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64)
- 2023(3641)
- 2022(3150)
- 2021(2944)
- 2020(2565)
- 2019(5993)
- 2018(5818)
- 2017(10707)
- 2016(6286)
- 2015(7145)
- 2014(7063)
- 2013(7351)
- 2012(6951)
- 2011(6549)
- 2010(6592)
- 2009(6162)
- 2008(6115)
- 2007(5490)
- 2006(5134)
- 2005(4578)
- 学科
- 济(24700)
- 经济(24674)
- 管理(17488)
- 业(14053)
- 企(11497)
- 企业(11497)
- 方法(10916)
- 数学(9480)
- 数学方法(9303)
- 学(8519)
- 农(6773)
- 资源(6342)
- 中国(6053)
- 地方(5888)
- 和(5730)
- 环境(5228)
- 业经(4846)
- 财(4774)
- 农业(4678)
- 发(4173)
- 制(4084)
- 理论(4011)
- 划(3531)
- 生态(3521)
- 人事(3470)
- 人事管理(3470)
- 策(3316)
- 技术(3313)
- 土地(3178)
- 经济学(2924)
- 机构
- 大学(95988)
- 学院(93859)
- 研究(40141)
- 管理(33042)
- 济(32287)
- 经济(31403)
- 科学(30305)
- 中国(28398)
- 理学(27871)
- 农(27606)
- 理学院(27478)
- 管理学(26761)
- 管理学院(26633)
- 所(23764)
- 京(23222)
- 农业(22583)
- 研究所(22055)
- 业大(20723)
- 中心(17343)
- 省(15905)
- 江(15415)
- 北京(14780)
- 院(14448)
- 农业大学(14314)
- 科学院(14251)
- 财(13693)
- 室(13220)
- 范(12898)
- 业(12652)
- 师范(12645)
- 基金
- 项目(67786)
- 科学(50393)
- 基金(46688)
- 家(45031)
- 国家(44719)
- 研究(41999)
- 科学基金(35292)
- 省(27943)
- 自然(26223)
- 自然科(25433)
- 自然科学(25416)
- 自然科学基金(24912)
- 划(24450)
- 基金项目(24393)
- 社会(23658)
- 社会科(22333)
- 社会科学(22318)
- 资助(20409)
- 教育(18556)
- 重点(16448)
- 计划(16376)
- 编号(16221)
- 科技(16058)
- 发(15118)
- 部(14051)
- 科研(13492)
- 创(13194)
- 成果(13055)
- 创新(12507)
- 业(12285)
共检索到1469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淑筠 蒋梁材
从七十年代以来,收集保存了四川油菜地方品种、育成种606份;引进国内外资源822份。对它们的经济性状、生育期、抗病性、品质、等进行了鉴定。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油菜品种资源的保存方法、品质性状的数量遗传、特殊材料的遗传、生理特性,创造了新的资源材料。
关键词:
资源 油菜 收集 保存 研究 利用 四川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彪
四川农科院作物所已收保存玉米种质资源1500份左右,其中有938份地方品种、123份省内育成的自交系和4份国外品种已编入《全国玉米种质资源的目录》并送国家长期库保存,此外还有育种基础材料400多份。经对部分资源的性状鉴定和遗传分析表明,有30多份地方品种适应性强、自身产量高、一般配合力高;有10多份自交系抗病抗逆性强、产量高、一般配合力高。这些资源可在育种中优先利用。今后须加强对资源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加快和拓宽资源的利用,开展甜玉米、糯玉米、爆裂玉米等特异资源的开发研究。
关键词:
玉米 种质资源 收复保存 鉴定评价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蒋梁材 杨淑筠 张碧
对四川省白菜型、芥菜型品种的硫甙、含油量、脂防酸组成测定及农艺性状等鉴定,首次发现芥菜型油菜硫甙含量低于25μmol/g的材料5份。白菜型油菜芥酸含量最高为59.63%,亚麻酸含量最低为4.5%,含油量最高为47.29%,千粒重最高为3.84g,单株生产力最高为28.1g,每果粒数最多为28.5,单株角果数最高为1189.8个,株高最高为215.6cm,高抗病毒材料1份。芥菜型油菜单株生产力最高为25.8g,单株角果数最高为1554.2个,株高最高为256.1cm,着果密度最大为2.14个/cm。白菜型和芥菜型产量构成因素差异显著。
关键词:
地方品种 白菜型 芥菜型 性状 品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雷蕾 张谊模 杨琦凤 曾志红 李锡香 沈迪
本文综述了2005~2007年对重庆、四川、贵州三个省(市)42个县市野生蔬菜资源实地考察、收集、整理的结果。调查到75份野生蔬菜,分属21个科,收集并种植蔬菜活体70份,种子5份。试分析了三省(市)野生蔬菜开发利用的意义,提出了开发野生蔬菜资源的初步建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罗松予 罗美中 刘忠松
为促进黄籽油菜的基因组研究和利用,构建了芥菜型油菜黄籽品种四川黄籽的高质量BAC文库。该文库由82 944个单克隆组成,被保存在216块384孔板中。质粒酶切检测结果表明,文库的平均插入片段大小约为140kb,空载率约为2.5%,按照芥菜型油菜基因组1 000 Mb计算,文库覆盖度约为油菜基因组的11.6倍。BAC末端序列比对分析结果显示,克隆被均匀比对到芥菜型油菜的18条染色体上,并且无任何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菌基因组DNA污染。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华缄 黄铨 邓宗富 卢俊豪
在介绍基因资源调查、收集方法的基础上 ,提出基因资源命名与编号的方法 ,论述了保存“方法多样化、滚动式发展、保存与利用相结合”的保存方式和技术。保存基因资源 31 1 3个编号、1 876 4个个体。建立了种源基因资源继代保存林和“陈山杉”优良小群体原境保存林。对有关基因资源作了形态学、物候学、形态与生长、材性、同功酶谱等的调查与分析。提出冠层浓密、宽冠、反卷果鳞等与高材积量相关 ;灰枝杉同功酶谱有异、黄枝杉木材密度大等观点。研究了“陈山杉”林分的形状结构与材性特点。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郑本川 张锦芳 崔成 柴靓 蒋俊 周正鉴 黄友涛 李浩杰 蒋梁材
【目的】探讨影响四川省不同区域油菜产量的主要因素,为选育适合四川省不同油菜产区种植甘蓝型油菜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变异分析、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等方法,分析不同油菜产区甘蓝型油菜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系。【结果】变异分析结果表明,新都、德阳和达州等3点变异系数最大的为一次有效分枝数,崇州和绵阳2点变异系数最大的为每果粒数,南充、宜宾、简阳和乐山等4点变异系数最大的为单株有效角果数,新都、崇州、简阳、绵阳和德阳等5点变异系数最小的为株高,南充、宜宾、乐山和达州等4点变异系数最小的为千粒重。相关分析表明,新都点产量与一次有效分枝数和单株有效角果数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与株高和每果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南充点产量与株高、一次分枝数和单株有效角果数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宜宾点产量与株高呈极显著正相关;简阳点产量与单株有效角果数和每果粒数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千粒重呈极显著负相关;乐山点产量与单株有效角果数呈显著正相关;绵阳、德阳和达州等3点产量与主要性状的相关性不显著。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新都点对产量直接作用最大的为每果粒数,间接作用最大的是单株有效角果数;崇州和宜宾对产量直接和间接作用最大的均为每果粒数;南充和简阳点对产量直接作用最大的均为单株有效角果数,间接作用最大分别为每果粒数和千粒重;绵阳和达州对产量直接作用最大的为分枝数,间接作用最大分别为单株有效角果数和分枝数。德阳点对产量直接和间接作用最大均为单株有效角果数。【结论】四川省不同产区油菜主要农艺性状变异系数存在差异,且与产量相关性存在差异。品种选育时应充分考虑产量构成性状对产量的影响,同时考虑其他性状的综合效应,这些为选育适合四川省不同区域种植甘蓝型油菜品种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红琳 陈尚洪 沈学善 郭珍 蒋梁材 刘定辉
以生产中种植面积较大的12个双低油菜品种为材料,分析其在稻田和旱地的生态适应性和产量,研究四川丘陵地区不同油菜品种的增产潜力和生态适应性。结果表明,稻田生境下,绵油11、川油58的产量较高,分别为2696.25、2552.85 kg hm-2,比稻田油菜平均产量增产17.61%和11.36%。其中,绵油11的生育期238 d,抗倒伏性强,抗病虫能力较强。川油58的生育期233d,抗倒伏性强,抗菌核病能力最强,抗蚜虫能力较强。旱地生态环境下,绵油11、川油58的产量较高,分别为3091.75、3054.95 kghm-2,较旱地油菜平均产量增产14.94%和13.58%。其中,绵油11的生育期2...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永成 牛应泽 郭世星 李壮
本文利用2000~2010年油菜审定品种资料,分析了近10年来四川省甘蓝型油菜育成品种的特点。结果表明,近10年来四川省油菜品种数量明显增多,杂交化、双低化发展迅速,品种株高呈现升高、全生育期呈现延长趋势;油菜品种的单株角果数明显增加,每角果粒数也有所增加,千粒重仅略有降低,因此,油菜单位面积产量和生产潜力明显提高;油菜品种品质得到有效改善,含油率稳步增加,但抗病性(病毒病、菌核病)总体上仍处于(较)低水平。
关键词:
四川 油菜 品种 特点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小波 姜治华
大豆原产中国。历史上,大豆首先传向邻国朝鲜和日本,那里大豆也有约2000年的栽培史。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下,经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形成了具有不同特点的大豆品种类型。日本大豆品种十胜长叶在我国东北地区大豆育种中起了重要的作用。福建省用日本大豆品种白千成育成龙豆23。本文分别介绍日本大豆品种白千成和塞凯20(西海20)在四川省直接利用和间接利用的情况。
关键词:
品种资源 白千成 塞凯20 日本大豆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之悌
基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及环境计划署(UNEP)颁布的《森林基因资源保存方法学》(Roche,L.主编)和联合国一些资源保存专家所发表的文章精神,进行了我国珍贵乡土造林树种毛白杨的优树资源保存,以保存种类中的选择保存(Selective Conservation)和异境保存(Conservation ex Situ)相结合的方式,组织10省协作组来完成这一任务.具体方法是:从毛白杨分布区100万km2土地上,组织力量用统一的方案选择不同类型优树1 047株,从每株树上挖根和采花枝,分部位取样,分部位保存.挖根在于获得幼年性一致性材料,去建根萌苗档案库用于无性系测定和无性系造林;采花枝在于获...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徐华丽 鲁剑巍 李小坤 王寅 苏伟
根据四川省油菜种植农户随机抽样调查结果,分析研究了油菜施肥状况及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尿素和碳铵的施用比例分别为78.5%、50.3%,过磷酸钙和复合肥的比例均为40.0%左右,未施用单质K素化肥。全省油菜N、P2O5、K2O平均总投入量分别为251、87、66 kg/hm2,N∶P2O5∶K2O为1∶0.35∶0.26。化肥养分投入量分级结果表明,施N量>150 kg/hm2的比例为63.2%,施P2O5量
关键词:
四川 油菜 施肥 调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晓 陈春燕 唐莎 何希德
油菜是四川省种植业的支柱产业之一。本文在摸清四川省油菜生产发展现状及油菜育种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四川省油菜育种发展态势,以促进四川省油菜育种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油菜育种 发展态势 四川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小波 姜治华 林文君 张永晖
对四川省719份春大豆品种资源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的分析结果表明:四川省春大豆品种资源蛋白质平均含量46.66±1.98%,高蛋白资源丰富;脂肪平均含量17.80±1.12%;蛋白质和脂肪总含量64.46±1.62%。蛋白质含量与脂肪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0.579);蛋白质含量与株高是极显著负相关;与生育日数和百粒重相关不显著。脂肪含量与生育日数、株高和百粒重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不同种皮色、花色和茸毛色的春大豆品种资源蛋白质含量存在明显差异;而脂肪含量差异不明显。
关键词:
春大豆 品种资源 蛋白质 脂肪 相关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