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729)
- 2023(19606)
- 2022(16769)
- 2021(15625)
- 2020(12834)
- 2019(29658)
- 2018(29325)
- 2017(55798)
- 2016(30550)
- 2015(34186)
- 2014(34348)
- 2013(33459)
- 2012(31183)
- 2011(28165)
- 2010(28197)
- 2009(25480)
- 2008(24800)
- 2007(21744)
- 2006(19103)
- 2005(16930)
- 学科
- 济(122374)
- 经济(122231)
- 管理(83172)
- 业(80070)
- 企(64690)
- 企业(64690)
- 方法(51999)
- 数学(44482)
- 数学方法(43831)
- 中国(35618)
- 农(34767)
- 财(29924)
- 地方(29843)
- 学(28696)
- 业经(28049)
- 农业(23665)
- 制(23234)
- 理论(22064)
- 贸(21123)
- 贸易(21107)
- 易(20391)
- 银(20077)
- 银行(20012)
- 融(19603)
- 金融(19593)
- 和(19546)
- 行(19215)
- 技术(19164)
- 环境(18865)
- 务(18214)
- 机构
- 大学(428061)
- 学院(427024)
- 济(165623)
- 管理(162215)
- 经济(161864)
- 研究(148673)
- 理学(139984)
- 理学院(138267)
- 管理学(135457)
- 管理学院(134685)
- 中国(109291)
- 科学(94228)
- 京(92239)
- 财(76897)
- 所(75649)
- 农(74551)
- 研究所(69025)
- 中心(67023)
- 业大(65691)
- 江(63643)
- 财经(60953)
- 范(60815)
- 师范(60157)
- 北京(58300)
- 农业(58271)
- 经(55515)
- 院(54378)
- 州(52003)
- 经济学(49689)
- 师范大学(48514)
- 基金
- 项目(293364)
- 科学(229682)
- 研究(214100)
- 基金(210213)
- 家(184745)
- 国家(183162)
- 科学基金(155944)
- 社会(132637)
- 社会科(125458)
- 社会科学(125430)
- 省(115571)
- 基金项目(110907)
- 自然(101822)
- 教育(100083)
- 自然科(99449)
- 自然科学(99421)
- 划(98154)
- 自然科学基金(97589)
- 编号(87828)
- 资助(86346)
- 成果(72326)
- 重点(66609)
- 发(65262)
- 部(64255)
- 课题(61932)
- 创(60642)
- 创新(56549)
- 科研(56138)
- 教育部(54750)
- 国家社会(54172)
- 期刊
- 济(184597)
- 经济(184597)
- 研究(127239)
- 中国(88167)
- 学报(72503)
- 农(68543)
- 科学(65316)
- 管理(60444)
- 教育(58447)
- 财(58306)
- 大学(54626)
- 学学(51162)
- 农业(47175)
- 技术(38415)
- 融(37548)
- 金融(37548)
- 业经(31400)
- 财经(29668)
- 经济研究(29330)
- 经(25470)
- 业(24543)
- 问题(23830)
- 图书(23597)
- 版(20919)
- 科技(20718)
- 技术经济(19430)
- 理论(19095)
- 资源(18713)
- 业大(18572)
- 商业(18428)
共检索到6368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肖蓓 刘小强 鲁毅
援藏教师的发展问题直接影响我国教育对口支援政策的有效性,在当前教师发展研究回归主体性的趋势下,援藏教师的主体性发展值得高度关注。本研究采取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在对四川省98名中小学援藏教师和相关人员进行深度访谈的基础上,从后结构主义视角出发探究援藏教师如何在与社会结构互动中实现主体性发展的问题。通过对调研记录进行三级编码发现:一是四川民族地区援藏教师主体性发展面临困境,主要表现为政策目标与主体个人需求之间的不一致、地方文化与主体原生文化之间的不相容、学校管理与主体专业发展之间的不协调;二是四川民族地区援藏教师通过自觉和自律实现主体性困境的突破,包括善待弱势他者的生命自觉、正视多重结构的政治自觉、习得和谐关系的文化自律和践行教育责任的专业自律。最终研究表明,援藏教师主体性发展是从自觉走向自律的系统过程,此研究促使援藏教师的各项诉求得以突出和彰显的同时,也为后续教师主体性发展的研究提供借鉴。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刘宗灵 马睿
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先进的知识分子与革命先觉者们纷纷在各地开展建团建党的开辟性活动,经历了筚路蓝缕的过程。但囿于各地政治社会的环境氛围并不相同,所遇到的困难挑战亦各不相同。因地域偏远与信息流通不畅等各方面原因,四川地区的早期党团建设活动起步较晚,发展亦历经曲折,且呈现出因人成事、意气之争、纪律涣散、团体不稳等组织发展早期阶段的种种缺陷。在国民革命的洗礼中,四川党团最终克服了自身弊病,逐渐发展为坚强的马列主义革命政党。通过对其中原因的考察,可以加深今人对于中共早期地方组织发展的路径、困境与对策等各方面问题的客观认知。
关键词:
中共 地方组织 四川地区 困境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宋萍萍 李润洲
教师轮岗交流政策的顺利实施及其成效的关键在于政策的执行人——轮岗教师的领导力之大小。轮岗教师的领导力是指具备积极影响同行发展、引领学校教育教学变革的能力,主要包括价值领导力、教学领导力与科研领导力。当下,轮岗教师领导力发挥面临的困境主要表现为“局外人”身份定位下“扭曲”的价值领导力“、互不信任”关系制约下“消极”的教学领导力以及“专业支持”缺位下“无力”的科研领导力。充分发挥轮岗教师的领导力则需轮岗教师由“局外人”转向“局内人”,增强轮岗教师发挥价值领导力的身份认同;营造互信互惠的共同体文化,提升轮岗教师发挥教学领导力的情感驱动力;强化轮岗教师的科研能力建设,为轮岗教师发挥科研领导力提供专业自主与时空保障。
关键词:
轮岗教师 领导力 质性研究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周彬
高水平教师是社会的一种期盼,其中涉及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及收益的公共性问题,这个问题是导致教师专业发展陷入外部性困境的因素,与成本分担相关。要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既需要教育行政部门承担显性成本,更要考虑如何引导学校和教师分担显性成本和承担隐性成本。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巩华锋 吴雪萍
职业本科高校教师是职业本科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职业本科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是职业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通过对职业本科高校教师进行访谈并对访谈内容进行质性分析发现,由于规则供给不足、资源配置不佳、在职研修不足和机制运行不畅等原因,目前在职业本科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着专业思想困惑、专业知识局限、专业能力不足和专业情意受挫等困境。为促进职业本科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职业本科教育各利益相关方应完善职业本科高校师资制度,合理配置校企资源,强化职业本科高校教师的在职研修,建构多方合作育师工作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梁亚敏
教师发展的本质在于教师的主体性发展,这种主体性发展模式具有自给与他给相结合、自主性与作为性相统一以及学习性与创造性相结合的特点。教师的主体性发展在教师成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教师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性,就必须从培养教师自身发展的自觉性、增强教师的自主性发展动力以及建立健全能够促进教师发展主体性机制等方面入手,积极探索教师主体性发展策略。
关键词:
教师发展 主体性 发展策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阳
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发展方向,而教师发展,不仅是专业知识和技能等教师作为客体的发展,更是其作为人的一种道德修养、价值观等的主体性的发展过程。当前教师的主体性发展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与传统学校教育的教师不同,成人教育教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其主体性构建的策略也应具有一定的针对性。
关键词:
成人教育 继续教育 教师 主体性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曹子坚 张博 张震霖
西部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建设关键在于摆脱当前传统开发式扶贫的路径,走出一条结合贫困地区实际、具有持久生命力与发展潜力的道路。结合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的扶贫实践,我国贫困地区自我发展建设应瞄准主体性培养,基于自我发展能力培育的框架,从以不同年龄阶段为依据的能力建设、以不同群体为依据的能力建设及结合不同年龄段的不同群体的能力建设三个方面,针对性地提出发展建议。
关键词:
能力建设 主体培育 贫困家庭 体制机制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孙广颖 李姗泽
民族地区学前儿童国家通用语言教育质量提升不仅关乎全面提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程度和质量,而且关涉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和保障教育公平。当前,民族地区学前儿童国家通用语言教育质量表现出倾听偏误、表达失准、理解偏差、情感淡薄等问题。基于浮现理论视域研究发现,第一语言防守机制、国家通用语言语料输入不足、语言互动情境有限、对中华文化理解欠缺是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为此,以融通国家通用语言教育于民族地区幼儿园五育活动之中、借助技术手段增强国家通用语言体认、创设国家通用语言互动空间、强化中华文化沁入为突破困境之策。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涂洪波 梁春晴 刘姣姣
近年来,国家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出台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政策措施,各类新型职业农民不断涌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态出现新变化。其中,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家庭农场纵向一体化发展,即家庭农场领办农民合作社或直接申办农业企业,或领办合作社后再以合作社名义申办农业企业,形成纵向一体化组织。为探究家庭农场纵向一体化发展机理,通过效标抽样法选择案例,利用扎根理论进行探索性研究,抽象概括相关影响因素并构建意愿—目标—路径模型。研究表明,家庭农场纵向一体化发展意愿受内外部两方面因素和条件影响,其中企业家精神、资本实力、个人经历、经营技能是影响纵向一体化发展意愿的内部因素,政府支持、社会化服务、制度环境、劳动力是影响纵向一体化发展意愿的外部因素。家庭农场纵向一体化发展能够融合家庭经营、合作经营、公司经营的优点,经营方式灵活,利益连接机制紧密,能更好地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有利于建立自有品牌,从而提高以家庭农场为核心、以合作社为纽带、以合作社社办企业为引领、以普通社员为基础的新型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竞争力,获得产业化经营优势。家庭农场纵向一体化发展的目标是破解农产品卖难问题,现阶段解决这个问题的路径主要有四条,一是找准市场定位,二是做好品类选择,三是延伸产品价值链,四是提高产品质量。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涂洪波 梁春晴 刘姣姣
近年来,国家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出台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政策措施,各类新型职业农民不断涌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态出现新变化。其中,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家庭农场纵向一体化发展,即家庭农场领办农民合作社或直接申办农业企业,或领办合作社后再以合作社名义申办农业企业,形成纵向一体化组织。为探究家庭农场纵向一体化发展机理,通过效标抽样法选择案例,利用扎根理论进行探索性研究,抽象概括相关影响因素并构建意愿—目标—路径模型。研究表明,家庭农场纵向一体化发展意愿受内外部两方面因素和条件影响,其中企业家精神、资本实力、个人经历、经营技能是影响纵向一体化发展意愿的内部因素,政府支持、社会化服务、制度环境、劳动力是影响纵向一体化发展意愿的外部因素。家庭农场纵向一体化发展能够融合家庭经营、合作经营、公司经营的优点,经营方式灵活,利益连接机制紧密,能更好地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有利于建立自有品牌,从而提高以家庭农场为核心、以合作社为纽带、以合作社社办企业为引领、以普通社员为基础的新型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竞争力,获得产业化经营优势。家庭农场纵向一体化发展的目标是破解农产品卖难问题,现阶段解决这个问题的路径主要有四条,一是找准市场定位,二是做好品类选择,三是延伸产品价值链,四是提高产品质量。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伍叶琴 李森 戴宏才
从发展是生物个体自身目的的观点来看,教师发展应是教师自身生存的目的与基本方式,也是教师自为、自觉的历程。基于工具理性主义的教师专业发展消解了教师的文化身份和对教师人生的终极关怀,遮蔽了教师发展的内在价值,使教师发展从原本的主体性异化为客体性。以推进教师生命历程的完美和持续上升为主旨的教师蝶化发展,以幸福哲学为文化基础,以生命发展价值取向为基点,旨在超越工具理性主义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指向教师身体生命与精神生命的完善发展,促使教师发展的主体性回归。
关键词:
教师发展 专业发展 蝶化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焦若水 王凯
居民主体性的生成是社区建设的关键,通过参与式研究对Z社区居民参与问题进行了深入观察,发现不同类型社区居民的行动逻辑与社区制度化结构之间有明显"粘连"效应,既有的社区力量结构挤压了居民主体性发育的空间与机会。居民归属感低下、社区自组织建设滞后、社区居委会角色错位等原因都与居民主体性发育迟滞有关。因此,增强居民的社区参与意识,积极培育社区居民的主体意识,促进"社区主导"的参与转变为"居民为本"的参与,是改变城市居民现有社区参与不足、提升居民主体性与实现社区善治的必然之路。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董鲁菲 苏荟
发展现代学徒制是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提升技术技能人才质量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国高职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建设已经初显成效,但仍需进一步总结项目试点经验,促进现代学徒制全面推广。探寻高职现代学徒制困境的应对之策,需要关注主体困境。通过扎根理论研究发现,我国高职现代学徒制主体困境包含组织困境、个体困境和主体间关系困境。组织和个体困境受到外部环境失调与制度保障缺失的双重影响,组织和个体困境的交互作用进一步衍生出主体间关系困境。应对高职现代学徒制主体困境的策略在于以政府整体性治理为主导,促使组织间合作进程加深;以学徒、"双师"人本管理为着力点,推进个体与组织、个体间良性关系建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宿献杰 王爱欣 王志坤 高洪昌
教师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承者和教育世界的创造者,需要终身学习,不断提升专业发展水平。教师专业发展有其特定的社会诉求和时代价值,从个人职业生涯、社会需要、教育发展三方面来考虑,更要站在科教兴国和国家实施人才战略的高度来考量。新课改对教师的思想观念、知识结构、职业素养和教学实践能力提出巨大挑战,然而,目前教师专业发展却步履维艰,陷于困境。实行国家教育公务员制度,改善教师物质待遇和社会地位,完善制度,走出重形式轻实质、重结果轻过程的误区,树立新的教师观、学生观,促进教师角色转变,确立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理念,改革教师职称晋升评定机制等,则是促使教师专业发展突围脱困的主要途径和对策。
关键词:
教师专业发展 价值诉求 困境 突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