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80)
- 2023(10162)
- 2022(8766)
- 2021(7931)
- 2020(6682)
- 2019(15725)
- 2018(15362)
- 2017(29309)
- 2016(16310)
- 2015(18613)
- 2014(18913)
- 2013(19079)
- 2012(18531)
- 2011(17051)
- 2010(17482)
- 2009(16188)
- 2008(16267)
- 2007(14871)
- 2006(13179)
- 2005(12165)
- 学科
- 济(77140)
- 经济(77070)
- 业(40479)
- 管理(39717)
- 方法(29813)
- 企(29272)
- 企业(29272)
- 数学(26253)
- 数学方法(26037)
- 地方(23881)
- 农(22997)
- 中国(22833)
- 学(17130)
- 业经(16344)
- 农业(15815)
- 财(15609)
- 贸(14494)
- 贸易(14480)
- 易(13922)
- 地方经济(13095)
- 制(12884)
- 融(12551)
- 金融(12547)
- 银(12514)
- 银行(12481)
- 行(12079)
- 环境(12020)
- 发(11789)
- 和(11331)
- 技术(10369)
- 机构
- 学院(244089)
- 大学(242490)
- 济(99197)
- 经济(96961)
- 研究(92857)
- 管理(85397)
- 理学(71892)
- 理学院(70885)
- 管理学(69490)
- 管理学院(69028)
- 中国(68862)
- 科学(60569)
- 京(53595)
- 农(53102)
- 所(50505)
- 研究所(45811)
- 财(44678)
- 中心(42082)
- 农业(41782)
- 业大(41184)
- 江(39571)
- 财经(34610)
- 北京(34407)
- 范(33927)
- 师范(33525)
- 院(33015)
- 省(31691)
- 州(31603)
- 经(31114)
- 经济学(30293)
- 基金
- 项目(157595)
- 科学(120221)
- 研究(111392)
- 基金(109593)
- 家(97753)
- 国家(96909)
- 科学基金(79644)
- 社会(67910)
- 省(64360)
- 社会科(64263)
- 社会科学(64244)
- 基金项目(57925)
- 划(54070)
- 自然(51624)
- 教育(50327)
- 自然科(50288)
- 自然科学(50262)
- 自然科学基金(49311)
- 资助(45711)
- 编号(45670)
- 发(40460)
- 成果(37749)
- 重点(36648)
- 部(33612)
- 课题(33067)
- 创(32172)
- 发展(31661)
- 展(31132)
- 计划(30935)
- 科研(30403)
- 期刊
- 济(117282)
- 经济(117282)
- 研究(72599)
- 中国(53555)
- 农(49996)
- 学报(46069)
- 科学(39386)
- 农业(33880)
- 财(33753)
- 大学(33093)
- 学学(31228)
- 管理(30250)
- 教育(26711)
- 融(24460)
- 金融(24460)
- 技术(21090)
- 业经(20562)
- 经济研究(18609)
- 业(18429)
- 财经(16836)
- 问题(15945)
- 经(14505)
- 版(12981)
- 图书(12698)
- 技术经济(12473)
- 贸(12471)
- 资源(12132)
- 业大(11920)
- 商业(11909)
- 统计(11877)
共检索到3818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翔 黄忠乾 苗人云 郑林用 周洁 甘炳成 彭卫红 谢丽源 谭伟 唐利民
为了解毛木耳发菌棚中空气真菌与温度和湿度的关系以及发菌棚内主要的真菌种类,在四川省毛木耳主栽区的接种季节,对毛木耳发菌棚内外空气中24 h的真菌数量和主要种类进行检测,并运用SPSS软件分析了真菌数量与棚内外空气温度和湿度的关系,结合形态特征和r DNA ITS区序列的综合分析,对发菌棚内分离所得主要真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凌晨1:00到5:00时间段中空气真菌数量较小,棚内外空气真菌数量呈显著正相关,但与棚内外空气温度和湿度都不呈显著相关性,检测时间内空气中的真菌种类有曲霉属、木霉属、蓝状菌属、链格孢属。本试验显示,凌晨1:00到5:00适宜于毛木耳菌袋接种工作,毛木耳发菌棚中真菌曲霉属的菌...
关键词:
毛木耳 发菌棚 真菌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贾定洪 王波 彭卫红 甘炳成 黄忠乾 郑林用
以22个不同来源的毛木耳菌株为材料,采用MEGA4.0软件对ITS序列进行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试验结果显示22个菌株的ITS序列长度为620 bp左右,GC含在50.6%~51.1%,被聚为5个分支,其中黄耳10号和781系统发育关系较近,共同聚在第一个分支,而琥珀聚在第二分支。ITS序列分析试验结果从系统发育角度反映出了研究菌株的遗传关系,是进行毛木耳菌株遗传分析及科学鉴定的重要工具。
关键词:
毛木耳 MEGA4.0 ITS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贾定洪 王波 彭卫红 黄忠乾 甘炳成 谭伟 郑林用
以22个毛木耳菌株为研究材料,采用2种温度2种培养基的处理方式,应用DPS生物统计软件,对菌株生长速度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培养温度为25℃、培养基为棉籽壳培养基和培养温度为35℃、培养基为酵母培养基的菌丝生长速度一致,生长速度最快的是紫木耳、Au2、琥珀木耳,生长速度最慢的是Ap1192、黄耳10号、抗1;上海1号、Ap117、781菌株3个菌株在25℃、培养基为酵母培养基时生长速度最快,但在35℃高温环境和25℃棉籽壳培养基中生长速度中等,不具优势。
关键词:
毛木耳 DPS 方差分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贾定洪 郑林用 王波 彭卫红 甘炳成 黄忠乾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22个毛木耳菌株进行分析,应用NTSYSpc2.1生物软件进行遗传聚类,构建系统树。试验筛选出12个扩增谱带清晰、多态性好的ISSR引物,共扩增出80条清晰易辨的多态性谱带。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利用ISSR技术可将22个毛木耳菌株材料区分开,遗传相似系数变异范围为0.100~0.846,遗传差异较大,在相似系数为0.421时,22个菌株聚为聚为4个类群,其中在四川广泛栽培的主栽品种黄耳10号、琥珀、781之间存在较大遗传差异。
关键词:
毛木耳 NTSYSpc2.1 遗传差异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波 李婧 鲜灵 高俭 周洁 唐杰
对不同地区栽培的黄背木耳菌株进行了组织分离,获得10个菌株,以2个保藏菌株为对照,对其进行了ISSR、菌丝生长速度和产量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的组织分离菌株与保藏在遗传上存在差异,遗传相似系数在0.630~0.870之间,组织分离菌株与保藏菌株之间遗传差异较显著;在菌丝生长速度上差异也显著,组织分离菌株在菌丝生长速度上差异明显,最大的相差1倍以上;在产量上表现出组织分离菌株产量较保藏菌株高,增产率在16.48%~90.85%,组织分离培养方法具有复壮效果。
关键词:
遗传差异 ISSR 菌丝生长 产量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许志刚 易建平 朱晓丹
在水稻白叶枯病和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检疫和生态学研究中,经常需要对病原细菌进行分离、检验,除了常规的鉴定技术之外,迫切需要一种对细菌是否具有致病能力的快速检测技术。Klement 在1964年报道了植物病原假单胞菌在不亲和的敏感寄主植物(烟草)叶片上接种后,在24小时内是否出现枯斑反应,可判断一个菌株有无致病能力。当毒性病原菌和抗病寄主或弱毒性病原菌和感病寄主接触时,均可产生完全相同类型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波 贾定洪 高俭 鲜灵 唐利民
毛木耳栽培品种颜色主要为紫黑色、紫红色和褐色三大类;在栽培的紫黑色毛木耳品种AHP22中发现白色和浅褐色突变体,对其产量、耳片形态特征和ISSR分子标记分析。结果表明,白色突变体和浅褐色突变体在产量上高于野生型,白色突变体APW11较野生型AHP22的产量高12.4%,浅褐色突变体APfc2较野生型APfc1的产量高5.3%,耳片除颜色不同于野生型外,其它形态特征与野生型相似;ISSR标记分析表明白色突变体与野生型之间遗传相似系数为0.636,浅褐色突变体与野生型之间遗传相似系数为0.788,突变体与野生型之间遗传差异较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郭静微 魏真真 代英 王毛 李伟 袁方柯 陈玉林 马玉兰 泽仁措 肖敏
【目的】揭示若尔盖国家自然公园四川片区不同生境下土壤细菌的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方法】以若尔盖国家公园四川片区不同生境下的5种土壤(沼泽土、亚高山草甸土、草甸土、褐土和风沙土)为研究对象,借助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土壤细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进行分析,并讨论土壤理化性质与菌群结构的关系。【结果】①在土壤细菌分类研究中,共鉴定出36个门,其中优势菌群为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酸杆菌门(Acidobacteriota)和绿弯菌门(Chloroflexi)。②在不同土壤细菌α-多样性分析中,亚高山草甸土(YGS)的Chao1、Observed Species、Shannon和Simpson指数均为最高,表明该土壤中细菌群落数量和多样性最高。③在不同土壤细菌β-多样性分析中,褐土(HT)、沼泽土(ZZT)、亚高山草甸土(YGS)以及风沙土(ST)相互高度重叠,表明该地区这4种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组成相似,而草甸土(CD)土壤细菌群落具有显著差异(P<0.05)。④对不同生境的RDA冗余分析中,放线菌门与土壤pH呈正相关;变形菌门与土壤pH和全钾(TK)呈正相关;厚壁菌门与有机质(SOM)、全氮(TN)、全磷(TP)和含水量(MC)显著正相关。【结论】本研究揭示了若尔盖自然公园四川片区不同生境下土壤细菌群落组成结构的差异性以及多样性,以及这些差异与环境因子的强相关性。该结果不仅有助于深化对土壤微生物生态学的理解,同时也为土壤生态系统的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叶建强 温玉环 陈丽新 黄卓忠 唐军
【目的】通过综合评价不同毛木耳菌株的栽培性状与特点,筛选出适宜桂南地区栽培的毛木耳优良菌株。【方法】引进全国不同栽培地区的6个毛木耳菌株和近年来桂南地区主要栽培的5个毛木耳菌株,以本地区栽培的毛木耳台毛1号菌株为对照,对不同菌株的菌包菌丝体生长状况、出耳茬数、出耳产量及耳片的部分特性等进行试验比较与分析。【结果】不同菌株菌包生长状况和出耳状况差异明显,菌丝体生长速度高于对照菌株的依次为苏毛3号、川耳7号、漳耳43-28、781、川耳23、川黄耳1号和AP11,其中前5个菌株与对照菌株具有显著差异;对照菌株菌丝体生长密度仅高于川耳10号和781;菌包成活率最高为对照菌株(98.50%),其后依次为川耳7号、苏毛3号、42、漳耳43-28、193和川黄耳1号,其余低于89.50%;8个菌株的出耳茬数与对照菌株相似,140 d左右能形成耳片四茬,且产量比对照菌株提高11.44%~51.28%,产量大小依次为川耳10号、193、川耳23、川黄耳1号、漳耳43-28、42、苏毛3号和川耳7号,采收集中度优于对照菌株第一茬耳的有川耳7号,前两茬耳优于对照菌株的有苏毛3号和漳耳43-28,前三茬耳优于对照菌株的有苏毛3号、漳耳43-28和193;大部分菌株子实体耳片大小较对照菌株优,表现为色泽较深,耳片较厚,但质地偏软,栽培过程中流耳相对偏高。【结论】川黄耳1号、川耳7号、苏毛3号、漳耳43-28和42在菌包生长状况、耳片产量、出耳茬数和耳片性状等方面综合表现较佳,可作为桂南地区优先选用的毛木耳栽培推广用菌株。
关键词:
毛木耳 栽培 性状 菌株 桂南地区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家秀 李晓 李云鹤 何文凤 刘述英 涂建华 林永寿 罗怀海
本文论述了1990~1994年,四川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组成及变异动态。5年来从全省小麦主产区和小麦条锈病常发区的91个县(市),从75个小麦品种(系)和200余个杂交后代材料上收集2018份夏孢子标样,鉴定和重复鉴定了503份标样。鉴定出主要生理小种有条中17号、19号、25号、29号、30号和31号等11个;生理类型有洛10Ⅱ—Ⅴ、洛13Ⅱ—Ⅻ、88-1、88—2等20个;变异类型10个。新发现的条中30和31号,将直接影响我省当前生产上推广的小麦品种的抗锈性变异
关键词:
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监测,四川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坤清芳 耿毅 余泽辉 李亚军 牟维豪 谢航
从四川地区规模化家兔养殖场分离鉴定出97株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coli),采用Kirby–Bauer纸片法进行耐药性测定,同时采用PCR方法对相关耐药基因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对四环素类药物表现高度耐药,耐药率高达90.72%以上,对磺胺类药物的耐药率达72.16%,对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耐药率31.96%~58.76%,对多肽类的耐药率较低,为14.43%;耐药基因tet A、tet B、tet C、arm A、rmt B和flo R的检出率分别为61.86%、84.54%、16.49%、4.12%、3.09%和8.25%,未检出tet D、tet E、tet M、tet O、tet L、tet K、rmt A、rmt C、rmt D、rmt E、npm A和cfr基因。
关键词:
家兔 大肠埃希菌 耐药性 耐药基因 四川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汪莹 夏先全 杨建 蒋文平 刘旭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对四川主产烟区的20余种烟草病毒病毒源植物共计338个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许多作物和杂草上都携带有TMV(普通花叶病毒)、CMV(黄瓜花叶病毒)和PVY(马铃薯Y病毒)等烟草病毒,其中尤以蔬菜和杂草的带毒率高。在检测的样品中,病毒检出率较高的有番茄、茄子、黄果茄、莴苣、萝卜、辣椒、蚕豆、马铃薯、菊花、龙葵等,检出率分别为89%、88%、84%、83%、75%、67%、60%、54%、50%、50%。这些植物既是烟草病毒病的携带者和越冬寄主,又是蚜虫的中间寄主,是移栽后大田烟草病毒病的重要毒源。毒源植物及传毒介体是烟草病毒病防治的重要考虑因素。
关键词:
烟草 病毒病 毒源植物 检测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长远 赵奎华 傅俊范 苗则彦 梁春浩 王辉 王平
黄瓜细菌性白枯病是黄瓜生产上的重要细菌病害,通过病菌16S rDNA序列测定、相关序列比对、系统进化树构建及特异性引物设计研究,明确该病菌系统进化关系,建立PCR检测方法。经NCBI-BLASTn结果表明:黄瓜细菌性白枯病菌CU-PV 07菌株的16S rDNA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的同种相关序列存在较少碱基的差异,同源性达到了99%。设计的引物P1/P2具有很强的特异性,PCR扩增后只有该病菌呈阳性。构建的PCR检测体系检测准确、灵敏度高,可用于此病害快速诊断。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贾定洪 郑林用 郭勇 王波 甘炳成 黄忠乾 彭卫红
采用ITS PCR-RFLP方法对5个野生木耳属菌株进行分析,并以7个黑木耳栽培菌株和1个毛木耳菌株为参照。通过6个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共获得20条清晰易辨的多态性DNA条带,使用NTSYSpc2.1生物软件对DNA条带信息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3个木耳属菌株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异范围为0.500~1.000,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较大;13个供试菌株在相似系数为0.547时聚在一起,在0.721时聚为3个类群;实验结果支持Auhm、Au5931和Au59641为黑木耳属菌株;Audx菌株鉴定为毛木耳属菌株。研究结果表明ITS PCR-RFLP技术可为区别黑木耳和毛木耳菌株提供重要信息。
关键词:
黑木耳 毛木耳 遗传鉴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