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31)
2023(12057)
2022(10583)
2021(10066)
2020(8570)
2019(19839)
2018(19781)
2017(38002)
2016(21070)
2015(23508)
2014(23508)
2013(23399)
2012(21382)
2011(19067)
2010(18976)
2009(17232)
2008(16661)
2007(14289)
2006(12243)
2005(10492)
作者
(62089)
(51596)
(51277)
(48798)
(32992)
(24908)
(23401)
(20300)
(19509)
(18447)
(17684)
(17252)
(16397)
(16381)
(16057)
(15885)
(15643)
(15252)
(14764)
(14676)
(12985)
(12522)
(12465)
(11616)
(11558)
(11553)
(11364)
(11325)
(10534)
(10301)
学科
(81251)
经济(81162)
管理(60279)
(56180)
(47524)
企业(47524)
方法(42400)
数学(37161)
数学方法(36573)
(20758)
(19957)
(19579)
中国(19536)
业经(16949)
地方(15937)
理论(14756)
(14108)
农业(13582)
(13215)
环境(13170)
财务(13145)
财务管理(13124)
(13084)
技术(13074)
(12869)
贸易(12859)
企业财务(12528)
(12474)
(11572)
(11097)
机构
大学(296208)
学院(293869)
管理(118002)
(109189)
经济(106710)
理学(103703)
理学院(102481)
管理学(100253)
管理学院(99727)
研究(97503)
中国(69540)
科学(66002)
(62825)
(51873)
(50175)
(48868)
业大(48331)
研究所(46443)
中心(43572)
(41069)
农业(41038)
财经(40188)
北京(39271)
(39030)
师范(38592)
(36675)
(35450)
(34049)
技术(32076)
经济学(31792)
基金
项目(211964)
科学(165952)
基金(154167)
研究(148888)
(136213)
国家(135158)
科学基金(115661)
社会(91265)
社会科(86510)
社会科学(86486)
(83775)
基金项目(82206)
自然(79232)
自然科(77351)
自然科学(77334)
自然科学基金(75886)
(70824)
教育(68707)
资助(64476)
编号(59964)
成果(47912)
重点(47487)
(45824)
(44121)
(43805)
科研(41369)
课题(41118)
创新(40815)
计划(40333)
大学(38877)
期刊
(111771)
经济(111771)
研究(79479)
学报(53930)
中国(53043)
科学(47722)
(46062)
管理(41695)
大学(38845)
学学(36600)
(35966)
农业(32103)
教育(31920)
技术(24966)
(20479)
金融(20479)
财经(18686)
业经(18208)
经济研究(17721)
图书(17637)
(16947)
(15800)
科技(15476)
资源(14957)
问题(14484)
(14354)
理论(14184)
技术经济(14087)
业大(14054)
统计(13472)
共检索到4104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蒲光兰  肖千文  吴开志  孙权  罗永飞  韦丽  
以四川省15个核桃产区411份优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主要性状指标的变异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初步探讨四川核桃的表型多样性,结果表明:①果枝率、坚果外观、缝合线、取仁难易和壳厚等主要经济性状指标的变异系数相对较高,分别为53.2%、34.4%、37.4%、25.7%和23.4%,品种选育中宜将果枝率、缝合线、坚果外观、取仁难易及坚果壳厚作为主要参考指标;②在15个核桃产区中,石棉产区各性状的变异程度总体最大,遗传多样性最丰富,综合表现以巴塘产区的最好;③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当遗传距离为25时,四川15个核桃产区可聚为2类,第Ⅰ类分布于甘孜州和阿坝州,第Ⅱ类分布于凉山州、绵竹和石棉。四川核桃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于秋香  李扬  李颖  刘警  刘金利  白仲奎  
研究核桃种质资源果实表型多样性和变异特点,为核桃优异种质的构建、新品种选育提供数据基础和理论依据,从而促进核桃种质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以99份来自石门、新疆、辽宁产区的资源为试材,测评了果实的13个质量性状和11个数量性状,测定并分析性状的分布频率、变异系数、Shannon-weaver遗传多样性指数及表型分化系数,分析24个性状指标间的相关性,并进行聚类分析。13个质量性状的变异系数变幅为16.57%~54.46%,其中甜味、内褶壁质地、取仁路数、种壳麻坑多少、取仁难易、涩味、种壳光滑度等7个性状的变异系数较大;质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变幅为0.49~1.51,其中取仁难易、取仁路数、种壳光滑度、种皮颜色、涩味等5个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较大。11个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变幅为8.38%~26.91%,其中种仁质量及种壳厚度2个性状的变异系数较大,其遗传多样性指数变幅为1.89~2.27,其中坚果横径、坚果棱径、种壳厚度的遗传多样性指数较大。除坚果质量及坚果横径在群体间差异不显著外,其余性状在群体间及群体内均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群体间及群体内方差分量百分比均值分别为15.66%,58.13%。取仁难易与种壳厚度(r=-0.618)、出仁率(r=0.573)、取仁路数(r=0.790)、内褶壁退化程度(r=0.733)及质地(r=0.659)极显著相关;通过系统聚类,依据表型差异可将试材分为3大类群,且类群间特点显著。核桃果实的表型性状变异丰富,且在选育品种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取仁难易、取仁路数、种壳光滑度、涩味、种壳厚度、内褶壁退化程度及质地等相关性状。变异主要来源于群体内(果形指数除外),因此群体内优良品种的选择更应受到重视。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亚兰  潘存德  范江涛  陈虹  王世伟  阿卜杜如苏力·库尔班江  张田友  
[目的]揭示新疆核桃坚果表型性状所表征的种质遗传多样性水平,以期为新疆核桃种质资源的分类鉴定和挖掘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基于对新疆人工栽培的乡土核桃种质资源的全面综合考察,对165份核桃种质其坚果表型数量性状指标和质量性状多态性指标进行数据采集,采用Simpson指数(D)、Shannon-Weaver指数(H′)对13个表型质量性状多态性指标进行多样性分析,并基于18个坚果表型性状指标应用系统聚类方法对供试核桃种质进行分类。[结果]坚果5个表型数量性状指标K-S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纵径、横径、侧径三径均值变异范围为19.14-46.59 mm;坚果表型质量性状多态性指标中沿缝合线纵切面形状、垂直于缝合线纵切面形状、果基形状和果肩形状等的D、H′较高;供试核桃种质可分为9类,分类结果与坚果大小、形状、核壳特征等表型性状相关,不完全与其地理分布相关。[结论]坚果表型性状多样性分析可为新疆核桃种质资源多样性评价提供基础,并显示出新疆乡土核桃种质资源坚果表型性状多样性水平高,蕴藏着丰富的遗传资源,具有较大的挖掘利用潜力。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肖良俊  吴涛  陈少瑜  贺那  宁德鲁  
【目的】揭示昭通市核桃种质资源坚果表型特征及多样性状况,为该区域核桃资源的合理保护和利用及核心种质的构建提供基本资料。【方法】以昭通市8个群体157份核桃种质资源的坚果为材料,对其表型12个质量性状和10个数量性状运用相关统计软件进行多样性指数、变异系数、多重比较和聚类分析。【结果】22个坚果表型性状在8个群体间的变异系数为0~66. 09%,差异显著(P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斌斌  蔡志翔  沈志军  严娟  马瑞娟  俞明亮  
【目的】探讨以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为依据对观赏桃种质资源多样性进行评价的可行性,为观赏桃种质资源评价和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方法】采集38份观赏桃种质的10个质量性状(花型、花瓣类型、花瓣颜色、雌雄蕊高度比、花粉育性、萼筒内壁颜色、花药颜色、叶色、树型、生长势)和6个数量性状(花径、节间长度、花芽/叶芽、单花芽/复花芽、花芽起始节位、生育期)数据,并通过赋值法对质量性状指标进行分级。在对所有表型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对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观赏桃种质数量性状的多样性指数、变异程度均较质量性状高。相关性分析发现这些性状间存在内在的关系,使得信息重叠。进一步进行主成分分析,将16个表型性状指标转化为10个主成分,前6个主成分可反映38份观赏桃种质表型性状的主要特征信息,其所包含的表型性状因子可以作为观赏桃种质创新和亲本选择的主要性状指标。对38份观赏桃种质16个性状的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转换,利用欧氏距离、运用离差平方和法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在遗传距离为9附近将其聚为8个类群,发现直观表现特征最明显的树型、花瓣类型、叶色、生长势等是进行不同类群区分的主要表型性状。【结论】利用表型性状数据,以质量性状调查为依据,结合对数量性状的观测,分析观赏桃种质资源多样性并进行评价是可行的。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昊  马庆国  张继勇  文明  宋晓波  张俊佩  裴东  
[目的]以四川省凉山州核桃和泡核桃农家类型的坚果为样本,研究其表型丰富度和变异特点,为其资源挖掘和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5个核桃和泡核桃居群的330棵实生单株为研究材料,利用18个坚果表型相关性状进行多样性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凉山州核桃和泡核桃实生居群坚果表型性状变异系数为8.46%59.47%,平均为35.26%,单果质量极大(>20.0 g)和极小(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深梅  奚建伟  洪俊彦  夏国华  李岩  黄兴召  朱先富  黄坚钦  
[目的]探讨大别山山核桃天然种群的表型多样性,为种质资源收集、优选、改良提供理论支持,为大别山山核桃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从19个大别山山核桃天然种群中选取198个单株,测定其果实和叶片的表型性状共16个,采用巢式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非加权配对算数平均法(UPGMA)等方法揭示大别山山核桃表型性状与地理分布的关系及其变异规律。[结果] (1)大别山山核桃的16个表型性状在种群间和种群内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 <0.01),表明大别山山核桃的表型多样性非常丰富;(2)各表型性状的变异范围为1.64%~26.59%,平均变异系数为9.63%;果实表型与叶片表型的种群内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6.16%和15.42%,果实表型平均变异系数较小,性状相对稳定;(3)表型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性状间达极显著相关的有60对,达显著相关的11对;(4)种群间和种群内的平均方差分量百分比分别为49.28%和17.53%,平均表型分化系数为66.25%,表明大别山山核桃表型变异主要来自种群间;(5)当距离系数为0.04时,19个种群被分为4类,聚类情况基本与经度的变化一致。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伟  王攀  其其格  张启昌  黄兵军  肖泽军  
【目的】以山东和吉林两地的蓝莓品种为研究对象,探究蓝莓种质资源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为种质资源保存和基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47个蓝莓品种表型性状进行测量,结合主成分分析、相关分析及聚类分析等方法,探讨蓝莓品种间的表型多样性。【结果】主成分分析表明,前4个主成分特征根值大于0.5的包含25个性状,累计贡献率达53.48%,占调查指标的67.57%。表型数量性状间呈极显著相关的有62对,显著相关的有40对。蓝莓品种种质资源表型性状变异丰富,质量性状与数量性状的香浓维纳多样性指数分布在0.32~1.36(平均0.87)和0.22~2.06(平均1.8)。其中质量性状15个,包含52个变异类型,数量性状22个,变异系数在11.39%~46.98%之间。说明蓝莓表型数量性状相对于质量性状表现出更广泛的变异。对调查性状降维后,保留25个主要性状做Q型聚类分析,当欧式距离为17时,将47个蓝莓品种分为5个组群,各组群与栽培生境和栽培类群有一定相关性。【结论】本研究明确了吉林、山东两地的40个蓝莓品种表型多样性与亲缘关系,今后在培育蓝莓新品种选择亲本时,应着重考虑树冠型、灌丛高度、树冠长径、果粉厚度、果实萼片着生姿势、果实硬度、果实萼片长宽比、果实萼片类型、长势等指标。研究结果可为优良种质资源评价与筛选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梁玉琴  韩卫娟  张嘉嘉  孙鹏  梁晋军  傅建敏  
为了解河南省柿种质资源类型、分布状况,分析其表型多样性程度。对河南省各地柿种质资源进行调查收集,并测定了146份种质资源果实、叶片和种子的43个表型性状,分析其表型多样性,初步进行了种质资源分类与鉴定。河南省柿种质资源均为完全涩柿(PCA),24个描述性表型性状变异类型多,17个性状的所有类型均有分布,仅缺乏7个性状中的10个类型;19个数量性状变异程度高且变异幅度大,其变异系数范围为11.06%~50.88%,极值相差均在2倍以上;各器官变异程度大小顺序为果实>种子>叶片;不同地区间各表型变异程度不同。R型聚类将43个表型性状划分为5大类,各性状基本按照器官类型分别聚为一类;Q型聚类将146...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段青  马璐琳  崔光芬  杜文文  贾文杰  王祥宁  王继华  
【目的】了解云南省境内的泸定百合资源状况。【方法】采用查阅文献和实地调查相结合,并对采集到的20个泸定百合野生居群进行表型多样性分析。【结果】泸定百合资源以滇东北昭通、滇东曲靖最丰富,滇中昆明、滇东南文山、滇南红河和滇西保山次之,滇西北地区最少,仅见于金沙江河谷地带,而滇西南地区普洱、临沧未见分布。泸定百合的14个表型性状居群间F值为2. 18~19. 10,差异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平均表型分化系数为73. 58%,居群间变异(59. 5%)大于居群内变异(19. 76%)。20个野生居群在聚类树上可划分为2大支,未表现出明显的地理差异性。【结论】泸定百合在云南省境内分布范围广泛,表型遗传多样性丰富。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金星  潘刚  王滑  马和平  赖家业  裴东  
我国西藏地区地处青藏高原的核心区域,区内山系纵横交错,海拔落差大,形成许多独特的区域小气候特征[1],为中国核桃(Juglans regia L.)的主产区之一。这里核桃遗传资源丰富,包含了实生农家类型以及天然居群等不同类型的群体,另外,西藏的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钟军  王坤  仇萍  
本试验通过观测湖南怀化市不同地域鱼腥草居群,以揭示其变异规律和检测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状况,为其保护和利用提供依据。以湖南省怀化市的16份鱼腥草种质资源为材料,观测了其群体表型性状特征,并分析了这些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遗传参数和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鱼腥草种质资源的不同表型质量性状的频率不同,以绿色地上茎、白色地下茎和心形叶最具代表性。居群间各表型数量性状以地上茎的分枝数和鲜质量、地下茎的节间数、4-甲基-1-异丙基-3-环己烯-1-醇和2,4-甲基-3-环己烯基异丙醇变异较大,根的直径变异最小;而居群内以地上茎分枝数的变异系数最大(39.8%),甲基正壬酮含量最低(13.4%)。居群内各表型...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贺乔乔  周希希  王业文  李培江  王胜宝  张羽  
为探究籼稻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信息,以198份籼稻种质资源为试材,进行SNP分子标记和表型性状分析,结果表明:通过2种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从198份样本中共识别91 421个SNPs,杂合位点占5.85%。基于Nei’s的遗传距离在0.014~0.596,平均遗传距离为0.284。Bayes算法把198个样本聚为3个亚类。91 421个SNPs构成的总变异中,前3个主成分可分别解释群体变异的10.98%、10.47%、4.81%。15个表型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和平均多样性指数分别为30.33%和1.95。15个表型之间的相关性系数在-0.55~0.92。15个表型性状的前3个主成分可分别解释群体变异的29.44%、16.63%、10.59%,对第一主成分贡献大的性状包括穗长、株高、穗总粒数、播始历期、穗实粒数、叶长、垩白粒率和垩白度,8个性状对第一主成分的贡献值绝对值都在0.6以上,是籼稻表型性状变异的主要因素。基于表型的前5个主成分反映总信息量的73.003%,前2个主成分将198份资源分为2个亚组。Mantel检验表明,SNPs和表型性状的遗传距离矩阵之间的r为0.041。综上,SNPs和15个表型性状的多样性分析之间相关性很低,SNPs聚类比表型性状聚类更接近系谱分析。秦巴地区198份籼稻种质资源SNPs构成的群体遗传结构相对简单。表型性状变异较丰富,多样性程度高,群体间性状差异显著。综上,穗长、株高、穗总粒数、播始历期、穗实粒数、叶长、垩白粒率和垩白度这8个性状可作为秦巴地区籼稻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综合评定指标。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徐超华  陆鑫  马丽  刘新龙  刘洪博  苏火生  林秀琴  蔡青  
为有效评价和利用斑茅种质资源,挖掘其优良性状,以162份斑茅种质资源(云南74份,福建15份,贵州19份,海南18份,四川14份,江西10份,广东4份,广西4份,浙江4份)为研究材料,对其表型性状及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表型性状分析结果表明:①斑茅种质资源质量性状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整体偏低,其中,福建斑茅的(0.762 4)最高,广西斑茅的(0.294 2)最低;②数量性状的遗传变异较丰富,其中,云南地区的变异系数(32.15%)最大,广西地区的(14.95%)最小;③海拔高度与锤度呈极显著负相关,纬度与株高呈极显著负相关。遗传分化系数和基因流结果显示,斑茅种质资源群体的遗...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永康  吴国良  赵爱玲  李登科  
采用一般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对国家枣种质资源圃200份材料60个表型性状的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质量性状之间多样性差异显著,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范围在0.33~1.96之间,表现出较高遗传多样性的性状包括果形、树形、叶基形状、枣头色泽、叶尖形状、果实颜色6个;2)数量性状变异系数和多样性指数分别在2.39%~86.84%和0.99~2.10之间,表现出广泛的变异性;3)数量性状间呈极显著和显著相关性的分别有68对和27对,通过R型变量聚类分为5类,充分反映了各性状之间的亲疏关系;4)枣头长度、二次枝长度、吊果率等12个数量性状含有丰富的遗传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