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07)
2023(5091)
2022(4297)
2021(4150)
2020(3649)
2019(7912)
2018(7604)
2017(14071)
2016(8185)
2015(8865)
2014(8849)
2013(8893)
2012(8694)
2011(7771)
2010(8163)
2009(7293)
2008(7501)
2007(6606)
2006(5889)
2005(5340)
作者
(28226)
(23754)
(23675)
(22554)
(15387)
(11682)
(10599)
(9130)
(9093)
(8757)
(8537)
(8125)
(8098)
(7916)
(7744)
(7223)
(7205)
(6988)
(6944)
(6854)
(6275)
(6082)
(5970)
(5595)
(5371)
(5295)
(5223)
(5221)
(5108)
(4988)
学科
(26850)
经济(26812)
(19252)
管理(18892)
(15475)
企业(15475)
方法(12954)
数学(11008)
(10853)
数学方法(10785)
(7938)
(7883)
(7614)
中国(7122)
教育(6758)
理论(5794)
(5653)
业经(5638)
银行(5622)
(5487)
金融(5485)
(5321)
(5107)
财务(5096)
农业(5090)
财务管理(5081)
企业财务(4931)
研究(4867)
地方(4843)
(4729)
机构
大学(124474)
学院(119466)
研究(50336)
(41551)
经济(40329)
管理(38786)
科学(35278)
中国(34192)
理学(33432)
理学院(32825)
管理学(31781)
管理学院(31557)
(30446)
(28306)
(28049)
研究所(26217)
业大(24437)
农业(24105)
中心(20910)
(20440)
(19669)
(19118)
(18492)
北京(17732)
(17089)
师范(16803)
财经(16433)
(16049)
农业大学(15656)
(15150)
基金
项目(85836)
科学(65163)
基金(61931)
(58820)
国家(58415)
研究(54994)
科学基金(46750)
自然(33722)
(33387)
自然科(32987)
自然科学(32968)
基金项目(32559)
自然科学基金(32401)
社会(32398)
社会科(30602)
社会科学(30592)
(29441)
教育(26345)
资助(26201)
重点(20987)
编号(19820)
计划(18941)
(18558)
(17560)
科技(17540)
科研(17526)
(17280)
成果(17223)
创新(16303)
课题(15838)
期刊
(45776)
经济(45776)
研究(35317)
学报(31928)
中国(27324)
(26972)
科学(26330)
大学(23041)
学学(22052)
农业(17890)
教育(16247)
(15845)
管理(13839)
(11063)
金融(11063)
业大(10004)
林业(9887)
(9690)
财经(8505)
(8375)
技术(8078)
(7688)
农业大学(7609)
(7298)
经济研究(6787)
科技(6730)
业经(5852)
资源(5551)
问题(5521)
自然(5425)
共检索到1804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韩  刘应高  李姝江  帅伟  刘燕云  
【目的】对四川松树内生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的生态分布及其对松树病害的防治效果进行分析,为松树病害无公害治理提供理论与实践基础。【方法】对分布于四川的松树内生拟盘多毛孢的多样性进行调查统计,分析树种、松树组织、海拔和季节对内生拟盘多毛孢定殖率、ShannonWeiner指数和相似性指数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筛选对松落针病菌、烂皮病菌、赤枯病菌有拮抗作用的内生拟盘多毛孢,浸渍法检测其对松针的致病性,采用喷雾法和针刺法分别对室内盆栽湿地松苗接种拮抗菌和3种病原菌,计算发病率、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结果】湿地松、马尾松、火炬松中内生拟盘多毛孢的多样性明显高于华山松和云南松,内生拟盘多毛...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韩  刘应高  李姝江  帅伟  刘燕云  
【目的】对四川松树内生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的生态分布及其对松树病害的防治效果进行分析,为松树病害无公害治理提供理论与实践基础。【方法】对分布于四川的松树内生拟盘多毛孢的多样性进行调查统计,分析树种、松树组织、海拔和季节对内生拟盘多毛孢定殖率、shannon-Weiner指数和相似性指数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筛选对松落针病菌、烂皮病菌、赤枯病菌有拮抗作用的内生拟盘多毛孢,浸渍法检测其对松针的致病性,采用喷雾法和针刺法分别对室内盆栽湿地松苗接种拮抗菌和3种病原菌,计算发病率、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结果】湿地松、马尾松、火炬松中内生拟盘多毛孢的多样性明显高于华山松和云南松,内生拟盘多...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宋利沙  韦继光  云朝光  杨秀好  罗基同  黄松殿  
【目的】对广西良凤江国家森林公园苏木科、木兰科和桃金娘科共16种植物的内生拟盘多毛孢属真菌种类多样性进行调查,为进一步了解植物内生拟盘多毛孢的组成及开展内生拟盘多毛孢代谢产物提供物质基础。【方法】采用常规组织块分离法和分子技术分析内生拟盘多毛孢与植物种类、分离部位和分离季节的相关性。【结果】从苏木科、木兰科和桃金娘科16种植物中共分离得到89株拟盘多毛孢属真菌,经形态学鉴定为11个种。桃金娘科中的白千层、假多瓣蒲桃,苏木科的银珠、中国无忧花分离得到的拟盘多毛孢种数分别为8,6和8,6种,是拟盘多毛孢定殖种类最多的植物;银珠内生拟盘多毛孢定殖率最高,为2.86%。内生拟盘多毛孢在植物枝条的定殖率...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孟婷婷  齐鹰博  刘闯  刘艳茹  代汉萍  严雪瑞  
目前,随着我国树莓的种植不断增多,树莓病害的发生也日益严重,造成减产和经济损失。在2016~2017年对辽宁中部地区树莓园进行病害调查,发现一种由拟盘多毛孢属真菌引起的新病害。该病害主要为害叶片,形成灰白色,近椭圆形的病斑。对病斑进行分离、病菌进行纯化,获得了15个菌落一致的分离菌,从中挑选代表菌SNHS12B,并对其进行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SNHS12B具有致病性,是该病害的致病菌。该菌菌落在PDA培养基上为白色,其上密布许多针状分生孢子器,菌落背面淡黄色。分生孢子,纺锤形,具有5个细胞,4个隔膜,顶孢和尾孢无色,中间3个细胞深色,顶孢上着生3~4根附属丝,尾孢中生柄明显。分生孢子大小平均为40.1×10.5μm;分生孢子顶端附属丝长度平均为32.6μm。将SNHS12B菌株的ITS序列通过NCBI进行比对发现其归属于新拟盘多毛孢属,在此基础上使用ITS、β-tubulin和tef1三段基因联合建树对该菌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结果,鉴定SNHS12B菌株为Neopestalotiopsis megna。对该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其菌落生长的最适培养基为PDA,最适碳源为葡萄糖和麦芽糖,最适氮源为半胱氨酸,最适温度为28℃,光照对菌落生长无明显影响。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为后续该病害的防治提供病原菌相关信息。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立祥  刘晓博  任利利  石娟  骆有庆  
【目的】研究混交林内4种针叶树内生真菌的种类、数量和分布,以及与受松树蜂危害的樟子松优势内生真菌的差异,从微观角度揭示不同树种内生真菌的多样性与松树蜂危害的关系。【方法】以松树蜂入侵后混交林中樟子松、兴安落叶松、红松、红皮云杉4种针叶树健康木(未受松树蜂危害)的内生真菌为研究对象,采用组织分离法、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鉴定方法。【结果】从4种针叶树树干内共分离得到内生真菌22属35种,其中:樟子松9属13种,红松7属13种,兴安落叶松8属17种,红皮云杉15属20种。4种针叶树内生真菌的数量:兴安落叶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温晓健  巫建军  李永先  王璇  理永霞  张星耀  
[目的]以浙江省松材线虫病疫区健康和枯死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为研究对象,探究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侵染前后马尾松树体内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差异,同时为利用马尾松内生微生物防治松材线虫病积累微生物种质资源。[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健康和枯死马尾松不同组织内的(根部、干部和针叶)真菌和细菌进行分离鉴定。对分离的木霉菌株构建系统发育树,并分析了松材线虫取食木霉对其种群数量的影响。[结果]从健康和枯死马尾松树体内分别分离得到真菌19个属共106个菌株和10个属共86个菌株,优势类群均为木霉属真菌。不同组织间真菌多样性水平存在差异,干部和针叶的多样性指数高于根部。健康马尾松真菌的Shannon-Wiener指数(H)、Simpson指数(D)和均匀度指数(J)依次为2.37、0.87和0.51,高于枯死马尾松的1.72、0.76和0.39,二者的相似性指数小于0.5。从健康和枯死马尾松树体内分别分离得到细菌13个属共59个菌株和12个属共56个菌株,优势类群均为伯克氏菌属、肠杆菌属和沙雷氏菌属细菌。健康和枯死马尾松中均为干部的细菌多样性最高,针叶的细菌多样性最低,二者的相似性指数大于0.5。木霉作为马尾松树体内的优势类群,本次共分离到6个种,通过取食实验发现木霉FXY7显著抑制了松材线虫的种群数量。[结论]健康马尾松树体内的真菌多样性高于枯死马尾松,二者的真菌菌群相似性较低,而且不同组织间真菌菌群相似性也较低,但健康和枯死马尾松的细菌群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这表明松材线虫入侵会影响马尾松体内的真菌多样性,但对细菌的影响较小。本研究中还分离到多株可能对松材线虫病具有生防潜力的内生菌,为探索松材线虫病的新型防控技术奠定了基础。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凌凌  朱天辉  
为进一步深入探索培养条件对枯斑拟盘多毛孢产毒能力的影响,对该菌在4种固体培养基与一种液体培养基上的产毒能力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枯斑拟盘多毛孢较适宜固体培养基的培养,能在麦粒、麦麸天然固体培养基上具有极强的产毒能力.在不同浓度毒素的生测反应中,上述两种培养基上产出的毒素在稀释20倍时,仍对松针(生测材料)有一定的致病活性.通过枯斑拟盘多毛孢代谢物提取组分的生测比较,发现该菌产出毒素溶于水,不易挥发.不同生测方式对毒素致病活性影响的研究显示,针刺法作用速度较快,但在低浓度毒素时,致病反应不如浸泡法明显.在此基础上,对枯斑拟盘多毛孢毒素作为除草剂作了一定研究,但致病效果不明显.一系列实验结果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靖  黄云  姚佳  林姗  李小兰  秦芸  
【目的】鉴定从白菜根际土壤及红豆树根部分离得到的抑制根肿病菌休眠孢子萌发的生防菌株A316和A10,并探明其防病潜能,对根肿病进行有效的生物防治。【方法】根据菌株A316和A10的形态与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16S rDNA序列对其进行鉴定;评价菌株A316和A10在室内盆栽及大田小区试验中对白菜根肿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菌株A316与链霉菌中的灰红链霉菌(Streptomyces griseoruber)NBRC 12873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达99.9%,且形态与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与灰红链霉菌相符。菌株A10与GenBank数据库中多个相似性序列的亲缘关系都较近,鉴于其形态与培养特征...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周婧  杨琦  李钢  徐静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潮间带河口地带的耐盐植物群落,分布在南纬30°与北纬30°之间,具有盐胁迫、高矿物组成、强还原性、频繁的潮汐等特征,也使植物对营养、空间的竞争异常激烈,特殊生境使红树林植物内生真菌多样性丰富,必然会造成不同于其他生态系统的良好生物活性、独特化学结构的活性功能分子。红树属是红树林植物中分布较广泛的一个属,包括8个种,分别是红海榄、红树、红茄苳、美洲红树、Rhizophora harrisonii、R.racemosa、树冬红树和萨摩红树。迄今为止,从红树属分离出内生真菌类群已达23目41科64属,其中对拟盘多毛孢属、青霉属和毛霉属的内生真菌代谢产物研究的最为广泛;从红树属内生真菌中分离鉴定出195种天然产物,包括生物碱类、萜类化合物、香豆素类、色酮类化合物、醌类化合物、杂氧蒽醌类化合物、肽类、酚酸类化合物、内酯类等化合物,从红树属植物中发现许多结构新颖的次生代谢产物,从中国南海红树林红茄苳内生拟盘多毛孢真菌中发现一系列罕见的具有亲脂性取代基的新色酮类化合物pestalotiopsones A-F (107—112),从拟盘多毛孢属JCM2A4中发现2个具有柔性结构的补身烷型倍半萜-环青霉醛酸的新骨架化合物pestalotiopens A和B (83, 84)。此外,许多化合物显示出良好的抗肿瘤、抗菌和抗氧化等生物活性,如化合物pestalpolyol 1(119)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对小鼠淋巴瘤L5178Y细胞的半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_(50))值为4.10μmol·L~(-1)。从内生真菌毛霉QEN-189中分离到的吲哚生物碱rhizovarins A,B和F(46, 47, 50)对肺癌细胞A549抑制作用强,IC_(50)值分别为11.5、6.3和9.2μmol·L~(-1),对白血病细胞HL-60有强抑制作用,IC_(50)值为9.6、5和7μmol·L~(-1)。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叶建仁  廖太林  
对福建、江西等地227块松树枯梢病的林分病情标准地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病害的发生与林分及立地因子关系密切。由上杭、连城、永新和安福4县有代表性的49块样地推导出了松树枯梢病的病情指数与林龄、造林密度、郁闭度、土壤质地、土壤湿度、坡位、坡向的生态数学模型:y=41·38 -16·56x11+5·08x21+18·62x31-3·78x41+19·94x51+7·32x61+4·27x62-4·06x71-10·56x72-13·88x73,其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606 9、0·612 5、0·268 9、0·1789、0·681 1、0·279 0、0·473 7。该模型模内判别准确率为79·5...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韩珊  朱天辉  李姝江  李芳莲  
在35个枯斑盘多毛孢菌株中,以油松上的菌株所产代谢产物的毒力最强(PF-11),马尾松上的菌株(PF-2)次之。用PF-11为出发菌株在亚致死诱变剂量条件下经3次连续诱变获得10株抗紫外线的生物型。用硅胶H60型作柱层析的填料,正丁醇∶水∶甲醇(4∶2∶1)作洗脱剂进行柱层析,P11菌株代谢物可纯化出3种活性组分(Rf分别为0.83,0.79,0.80);诱变菌株P11-4可纯化出4种活性组分(Rf分别为0.83,0.79,0.80,0.60),表明诱变后增加了一种活性物质,通过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分析为一植物含氮多糖[C12H23O9N(Mr=325),分子式为OOONHCH2CH2CH...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琼芳  张小平  李登煜  陈强  KristinaLindstrom  
用IAR、RAPDs和16S-23SPCR-RFLP3种方法对采集自四川省4个不同地点的22株慢生型花生根瘤菌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供试菌株对8种抗生素的抗药性测定表明, 22个菌株中存在7 个抗药性类群。来自同一采集地的菌株天然抗药性存在着差异。IAR的结果证明了四川花生根瘤菌表型性状的多样性。4个随机引物的扩增图谱有明显的多态性。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菌株内部存在不同水平的遗传多样性。全部菌株在58% 的相似性水平上被分为6群,采集地相同的菌株聚为一类,表明环境对根瘤菌的系统发育和遗传分化有影响。用PHR和P23SR01这一对引物对供试菌株16S-23SrDNA基因间隔区进行了扩增, 得到2...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潘欣  张健  朱天辉  梁洪萍  
为探明四川省巨桉人工林下大型真菌资源,本课题自2008年5月开始在巨桉主要栽培区定期进行地表大型真菌的调查,根据真菌形态并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研究林下大型真菌的物种多样性,调查巨桉林下生态因子,分析土壤因子,并对其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四川巨桉林下大型真菌种群生物多样性较高,大型真菌共17种,隶属于7科10属,其中马勃状硬皮马勃和草地横模马勃为优势种群,并发现一新的外生菌根真菌—银灰口蘑。林下大型真菌主要集中在海拔300650m、郁闭度大于0.7、阴坡半阴坡土层厚的区域。大型真菌可降低巨桉周围土壤pH值,并显著提高土壤N、P、K及有机质含量,对促进巨桉土壤养分循环、改善营林质量及保持人工林...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蒲光兰  肖千文  吴开志  孙权  罗永飞  韦丽  
以四川省15个核桃产区411份优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主要性状指标的变异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初步探讨四川核桃的表型多样性,结果表明:①果枝率、坚果外观、缝合线、取仁难易和壳厚等主要经济性状指标的变异系数相对较高,分别为53.2%、34.4%、37.4%、25.7%和23.4%,品种选育中宜将果枝率、缝合线、坚果外观、取仁难易及坚果壳厚作为主要参考指标;②在15个核桃产区中,石棉产区各性状的变异程度总体最大,遗传多样性最丰富,综合表现以巴塘产区的最好;③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当遗传距离为25时,四川15个核桃产区可聚为2类,第Ⅰ类分布于甘孜州和阿坝州,第Ⅱ类分布于凉山州、绵竹和石棉。四川核桃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谢文霖   杨燕   于龙飞   蒋萍   蒋海峰   罗金洲   余马  
【目的】探究感病羊肚菌[Morchella esculenta (L.) Pers.]内生细菌的多样性、丰度及菌群功能。【方法】以健株羊肚菌为对照,提取感病程度为轻度、中度、重度及完全感病的羊肚菌内生细菌基因组总DNA,进行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并对测序获得的内生细菌ASVs(Amplicon Sequence Variants)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探究羊肚菌子实体感病过程中内生细菌的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结果】羊肚菌子实体内生细菌菌群丰度指数为:中度感病组>完全感病组>轻度感病组>重度感病组>健康组;多样性指数为:中度感病组>健康组>轻度感病组>重度感病组>完全感病组;均匀度指数为:健康组>重度感病组>轻度感病组>完全感病组>中度感病组。健株羊肚菌子实体内生细菌主要归类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其中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为健株羊肚菌内生细菌中的优势属,分别占健株羊肚菌子实体内生细菌总数的46.92%和41.07%。感病羊肚菌子实体中假单胞菌属相对丰度随感病程度增加呈上升趋势,至重度时超过95%,而黄杆菌属相对丰度呈下降趋势,至重度时低于3%。此外,所有感病子实体中均有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内生菌。【结论】对羊肚菌子实体内菌群的平衡调控,如对假单胞菌属内生细菌的抑制及黄杆菌属内生细菌的促生,可能有助于降低羊肚菌大面积病害和减产,保障羊肚菌稳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