型小麦品种穗发芽抗性及与气候因子的关系。【方法】两年两环境(稻茬田与丘陵旱地)下,分别测定了10个品种的生理成熟期、成熟期的籽粒发芽指数(GI_P、GI_M)和成熟期降落值(FN),并研究以上参数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结果】GI_M较GI_P有大幅升高,3个穗发芽参数均存在显著的基因型、环境和互作效应。对于总变异的贡献GI_P为地点×品种>地点>品种;GI_M为品种>年份>年份×品种;而FN主要受基因型影响。参试品种环境均值,GI_P变幅22.3%60.0%,稻茬田低于旱地。GI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金雪军 卢佳 张学勇
本文从贸易模式差异的新视角出发研究贸易与环境问题。对分别以浙江和广东省为代表的"内源型"和"外向型"两种出口模式下的出口与环境成本的关系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外向型"模式下的环境成本对出口具有较强的敏感性,而"内源型"模式下这种关系则较弱;"外向型"模式下,出口对环境的影响程度更大,"内源型"模式下环境成本主要来自非出口行业,受出口影响较小。文章的最后得到了一些促进贸易可持续发展、经济国际化和谐发展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
贸易模式 环境成本 外向型 内源型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庆玉 雷建容 张冀 杨玉敏 阳路芳 罗付香 庞良玉 涂仕华 陈春秀 张奇 林超文
为揭示不同类型土壤上施钾肥后钾在土壤中的淋失规律,本文通过土柱模拟试验研究了施钾肥条件下四川省4种典型土壤红壤、黄壤、酸紫土和碱紫土中的钾淋失量、土壤速效钾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土壤类型和施肥量均显著影响土壤钾淋失率。在4种供试土壤中,酸紫土的钾淋失率最高(0.45%~52.91%),碱紫土钾淋失率很低(0.14%~0.74%)。除碱紫土外,3种土壤钾淋失率均随施钾量增加而升高。常规施钾量条件下钾淋失量很小,未淋失的钾在红壤、黄壤和酸紫土3种土壤中都主要以有效态存在,平均占施肥量81.0%,并且主要分布在0~10 cm土层,说明钾肥应作底肥一次施用,并且以适当深施为宜。本试验为科学施用钾肥提供理...
关键词:
钾肥利用效率 钾淋失 速效钾 土壤类型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岗岗 王得祥 柴宗政 张丛珊 刘文桢 张宋智
采用林分空间结构参数一元分布、二元分布、林分综合指数和距离分析方法,探讨小陇山林区2种典型天然林空间结构特征。结果显示:(1)油松天然林混交度为0.397,树种隔离程度较低,锐齿栎天然林混交度为0.797,混交良好,油松、锐齿栎天然林胸径大小比数分别为0.507、0.485,林分均处于中庸状态,角尺度分别为0.511、0.508,林木分布格局均属随机分布。(2)油松、锐齿栎天然林中相同混交程度或优劣程度的林木大多处于随机分布,相同混交程度或分布格局的林木处于不同优劣程度的林木大致相等。区别在于油松天然林中同一优劣程度或分布格局的林木大多与同种相邻,而锐齿栎天然林中同一优劣程度或分布格局林木大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