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66)
2023(7852)
2022(6286)
2021(5719)
2020(4986)
2019(10732)
2018(10422)
2017(20291)
2016(10845)
2015(11612)
2014(11374)
2013(11388)
2012(10237)
2011(8814)
2010(9223)
2009(9023)
2008(9235)
2007(8437)
2006(7710)
2005(7026)
作者
(30835)
(25815)
(25701)
(24108)
(16506)
(12238)
(11500)
(9961)
(9555)
(9255)
(8761)
(8752)
(8368)
(8290)
(7933)
(7639)
(7578)
(7505)
(7479)
(7365)
(6493)
(6187)
(6167)
(5952)
(5897)
(5720)
(5707)
(5694)
(5219)
(5070)
学科
(66641)
(62559)
企业(62559)
管理(53197)
(51449)
经济(51386)
业经(24174)
方法(21114)
(21020)
(20283)
农业(15976)
(15786)
财务(15782)
财务管理(15767)
企业财务(14914)
技术(14385)
(13027)
数学(12666)
数学方法(12610)
环境(11622)
(11613)
(11333)
理论(11146)
企业经济(10429)
(10036)
技术管理(9999)
经营(9766)
中国(9525)
地方(9376)
(9056)
机构
学院(164151)
大学(154845)
管理(70926)
(68773)
经济(67644)
理学(61009)
理学院(60408)
管理学(59787)
管理学院(59467)
研究(47711)
中国(39143)
(34555)
(31808)
科学(29198)
(27808)
财经(26819)
(25744)
(24278)
(23449)
业大(22491)
中心(21643)
农业(21528)
研究所(20858)
商学(20857)
商学院(20676)
(20300)
北京(19808)
经济学(19540)
财经大学(19426)
经济管理(19309)
基金
项目(105235)
科学(85618)
基金(78408)
研究(78208)
(66840)
国家(66188)
科学基金(59538)
社会(52958)
社会科(50305)
社会科学(50291)
(43704)
基金项目(42830)
自然(38069)
自然科(37120)
自然科学(37112)
自然科学基金(36516)
(33680)
教育(32853)
资助(30838)
编号(29784)
(29068)
(25454)
(24122)
重点(23024)
创新(22722)
(22291)
国家社会(21951)
(21882)
成果(21506)
人文(20339)
期刊
(86654)
经济(86654)
研究(43615)
(30325)
管理(30271)
中国(27634)
(27052)
科学(22103)
学报(19193)
农业(18920)
业经(17902)
大学(15197)
学学(14951)
技术(14121)
财经(13231)
(12530)
金融(12530)
(12496)
经济研究(12031)
(11483)
问题(10825)
技术经济(10359)
(10082)
财会(9570)
现代(9223)
商业(9188)
资源(8749)
世界(8160)
经济管理(8075)
科技(8015)
共检索到2416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萍  黄载曦  
西部大开发这一新的历史机遇 ,把旅游业推到了四川产业优势支撑点的重要地位 ,而日渐兴起和不断“升温”的生态旅游需求 ,则为四川生态旅游的开发、从而促进四川旅游业向全面、多形式的纵深发展注入了新的助推力。为使四川生态旅游健康发展 ,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至关重要。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黄快林  谭益民  张双全  
运用等权一致扩散指数模型,分析了四川生态旅游发展的市场前景和景气循环周期。结果表明:(1)四川省生态旅游业虽然经历了2008年的短暂低谷期,但从总体上看处于持续增长的态势;(2)2007~2012年四川省生态旅游业经历了"景气-不景气-景气-不景气-景气"的循环过程。短期内,四川生态旅游业会持续当前的景气状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静  黄萍  贾鸿燕  
四川是一个旅游资源大省,而地震灾害对四川的旅游业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地方政府的行为对灾后四川旅游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主要探讨了灾害前四川旅游业发展现状以及灾害对四川旅游业的影响,进行了灾后四川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主导行为的必要性分析,提出了如何规范灾后四川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行为的对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红艺  陈学华  冯明义  宋孟强  
生态旅游是在全球经济社会迅猛发展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四川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拥有众多高品 位、具有不可替代性的生态旅游资源。发展生态旅游,是实现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和建设旅游经济强省的有效途径。本文围 绕四川生态旅游建设重点,结合全省旅游品牌线路,推出了6条生态旅游精品线路,以期抛砖引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游  赖胜强  
5.12汶川大地震给四川主要旅游区造成了重大破坏,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资源都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更脆弱,在倡导以旅游业为先导恢复重建灾区经济时,要以生态旅游观念进行开发,确保游客、环境与文化良性互动,积极保护珍贵的自然和人文资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伶俐  
现阶段乡村生态旅游业发展中的公共设施建设及环境、资源等方面的问题对其自身发展有着很大制约作用,在这一阶段的政府职能作用的发挥就比较关键。本文主要就乡村生态旅游业的特征类型及政府在乡村生态旅游业中的作用加以阐述,然后就我国的旅游管理制度发展和政府职能履行成果进行分析,然后就乡村生态旅游和政府职能间的关系加以分析,最后就政府职能下乡村生态旅游业的发展问题及优化策略深化探究。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朱世蓉  
作为一种新型旅游发展模式,生态旅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文章通过文献分析及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对四川省生态旅游资源进行有效评价,研究结果显示,九寨沟景区的生态旅游资源得分最高,生态旅游资源要素为9分;而产品附加值最高的景区为熊猫基地。同时对四川省生态旅游资源中存在的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生态旅游模式不合理、监管效能缺失等问题进行详细阐述,并根据评价结果和现存问题提出了加强政府监管、创新旅游模式等开发对策,以期对四川省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及实践指导。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朱婕  
为了满足人们越来越丰富的旅游需求,农业生态旅游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旅游形式得以迅速发展起来。农业生态旅游不仅可以让游客享受新鲜空气、欣赏乡野风光,还可以使游客对乡村的民俗生活进行了解与体验。四川省作为我国的农业与旅游大省,因其个性化的地形地貌、水域及气候等特征,而具备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的天然独特优势。文章在厘清生态旅游、农业生态旅游、旅游功能区等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四川省农业生态旅游功能区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其中现状是具有天然资源优势、丰富旅客来源及良好的扶持政策等差异性,问题是缺乏规划、影响环境,区域偏僻、交通不便,粗放经营、形式单一等,提出积极开发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着重设计地方特色旅游项目、促...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李舒楠  
1998年,四川省决定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培育以来,全省旅游总收入从1998年的12 5 .9亿元,增加到2 0 0 3年的42 0 .82亿元,平均每年增加5 9亿元,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2 0 0 3年,作为四川省六大支柱产业之一的四川旅游业,在非典阴影之下,走势仍然向上。全省旅游总收入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辛亚平  吴晋峰  高佩佩  邓晨晖  
正确地分析评估旅游危机的影响,总结旅游危机的影响规律,有助于科学的制定旅游恢复政策。文章根据2003年4月到2008年4月四川省旅游人数和收入数据,运用SARIMA模型对2008年5月到2009年8月四川省旅游人数和收入进行预测,用预测值与实际统计值的差值定量评估"5.12"地震对四川省旅游业造成的影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唐弘久  张捷  谭如诗  
基于12项反映四川省在2006年1月—2011年12月旅游业发展指标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计算期间每月的旅游业发展状况得分,并结合K-均值聚类、图表法研究旅游业发展的宏观变化规律;同时运用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等方法分析期间旅游指标的微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四川省旅游业受2008年"5.12"大地震的影响较大,直到2011年才恢复到震前水平;②四川省的国际旅游业绩受2008年"5.12"突发危机事件消极影响较大;③四川省的国内旅游业绩受2008年"5.12"突发危机事件消极影响较小,恢复较快;④国际旅游对突发危机事件反映比较敏感,而国内旅游受影响较小,其发展带有刚性特点,其原因是国内、国外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的差异。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花海燕  李东  
四川省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是四川旅游业进一步拓展的关键所在。本文认为,要增强四川旅游资源的竞争力应引入注意力经济的思想,通过概念营销来提高四川旅游资源的知名度,并塑造出四川旅游的品牌形象。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范怀超  张启春  
四川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着旅游生产率较低,旅游设施浪费严重,旅游人才缺乏,旅游服务水平不高,旅游规划欠合理等问题。其解决措施:一是加大投入,改善旅游基础设施;二是加大宣传促销力度;三是培养旅游人才,优化旅游管理;四是创造新的旅游吸引点;五是开发旅游商品;六是创新旅游开发模式;七是加强区域合作。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红霓  
本文认为旅游消费时代已经来临,要促进四川旅游产业的发展,就必须抓住重点,塑造四川旅游总体形象,充分发挥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精心设计,大力研究开发旅游辅助产品,采取丰富多采的促销宣传形式。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徐晓进  
四川是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最多的省份,峨眉山—乐山大佛、都江堰—青城山、九寨沟、黄龙寺、大熊猫栖息地"五大世界遗产"蜚声中外。四川也是多民族居住地区,聚集了藏、羌、彝、苗、回和土家等少数民族。近年来,四川旅游的国际影响力逐渐提升,各级政府对国际市场营销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特别是2008年大地震发生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