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74)
- 2023(14935)
- 2022(12862)
- 2021(11935)
- 2020(9867)
- 2019(22681)
- 2018(22536)
- 2017(44476)
- 2016(24056)
- 2015(26693)
- 2014(26983)
- 2013(26795)
- 2012(25132)
- 2011(22770)
- 2010(23159)
- 2009(21222)
- 2008(20355)
- 2007(17989)
- 2006(16216)
- 2005(14500)
- 学科
- 济(117978)
- 经济(117880)
- 管理(69774)
- 业(64677)
- 企(52871)
- 企业(52871)
- 方法(45070)
- 数学(39186)
- 数学方法(38750)
- 农(28632)
- 地方(28267)
- 中国(27469)
- 学(24752)
- 业经(24408)
- 财(24246)
- 农业(19161)
- 环境(19026)
- 制(18999)
- 贸(17898)
- 贸易(17888)
- 易(17249)
- 地方经济(16905)
- 和(16577)
- 理论(15869)
- 技术(15081)
- 策(15018)
- 产业(14965)
- 银(14925)
- 融(14901)
- 金融(14896)
- 机构
- 大学(348742)
- 学院(348720)
- 济(151615)
- 经济(148542)
- 管理(138233)
- 研究(122530)
- 理学(119307)
- 理学院(117971)
- 管理学(116142)
- 管理学院(115529)
- 中国(89481)
- 京(74005)
- 科学(73769)
- 财(66399)
- 所(61630)
- 研究所(55973)
- 中心(53970)
- 农(53570)
- 财经(52970)
- 江(51230)
- 业大(49671)
- 经(47964)
- 北京(47140)
- 范(46131)
- 经济学(45994)
- 师范(45751)
- 院(44282)
- 农业(41533)
- 州(41318)
- 经济学院(41148)
- 基金
- 项目(234198)
- 科学(184444)
- 研究(173470)
- 基金(169677)
- 家(147014)
- 国家(145834)
- 科学基金(125056)
- 社会(110031)
- 社会科(104387)
- 社会科学(104361)
- 省(90885)
- 基金项目(89734)
- 自然(80008)
- 教育(78282)
- 自然科(78037)
- 自然科学(78023)
- 自然科学基金(76620)
- 划(76162)
- 编号(70574)
- 资助(70275)
- 成果(57818)
- 重点(52420)
- 发(52106)
- 部(51810)
- 课题(48705)
- 创(48069)
- 国家社会(44980)
- 创新(44877)
- 教育部(44538)
- 科研(43982)
- 期刊
- 济(174218)
- 经济(174218)
- 研究(109183)
- 中国(62892)
- 管理(52041)
- 学报(51184)
- 科学(49249)
- 农(48865)
- 财(48129)
- 大学(38868)
- 学学(36736)
- 教育(35876)
- 农业(33672)
- 融(31149)
- 金融(31149)
- 技术(30464)
- 经济研究(28290)
- 业经(27113)
- 财经(26235)
- 经(22642)
- 问题(22252)
- 技术经济(18926)
- 业(16760)
- 理论(16701)
- 图书(16688)
- 现代(16487)
- 贸(16390)
- 科技(16268)
- 商业(15604)
- 统计(15462)
共检索到5204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甘路有 曾国良
经历了工业化、信息化之后,世界经济正在迈入"低碳化"的新时代。面对着全球新一轮产业革命浪潮的到来,如何推进四川民族地区低碳经济的发展,就成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文章从四川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和调整的必要性出发,结合该区域的实际状况,进而从转变思想观念、加快节能减排、加强技术创新、发展碳汇产业和完善法规制度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具体策略。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郭京福 蔡明德 董邦国
经济发展需要产业结构的调整,良好的产业结构是经济增长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本文探讨了在实施西部大开发过程中西部民族地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策略,并根据相关经济理论和民族地区的资源及区位优势,进一步研究了在培育主导产业、延伸产业链以及发展特色经济等几个方面的产业结构调整内容。
关键词:
产业结构 主导产业 科技进步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夏中富 吴成科
四川省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夏中富,吴成科一、四川省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1.农业、轻工业发展不够,制约着整个国民经济稳定、平衡、协调地发展。“大跃进”和“三线建设”期间,四川大规模的重工业投资是以抽农业、抑制消费和轻工业发展为代价的,使得长期以来农业自身的...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张丽峰
"十二五"时期,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既保证经济的平稳发展,又能控制温室气体减排,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我国产业及内部结构、产业能源消费结构、产业节能率和产业的碳排放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低碳经济背景下产业结构调整对策。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碳排放 低碳经济 产业结构调整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宏岳 陈然
随着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召开,全球气候变化促使低碳经济走上世人面前。中国产业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二氧化碳减排压力,但同时全球气候变化和发展低碳经济也给中国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发展低碳经济意味着中国能够避免走西方国家的高能耗、高污染的工业化发展道路,走出一条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低碳经济为依托助推产业结构升级,中国将转向更为高效的制造业和低碳产业结构,这有利于中国保持国际贸易领域的持久竞争力,同时可以避免国外的碳关税而有利于出口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罗建 杨梅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国平 刘晓鹰
新结构经济学认为,产业结构内生于要素禀赋结构,按照要素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比较优势选择产业结构,并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和政府的因势利导作用,经济才能持续增长。文章借鉴新结构经济学理论,以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为个案,从禀赋结构、比较优势、市场与政府的作用三个方面分析了影响西南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变迁的动因,最后为西南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高新才 朱智文
在对西部大开发战略进行再认识的基础上,从区域产业经济视角入手,构建了一个以产业结构变动为核心的区域经济增长模型,并对西北民族地区三次产业结构状况、产业结构转换的速度、产业结构效率等问题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缩小西北民族地区发展差距的根本在于调整、优化其产业结构,促进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成长,提高区域内资源配置的效率。
关键词:
产业结构 西北民族地区 区域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贾立江 范德成 武艳君
如何针对于低碳经济的发展,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是进一步促进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重要举措。本文利用通径分析方法和面板协整模型,探讨了各个行业发展和能源消费的依赖关系,揭示了在节能和碳排放约束下产业结构调整的特征。研究结果发现,第三产业产值的比重通过第一产业产值的比重作用于单位GDP碳排放的间接通径系数,也说明第一产业产值的比重下降,和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的上升是目前最为有效的一个方式。工业内部行业的结构调整以实际工业总产值和碳排放强度之间的弹性较高、能源使用效率提高对碳排放强度影响较低的行业进行调整,如有色金属、化纤、食品行业进行调整。而对实际工业总产值和碳排放强度之间的弹性较低、能源使用效率提高对...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杨爽 银元 李忠权 赖芳
四川民族地区因其地质构造和地貌的独特性、复杂性和多样性,是四川乃至全国地质遗迹和地质景观最为丰富、最具特色的地区之一。当前,在加强生态建设、加快生态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四川民族地区地质遗迹保护与利用,既面临着保护不全面、发展不平衡、利用不充分和效益不匹配等突出问题,同时又面临着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战略所带来的发展机遇和政策红利。从民族地区发展实际出发,在分析总结四川民族地区地质遗迹分布概况、保护与利用现状等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思想认识、推进理念与技术创新、研发特色生态产品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民族地区 地质遗迹 四川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辛文
文章认为,四川经济结构中的突出问题是:所有制结构不佳,公有制经济占的比重过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一次产业偏高,第二次产业偏低;产业层次低而升级换代慢,严重影响竞争能力;地区之间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趋同现象严重,支柱产业尚未形成经济规模;经济效率和经济效益低下,我国商品买方市场的形成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已成为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为此,必须在提高加快、加大结构调整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确立科学、明确、具体的调整目标的前提下,采取如下重要措施:(1)在具体步骤上要从关联度强、影响面广、带动作用大的方面入手,分期、分批进行,切忌搞“一哄而起”或“一阵风”;(2)充分...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孝胜
经济结构是否合理 ,是影响农村经济发展最为关键的因素。作为“三农”问题十分突出的重庆民族地区 ,如何调整农村经济结构 ,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通过对重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提出了在坚持“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科技兴农”的农业发展道路的同时 ,必须调整沿袭多年的农村经济结构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
重庆市 民族地区 农村经济结构 调整对策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金明 霍晓荣 胡晓坤
本文根据四川省1990—2014年的产业结构变动和就业结构发展状况数据,通过统计分析得出四川省存在产业构成不合理和就业率偏低的问题。根据这些问题,结合四川省自身的特点,提出改善四川省产业结构和增加就业人口的政策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金明 霍晓荣 胡晓坤
本文根据四川省1990—2014年的产业结构变动和就业结构发展状况数据,通过统计分析得出四川省存在产业构成不合理和就业率偏低的问题。根据这些问题,结合四川省自身的特点,提出改善四川省产业结构和增加就业人口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