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48)
- 2023(14102)
- 2022(12293)
- 2021(11539)
- 2020(9660)
- 2019(22068)
- 2018(21973)
- 2017(42209)
- 2016(23112)
- 2015(25862)
- 2014(26070)
- 2013(25776)
- 2012(23618)
- 2011(21258)
- 2010(21229)
- 2009(19732)
- 2008(19493)
- 2007(17035)
- 2006(15138)
- 2005(13458)
- 学科
- 济(91833)
- 经济(91702)
- 管理(70708)
- 业(62688)
- 企(54025)
- 企业(54025)
- 方法(39951)
- 数学(32801)
- 数学方法(32428)
- 财(24162)
- 中国(24141)
- 农(23564)
- 业经(21979)
- 地方(21976)
- 制(20173)
- 学(19947)
- 理论(16977)
- 和(16771)
- 农业(15904)
- 环境(15646)
- 务(15090)
- 贸(15066)
- 贸易(15056)
- 财务(15019)
- 财务管理(14990)
- 易(14574)
- 企业财务(14213)
- 体(13876)
- 技术(13807)
- 划(13587)
- 机构
- 大学(329545)
- 学院(327972)
- 管理(130471)
- 济(125253)
- 经济(122284)
- 理学(112619)
- 理学院(111295)
- 管理学(109472)
- 研究(108851)
- 管理学院(108842)
- 中国(79888)
- 京(70631)
- 科学(68515)
- 财(60094)
- 所(54398)
- 研究所(49471)
- 农(48600)
- 江(48585)
- 中心(48527)
- 财经(47690)
- 业大(46806)
- 范(46106)
- 师范(45734)
- 北京(44862)
- 经(43132)
- 院(39709)
- 州(39676)
- 农业(37838)
- 师范大学(37195)
- 经济学(36895)
- 基金
- 项目(224999)
- 科学(177019)
- 研究(166812)
- 基金(162238)
- 家(140669)
- 国家(139511)
- 科学基金(119936)
- 社会(104716)
- 社会科(99134)
- 社会科学(99110)
- 省(88379)
- 基金项目(86828)
- 自然(77364)
- 教育(75853)
- 自然科(75392)
- 自然科学(75377)
- 自然科学基金(73998)
- 划(73916)
- 编号(69022)
- 资助(66119)
- 成果(56449)
- 重点(50277)
- 部(49153)
- 发(48444)
- 课题(47224)
- 创(46377)
- 制(43319)
- 创新(43219)
- 国家社会(42594)
- 项目编号(42452)
- 期刊
- 济(141744)
- 经济(141744)
- 研究(95902)
- 中国(64055)
- 学报(50940)
- 管理(47874)
- 科学(47585)
- 财(45533)
- 农(44380)
- 教育(39136)
- 大学(38180)
- 学学(35477)
- 农业(30656)
- 技术(27335)
- 融(25705)
- 金融(25705)
- 业经(23395)
- 财经(22806)
- 经济研究(21147)
- 图书(19959)
- 经(19419)
- 问题(18318)
- 资源(16673)
- 科技(15961)
- 理论(15942)
- 业(15720)
- 版(14924)
- 技术经济(14702)
- 实践(14675)
- 践(14675)
共检索到4818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李进军 李晓
旅游和文化具有不可分割性,现代旅游已经演进为文化与旅游的共同体。在2018年的国务院机构改革中,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合并成立了文化和旅游部,凸显了旅游和文化融合在统筹管理、资源合理配置中的重要性。四川是具有丰富旅游资源、文化资源的地区,旅游文化资源的跨地域统筹与共享是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文献研究和基础因素分析,可以为四川特色旅游文化资源跨地域统筹与共享奠定基础。研究发现,历史文化、食文化、茶文化、酒文化、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是四川实现旅游文化资源跨地域统筹与共享的重要方面。建立统筹与共享机构、转变地域观念意识、地域特色与差异研究、培养旅游文化资源开发人才、打造特色旅游文化主线是构建四川特色旅游文化资源跨地域统筹与共享机制的重要基础。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士闪
对于全域旅游这一概念,当今学界大致是从旅游目的地的层面着眼,将传统的点、线扩展为区域性,即特定区域空间全覆盖的旅游理念。这当然是对的,不过若进一步从其涵盖的社会实践层面考察,则会发现全域旅游所蕴聚的"旅游革命"性质,即在"无处不可游"、尊重地方生活差异性等理念下的文化共享。当今全域旅游的兴起有其必然性,是随着人类后工业化时代的到来,现代交通工具及信
关键词:
全域旅游 民俗旅游村 文化共享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瑛 于华友
随着城镇景观越来越现代化,城镇个性也在消泯,四川旅游城镇也是如此。本文在分析四川旅游城镇景观构筑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特色构筑措施。
关键词:
旅游 城镇景观 特色 构筑 尊重 注重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阙怡 曾源 熊豪 包瑶瑶 彭韬
非物质文化是从传统文化中继承与发展下来的精华部分,作为文化资源中重要的且不可再生的一部分,其保护与发展是推进遗产保护和文化旅游资源生态开发的关键环节。以四川秦巴山区为研究范围,分析其现有非物质文化资源的基本情况、特征,及在保护与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由此提出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保护的策略,即与既有的文化载体空间一体保护策略。并在此基础上,从空间类型、要素等方面对文化载体空间进行分析,探讨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陈叙笛 王钺 何雨洋 刘琼 陶国平
文化旅游资源作为文化旅游发展的基础,对其进行合理评价是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以四川秦巴山区为例,分别对区域内旅游资源与文化资源进行评价,得出文化旅游资源分布特征。同时,由于该区是国家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与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因此根据生态区划原则,进行生态区划,提出各生态分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原则,以处理好资源开发与生态的关系,推动四川秦巴山区文化旅游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生态 文化旅游 资源评价 秦巴山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方琳 曾绍伦 李健
本文在对四川历史文化名镇旅游资源现状和特色进行归纳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制约文化名镇旅游业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对四川名镇旅游业的开发进行了探索,最后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对策。文章材料的收集主要运用了田野调查法,专家、群众访谈法等方式。
关键词:
四川 历史文化名镇 旅游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贾翔
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旅游资源与旅游信息实现了共享,为消费者带来了新的旅游理念与旅行方式。共享经济下,旅游资源的供需匹配效率不断提升,通过重构旅游产业方式,不断提高旅游者的旅游体验。在此背景下,如何确定与旅游资源供需匹配的定价机制成为了关键。通过分析旅游经济变革以及旅游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研究了共享经济下的旅游资源供需匹配定价机制。
关键词:
共享经济 旅游资源 供需匹配 定价机制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田敏 蔡琳
乡村旅游平台是传播特色文化的载体,在文化和旅游融合中发挥重要作用,打造全区域智能乡村旅游平台有利于推动我国文旅产业发展更进一步。本文选取四川凉山州为研究对象,基于凉山州彝族文化旅游和智能乡村旅游平台的现状,从硬件网络层、数据信息层、服务系统层、应用层及用户层五个层面,构建出一个全域智能乡村旅游平台的整体技术架构。以游客和管理者为主体,设计出智能乡村旅游服务模块和管理模块,为游客提供信息查询、文化传播、商业、智能互动及个性化推荐等全方位服务,推动全域智能乡村旅游平台的顺利建设。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王钺 陈叙笛 刘琼
四川秦巴山区作为秦巴山脉的核心组成部分,由于受自然条件、地理行政区划等因素的影响,其旅游资源并未完全转化为旅游经济优势。通过对阿尔卑斯山脉、落基山脉和秦巴山脉三大山脉的对比分析,总结出秦巴山脉发展旅游的优势,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四川秦巴山区与周边城市的旅游发展竞合分析,提出四川秦巴山区与周边城市发展旅游的合作潜力,为实现四川秦巴山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基础条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艳
旅游文化产业在京津冀区域战略发展中的作用不可小觑,除了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之外,还有对文化影响力的提升以及对本区域居民文化消费需求的满足等。如何准确把握自身的资源特性以及游客的消费心理,如何有效设计旅游产品以及营销策略,如何实现三地的协调联动和精细管理,是京津冀区域旅游发挥后发优势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
京津冀 区域旅游 合作开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邹芸
文章从产业融合的视角,以四川省成都市为例,结合旅游产业及文化创意产业互动发展现状,提出两大产业融合发展的三大基本模式,即产业渗透模式、产业重组模式和产业延伸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构建适合以多元融合路径、多样化融合模式为主的产业融合发展机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邹芸
文章从产业融合的视角,以四川省成都市为例,结合旅游产业及文化创意产业互动发展现状,提出两大产业融合发展的三大基本模式,即产业渗透模式、产业重组模式和产业延伸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构建适合以多元融合路径、多样化融合模式为主的产业融合发展机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邹芸
文章从产业融合的视角,以四川省成都市为例,结合旅游产业及文化创意产业互动发展现状,提出两大产业融合发展的三大基本模式,即产业渗透模式、产业重组模式和产业延伸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构建适合以多元融合路径、多样化融合模式为主的产业融合发展机制。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李忠昊 陈雪樵
从资源建设、网络建设、队伍建设、科学管理和服务群众等方面对四川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进行了全方位的展示。资源建设是文化共享工程建设的核心,网络建设是文化共享工程建设的基础,科学管理是文化共享工程建设的保证,队伍建设是文化共享工程建设的关键,服务群众是文化共享工程建设的目的。充分体现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在提升基层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同时也展现了四川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基层文化 四川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