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47)
- 2023(10109)
- 2022(8972)
- 2021(8626)
- 2020(7216)
- 2019(17098)
- 2018(16906)
- 2017(32593)
- 2016(17628)
- 2015(19857)
- 2014(19802)
- 2013(19711)
- 2012(17936)
- 2011(16014)
- 2010(16077)
- 2009(14512)
- 2008(13908)
- 2007(11851)
- 2006(10405)
- 2005(9119)
- 学科
- 济(68114)
- 经济(68039)
- 管理(49218)
- 业(45657)
- 企(38636)
- 企业(38636)
- 方法(31949)
- 数学(27275)
- 数学方法(26912)
- 中国(18323)
- 农(17425)
- 财(16318)
- 学(16076)
- 业经(14778)
- 地方(14676)
- 理论(12865)
- 农业(11726)
- 和(11725)
- 贸(11661)
- 贸易(11653)
- 制(11292)
- 易(11276)
- 技术(10931)
- 教育(10499)
- 务(10332)
- 环境(10277)
- 财务(10267)
- 财务管理(10249)
- 企业财务(9701)
- 银(9502)
- 机构
- 大学(243103)
- 学院(240350)
- 管理(98685)
- 济(90563)
- 经济(88461)
- 理学(85941)
- 理学院(84990)
- 管理学(83411)
- 管理学院(82990)
- 研究(79052)
- 中国(57658)
- 京(52419)
- 科学(50752)
- 财(41163)
- 所(39275)
- 农(36851)
- 业大(36242)
- 研究所(35866)
- 中心(35503)
- 江(34108)
- 范(33536)
- 北京(33396)
- 师范(33260)
- 财经(33064)
- 经(30113)
- 院(28896)
- 农业(28676)
- 州(28271)
- 师范大学(27003)
- 技术(26080)
- 基金
- 项目(168679)
- 科学(132070)
- 研究(125219)
- 基金(121192)
- 家(104967)
- 国家(104113)
- 科学基金(89474)
- 社会(76257)
- 社会科(72147)
- 社会科学(72126)
- 省(66064)
- 基金项目(65103)
- 自然(58854)
- 教育(57633)
- 自然科(57463)
- 自然科学(57451)
- 自然科学基金(56361)
- 划(55563)
- 编号(52207)
- 资助(49804)
- 成果(42729)
- 重点(37391)
- 部(36729)
- 课题(35612)
- 发(35327)
- 创(34978)
- 创新(32450)
- 项目编号(32421)
- 科研(32161)
- 大学(31795)
共检索到3503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代敬
四川师范学院积极开展软科学研究,先后组建了丘陵地区系统研究中心、科技情报文献中心等软科学研究机构,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项、三等奖四项。经过三年多的艰苦奋斗,已初步形成一支跨学科的高效率的软科学研究队伍,探索出一条同地方结合,为领导决
[期刊] 第一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王珏
历年来的软科学研究成果对政府的决策、规划重大项目可行性研究以及科技管理等起了较大的推进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迫切要求软科学对中国经济运行中的三大核心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但现有软科学研究机构由于结构体制上的依附性等一系列弊端,与改革开放步伐、市场经济需求存在较大差距,缺乏面向各级领导和全社会提供研究和咨询服务的压力和动力。形势逼人,软科学研究必需迅速改变现状、转换体制,建立由事业型向经营型转变的新的运行机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推广应用软科学研究成果,并大力推进软科学研究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促进咨询业的发展,重整软科学研究队伍,保证软科学研究质量,将我国软科学研究提高到国际水平。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邹逸安
一、对软科学研究的认识应该强调对软科学研究作用的认识,现在各级仍有一些决策者只重视硬科学、硬技术,而轻视对于宏观重大问题研究的软科学,认为软科学是"虚"、是"空"、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显然,这种认识对软科学发展是很不利的。科学技术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不仅是指科技成果直接转化为生产力,应用于生产,大幅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更重要的是指科学技术作为综合的知识体系和思维工具,能帮助我们从宏观上观察分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亚菲
一、四川省软科学研究当前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后,社会、经济及人民生活的诸多方面发生了变化,软科学研究同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何心益
我省软科学研究工作的逐步开展和深入发展,是同省委、省府领导关心和积极倡导分不开的。一九八三年以来,省委、省府领导向全省科技界就如何使科技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如何推动科技、教育、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如何合理制定全省科技、经济长远规划,科学地确定投资方向、发展战略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软科学研究任务和课题。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方忠
编制招生计划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在编制招生计划过程中,除了运用数学建模方式外,同时应该在整体上处理好本科与专科、省内与省外、文科与理科、师范与非师范、艺体与非艺体、老专业与新专业、招生与就业这七组矛盾,使招生计划的编制更加趋于合理。
关键词:
系统科学 地方性普通高校 招生计划 编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天柱 王军 强百发
软科学和硬科学研究都是科技成果的有机组成部分,二者同等重要,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甚至软科学研究成果推广应用后所产生的效益远远超过硬科学。但由于历史原因、软科学研究自身特点、推广受体的认知程度等因素的制约,软科学研究成果的推广转化难度大而不被人们重视,打击了许多推广主体的积极性。唤起人们对软科学成果的再认识、加强软科学研究成果的研究和管理、增加对软科学研究的资金支持、引进激励与约束机制等是软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率提高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软科学 成果推广 对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建勋 董颖聪 梁耀钧 黎卫红
软科学研究在我国兴起,虽然时间还不长,但各种形式的咨询、论证、预测、战略、规划、政策等研究发展很快,研究的领域涉及国民经济建设各个重要部门。许多软科学研究成果为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采纳,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受到政府领导同志的重视和社会各界的瞩目。软科学研究工作得到了社会的承认,它必将在促进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京辉
一、我省软科学成果评奖的发展历程四川省软科学成果奖的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党的十三大召开前;第二阶段是党的十三大后。前一阶段体现在发展软科学成果评奖的量上,后一阶段体现在发展软科学成果评奖的质上。 1.我省组织开展软科学成果评奖在国内起步较早。在总结成都市软科学成果评奖基础上,85年,省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冯之浚 ,张念椿 ,张世芳 ,姚祖耀
一、什么是软科学课题研究成果科学研究是指人们探索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现象本质和规律的社会活动。从另一角度来看,科学研究是创造、修改、综合知识的探索行为,是一种以脑力劳动为主的非重复性的知识密集的复杂劳动。软科学是借用电子计算机软件的名称而来的。其主要的研究范围包括:科技、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规划和政策;重大的科技攻关、工程建设、技术改造、技术引进、区域开发、资源的综合利用等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技术经济论证;科技体制、科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叶明
20世纪发生了几次根本性的观念革命,给人们对客观世界本质的认识带来了一场深刻的变化,从笛卡尔一牛顿机械论的思想转向有机的、整体的思想。这种规范的转换,已在物理学以及生物学、经济学、政治学等领域内初见端倪。它预示着人类文化在所有方面都面临一个新的转折点。软科学界优秀的研究人员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意识到规范转变的强烈冲击,一点一滴地从现代科学思想中吸取养料,从而建立起软科学研究的新规范。这种新规范具有十分丰富的内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学校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学校现有教职工841人,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59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256人;自治区教学名师5人,教坛新秀4人,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有博士30人,有硕士354人。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1707人,其中本科生7925人,占学生总数的67.69%。学校现设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文学院、蒙古学学院、政法与历史文化学院、经管学院、外语学院、数学学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尹力
本文以案例分析为线索 ,对学校与学生构成的法律关系、依法治教的实质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并尝试对新世纪的人才观谈些看法。本文认为 ,要使西部的教育取得良好的发展 ,除了需要国家加大教育投入、有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从事到西部的教育教学中等人力、物力资源之外 ,更为重要的是要改革现有的某些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落后的教育观念 ,改革现存的不合理的教育制度 ,变“留住人才”为“吸引人才” ,从建立一个人员能进能出 ,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 ,宽松、自由、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用人机制入手 ,真正做到依法治教 ,为优秀人才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这是每个学校的决策者乃至所有教育相关人员必须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
依法治教 人才观 西部教育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云木
去过上海多次,但每次都是一瞥:车接车送,车上车下,来去匆匆,浮光掠影而已。这次去上海是参加上海市政府、上海财经大学及一些房地产部门和金融部门共同举办的一次学术会议—“全国城市房地产经济理论和实践研讨会”,仍然是只能车上车下,急匆匆地扫瞄一下大上海的一角一线。很难有全面的见闻和感受。由于党的十四大精神鼓舞,上海作为全国城市改革开放的排头兵的知名度日益提高,我带着慕名的心情和第一次参观浦东新区的热望,坐上了由大连南下的航船。翌日晚上9时,在领略南方岁末的袭人寒意的同时,和舱内的旅客一起拥上了甲板,因为船已驶入黄浦江,洒落在粼粼水面之上的城市灯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